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章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

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洛阳夹马营的军宅里,一个男婴在霹雳声中降生。他爹赵弘殷是个武将,看着儿子哭声洪亮,满脸褶子像个小老虎,便取名“匡胤”,盼他日后能像龙一样腾跃。这孩子打小就不是省油的灯,七岁时跟弟弟匡义在街头玩弹弓,不小心把王太师家的琉璃瓦打碎了,管家追着他们满街跑,最后还是他爹赔了五贯钱才了事。

赵匡胤长到十六岁,已经是个身高八尺、虎背熊腰的壮小伙,尤其爱使一根盘龙棍,耍起来虎虎生风。当时正是五代十国的乱世,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汴梁城里帮派林立,地痞流氓横行。赵匡胤看不惯这些人欺负百姓,经常带着几个兄弟路见不平一声吼。有次他在御街看到一个恶霸强抢民女,抄起扁担就冲上去,三两下把恶霸打得跪地求饶,围观的百姓拍手称快,从此送他个外号“赵大郎”。

他爹看他整天惹是生非,就想让他读书考功名,请来个老秀才教他《论语》。可赵匡胤读了两天就扔了书:“大丈夫当横行天下,要这些之乎者也有啥用?”老秀才气得吹胡子瞪眼:“竖子不足与谋!”从此,赵匡胤更是放飞自我,不是在赌场帮人出头,就是在酒肆跟人拼酒,成了汴梁城有名的“刺头”。

后汉乾佑元年(948年),赵匡胤二十一岁,他爹实在管不住他,就给他打点了行李,让他出去闯荡见见世面。临走时,他娘塞给他一锭银子:“儿啊,在外头别惹事,早点回来。”赵匡胤拍着胸脯:“娘您放心,不混出个人样,我绝不回来!”

他先去了复州(今湖北天门)投奔父亲的老友王彦超,没想到王彦超看他一脸匪气,只给了十贯钱就把他打发了。赵匡胤气得破口大骂:“真是个吝啬鬼!”又去随州(今湖北随州)找另一个世叔董宗本,董宗本的儿子董遵诲看他不顺眼,经常找他麻烦。有次两人下棋,董遵诲输了就掀桌子,赵匡胤一怒之下,连夜收拾行李走了。

一路流浪到关西,赵匡胤听说有个叫柴荣的人在邺都(今河北临漳)招兵买马,就打算去投奔。走到半路,盘缠用完了,只好在路边卖艺。有天他在华山脚下遇到一个老道,那老道仙风道骨,看了他半天说:“你面相贵不可言,日后定能当皇帝。”赵匡胤哈哈大笑:“我现在连饭都吃不上,还当皇帝呢!”老道捋着胡子:“天机不可泄露,你先跟我去山上住几天吧。”

这老道就是陈抟老祖,两人在华山论道,赵匡胤跟他学了些黄老之术。临走时,陈抟送他一匹千里马,说:“你往东南走,自有奇遇。”赵匡胤骑着马走到蒲州(今山西永济),听说前面的少华山有强盗出没,心想:“正好试试我的棍法!”便催马向前,没想到真遇上了麻烦——这才有了后来“千里送京娘”的故事。

少华山下有座清幽观,观主是个老尼姑。这天赵匡胤路过观前,听见里面有女子哭声,便下马进去查看。老尼姑见他一身英武,连忙跪下:“壮士救我!三天前,山大王周进和张广把一个女子掳到这里,让我看管,说今晚就来成亲。”

赵匡胤冲进后院,只见一个女子被绑在柱子上,哭得梨花带雨。那女子见了他,止住哭声问:“壮士可是路过的?能否救小女子脱离苦海?”赵匡胤解开绳子,问她姓名。女子说:“我叫赵京娘,家住蒲州永济,跟父母去上香,路上被强盗掳来。”

正说着,外面传来马蹄声,周进和张广带着十几个喽啰来了。周进提着大刀进门就喊:“老尼姑,把新娘给我送出来!”赵匡胤一步上前,挡住去路:“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你们还有王法吗?”

张广看他只有一个人,冷笑道:“哪来的野小子,敢管你家爷爷的闲事?”赵匡胤二话不说,抄起盘龙棍就打。这根棍子是他用精铁打造,重达三十斤,舞起来如狂风暴雨。周进挥刀来迎,“当”的一声,大刀被磕飞,手腕也震得发麻。张广从侧面偷袭,赵匡胤一个“横扫千军”,棍子扫在他腿上,“咔嚓”一声骨折了,疼得他满地打滚。

喽啰们见头领被打,一拥而上。赵匡胤左冲右突,棍子所到之处,喽啰们哭爹喊娘。周进见势不妙,转身想跑,被赵匡胤追上,一棍子打在屁股上,摔了个狗吃屎。赵匡胤把他们绑在树上,搜出金银财宝,全交给京娘:“这些是强盗抢来的,你拿着当路费。”

京娘见赵匡胤如此神勇,又是同姓,便跪下认他做哥哥。赵匡胤说:“你一个女子赶路不便,我送你回家吧。”老尼姑摆了素宴感谢,席间京娘问:“哥哥家住哪里?日后也好报答。”赵匡胤说:“我四海为家,等送你到永济,我还要去邺都投军呢。”

第二天一早,两人骑马出发。赵匡胤怕别人说闲话,让京娘骑马,自己步行。走到中午,路过一个小镇,赵匡胤去买吃的,回来见京娘在路边抹眼泪,问她怎么了。京娘说:“哥哥步行,我骑马,别人看了还以为你是我的仆人呢,让我心里不安。”赵匡胤只好也上马,两人并辔而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晚上住店时,掌柜的见他们一男一女,便问:“你们是夫妻吗?”赵匡胤说:“这是我妹妹,我们是同乡。”掌柜的半信半疑,给他们开了两间房。半夜里,赵匡胤听到隔壁有动静,抄起棍子过去查看,原来是两个小偷想偷京娘的包袱,被他一顿胖揍赶跑了。

一路上,赵匡胤对京娘照顾得无微不至。遇到山路崎岖,他就下马牵马;遇到村镇,他就先去探路;遇到有人盘问,他就说是送妹妹回家。京娘看他身材魁梧,却心思细腻,渐渐生出爱慕之情,只是不好意思说。

走到磁州(今河北磁县),路过一片桃花林,京娘见桃花盛开,便说:“哥哥,我们下马休息一会儿吧。”两人坐在树下,京娘摘了朵桃花插在赵匡胤头上:“哥哥戴花真好看。”赵匡胤笑着摘下:“我一个大男人,戴花像什么样子。”

京娘鼓起勇气说:“哥哥,小女子无以为报,愿以身相许,不知哥哥意下如何?”赵匡胤一听,脸色变了:“京娘,我救你是出于道义,我们同姓,又以兄妹相称,怎能做这种有违伦理的事?”

京娘说:“同姓不同宗,怕什么?再说,路上这么多人看我们一男一女同行,早晚会说闲话,不如我们成亲,也好堵别人的嘴。”赵匡胤站起来:“我赵匡胤岂是贪色之徒?你再这么说,我就不管你了!”

京娘见他生气,不敢再提,只是默默地掉眼泪。赵匡胤叹了口气:“京娘,你别多想,等把你送到家,我就走我的路,你过你的日子,这样不好吗?”京娘点点头,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

终于走到永济赵家庄,京娘的父母见女儿回来,喜出望外,杀鸡宰羊招待赵匡胤。赵家二老见赵匡胤一表人才,又是女儿的救命恩人,便想招他为婿。吃饭时,京娘的爹端着酒杯说:“恩公救了小女,我们无以为报,想把小女许配给你,你就答应了吧。”

赵匡胤放下酒杯:“老丈,我送京娘回来,是因为道义,不是为了娶亲。我们同姓,又以兄妹相称,这婚事实在不妥。”京娘在屏风后听了,心如刀割,跑回房间哭了一夜。

第二天,赵匡胤要走,京娘送他到村口。走到一座山岗前,京娘说:“哥哥,前面就是阳关大道,你多保重。”赵匡胤说:“你快回去吧,别让父母担心。”京娘突然跪在地上:“哥哥,你若不答应娶我,我就死在你面前!”

赵匡胤赶紧扶起她:“京娘,你这是何苦呢?天下好男儿多的是,你何必吊死在我这棵树上?”京娘见他心意已决,突然挣脱他的手,跑到山崖边,回头喊了一声:“哥哥,小妹去了!”说完,纵身跳下悬崖。

赵匡胤大吃一惊,跑到崖边一看,只见云雾缭绕,哪里还有京娘的影子。他捶胸顿足:“都怪我太固执,害了京娘的性命!”从此,这座山就被称为“京娘湖”,那道悬崖就是“京娘跳”。

这个“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但正史中并没有记载。据考证,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元代的杂剧《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后来被冯梦龙写进《警世通言》,成了《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的名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这得从赵匡胤的形象说起。正史中的赵匡胤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民间更喜欢他年轻时的游侠形象。五代十国是个乱世,百姓渴望有英雄出来拯救他们,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正好满足了这种心理。

另外,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古代的道德观念。赵匡胤拒绝京娘,体现了“义”的重要性;京娘殉情,体现了“贞”的价值。这种“义贞”观念,在明清时期特别受推崇,所以这个故事才会广为流传。

真实的赵匡胤,其实比传说中更传奇。他离开家后,确实投奔了柴荣,在高平之战中大败北汉军队,从此崭露头角。柴荣死后,他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

做了皇帝后,赵匡胤并没有忘记年轻时的侠义精神。他杯酒释兵权,避免了流血冲突;他制定《太祖誓碑》,要求子孙不得杀害士大夫;他统一中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这些举措,都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仁慈之心。

但也有人说,赵匡胤之所以能当上皇帝,跟他年轻时的经历分不开。正是因为他闯荡江湖,见多了世态炎凉,才懂得如何收买人心;正是因为他行侠仗义,积累了声望,才会有那么多将领愿意跟着他。

“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虽然不是正史,但它反映了民间对英雄的想象。在百姓眼里,英雄不仅要武功高强,还要有正义感,更要有道德操守。赵匡胤拒绝京娘,不是因为他不爱美人,而是因为他重“义”,这种“义”高于“情”的价值观,正是民间所推崇的。

另外,这个故事也体现了对女性的某种期待。京娘虽然是个弱女子,但她知恩图报,敢爱敢恨,最后为了贞洁而死,这种形象符合古代对女性的道德要求。但从现代视角看,京娘的结局也反映了古代女性的悲剧命运。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