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9章 鹰视狼顾司马懿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9章 鹰视狼顾司马懿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建安六年的河内温县,霜风卷着枯叶掠过司马府的朱漆大门。十二岁的司马懿捧着《孙子兵法》在廊下诵读,忽听得院外传来马蹄声。门吏匆匆来报,曹操帐下谋士荀彧(yù)来访。这个阴云密布的午后,成为司马懿命运的第一道裂痕——彼时的他尚不知,自己将以怎样的姿态,在三国乱世中掀起惊涛骇浪。

正史《晋书》记载,司马懿出身河内司马氏,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征西将军,父亲司马防曾任京兆尹,家教极严。少年时的司马懿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称其"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广泛学习、知识渊博,衷心信奉儒家教义)。但真正让他崭露头角的,却是建安十三年那场改变天下格局的赤壁之战。

曹操大败而归后痛定思痛,急需重整军政体系。时任文学掾(yuàn,古代属官的通称)的司马懿适时提出"屯田制"改良方案:在许都周边推行军屯,同时鼓励百姓垦荒,官府提供耕牛与种子,收成按比例分成。此策不仅缓解了粮草危机,更让曹操注意到这个目光深邃的年轻人。然而曹操生性多疑,曾梦到"三马同食一槽",对司马懿始终怀有戒心。

野史传说中,曹操曾特意试探司马懿。他召其入府,突然从背后喊他的名字。司马懿竟能保持肩膀不动,脖颈180度扭转回望,此乃相术里极罕见的"狼顾之相",预示着野心勃勃、反噬其主。《世说新语》更记载,曹操临终前叮嘱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司马懿不会甘心做臣子,一定会干预你的家事)但曹丕与司马懿私交甚笃,不仅未听劝告,反而将其视为心腹。

黄初元年,曹丕代汉称帝,司马懿迎来人生转折。他协助制定新朝礼仪制度,又在曹丕南征孙权时留守许昌,总理后方事务。《资治通鉴》载,曹丕曾写信给司马懿:"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我向东出征,你就总管西边事务;我向西出征,你就总管东边事务)足见对其信任。但这份荣宠背后,是司马懿每日寅时即起处理政务,深夜仍在研读各地战报的隐忍。

野史中流传着许多关于司马懿韬(tāo,意为隐藏)光养晦的故事。据《魏晋世语》记载,曹叡即位后,大将军曹真忌惮司马懿的才能,多次在御前弹劾。司马懿得知后,故意装出沉迷酒色的模样,在家中养了数十名歌姬,每日宴饮作乐。曹真派人暗中监视,见他醉倒在美人怀中,这才放下戒心。但实则司马懿书房内,始终挂着一幅天下舆图,深夜无人时,他常对着地图沉思至天明。

真正让司马懿登上权力巅峰的,是与诸葛亮的对决。太和五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明帝曹叡急召司马懿抵御。两军对峙于卤城,《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派人送妇人服饰给司马懿,讥笑他怯懦避战。魏军将领群情激愤,纷纷请战,司马懿却淡然受之,甚至问使者"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得知诸葛亮夙兴夜寐、每日仅食数升后,他断言:"亮将死矣。"(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

这段交锋被后世反复演绎,民间传说更添神秘色彩。相传司马懿夜观星象,见将星摇摇欲坠,已知诸葛亮命不久矣。他故意坚守不战,耗死这位劲敌。而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尽管正史并无记载,但这个虚构情节却深刻塑造了司马懿谨慎多疑的形象。

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临终托孤,让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佐幼主曹芳。起初曹爽对司马懿颇为敬重,但在亲信何晏、邓飏(yáng)的怂恿下,逐渐架空其权力。《三国志》载,曹爽将宫中禁卫换成自己心腹,又以魏帝名义封司马懿为太傅,看似尊崇,实则剥夺其兵权。

面对此等羞辱,司马懿再次展现惊人的隐忍。《晋书》记载,他称病不出,卧床不起。曹爽派亲信李胜以探病为由刺探虚实,司马懿故意装出老态龙钟的模样:喝粥时汤汁洒满衣襟,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指口言渴,婢进粥,粥皆流出沾胸"(指着嘴巴说口渴,婢女端来粥,粥都流出来沾湿了胸口)。李胜回报曹爽:"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司马懿只剩一口气,身体和精神都不行了,不用担心)

然而这一切都是司马懿的韬晦之计。正始十年正月,曹爽兄弟陪同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祖。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控制洛阳城。他以太后名义宣布曹爽罪状,又派人劝降:"指洛水为誓,不过免官而已。"(对着洛水发誓,只是免去官职)但曹爽投降后,司马懿却违背誓言,将其党羽一网打尽,诛灭三族。这一事件彻底改变曹魏政局,史称"高平陵之变"。

野史对这场政变的描述充满戏剧性。据说司马懿发动政变前,曾夜观天象,见紫微垣(yuán,星官名,代指帝王居所)异动,知天命已至。他召集心腹时,指着案上寒光凛凛的宝剑说:"今日之事,不成功,便成仁。"而曹爽投降时,其谋士桓范曾痛哭道:"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曹真那么厉害的人,生了你们兄弟,却像蠢牛一样!没想到今天因为你们遭灭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嘉平三年,司马懿病逝,终年七十三岁。他临终前留下遗言:"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九州,慎之!慎之!"(我侍奉魏国多年,官至太傅,臣子的地位到顶了;人人都怀疑我有不臣之心,我常常心怀恐惧。我死后,你们好好治理国政,辅佐皇帝平定天下,一定要谨慎!)这段遗言收录于《晋书·宣帝纪》,道尽他一生的谨慎与无奈。

但在民间传说中,司马懿的形象却充满诡谲色彩。《玄异录》记载,他死后葬于首阳山,墓前立有石碑,上书"天下第一奇冢(zhǒng,坟墓)"。但墓中机关重重,不仅有伏弩暗箭,更设下**阵。传说曾有盗墓贼闯入,却见墓室中灯火通明,司马懿端坐在案前,怒目而视,吓得盗墓贼肝胆俱裂,疯癫而死。

对于司马懿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为西晋统一奠定基础。反对者则斥其为阴谋家、篡权者,违背人臣之道。这种争议在《三国演义》中尤为明显,罗贯中以蜀汉为正统,将司马懿塑造成阴险狡诈的反面角色。

从正史角度看,司马懿确实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他在关中推行水利工程,开凿水渠,灌溉农田;又改革税制,减轻百姓负担。但他晚年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及其党羽数千人,手段之狠辣,也让其背负千古骂名。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正如《晋书》所言:"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隐藏锋芒,随世事变化屈伸;收敛锋芒,等待风云际会)他像一头蛰伏的猛虎,在乱世中隐忍待机,最终颠覆了整个时代。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