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章 元嘉北伐刘义隆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1章 元嘉北伐刘义隆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刘义隆的“南朝梦”:老爹留下的家业与他的“小目标”

公元422年,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刚咽下最后一口气,他的儿子刘义隆还在荆州当刺史呢。这位后来被称为宋文帝的皇帝,当时才17岁,接到京城传来的消息时,估计正对着长江发呆——老爹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猛人,自己这弱身子骨,能守住这摊子吗?

刘裕确实给儿子留了份“豪华套餐”:北面打跑了南燕、后秦,疆域一度到黄河;南面压制了士族门阀,皇权空前集中。但刘裕有个毛病——爱杀前朝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就是被他派人用被子捂死的,这事儿搞得朝野上下有点慌:“这刘家皇帝,下手够黑啊!”

刘义隆登基后,干得还挺像样。他不像老爹那样天天砍人,而是搞“元嘉之治”:劝农桑、兴学校、清户籍,史书记载当时“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宋书·良吏传序》)。这段话意思就是:老百姓日子好过了,交税干活不折腾,早出晚归种地,挺踏实。

但刘义隆心里有个疙瘩——老爹北伐打到黄河,自己咋能窝在江南喝喝茶就完了?他看北魏拓跋焘在北方蹦跶,心里痒痒:“老刘家的血性不能丢,我得学老爹,把失地收回来!”这想法一起,就像心里长了草,不薅不行。

二、三次北伐:从“小目标”到“大型翻车现场”

第一次北伐:偷鸡不成蚀把米(公元430年)

刘义隆先派老将到彦之挂帅,率五万大军北伐。出发前,他在皇宫里搞了个“誓师大会”,指着地图说:“河南之地,本是我旧土,如今一定要拿回来!”到彦之也挺激动:“陛下放心,咱大军一到,北魏肯定望风而逃!”

结果呢?北魏拓跋焘玩了手“诱敌深入”,主动放弃洛阳、虎牢等城,把宋军晾在黄河边上。到彦之占了空城正高兴,冬天来了,黄河结冰,北魏骑兵踩着冰面杀过来,宋军步兵根本扛不住,一路败退,兵器扔得满地都是,到彦之自己坐着小船逃回江南,第一次北伐就这么“凉凉”了。

第二次北伐:拓跋焘“旅游”到长江边(公元450年)

第一次失败后,刘义隆憋了二十年,攒了更多钱,觉得“这次肯定行”。他找大臣鲍照写了篇《代出自蓟北门行》,里面有“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的句子,用来激励将士——相当于发了篇“北伐动员公众号文章”。

这次他派的是江夏王刘义恭当总指挥,王玄谟当先锋。王玄谟这人,嘴皮子厉害,打仗不行。他攻滑台(今河南滑县)时,城里百姓听说宋军来了,推着牛酒劳军,结果王玄谟下令抢百姓的东西,还把壮丁抓来当苦力,百姓瞬间心寒,转头就帮北魏守城。

拓跋焘亲率大军来救,他给刘义隆写了封信,特损:“你说河南是你的,那是你爹抢我们的!我现在带十万骑兵,到你家做客,咱长江边见!”(原文:“吾今至此,欲取汝扬州之地,自非急走,吾当使尔父子共居冶城耳。”《宋书·索虏传》)

接下来就是名场面了:王玄谟被打得屁滚尿流,宋军全线崩溃。拓跋焘一路追到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今南京**),砍了老百姓的房子当柴火,抓了壮丁当炮灰,还在山上插满旗帜,跟南朝隔江相望。刘义隆站在建康城头,望着江北的烟火,应了辛弃疾所写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大意是,元嘉年间北伐太草率,想学霍去病封狼居胥,结果被打得回头狂跑,肠子都悔青了。

第三次北伐:“来都来了,走个过场”(公元452年)

这年拓跋焘被宦官宗爱杀了,北魏内乱。刘义隆觉得“机会来了”,派儿子刘骏北伐。但此时刘宋国力已经被前两次北伐掏空了,军队走到彭城(今徐州)就走不动了,听说北魏新皇帝拓跋濬(jùn)派兵来,又灰溜溜撤回去了——这次北伐,更像是“来都来了,打卡走人”。

三、“塑料兄弟情”:从尝汤药到砍脑袋

刘义隆有个弟弟叫刘义康,比他大十岁,早年跟着刘裕打天下,能力很强。刘义隆刚登基时身体不好,很多事都交给刘义康办。有次刘义隆得了重病,喝药怕有毒,刘义康就守在床边,每次汤药自己先尝一口,再给哥哥喝——这画面,咋看咋像“中国好弟弟”。

但权力这东西,最容易惹事儿。刘义康权倾朝野,连他的仆人都敢对官员呼来喝去。有个叫刘湛的大臣,天天在刘义康面前说:“陛下身体不好,将来肯定得靠您主持大局!”这话传到刘义隆耳朵里,心里就犯嘀咕了:“弟弟啊,你这是想接班吗?”

公元440年,刘义隆病好了,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刘义康。他先把刘湛砍了,再把刘义康贬到广州(今广东)。临走前,刘义康问哥哥:“我到底犯了啥错?”刘义隆不说话,只掉眼泪——帝王家的眼泪,比黄河水还不值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过了几年,有人举报刘义康在广州“谋反”,刘义隆派使者去送毒酒。刘义康不肯喝,说:“佛教说自杀的人不能转世投胎。”使者没办法,只好用被子把他捂死了——跟他爹杀晋恭帝一个手法。你看这兄弟俩,前一秒“尝汤药”,后一秒“捂被子”,妥妥的“塑料兄弟情”。

四、“坑爹儿子”刘劭:史上最狠的“宫廷弑父”

刘义隆北伐失败后,心情一直不好,跟太子刘劭的关系也越来越僵。刘劭有个姐姐叫刘英媚,被刘义隆嫁给了将军何迈,结果刘劭跟姐姐搞到了一起,何迈气得想造反,刘劭怕事情败露,就找了个巫师,在皇宫里埋了个刘义隆的木偶,天天诅咒他死。

这事后来被刘义隆知道了,他气得浑身发抖,跟大臣江湛、徐湛之商量:“这儿子没法要了,废了他!”徐湛之是刘劭的岳父,回家就把消息告诉了女儿,刘劭一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公元453年二月二十日凌晨,他带着东宫卫队冲进皇宫。

当时刘义隆正跟江湛、徐湛之在宫里聊天,听见外面杀声震天,知道大事不好,赶紧拿凳子挡门。刘劭的士兵用刀砍门,刘义隆伸手去挡,五指都被砍掉了,接着一刀捅进他的肚子,当场驾崩,享年47岁。刘劭杀了爹,还假模假样地哭了一场,对大臣说:“陛下被江湛、徐湛之杀了,我替父报仇!”——这演技,不去当演员可惜了。

但刘劭的皇帝没当多久,他弟弟刘骏在江州起兵,各地军队纷纷响应,不到三个月就打进建康,把刘劭砍了。刘骏登基,就是宋孝武帝,南北朝的狗血剧情,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五、元嘉年间那些“边角料”

- “算命大师”的生意经:刘义隆每次北伐前,都要找大臣王弘、彭城王刘义康“算命”,问“能不能打”。这俩人精得很,知道皇帝主意已定,每次都算“大吉”。有次私下里,王弘跟人说:“陛下想问的不是‘能不能打’,是‘我想打,你们支持不’,咱能说‘不吉’吗?”

- 拓跋焘的“恐吓信”:第二次北伐时,拓跋焘给刘义隆写信,除了骂街,还来了段“灵魂拷问”:“你说你爹刘裕厉害,他当年打长安,把关中丢了;你打河南,把部队丢了。你俩这水平,差不多啊!”(原文:“彼年已五十,未尝出户,虽自力而来,如三岁婴儿,复何知哉!”《宋书·索虏传》)

- “元嘉草草”的后遗症:这次北伐失败后,南朝元气大伤,民间有歌谣唱:“元嘉二十七年,虏马饮江泉。入门何落落,此日至明年。”意思是北魏骑兵到江边喝水,百姓日子不好过,从今年苦到明年。

刘义隆这辈子,想学着老爹刘裕当“一代雄主”,结果搞了三次北伐,一次比一次惨,最后还死在儿子手里。他开创了“元嘉之治”,却也留下了“元嘉草草”的笑柄,有句话说得好——你想抓住的,往往从指缝里溜走;你想证明的,最后成了别人的谈资。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