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 第78章 抗洪 中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第78章 抗洪 中

作者:酒神葡萄绿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9-20 23:26:0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救援的视频画质模糊,但是看着那些年轻人淌在水里,水都到胸口了也抱着孩子,划着船伸手去扶屋顶上和树上的灾民,没有人能不感触。

不只是一个李长志,这些后人的兵,每一个都是这么奋力去救人。

一个年迈的老妪跪在地上掩面哭泣,父老乡亲们都知道她在为以前大水中没了的家人而哭,赶紧上去安慰。

“婶子,别哭了,都已经这么多年了……”

老妪擦着眼泪,哽咽道:“我的芳娘、三郎……那时候,要是也有人来救他们该有多好……”

她很幸运,发水的时候和丈夫两个大人活了下来,但是最瘦最小的两个孩子,直接被水淹死了。

安慰她的人叹气,不敢奢望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兵,能在那种时候一个两个会水的义士,那也是天大的幸事了。

【抗洪英雄李长志的故事放完,小小继续道:“98年8月4日,九江江洲大堤决口,7米高的大堤被洪水冲开一道口子,接着无数的水都灌了进来。等到江洲镇的大家反应过来发洪水了,水已经都到了腰这么高。

所有人都爬上屋顶,家里有木盆的,就把孩子老人都先放进木盆里。”

她拿出一张报纸剪下来的照片,黑白照片上,房子都被水淹的只剩个屋顶,惊慌的一家人都站在屋顶上。

“南京新区所属部队立刻加入抢险战斗,武警部队也全部出动,花了三天三夜,救出了江洲镇一万八百多灾民。然后就是九江更大的洪水潮即将到来。”】

浔阳人互相对视,有人迟疑道:“看那地图,好像是我们这里……但是我们这里,天热的时候也就是水多一点,,不至于有这么大的洪灾啊……”

朋友安慰道:“沧海桑田,这么多年,长江有个什么变化也不稀奇。”

【小小解释道:“90年代围湖造田,鄱阳湖好和洞庭湖都水土流失挺严重的,水域面积不断减少,防洪蓄洪能力都大为减弱,98年的时候,九江段的长江也是地上悬河,江堤高于九江城镇。”】

黄河中下游的人和认真听了黄河经历的人瞬间懂了,又是水土流失、泥沙堆积、地上悬河,来个大雨水要么水超过江堤,要么江堤承受不住了,然后水淹全城。

【“面对九江洪潮,广东、南京、沈阳、济南、北京军区和空军、海军、二炮、武警、以及四总部,紧急调部队开赴灾区,一百多名将军,五千多师团干部全都到了九江。

那时候还正是全国精简裁军的时候,有些部队才举办完告别仪式,也日夜兼程来了灾区,要完成退伍前的最后一项任务。”

她爸妈那时候都才上大学呢,在外省也担心家里,天天盯着新闻,对这些记得耳熟能详,经常讲给小小听。

“8月7日下午一点,长江大堤出现裂缝,开始涌出泡泉;一点三十分,大堤防洪墙塌陷;一点五十分,城防大堤崩裂,洪水淹没了九江西区。

沙袋、人、吉普车、军用卡车、船,所有用来堵口子的东西都被洪水冲走。

下午三点十分,紧急调来的一艘一千六百多吨级,满载煤炭的大船,在船长和解放军们的一起努力下,那个时候价值两千多万的大船沉船成功,终于堵住了决口。”】

古时候的将军只是只是军衔的一种称呼,从低品级到高品级,什么将军都有,但是听主播说的,他们的将军好像就是一种很高的军衔了。

真的做过士兵将领的将军们想了想,就算是不打仗了,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一般都是戍边、练兵、剿匪,来了那种大水灾去由他们管那不可能,那都是当地官员们的工作,顶多就是防止民变上面让他们拨些人去镇场子。

就这,他们也要严管着底下的兵,不能让他们镇压的时候做的太过分,又闹出点新的事情出来。

还有,海军他们能理解,水兵的嘛,空军也能懂,因为天幕上是真的会飞的大家伙,从上面放梯子下来让士兵救人的,但是二炮、武警这些,这么多不一样的军种都是什么啊?

没几个帝王和将领能再看到那些直升机和空军的时候不眼前一亮,不少人也记住了那个‘精简裁军’。

打仗的时候是兵,不打仗了是农,大部分王朝都是没有职业军人的,他们在想为什么要裁军这个词,不是直接让人回家就好了吗,不需要上战场了,士兵们谁不开心。

还有一些人,则是注意到了后世对不同地区军队的掌控能力,从北到南的队伍,不同的军种,这么多人,一个命令就能调遣,毫不拖沓。

在君王们眼里,他们电话的能力和军人的军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地方对中央的绝对威信。

【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小小指着两边缺口说道:“在沉船和两边大堤的接近的地方,还有两处几米的缺口,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自己手画的,大家随便看看

捋着胡子,尽管已经知道了他们已经从洪水里走出来了,后面还修建了那么大的三峡,但是苏轼也还是为后人的困境感到心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口子是堵住了,但是两边的小口子水只会更多,更急,哪里有不大又能那么重的东西,这要怎么堵……”

和他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所有人都在想,这个水更急的口子,要怎么堵。

【“他们跳了下去,自己用身体堵。”

讲到这里,她的声音也开始有些哽咽了,吸吸鼻子,点开另一个抗洪视频。

衣服早就湿透了的子弟兵们毫不犹豫,一个接一个直接往漫到胸膛的水里跳,沉船的每条钢筋上面也挂满了人,几个人被冲下来了,又是几个人冲上去。

“我奶奶说,那时候,很多人都在岸上喊,求他们不要跳了,房子和东西都不要了,快点上来……”】

之前的视频里,那些水还只是到他们的腰,高点的到胸膛,但是这个视频里,水流又多又急,放眼望去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那些兵一个接一个跳下去,水都到了他们的脖子……

同样是兵的小卒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这么听话,他们就不怕吗?”

“用自己的命,去救那些贵人,他没了,家里怎么办?”

年纪大点的老兵问:“没有刀逼着,谁会为了贵人跳下去。

你看看那些人,不都是普通农人,就是这城里的,有几个看上去是贵人?如果这后面有你的老子娘,你跳不跳?”

小卒犹豫了:“这后面要是有我爹娘……大家都跳,那我可能也会跳吧。”如果他跳了能让家里爹娘安全无忧,那他应该是愿意的。

这么一想,小卒只觉得更奇怪了,这些兵一个个看着都年轻力壮,来自五湖四海,肯定没几个人家里就是这城的,为了别人这么卖力,值得吗?

但如果别人也是这么卖力在救他爹娘,他好像也的确应该同样对待别人。

后世人还在上学的年纪,已经做了兵丁的小卒陷入了纠结的思考。

【“花了三个昼夜,一连沉了十艘船,80吨钢和12万立方的土方,又是五天五夜,水流终于变缓,长江大堤脱离危险,几百万九江民众安然无恙。

九江洪水形势得到缓解后,接下来的就是荆州。8月16日,暴雨来袭,几乎不到四分钟就多出一个西湖的水量,根据预测的数据,荆州决定是施行分洪方案。”

荆州的事小小了解的没有九江多,她翻了一下收藏夹的资料,找出来给大家点开。】

原本听到九江水患缓解的人心里还没松口气,就又听见了荆州那边的消息。

记得之前荆州还有个分洪区的人心里一惊,这个分洪,是要开始让洪水泄到那一大片分洪区了?

[看不出来到底是城市还是乡间,从高往下,只能看见一片挥舞的红色旗帜,一个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老人站在上面讲话。

荆江段的地图展开,旁白开始说话。

“国务院早已下发了命令,一旦水位超过45米,就要开闸泄洪,以小保大,但是保护武汉三镇的代价,是泄洪区33.5万的人民将会失去自己的家园。”]

原本以为这个泄洪区早就腾空,一大片空地应该都没有人生活的古人们倒吸一口凉气。

三十多万人,这么多人住的地方,数量都足够建个大城了,这么多人的家全没了,这不比之前主播说的倒霉的开封好哪里去。

叔孙通神色凝重,三峡工程移民也不是一朝一夕做的,一直都是一边做一边移,还花了十几年,现在突然之间就要这三十多万人全部离开,泄洪能不能成功,几十万没了土地生计的人怎么安排……这都不是一个小问题。

“难道为了别的城市,就可以让这30万人全都没了家吗?”

“武汉三镇现在人都不少,后世只会比九江百来万人还要多,难道他们就不重要?”

杨朱学派的人摇摇头,“哪里的人都有家,不应该只为了多数就损少数,这怎么能是可以上称去衡量的呢?”

[“8月6号,分洪区的公安县就中断广播、电视的演出,向分洪区民众播发了分洪转移令,一天内,在公安县委书记的组织下,212个村镇,33.5内百姓全部安全转移。

16日,预计在当晚八点超过45米大关。当日晚上,沙市水位已经高达44.99米,埋好炸药的大堤就等水位突破45米,炸堤分洪。”

镜头里,男女老少都是神色悲痛,他们当然也有不舍、有质疑,有抗拒,但大部分人早几十年前就知道分洪区迟早都是会有这么一天,难过地跟随乡亲们一起撤离。]

“一天,把这么多人都安排转移……”县令的好帮手,一县吏目的萧何很清楚基层工作不是那么好做的。

大户的难缠自不必说,就算是家中田地只够温饱的人家,想让他们搬走也是难上加难,那就算是拿刀架着了,一些人也是宁愿死也不肯搬的。

能一天做出这样的成绩,可能是当地百姓都清楚自己分洪区的作用,多年来早有准备;也可能是分洪方案早就确定,知道反抗也无法改变事实,只能保全性命为上;还有可能是百姓信任上面,即使知道自己利益绝对会受损,也愿意听从安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萧何相信前两项的可能性最大,他还是不太能相信最后一项的可能,但回忆起那些奋不顾身救灾的兵士,他又觉得最后一项也顺理成章。

君王们感慨负责这个工作之人的能力,能干的人才谁都是要不够的,同样也好奇他们怎么处理这三十多万人。

又是发着大水的紧急关头,又要注意防洪,这么着急的时间,不安排的话三十多万人有个什么事情那都不好交代,但是又哪里来的空余的精力,要怎么安排人呢?

炸药、炸堤坝……天幕上那些士兵还在一个个快速安放着木头箱子,箱子上面写着不同的文字。

不熟悉火器的朝代都在想,这些东西就可以把那么高那么厚的堤坝弄出口子吗?

他们之前有看见那些欧洲国家用火炮打海战,但是一炮轰个船只,和小东西炸毁堤坝,那不是一个量级的。

熟悉火器的明清,也在想他们早就布置好了,但是总不可能是要把人也一起炸掉,所以是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那些炸药到了时间就可以瞬间爆炸吗?

[“16日晚七点,地爆连连长刘自备带着连里72个人,又一次来到了分洪闸前的拦淤堤,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爆破掉这条三公里长的拦淤堤,让洪水流进分洪北闸。

72个人,两个小时就把20吨的炸药布置在预先设置好的119个炸药室里。

为了今天的任务,他已经训练了13年,这一个月里,20吨的炸药已经来来回回装了好几次,但只有今天,爆破任务是广州军区直接下达的。

刘自备说‘所有的解放军里,只有我们连,是唯一一个不受老百姓欢迎的解放军。’”]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