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32章 甘露之变血溅阙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32章 甘露之变血溅阙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紫宸殿的密谈:文宗诛宦

太和九年(公元835年)的紫宸殿内,铜漏有条不紊地滴落在刻着十二时辰的石盘上,滴答声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唐文宗李昂(áng)手指摩挲着御案上的素绢,绢上朱笔勾勒的神策军衙署布局图透着几分紧张气息。身旁的李训用象牙尺轻轻点向图中“金吾仗院”,语气笃定:“陛下,此院藏有兵甲器械,若以‘天降甘露’为诱饵,引仇士良等宦官入内,咱们就能瓮中捉鳖!”

李训,字子垂,时年四十四岁。这位出身寒微的官员,本是牛党成员,却因精通《易经》被文宗赏识,摇身一变成了削除宦官势力的主力。据《旧唐书·李训传》记载,他此刻袖中还藏着郑注从凤翔送来的密信,信里说已选好五百亲兵,只等长安这边动手,就日夜兼程赶来支援。文宗盯着图上“宣政殿”三个字,手指不自觉叩击桌案:“仇士良手握左右神策军大权,万一事情败露,朕恐怕要落得汉质帝那样的下场啊!”

“陛下不必忧心!”李训赶忙躬身说道,“郑注已在鄠(hù)县埋伏千人,臣又让韩约掌管金吾卫,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一旁的舒元舆捋着胡须补充道:“臣连诏书都拟好了,只要行动成功,立刻昭告天下‘诛除宦官,重振朝纲’!”文宗看着眼前这两位宰相,想起被宦官毒死的兄长唐敬宗,眼神瞬间变得狠厉——这场诛宦密谋,他足足筹划了三年之久。

二、金吾仗院的伏兵:石榴树上的“甘露”戏

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清晨,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在紫宸殿外高声奏报:“启禀陛下,左金吾仗院内的石榴树昨夜降下甘露,此乃天大的祥瑞,恳请陛下亲临观赏!”仇士良等宦官闻言,彼此交换了个眼神——甘露向来被视为吉兆,按规矩皇帝确实要亲自前去拜谢。

《资治通鉴》详细记录了这场充满戏剧性的“甘露戏”:文宗先派仇士良、鱼弘志等宦官前去查看,李训则率领百官在含元殿等候。仇士良刚踏进金吾仗院,就瞧见韩约脸色发白、额头直冒冷汗,不禁问道:“韩将军,你这是怎么了?”说时迟那时快,一阵风突然吹起院中幕布,露出里面埋伏的甲士。仇士良脸色骤变,大喊一声:“有诈!”转身就往外跑。

野史《唐阙史》里的记载更是惊心动魄:仇士良慌不择路跑出院门时,不慎被地上的绳索绊倒,身后甲士举着长矛已经追了上来。关键时刻,他的亲随宦官二话不说趴在地上,让仇士良踩着自己后背起身,这才惊险逃脱。韩约追到门口,一把拽住仇士良的袍角,却冷不丁被对方狠狠咬了一口,疼得他手指鲜血直流——这戏剧性的一幕,成了甘露之变的关键转折点。

三、含元殿的惊变:御座前的刀光闪

仇士良连滚带爬逃回含元殿,一把拽住文宗的龙椅就往后宫拖:“陛下!李训谋反,咱们赶紧去右神策军那儿!”李训见状,一个箭步冲上去死死抓住龙椅:“陛下别去!这是家奴作乱!”文宗被两人左右拉扯,冠冕都掉在地上,吓得脸色煞白说不出话。舒元舆急得挥舞衣袖大喊:“金吾卫!快来护驾!”可喊破喉咙也不见一人踪影——原来韩约的伏兵早就被宦官们击溃了。

《新唐书·宦者传》记载,仇士良当即命神策军副使刘泰伦率领禁军入宫,还放话:“杀一个反贼,赏钱百缗(mín,古代计量单位,千文为一缗)!谁能取下李训的脑袋,赏千金!”禁军冲进含元殿,见穿朝服的官员就挥刀乱砍。李训躲在殿柱后面,被禁军拖出来时还破口大骂:“阉狗!你们迟早遭报应!”仇士良冷笑着下令:“拖下去,先把他的脚砍了!”

四、宣政殿的屠戮:宰相府的灭门灾

事变当天,神策军在长安城里展开了一场恐怖大搜捕。宰相王涯当时正在书斋里专心校勘《汉书》,突然一群禁军破门而入:“王涯谋反,速速逮捕!”被押到宣政殿时,仇士良指着阶下的斑斑血迹阴阳怪气地说:“王先生不是总说‘甘露是祥瑞’吗?现在祥瑞在哪儿呢?”王涯被打得口鼻流血,却仍硬气地回怼:“这都是李训干的,跟我有什么关系!”(《旧唐书·王涯传》)

另一位宰相贾餗(sù)的遭遇更是凄惨。据《云仙杂记》记载,他躲在百姓家地窖里,结果被禁军掘地三尺拖了出来,还用铁链穿透肩胛骨拉着走。路过自家府邸时,贾餗看见儿子正趴在妻子尸体上痛哭,他不顾一切挣脱铁链扑过去,却被禁军一矛刺穿后背。

五、鄠县兵的延误:凤翔军的迟到

郑注得知消息后,立刻从凤翔率领亲兵赶往长安,可走到鄠县时,却听闻行动失败的噩耗。副将劝他:“大人不如回凤翔,拥兵自重。”郑注却摇头道:“我受陛下厚恩,怎能贪生怕死?”(《新唐书·郑注传》)他换上布衣,打算混进长安营救文宗,结果在城门口就被认了出来,最终被斩于独柳树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野史《玉泉子》里有个让人唏嘘的细节:郑注临刑前,刽子手问他有没有遗言,他解下腰间玉佩说:“这是陛下赏赐的,麻烦交给枢密使,就说郑注虽死,忠魂不灭。”刽子手把玉佩呈给仇士良,仇士良一把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死到临头还嘴硬!”

六、血染的丹凤门:三千士人的横死

甘露之变后,长安城成了人间炼狱。《通鉴纪事本末》记载,神策军“杀百官千余人,又杀吏卒、百姓千余人,横尸流血,狼藉涂地”。最倒霉的要数太学生,禁军误以为他们是李训同党,冲进国子监见人就杀。不少正在抄书的学生,就这么被砍死在书桌前,竹简上溅满了鲜血脑浆。

更离谱的是“望气杀人”。仇士良听信术士鬼话,说“含元殿有冤气”,竟让禁军在殿里“望气”,只要看见面色青紫、眼神凶狠的人就杀。《唐语林》里提到,有个书生躲在殿柱后面,因为过度害怕脸色发黑,禁军就认定他“怨气太重”,当场用大棒活活打死。这种无差别屠杀,吓得长安百姓白天都不敢出门。

七、文宗的囚龙叹:太和宫里的傀儡泪

事变失败后,文宗彻底成了软禁在太和宫的“高级囚徒”。《旧唐书·文宗纪》记载,有一次他登上勤政楼,百姓远远望见山呼“万岁”,仇士良立刻冲出来,连拉带拽逼他下楼:“陛下还是多保重,别随便跟外人搭话!”回到寝宫,文宗望着墙上的《贞观政要》壁画,忍不住长叹:“朕每次看到太宗皇帝诛灭突厥的故事,就恨自己不能效仿,如今反倒被家奴控制!”

还有一回宴饮,文宗让乐工唱《菩萨蛮》,当唱到“门前碧流清似玉,宫中坠叶赤于花”时,他突然打翻酒杯,悲愤地喊道:“这碧流,难道不是鲜血吗?这落叶,难道不像人头吗?”(《云仙杂记》)旁边的宦官们吓得齐刷刷跪地,从此再也不敢让乐工唱这种哀婉的曲子。

八、历史长河中的宦祸:唐室倾颓的催化剂

甘露之变后,宦官权势达到了顶峰。仇士良甚至敢当面威胁文宗:“陛下只管吃喝玩乐,少看奏章,国家大事自有老奴们操心!”(《资治通鉴》)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唐僖宗时期,成了唐朝灭亡的重要导火索。宋人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评价:“甘露之变失败,不是李训谋划不周,实在是文宗皇帝手中权力太弱啊!”

在民间,甘露之变衍生出不少怪谈。《稽神录》里说,独柳树下每到夜晚就会出现鬼火,据说是郑注等人的冤魂在作祟,路过的人都得扔个馒头祭奠。长安百姓还编了首童谣:“独柳独柳,昔日栽柳,今日断头。”这童谣传到神策军耳朵里,又有十几个孩子因为传唱被杀害。

九、千年之后的独柳树

如今在西安城南朱雀大街西侧,考古学家发现了唐代独柳树遗址,出土的石碑上清晰刻着“太和九年十一月”字样,碑身还留着明显的刀砍痕迹。当地老人说,这儿就是当年郑注被斩首的地方。每逢阴雨天,碑石上就会渗出红色液体,就像在哭泣一般,因此被称为“泣血碑”。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