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3章 牛郎织女鹊桥会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13章 牛郎织女鹊桥会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要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事儿,咱得先把时间往回倒腾倒腾。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间有个穷小子,名叫牛郎。这哥们儿命不太好,爹娘走得早,跟着哥哥嫂子过活,结果还被嫂子嫌弃,只分了一头老牛和一辆破车,就这么被打发出来单过了。

这头牛可不一般,咱得着重说说。按天庭档案记载,这牛原名“觳觫(hú sù)”,本是太上老君看丹炉的仙牛,后来因为上班时间打瞌睡,把丹炉里的九转金丹给打翻了,被贬下凡间。不过这事儿牛郎不知道,他就觉得这牛特通人性,平时耕地干活是把好手,没事还能跟自己唠两句——当然,主要是牛郎说,牛儿拿尾巴甩两下当回应。

另一边呢,天上的织女星,本是王母娘娘的亲闺女,排行老七,人称七仙女。这姑娘心灵手巧,织出来的云彩那叫一个绝,朝霞晚霞都是她的作品。按天庭的规矩,神仙嘛,总得有点正经事儿干,织女的工作就是负责天庭的纺织品供应,什么天兵天将的披挂、瑶池宴会的桌布,全归她管。日子过得挺规律,直到有一天,她跟几个姐姐偷偷跑下凡间洗澡。

坏就坏在这洗澡上。牛郎听了老牛的馊主意(其实是老牛按天庭秘密指令办事),偷偷把织女的衣服藏了起来。姑娘家没衣服穿,没法上天,一来二去,就跟牛郎看对眼了。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织女一咬牙一跺脚,就留在人间,跟牛郎过起了男耕女织的小日子,还生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甜。

可惜啊,天庭不是法外之地,王母娘娘很快就知道了这事儿。老太太脾气不太好,尤其讨厌神仙跟凡人搞对象,觉得这是严重违反天规,影响天庭形象。于是她亲自下凡,不由分说就把织女抓走了。牛郎急眼了,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剥了牛皮披在身上,用筐挑着俩孩子,脚底生风就追上天了。

眼瞅着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子,往身后一划拉,一道滚滚天河瞬间出现,把牛郎和织女隔开了。这条河可不简单,学名叫“银汉”,河里游的不是鱼,是天庭的巡逻兵“天鼋(tiān yuán)”,也就是神龟,负责监视两岸,防止有人偷渡。

从此,牛郎在河东,织女在河西,隔河相望,哭哭啼啼。玉帝一看这也不是事儿,太影响天庭和谐氛围了,就下了道圣旨:“每年七月初七,准你们见一面。”

得,这就是牛郎织女一年一见的由来。现在咱言归正传,说说这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到底是怎么个热闹法儿。先说凡间的喜鹊。打七月初一开始,各地的喜鹊就跟接到了秘密指令似的,纷纷开始集结。你看那村口的大槐树上,叽叽喳喳的,全是喜鹊在开动员会。领头的一般是只“资深喜鹊”,羽毛油光水滑,嗓门贼大,站在树梢上“喳喳”几声,底下就安静了。

“都听好了啊!”领头喜鹊抻着脖子喊,“一年一度的鹊桥工程又要开始了!这可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儿,天庭那边说了,参与搭桥的喜鹊,下辈子能直接升仙,当‘仙鹊’,不用再跟乌鸦那帮家伙抢地盘了!”

底下的喜鹊们顿时炸开了锅:“真的假的?去年那谁谁谁,搭桥回来就说自己脑袋灵光了不少!”“我去我去!听说桥搭得好,还能见到织女娘娘,看她织云彩!”“不过听说天河水流挺急的,站在上面会不会掉下去啊?”

领头喜鹊白了说话的小年轻一眼:“怕啥?咱喜鹊啥大风大浪没见过?再说了,天庭派了‘天鸩(tiān zhèn)’来护航,就是那种专门管飞禽的神鸟,有它们在,水流再急也没事儿。都记住了,七月初七卯时三刻,必须到天河西岸集合。”

说完,领头喜鹊振翅一飞,一群喜鹊“扑棱棱”跟在后面,朝着天河方向飞去。这一路上,可不是顺顺当当的,得经过好几个“关卡”。比如路过“酆都(fēng dū)”地界儿,得跟地府的牛头马面打个招呼,人家一看是去搭桥的,一般也不会为难;路过“昆仑墟”,得躲开那些脾气暴躁的神兽,比如“饕餮(tāo tiè)”,这哥们儿见啥吃啥,万一嘴馋叼走一只喜鹊,那可就糟了。

再说天上的喜鹊。天庭也有喜鹊,不过人家叫“玉鹊”,羽毛是淡紫色的,平时在瑶池边上溜达,负责给王母娘娘报喜。这些玉鹊接到的是直接指令,由太白金星亲自传达。

太白金星拄着拂尘,站在灵霄宝殿外,对着一群玉鹊说:“诸位,今年的鹊桥工程,可是重中之重。玉帝说了,今年凡间姻缘不太好,离婚率有点高,得靠牛郎织女这对‘模范夫妻’给凡间打打样儿。你们的任务很艰巨,不但要把桥搭得结实,还得注意形象——别到时候桥搭歪了,让凡间的凡人看了笑话,说咱们天庭连个桥都搭不好。”

有只胆大的玉鹊问:“金星老儿,哦不,金星大人,今年的鹊桥长度有没有增加啊?去年我站在中间,感觉天河好像变宽了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太白金星捋了捋白胡子:“嗯,这个事儿嘛,确实。因为凡间现在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看星星的人少了,牛郎织女的‘信仰力’有点下降,天河就稍微宽了那么一丢丢。不过没关系,凡间的喜鹊来得多,加上你们玉鹊,足够了。对了,还有个事儿,今年王母娘娘特意吩咐,搭桥的时候,不许交头接耳,不许乱扔鸟粪,尤其是靠近瑶池那一段,保持整洁,听见没有?”

“听见了!”玉鹊们整齐划一地回答,然后排着队,朝着天河飞去。

这天上地下的喜鹊,就跟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往天河汇聚。到了七月初七凌晨,那场面可真是壮观——一眼望不到头的喜鹊,黑压压的一片,在天河两岸排开,准备搭桥。

卯时三刻,准时开搭。负责指挥的是天庭工程部的“张果老”——别误会,不是那个倒骑驴的张果老,是专门管基建的张果老,人家骑的不是驴,是“騊駼(táo tú)”,一种神马。

张果老站在云端,拿着一面小旗,扯着嗓子喊:“各就各位——准备搭桥!”

只见两岸的喜鹊们,按照事先分好的批次,一批批起飞。先飞过去的,落在天河中间,翅膀挨着翅膀,爪子勾着爪子,拼命站稳。后飞的,就落在前一批的背上或者翅膀上,层层叠叠,跟搭积木似的。

这搭桥可不是随便搭的,得有讲究。最底下的一层,必须是体型最大、羽毛最硬的喜鹊,负责承重;中间的几层,体型中等,负责稳固;最上面的一层,得是体型小、动作灵活的,负责“铺桥面”。而且,为了让牛郎挑着担子走得稳,桥面上还得稍微有点弧度,不能太平,也不能太陡,这全靠喜鹊们自己调整姿势。

搭桥过程中,可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出点小状况。比如有只凡间来的喜鹊,可能是第一次上天,有点晕乎,刚落下去就没站稳,“扑棱”一下掉河里了。好在旁边的“天鸩”反应快,一个俯冲就把它叼了上来,扔到岸边缓着。

还有的喜鹊,跟旁边的挤着了,互相啄两句:“哎哎哎,你爪子踩我尾巴了!”“谁让你靠这么近?没见过帅哥啊?”“别吵别吵,张果老看着呢,再吵扣功德值了!”

张果老在上面看得直皱眉,拿起鞭子(当然是象征性的)抽了两下云彩:“都老实点!再吵就让你们去给太上老君看丹炉,天天闻硫磺味!”

这话挺管用,喜鹊们立马安静了不少,专心致志搭桥。大概过了一个时辰,一座横跨天河的鹊桥终于成型了。远远看去,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上面还闪着喜鹊羽毛的光泽,别提多壮观了。

张果老拿着卷尺(当然是仙家的卷尺,叫“度天尺”)量了量,点点头:“嗯,长度够,宽度也够,承重测试没问题。通知牛郎织女,可以开始准备了!”

这边鹊桥刚搭好,那边牛郎就开始忙活了。他住在天河东边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子叫“牵牛村”,村民都是当年跟着牛郎一起上天的乡亲们变的。

牛郎一大早就起来了,先把俩孩子叫醒。儿子叫“金哥”,女儿叫“玉女”,都长得跟织女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水灵灵的。

“金哥,玉女,快起来了,今天要去见你们娘了!”牛郎一边说,一边翻箱倒柜,找出门的行头。

金哥揉着眼睛问:“爹,娘今天真的能见到吗?去年好像下了点小雨,桥有点滑,娘差点没过来。”

牛郎摸了摸儿子的头:“放心吧,今年爹问了,天气好着呢,鹊桥也搭得结实。来,穿上这件新衣服,这是你娘去年托‘青鸟’送来的布料,爹找村里的王大娘给做的。”

玉女一听要见娘,高兴得直转圈:“我要给娘带花!我昨天在屋后摘了好多‘忘忧草’,娘见了肯定喜欢!”

忘忧草,就是黄花菜,凡间常见,不过在天庭可不多见。织女每年最盼的,就是孩子们带点凡间的小玩意儿,那是人间的烟火气,比天上的琼浆玉露还珍贵。

牛郎除了给孩子准备,自己也得收拾收拾。他找出那件藏了一年的“仙牛皮”,这是老牛死后留下的,虽然有点味道,但穿上就能飞天。他小心翼翼地把牛皮披在身上,又检查了一下挑孩子的筐——筐底垫了新的棉絮,还放了孩子们的小被子,免得路上颠着。

最重要的,是给织女准备的“探亲大礼包”。里面都有啥呢?有一捆新收的“人间五谷”,这是牛郎自己种的,天庭可没有;有一小罐“桂花蜜”,是村里的蜜蜂采了凡间的桂花酿的;还有一封信,上面写满了这一年的家长里短,什么金哥学会了耕地,玉女学会了织布,村里又添了几户新人家等等。

东西都准备好了,牛郎把金哥和玉女放进筐里,一人一边,叮嘱道:“路上不许乱摸乱动,到了桥上跟着爹走,千万别往下看,天河里的‘天鼋’长得可吓人了。”

俩孩子乖乖点头。牛郎深吸一口气,挑起担子,脚下的牛皮瞬间发力,“呼”一下就飞起来了。穿过云层,朝着天河方向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再看河西边,织女早就等急了。她住在“织云殿”里,平时就在这里织布。打从七月初一开始,她就没心思干活了,整天站在殿门口,朝着河东望。

旁边的侍女“青鸾”看她愁眉苦脸的,劝道:“娘娘,您别着急,还有好几天呢。要不您先织两匹‘晚霞锦’?明天瑶池宴会要用呢。”

织女摇摇头:“没心情织。你说,今年牛郎会不会迟到?去年他就晚了一刻钟,害得我在桥上等了半天。”

青鸾噗嗤一声笑了:“娘娘,牛郎每年都提前到,就您记差了。对了,您给金哥玉女准备的礼物呢?是不是该拿出来了?”

一提孩子,织女眼睛亮了:“哎,对了!我给金哥织了件‘避水甲’,他不是喜欢在河里玩嘛,穿上这个就不怕淹着了;给玉女织了条‘五彩头绳’,上面镶了‘夜明珠’,晚上戴着可好看了。还有,我给牛郎织了件‘云锦披风’,他那件旧的都打补丁了……”

说着,织女从箱子里拿出一堆东西,小心翼翼地包好。这些布料,都是她用天上的“七彩云霞”织的,一针一线,全是心思。

到了七月初七这天,天还没亮,织女就坐不住了,换了身最漂亮的“藕荷色罗裙”,头上插了几朵“琼花”,对着镜子照了又照。青鸾在旁边帮她梳头发,笑道:“娘娘,您每年都这样,好像第一次见牛郎似的。”

织女脸颊微红:“去你的,一边去。对了,你帮我看看,脸上有没有‘愁纹’?这一年没见,可不能让他看见我老了。”

青鸾仔细看了看:“没有没有,娘娘还是跟十八似的。走吧,该去桥头等着了,再晚了,牛郎该等急了。”

织女点点头,提起装礼物的“琉璃箱”,跟着青鸾出了织云殿。刚走到天河岸边,就看见远处密密麻麻的喜鹊,已经把桥搭好了。桥上还站着天兵天将,负责维持秩序——没办法,每年来看热闹的神仙太多,得防止踩踏事件。

织女站在桥头,朝着河东望去,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她伸着脖子望啊望,望了好一会儿,终于看见一个黑点从东边飞过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是牛郎!”织女忍不住喊了出来,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牛郎挑着担子,终于飞到了鹊桥东边。他一眼就看见了站在桥西头的织女,穿着那件藕荷色的裙子,在晨光里美得像一幅画。

“织女!”牛郎也喊了一声,声音有点哽咽。

“牛郎!”织女一边喊,一边朝着桥中间跑。

两边的喜鹊们一看主角来了,都屏住了呼吸,生怕打扰了这对苦命鸳鸯。桥上的天兵天将也自觉往后退了退,给他们留出空间。

牛郎把担子放在桥上,刚站稳,织女就扑了过来,一把抱住他,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吧嗒吧嗒往下掉:“牛郎,你可来了,我好想你……”

牛郎也紧紧抱住她,鼻子一酸,眼泪也下来了:“我也想你,织女,这一年过得咋样?织布累不累?”

“不累,就是想你和孩子。”织女抬起头,擦了擦眼泪,看向筐里的金哥和玉女,“快让娘看看,金哥是不是又长高了?玉女是不是又漂亮了?”

金哥和玉女早就从筐里爬出来了,扑到织女怀里:“娘!”

一家人抱在一起,哭哭笑笑,看得旁边的喜鹊和天兵天将都直抹眼泪。有只新来的天兵不懂事,小声问旁边的老兵:“头儿,每年都这样哭,有啥好哭的?不就见一面嘛。”

老兵白了他一眼:“你懂个啥?这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人家一年才见一面,比‘隔三秋’还惨呢!没看见织女娘娘的眼睛都哭肿了吗?小心待会儿她找你麻烦,让你去织云殿扛织布机!”

新兵吓得赶紧闭上了嘴。

哭了一会儿,织女才想起正事,拉着牛郎和孩子,走到桥中间稍微宽敞点的地方,坐下说话。

“来,牛郎,你看我给你织的披风,试试合不合身。”织女打开琉璃箱,拿出那件云锦披风。

牛郎接过来,穿上一试,不大不小,正合适,布料光滑柔软,还带着淡淡的云彩香。“真好,谢谢织女。”牛郎笑得合不拢嘴,“你看我给你带的,人间的五谷,还有桂花蜜,你尝尝。”

织女接过五谷和桂花蜜,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像得了宝贝似的:“还是你懂我,天上的东西再好吃,也不如人间的味道。”

金哥和玉女也赶紧把自己的礼物拿出来:“娘,这是我给你带的忘忧草!”“娘,这是我给你画的画!”

织女摸着孩子们的头,笑得眼泪又出来了:“好孩子,真乖。看,娘给你们准备了礼物,金哥的避水甲,玉女的五彩头绳,快穿上戴上。”

孩子们欢天喜地地穿上新衣服,戴上头绳,在桥上跑来跑去。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牛郎织女的“年度唠嗑”时间了。他们坐在鹊桥上,说着这一年的点点滴滴。

牛郎说:“今年地里收成不错,多亏了隔壁王大爷帮忙,不然我一个人忙不过来。金哥现在能帮我耕地了,就是力气还小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