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1章 绍兴和议定偏安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21章 绍兴和议定偏安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冬天,秦桧站在相府的暖阁里,望着窗外簌簌落下的雪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岳飞父子的人头落地刚过月余,朝野上下的非议如同这雪花般密集,却没人敢真正触怒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

“相爷,金使郦琼已在城外等候。”心腹万俟卨(mò qí Xiè)搓着手进来,哈出的白气在暖阁里瞬间消散。

秦桧转过身,眼神锐利阴鸷:“皇帝都点头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割地、称臣、纳贡,三样缺一不可。告诉郦琼,就说我大宋‘恭顺’得很,只求金人别再南下折腾。”

他顿了顿,走到书案前,拿起一份早已拟好的和约底稿,上面“臣构”二字格外刺眼——这是宋高宗赵构给金人的国书自称,意味着南宋从此正式向金称臣。

岳飞下狱的消息传来时,临安百姓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岳元帅怎么会谋反?他可是把金兵打回老家的大英雄啊!”茶肆里,一位老军汉拍着桌子怒吼,胡子都气得发抖,“肯定是那帮奸贼搞的鬼!”

“老哥小声点,”旁边的茶博士赶紧递过茶水,“秦相爷现在手可长着呢,连皇帝都听他的。前几日大理寺卿薛仁辅说岳元帅无罪,当场就被罢了官……”

大理寺的牢房里,岳飞看着狱卒送来的“招状”,气得浑身发抖。所谓的“罪证”,不过是他部将王俊的一纸诬告,说他与岳云、张宪“谋据襄阳”。

“荒谬!”岳飞猛地撕开上衣,露出背后“精忠报国”四个刺字,鲜血淋漓,“此四字乃老母所刺,何谋反之有?!”

主审官万俟卨冷冷一笑:“岳飞,你就别装了。相爷有令,你若肯认罪,或可留你全尸。”

“秦桧!”岳飞仰天怒吼,“我岳飞对天盟誓,若有二心,天诛地灭!你等构陷忠良,他日必遭报应!”

案子拖了三个月,始终找不到真凭实据。秦桧急了,某天在相府里踱步时,他的妻子王氏端来一碗橘子,随口说道:“老汉何一无决耶?捉虎易,放虎难也。”

秦桧心领神会,当即写下一张纸条,命人送往大理寺。纸条上只有三个字:“莫须有”。

“莫须有”,意即“或许有”。就凭这三个字,岳飞、岳云、张宪被判处死刑。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风波亭上,一代名将饮恨而终,年仅39岁。岳云年仅23岁,张宪41岁。

岳飞一死,秦桧议和的最大障碍就没了。

金兀术得知消息后,立刻派使者南下,提出更为苛刻的条件:南宋向金称臣,每年纳银25万两、绢25万匹,割让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半,金归还宋徽宗灵柩及韦太后(赵构生母)。

赵构对这些条件几乎全盘接受。他此刻最关心的不是失地,而是韦太后何时能回来。据说他曾对秦桧说:“只要金人肯放太后南归,一切条件都好商量。”

议和的消息传出,朝野哗然。吏部侍郎晏敦复上书反对:“陛下有尧、舜之资,奈何事仇辱至此?”枢密院编修胡铨更是慷慨激昂,写下《戊午上高宗封事》,要求“斩秦桧以谢天下”,结果被流放岭南。

秦桧对此毫不在意,他忙着安排迎接韦太后的仪式。绍兴十二年八月,韦太后乘坐牛车抵达临安,赵构亲自到临平迎接,母子相见,抱头痛哭。韦太后问起岳飞的下落,赵构支支吾吾地说:“岳飞犯了军法,已经处决了。”韦太后闻言,脸色大变,从此吃素念佛,再没有过问朝庭的一件事情。

议和成功后,秦桧的权势达到了顶峰。他不仅独揽朝政,还建立了严密的特务网络,监视百官和百姓。

有一次,秦桧的孙子秦埙参加科举,主考官为了巴结秦桧,竟将秦埙定为状元。后来赵构亲自殿试,发现秦埙的文章都是抄袭秦桧的旧作,才将他降为第三名。但即便如此,秦桧也没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将主考官提拔为翰林学士。

秦桧还大兴文字狱,凡是对他或议和有不满言论的人,都被罗织罪名,轻则流放,重则处死。太学生张伯麟在墙壁上题写“夫差,尔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借古讽今,被秦桧得知后,杖脊刺配吉阳军。

民间对秦桧的痛恨达到了极点。有人偷偷在相府门口贴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上联忘“八”(王八),下联缺“耻”(无耻)。秦桧气得暴跳如雷,却抓不到人。

岳飞死后,他的家产被查抄,家人被流放岭南。直到二十年后,宋孝宗即位,为了顺应民心,才下诏为岳飞平反,追谥“武穆”,并派人寻找岳飞的遗骨。

据说,当初岳飞被处决后,无人敢收尸。一个名叫隗顺的狱卒,感念岳飞忠良,趁夜将岳飞的尸体背出城外,葬在九曲丛祠旁,还在坟前种了两棵橘树作为标记。隗顺临死前,才将此事告诉儿子。宋孝宗得知后,立刻派人按图索骥,果然找到了岳飞的遗骨,将其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这就是现在的岳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岳飞的冤案平反后,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来到岳坟前祭奠。后人写诗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们又用生铁铸了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四人的跪像,跪在岳飞墓前,让他们永远向英雄忏悔,其实笔者认为,应该再加上赵构的才对。

绍兴和议后,南宋迎来了短暂的“太平”。赵构退位后,宋孝宗赵昚(shèn)即位,他是南宋少有的有为之君,一心想收复失地。

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任命张浚为北伐主帅,发起“隆兴北伐”。起初宋军进展顺利,收复了宿州等地,但很快在符离之战中惨败,不得不与金签订“隆兴和议”,虽然去掉了“称臣”的屈辱,改为“叔侄之国”,但仍需纳贡。

乾道六年(1170年),金兵再次南侵,兵临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中书舍人虞允文临时督师,在采石矶大败金兵,史称“采石矶大捷”。这一战稳住了南宋的防线,但也未能改变宋金对峙的局面。

站在今天的西湖边,岳王庙的香火终年不断。游客们来到岳飞墓前,看到那几尊跪像,总会忍不住吐上几口唾沫,或者骂上几句。

秦桧早已死了,死时66岁,据说他临终前浑身溃烂,痛苦不堪,仿佛是岳飞的冤魂在索命。他的儿子秦熺想继承相位,被宋高宗一句“秦桧的儿子怎么能当宰相”顶了回去。

岳飞的故事,成了南宋百姓心中永远的痛。人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的军事才能,更因为他的“精忠报国”——那是在屈辱求和的时代里,最珍贵的民族气节。

风波亭的血,早已融入西湖的水。但那段历史,却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提醒着后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英雄,忘记了抗争,就只能在屈辱中沉沦。

篇尾,谨献上岳武穆的一首《满江红》与诸君共勉 ,让踏破楼兰山缺的壮志豪情永存在华夏的民族精神之中!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