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邻舍郎君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4章 邻舍郎君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15:08: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腊月的寒风呼啸着刮过通州城的大街小巷,卷起地上的枯叶和尘土。李氏裹紧了身上那件半旧的棉袄,站在院门口张望着。成功成亲已过了半月,小两口相处融洽,香儿果然如传言般勤快贤惠,这让李氏欣慰之余,又隐隐感到自己在这个家中似乎变得多余起来。

“婆婆,外面风大,快进屋吧。”香儿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端着一碗刚熬好的姜汤,热气腾腾。

李氏接过姜汤,打量着这个新儿媳。香儿今年刚满十五,眉眼清秀,性格温顺,做起家务来手脚麻利,对成功体贴,对台儿爱护,对自己也十分恭敬。按理说,李氏该心满意足了,可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或许是因为这些日子郎复兴来得少了。自成功成亲那晚后,郎复兴似乎刻意保持着距离,来访的次数明显减少,即便来了,也多是找成功说话,或是帮忙修理些家具,与李氏独处的机会大大减少。

李氏啜饮着姜汤,心中五味杂陈。那晚郎复兴近乎越矩的言行让她后怕,可当他真的疏远自己时,她又莫名感到失落。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她坐立难安。

“娘,郎叔来了。”成功的声音打断了李氏的思绪。

李氏抬头,果然看见郎复兴提着一条鲜鱼走进院来,笑容满面:“今早去河边,正好钓到条大鲤鱼,想着送来给大家尝尝鲜。”

香儿忙上前接过鱼,道谢后便去厨房准备。成功则拉着郎复兴讨论近日读的书。李氏站在一旁,竟插不上话,心中莫名不是滋味。

郎复兴似乎察觉到她的情绪,转头笑道:“姨娘近来可好?天冷了,要多注意身体。”

这声问候平淡无奇,却让李氏心中一暖,连日来的郁结顿时消散大半。她轻声回应:“多谢郎公子挂心,一切都好。”

此后,郎复兴又恢复了往日的来访频率,但举止更加谨慎得体,多是帮忙干些重活,或是与成功谈论学问,偶尔也会带些小点心分给香儿和台儿。李氏渐渐放下戒心,甚至开始期待他的到来。

转眼到了年关,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李氏手头拮据,只能勉强割了斤肉,买了些面粉,准备包饺子过年。郎复兴送来一对红灯笼和一副春联,帮忙挂在院门上,给小院添了几分喜庆。

除夕那日,他突然扛来半袋白面和一整只鸡,笑道:“朋友送的年礼太多,我一个人吃不完,拿来大家分享。”

李氏知道这是托词,心中感激,也不好推辞。香儿和成功忙着准备年夜饭,台儿在院中玩耍,李氏和郎复兴则坐在屋中剥蒜择菜。

“这些年,辛苦姨娘了。”郎复兴忽然轻声说,“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如今成功成了家,总算能松口气。”

这话戳中李氏心中软处,她眼眶微热,低头道:“都是命罢了。”

“有时我在想,若是大哥还在,姨娘也不必受这些苦。”郎复兴叹息道,“可惜好人总是不长命。”

这话引起李氏的共鸣。她想起王秉善在世时的日子,虽为妾室,但至少有人依靠,不必为生计发愁。如今虽然儿子成了家,但她肩上的担子并未减轻多少。

郎复兴观察着她的神色,继续道:“我常来叨扰,也是看姨娘一个人不容易。若是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千万别客气。”

李氏点头称谢,心中暖流涌动。自王秉善去世后,很少有人这般体贴她的艰辛。

年夜饭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成功和香儿并肩而坐,偶尔相视一笑,恩爱非常。李氏看着这一幕,既欣慰又莫名感伤。郎复兴似乎看出她的心事,频频为她夹菜,言语间多是关怀。

饭后,成功带着香儿和台儿去院中放鞭炮,屋里只剩下李氏和郎复兴。烛光摇曳,映着两人身影,气氛忽然变得微妙起来。

“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郎复兴犹豫着开口。

李氏抬眼看他:“郎公子但说无妨。”

“我看成功成了家,自是好事。但姨娘往后...”他顿了顿,“成功孝顺,香儿贤惠,但终究是两代人了。姨娘还年轻,往后几十年,难道就守着这空院子度过余生吗?”

这话大胆得让李氏心惊,她下意识地想反驳,却又不知如何开口。郎复兴的话,何尝不是说中了她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我、我自有打算。”李氏勉强道,“成功孝顺,香儿也懂事,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郎复兴微微一笑,不再多言,但那笑容中的含义让李氏坐立难安。

开春后,郎复兴来得更勤了。他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或是朋友送的时鲜果蔬太多,一个人吃不完;或是需要找人帮忙看看新买的布料;或是单纯路过,进来歇个脚。

渐渐地,李家上下都习惯了他的存在。成功敬重这位见识广博的“郎叔”,常向他请教学问;香儿感激他常带东西来,减轻家中负担;台儿更是喜欢这个总会带小玩意的叔叔。唯有李氏,在感激与依赖中,又隐隐感到不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月初的一天,郎复兴来时带了个好消息:他托人在城里为成功找了个差事,在一家书铺做伙计,既能赚些银钱,又不耽误读书。

李氏喜出望外,连连道谢。成功更是激动,当即就要去拜谢。郎复兴摆手笑道:“不过是举手之劳,何必客气。明日我带你过去见见掌柜的。”

这件事让李氏对郎复兴的感激又深一层。当晚,她特地准备了几样小菜,留郎复兴用饭。成功兴奋地谈论着未来的差事,香儿微笑着为他布菜,台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郎复兴则时不时说些城中趣闻,逗得大家发笑。

李氏看着这热闹场面,恍惚间觉得仿佛又回到了王秉善在世时的光景。有男人主持大局,家中便有了主心骨。这个念头让她心惊,忙低头掩饰情绪。

饭后,成功送郎复兴出门,香儿在厨房收拾,李氏则哄台儿睡觉。待她从台儿房中出来,却发现郎复兴去而复返,正站在院中等她。

“郎公子还有事?”李氏有些惊讶。

郎复兴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方才忘了,这是给姨娘的。”

李氏接过,打开一看,竟是一支精致的银簪,簪头雕着细密的梅花,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李氏慌忙推辞。

郎复兴却按住她的手:“姨娘不必推辞。这支簪子是我娘留下的,她说要送给最值得敬重的女子。我孑然一身,留着也无用,不如送给懂得珍惜的人。”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李氏像是被烫到般缩回手,银簪险些掉落在地。郎复兴及时接住,不由分说地塞回她手中:“收下吧,就当是感谢今日的款待。”

说罢,不等李氏回应,他便转身离去,留下李氏独自站在院中,握着那支发烫的银簪,心中乱成一团。

那夜,李氏辗转难侧。她取出那支银簪,在烛光下反复端详。簪子做工精致,显然是贵重之物。郎复兴送她这样私密的礼物,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理智告诉她应该归还,但一种久违的悸动却让她犹豫不决。自王秉善去世后,再无人送过她礼物,更无人将她当作“值得敬重的女子”。这种被珍视的感觉,让她沉醉又惶恐。

次日,李氏本想找机会归还银簪,但郎复兴来时成功也在场,她不便开口。而后几天,郎复兴似乎忘了这件事,举止如常,这让李氏稍稍安心,却也将归还的事一拖再拖。

渐渐地,李氏习惯了将那支银簪藏在妆匣深处,偶尔取出看看,心中泛起一丝隐秘的欢喜。

四月的天,渐渐暖了起来。一日,郎复兴来说城外桃花开得正好,提议带大家去赏花散心。成功因书铺有事不能同行,香儿要在家做绣活,台儿却兴奋不已,缠着要去。

最终,李氏带着台儿,与郎复兴一同出了门。城外桃花果然开得绚烂,如云似霞。台儿在花树下奔跑嬉戏,郎复兴与李氏并肩漫步,时而交谈几句。

“姨娘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郎复兴忽然问。

李氏怔了怔,想起那是王秉善刚去世不久,她带着两个孩子搬到小院,生活艰难。郎复兴作为王秉直的姨侄前来探望,还留下些银钱接济。

“那时姨娘站在院里,瘦得让人心疼,却硬撑着不肯示弱。”郎复兴轻声道,“我从那时便敬佩姨娘的坚韧。”

李氏没想到他记得这般清楚,心中感动,低声道:“若不是郎公子时常帮衬,我们母子不知要如何度过那些艰难时日。”

“叫我复兴吧。”郎复兴忽然道,“总是公子公子的,太生分了。”

李氏脸一热,支吾着不知如何回应。恰巧台儿跑回来,嚷着口渴,这才打破了尴尬气氛。

赏花归来后,李氏与郎复兴之间的关系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人独处时,李氏不再那般拘谨,偶尔也会主动说些家常。郎复兴则更加体贴,时常注意到李氏的需求,在她开口前便已伸手相助。

一个雨后的下午,成功在书铺当值,香儿回娘家探望生病的母亲,台儿在邻家与小伙伴玩耍。李氏独自在家缝补衣服,郎复兴忽然来访。

“前日听说姨娘要找一种蓝线绣花,今日恰好在市集看到,就买来了。”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纸包。

李氏接过,正是她需要的那种线,心中感激:“难为郎公子...复兴记得这般仔细。”

郎复兴微笑:“姨娘的事,我自然放在心上。”

这话说得直白,李氏脸一热,低头假装整理丝线。郎复兴却不离开,而是在她对面坐下,随手拿起一件成功的旧衣,帮忙缝补起来。

屋内一时寂静,只有针线穿过布料的细微声响。雨后的阳光从窗棂照入,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有时我想,若是能日日这般,与姨娘对坐闲话,做些家常活计,该有多好。”郎复兴忽然轻声说。

李氏的手一颤,针尖刺入指腹,渗出血珠。郎复兴急忙起身,自然地握住她的手,取出帕子为她擦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怎么这般不小心?”他的语气带着宠溺的责备。

李氏想要抽回手,却被握得更紧。郎复兴的手指轻柔地抚过她的指尖,那种触感让她浑身战栗。

“复兴,别这样...”李氏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郎复兴却得寸进尺,将她拉近几分,低声道:“这些日子,我的心意,姨娘难道还不明白吗?”

他的气息拂过她的耳际,带着男性特有的温热。李氏感到一阵眩晕,多年寡居的寂寞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理智的堤坝即将溃决。

“我、我是寡妇,你尚未娶亲,这般...于礼不合...”她勉强维持着最后的清醒。

郎复兴却轻笑:“礼数是人定的。两情相悦,何必在乎那些虚礼?”他的唇几乎贴上她的耳垂,“自第一眼见姨娘,我便再难忘怀。这些年的接近相助,皆是因为心中有你。”

这番告白直白而热烈,击碎了李氏最后的防线。她感到郎复兴的手臂环上她的腰,温热的唇印上她的颈侧。一种久违的悸动从心底升起,淹没了所有顾忌。

就在郎复兴的唇即将捕捉她的时,院外忽然传来台儿的喊声:“娘,我回来了!”

李氏如梦初醒,猛地推开郎复兴,慌乱地整理微乱的衣襟和发髻。郎复兴也迅速退开,恢复常态,只是眼中还残留着未褪的**。

台儿蹦跳着进屋,看见郎复兴,高兴地扑过来:“郎叔,你来了!”

郎复兴笑着抱起台儿,仿佛方才什么也没发生。李氏却心慌意乱,不敢直视他的眼睛。

那日后,李氏刻意回避与郎复兴独处。但郎复兴的言行举止却越发大胆,时常在无人处对她眉目传情,或是借递东西时触碰她的手。李氏每次都想严词拒绝,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一种危险的刺激感在心中蔓延。她开始期待郎复兴的来访,甚至刻意创造独处的机会。道德与**在内心激烈交战,而后者正逐渐占据上风。

五月的一个傍晚,成功在书铺值夜,香儿早早睡下,台儿也在邻家玩耍未归。李氏正在厨房准备晚饭,郎复兴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

“台儿在刘老汉家吃饭,说今晚不回来了。”他的声音低沉,目光灼热。

李氏的心跳骤然加速。她明白这话中的含义,也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理智告诉她应该立即离开,但双脚却像钉在原地般无法移动。

郎复兴一步步走近,伸手接过她手中的菜刀放下,然后握住她的手腕:“今夜,只有我们两人。”

他的气息将她笼罩,那种强烈的男性魅力让她无力抗拒。当他的唇终于覆上她的时,李氏闭上了眼睛,最后的道德防线彻底崩塌...

窗外,月色朦胧,树影摇曳。厨房内,两个身影紧紧相拥,喘息声与压抑的呻吟交织在一起。李氏多年寡居的寂寞在这一刻得到了疯狂的宣泄,而郎复兴则终于得偿所愿。

事后,李氏伏在郎复兴怀中,泪水无声滑落。有愧疚,有羞耻,但更多的是某种难以言喻的满足与释放。

郎复兴轻抚她的发丝,柔声安慰:“莫哭,从今往后,有我疼你。”

李氏抬头望着这个已经成为她情人的男人,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但此刻,她宁愿沉醉在这危险的温柔中,不去想未来的代价。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