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2章 颜杲卿骂贼明志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22章 颜杲卿骂贼明志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常山城里的两难:太守府的密谈

天宝十四年的常山郡,秋风卷着沙尘拍打在城门上。太守颜杲卿(gǎo),盯着案头的文书,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檀木桌面。文书是安禄山从范阳发来的军令,命他征调郡中粮草,支援前线——可就在三日前,他收到了从长安快马送来的密信,上面只有八个字:“禄山谋反,伺机讨逆。”

颜杲卿,字昕,此时已六十岁。他本是博学之士,以文才入仕,却在乱世中被安禄山任命为常山太守。《旧唐书·颜杲卿传》记载他“性刚直,有吏干”,但谁也不知这位文弱太守藏着怎样的心思。他看着铜镜里自己斑白的须发,想起堂弟颜真卿正在平原郡厉兵秣马,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父亲,平原郡的信使到了。”长子颜季明推门而入,手里攥着一封蜡封的信件。颜杲卿连忙拆开,只见信中写道:“兄长勿忧,真卿已募得勇士万余,兄若能据常山为犄角,贼必首尾难顾。”颜季明在一旁低声说:“父亲,安禄山派来的副将高邈正在城中催粮,不如……”

颜杲卿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季明,你可知此事吉凶难料?若事败,我颜氏满门将无噍类。”颜季明跪地叩首:“父亲,国家有难,岂能苟活?当年祖父教导我们‘忠义传家’,今日正是用命之时!”父子二人相视良久,窗外的风沙似乎都安静了下来——一场决定常山命运的密谋,在太守府的密室中悄然展开。

二、智取叛将的妙计:酒桌上的刀光

颜杲卿的第一步,是除掉安禄山派来的监视者。副将高邈是安禄山的亲信,手握部分兵权,必须先下手为强。颜杲卿心生一计,派人去请高邈赴宴,借口是“郡中得西域美酒,愿与将军共赏”。

高邈不知是计,欣然前往。席间,颜杲卿命人献上西域胡旋舞,又不断敬酒:“高将军为安公前驱,真是劳苦功高。某虽不才,愿为将军分忧。”高邈喝得酩酊大醉,舌头打结:“颜……颜太守客气了,等安公……得了天下,少不了你的好处。”

就在此时,颜季明突然从屏风后冲出,手中短刀抵住高邈咽喉。高邈酒醒一半,惊叫道:“颜杲卿,你敢!”颜杲卿冷笑一声:“我乃大唐臣子,岂容你这叛贼麾下走狗放肆!”说罢,命人将高邈捆绑起来,扔进了府中地窖(《唐语林》)。

解决了高邈,颜杲卿立刻派次子颜泉明带着密信前往太原,联络守将王承业。信中写道:“杲卿不才,愿以常山为饵,断贼粮道,乞公发太原之兵,共讨逆贼。”颜泉明快马加鞭,穿过叛军盘踞的州县,终于将信送到王承业手中。

三、常山义兵的崛起:揭竿而起的郡守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颜杲卿在常山城头竖起“讨逆”大旗。他广发檄文,痛斥安禄山谋反罪状,写道:“禄山本营州杂胡,蒙圣恩擢至三镇节度使,竟敢包藏祸心,谋危社稷。凡我大唐臣子,当共诛之!”(《颜氏家庙碑》)

常山百姓久受安禄山苛政之苦,见状纷纷响应。颜杲卿开仓放粮,招募勇士,短短数日便聚集了万余人。他命颜季明统领精锐,加固城防,又派人破坏了安禄山南下的粮道桥梁。《新唐书·颜杲卿传》记载:“杲卿起兵,断禄山饷道,贼往来者皆为所获。”

消息传到安禄山耳中,他正在攻打洛阳,气得摔碎了酒杯:“颜杲卿这个老匹夫,竟敢背我!”他立刻派儿子安庆绪率精锐骑兵进攻常山,又命部将史思明从河北包抄,务必夺回常山。

四、孤城死守的十三日:箭尽粮绝的悲壮

至德元年正月,安庆绪的大军兵临常山城下。颜杲卿登上城楼,见城外旌旗如林,叛军骑兵来回奔驰,尘土遮天蔽日。他对身边的颜季明说:“贼众我寡,唯有死战。你带一队人守东门,我守西门。”

战斗打响后,叛军架起云梯攻城。颜杲卿亲自擂鼓助威,士兵们用滚石檑木击退一波又一波进攻。但叛军人数太多,常山城小,渐渐支撑不住。颜杲卿派人向太原王承业求援,却迟迟不见回音——原来王承业扣下了求援信,想等颜杲卿战败后,再出兵“收复”常山,邀功请赏(《资治通鉴》)。

坚守到第八日,城中箭已用尽,粮食也快吃完。颜杲卿下令拆毁城内房屋,用木料制作箭矢,又将府库中的布匹分给士兵御寒。第十三日夜里,叛军趁大雨突攻北城,守城士兵冻饿交加,城墙终于被攻破。

五、洛阳殿上的骂贼:忠义凛然的绝唱

颜杲卿与颜季明率残兵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安庆绪命人将他们押往洛阳,见安禄山。安禄山坐在大堂之上,见颜杲卿衣衫褴褛,却昂首挺胸,不禁怒喝道:“颜杲卿,我擢你为太守,何负于你?为何谋反?”

颜杲卿破口大骂:“你本是营州牧羊胡奴,蒙圣主厚恩,官至三镇节度使,何负于你?你竟敢谋反!我世为唐臣,守土有责,岂从你这叛贼!”(《旧唐书·颜杲卿传》)他越骂越怒,竟指着安禄山鼻子道:“你这猪狗不如的东西,他日必遭天谴,碎尸万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安禄山气得浑身发抖,命人割掉颜杲卿的舌头:“看你还能骂否?”颜杲卿血流满面,却用含糊的声音继续骂道:“我……骂贼……忠义……天地……可鉴……”安禄山再也忍不住,下令将颜杲卿、颜季明父子押赴刑场。

六、千古流芳的祭文:血泪写成的忠魂

颜杲卿就义时,骂声不绝,被安禄山下令肢解,时年六十五岁。他的儿子颜季明、侄子颜泉明等三十余口,全部遇害。《新唐书》记载:“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反?’杲卿曰:‘汝营州牧羊奴,窃荷恩宠,天子何负于汝而反?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从尔反耶?’”

半年后,颜真卿收复常山,找到了颜季明的头颅和颜杲卿的部分尸骨。他看着侄儿残缺的头颅,悲痛欲绝,挥泪写下《祭侄文稿》:“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这篇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文,字里行间满是血泪(《颜鲁公文集》)。

杜甫听闻颜杲卿事迹,也写下《祭常山太守文》:“常山太守,忠烈冠世。骂贼而死,浩气长存。”颜杲卿的忠义之举,激励了无数唐朝将领,后来张巡守睢阳、郭子仪收复长安,都受其精神感召。

七、历史长河中的丰碑:从太守到神祀

颜杲卿死后,唐朝追封他为太子太保,谥号“忠节”。唐德宗时,又下令在常山修建“忠烈祠”,岁时祭祀。宋代时,颜杲卿被封为“常山公”,其庙祀遍及中原。《宋史·礼志》记载:“颜杲卿祠在真定府,赐额‘忠烈’,春秋致祭。”

在民间传说中,颜杲卿的故事被演绎得更加传奇。《说唐全传》里说他死后化为雷神,每逢阴雨,便在常山上空显灵,继续骂贼。还有的说他的舌头被割后,天帝感其忠义,赐他“金舌银牙”,在阴间继续审判叛贼(《常山忠烈志》)。

值得一提的是,颜杲卿的忠义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末抗清名将黄道周曾说:“常山太守,骂贼而死。其气如日,其节如石。”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评价:“颜杲卿之死,非徒死也,固以激励天下之人心,为光复计也。”

八、千年之后的仰望:忠义精神的现代回响

如今,走进河北正定的“颜杲卿祠”,可见殿内颜杲卿塑像怒目圆睁,手持笏板,仿佛仍在痛斥叛贼。祠堂墙上刻着《祭侄文稿》的全文,游客驻足观看,无不为之动容。

颜杲卿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忠臣的绝唱,更是中华民族忠义精神的象征。他用生命证明:在国家危难之际,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用热血和生命扞卫民族的尊严。这种精神,穿越千年时空,至今仍在激励着后人。

从常山太守到忠义丰碑,颜杲卿的一生,如同一支燃烧的火炬,照亮了安史之乱的黑暗岁月。他的骂贼绝响,不仅是对叛贼的怒斥,更是对忠义的宣言。而那篇血泪写成的《祭侄文稿》,也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中,见证着忠与奸、义与利的永恒较量。

当我们今天重读这段历史,仿佛还能听到常山城头的呐喊,看到洛阳刑场上的忠魂。颜杲卿用生命诠释的忠义之道,如同常山的岩石般坚固,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