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8章 林下观局司马徽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8章 林下观局司马徽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建安初年的襄阳城外,鹿门山松涛阵第八章阵,山脚下的茅庐前溪水潺潺。一位银发老者斜倚竹榻,膝上摊开一卷《道德经》,身旁童子正煮着新采的云雾茶。忽有马蹄声由远及近,来人正是求贤若渴的刘备。此时的他屡战屡败,栖身刘表帐下,听闻此地有位“水镜先生”能知天下事,便带着关羽、张飞匆匆赶来。这一场相遇,不仅改变了刘备的命运,更让“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名号,在三国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出身书香世家却无意仕途。他面容和蔼,常着粗布葛衣,笑起来眼角堆满皱纹,看似普通老农,实则胸中藏着锦绣山河。《世说新语》记载,他“清雅有知人鉴”,意思是目光如炬,能看透人心、预见未来。荆州名士庞德公称他为“水镜”,意为心如止水、明察秋毫,看人看事如水中观月,纤毫毕现。

刘备初见司马徽时,正值斜阳西下。童子通报后,老者缓缓起身,作揖笑道:“将军为寻贤才,奔波至此,辛苦了。”刘备见他谈吐不凡,当即请教:“如今天下大乱,汉室倾颓,备虽有心匡扶,却不知何处寻觅大才?”司马徽抚须大笑:“俗士岂识时务?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这一句“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瞬间点燃了刘备的希望。他再三追问,司马徽却只笑而不答,只说:“天机不可尽泄,将军日后自会相遇。”然而,这句看似随意的评语,却如惊雷般在三国乱世炸响——“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此后成为搅动风云的关键人物。

司马徽的神奇,不仅在于识人之明,更在于对时局的精准判断。曾有一日,他与好友畅谈天下大势。友人忧心忡忡:“曹操势大,袁绍坐拥四州,此二人谁能成就霸业?”司马徽却摇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曹操虽有雄才,却不得民心。真正的明主,尚在蛰伏。”这番言论,在当时无异于惊世骇俗,毕竟曹操已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更是坐拥百万大军。可后来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恰恰印证了他的预言。

除了预言家的身份,司马徽更是一代宗师。他的茅庐常聚满求学问道之人,不论出身贵贱,皆倾囊相授。诸葛亮早年曾在此求学,与司马徽探讨兵法时,常为其见解惊叹。庞统未成名时,也曾慕名前来拜访。两人彻夜长谈后,司马徽抚掌大笑:“襄阳庞统,名不虚传!”正是他的赏识与推荐,让庞统逐渐走入世人视野。

然而,如此大才,却始终拒绝出山。刘表曾亲自登门,请他辅佐治理荆州。司马徽婉拒道:“山野之人,不通政务,恐误明公大事。”刘表走后,弟子不解:“先生有安邦定国之能,为何不愿施展抱负?”司马徽长叹:“乱世之中,各方势力纷争不断,非我所能左右。与其卷入是非,不如守一方清净,为天下培育英才。”

他的这份超然,在乱世中显得尤为珍贵。旁人争权夺利时,他在山中授业解惑;诸侯逐鹿中原时,他在溪边垂钓抚琴。《襄阳记》记载,有人向他诉苦,说家中儿子不幸夭折,他却答“很好”。妻子怒斥他冷漠,他才解释:“你向我诉说悲伤,我若也跟着难过,岂不是让你更伤心?”这份豁达通透,让他赢得“好好先生”的雅号,看似糊涂,实则蕴含着看透世事的智慧。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荆州不战而降。司马徽被掳至许昌,曹操久闻其名,欲委以重任。可此时的司马徽已身患重病,他躺在病榻上,望着北方的天空,喃喃道:“天命有归,非人力可改……”不久后,溘然长逝。临终前,他将毕生所学托付给弟子,其中便包括侄子司马懿。

司马徽的一生,恰似他最爱的那杯清茶,看似平淡,却余韵悠长。他虽未在战场上纵横捭阖,也未在朝堂上指点江山,却以一双慧眼,为乱世点出两位绝世奇才;以一颗仁心,为天下培育无数栋梁。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