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2章 樊氏:桃花渡口的薄命美人

建安二十年(215年),桂阳郡的桃花渡口,一位身着淡粉襦裙的女子正倚着船舷远眺。她鬓边斜簪着半开的桃花,肤若凝脂,眉眼盈盈处似藏着一汪春水,唇角梨涡浅浅,顾盼间引得岸边行人频频回首。这便是赵范的寡嫂樊氏,一个在正史中仅留姓名,却在野史与传说里掀起波澜的奇女子。

正史对樊氏的记载不过寥寥数语,《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裴松之注引《蜀记》中提及:"先主之围樊城,关羽使廖化求救于上庸刘封、孟达,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吴将吕蒙袭荆州,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此处未提樊氏一字,而在《三国演义》中,她却成了推动情节的关键人物——赵范归降赵云后,欲将守寡的嫂子樊氏许配给赵云,引发了一场"美人计"的风波。

野史《桂阳野乘》绘声绘色地描述樊氏的身世:她本是桂阳大户之女,自幼习得琴棋书画,及笄之年,十里八乡的公子争相求娶。后嫁与赵范兄长为妻,夫妻二人鹣鲽(jiān dié,比喻恩爱的夫妻)情深,常于桃花渡口泛舟对诗。可惜好景不长,夫君因病早逝,她便孀居(shuāng jū,守寡)赵府,每日以刺绣、抚琴度日。邻里传言,她的绣品栩栩如生,所绣桃花仿若能随风飘落;而她弹奏的《春江花月夜》,曾让途经桂阳的商船驻足聆听整夜。

赵云兵临桂阳时,赵范开城归降。为拉拢这位蜀汉猛将,赵范设宴款待,并唤出寡嫂作陪。《三国演义》中这般描写初见场景:"云出帐视之,但见樊氏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口,杏桃腮,体态轻盈,有倾国倾城之貌。"赵云见状,慌忙回避,赵范趁机笑道:"将军若不嫌弃,某愿将寡嫂许配与你,成就美事。"赵云却正色道:"你我同姓,卿兄即我兄,安忍作此乱人伦之事?"(《三国演义》)

然而野史传说远比正史曲折。《荆南秘录》记载,樊氏对赵云一见倾心。当晚,她偷偷修书一封,差丫鬟送至赵云营帐:"将军忠勇,妾心倾慕已久。若不嫌弃,愿效红拂(唐代传奇中私奔李靖的奇女子),随君浪迹天涯。"信笺上还残留着她惯用的桃花香,字迹娟秀如她本人。赵云读罢,却将信投入火盆,只留下一句:"军务在身,不敢分心。"

更有民间故事称,樊氏并非赵范随意摆布的棋子。她早有听闻赵云"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的威名,主动向赵范提出联姻之计,意在托付终身。当赵云拒绝后,她并未气馁,反而女扮男装,混入蜀军后勤队伍。某次赵云率军陷入埋伏,正是她暗中指引小路,助其突出重围。赵云得知真相后,望着眼前英姿飒爽的樊氏,心中泛起涟漪,却终因"名节大义",只道了声:"多谢姑娘救命之恩。"(《武陵异闻录》)

樊氏的结局,在野史中众说纷纭。一说赵范因联姻不成怀恨在心,暗中将她许配给当地恶霸。出嫁前夜,樊氏身着红衣,在桃花渡口投江自尽,只留下一只绣着桃花的香囊随波逐流;二说她心灰意冷,削发为尼,在桂阳城外的桃花庵中度过余生,每日诵经之余,仍会对着赵云离去的方向出神;最传奇的版本则称,多年后诸葛亮南征,樊氏以"桂阳才女"之名献策,助蜀军平定南蛮,战后悄然隐退,不知所踪。

千百年后,桂阳的桃花渡口仍流传着关于樊氏的歌谣:"桃花渡口美人愁,一曲相思付水流。将军不解红颜意,空留佳话千古留。"岸边的老人们说,每逢春日桃花盛开时,还能隐约听见女子的琴声与叹息。她的故事,恰似渡口的桃花,绚烂而短暂,虽未在正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却在民间传说里,成了乱世中敢爱敢恨的女子典范。正如后人所叹:"乱世红颜多坎坷,樊氏情深意难托。桃花渡口今犹在,不见当年美娇娥。"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