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 第63章 南水北调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第63章 南水北调

作者:酒神葡萄绿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9-20 23:26:0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黄土高坡是怎么变绿的,大家都看到了。

是后世政府的鼎力支持,科学家们的钻研探索,每一个普通人的共同努力。那成片的绿色植物,种植难度不亚于修建长城,但他们也硬是咬着牙,真的在黄土甚至沙漠上,种出了这些绿色奇迹。

遍地的绿色,让从前的劳动人民也感同身受。

他们是黔首,是地里刨食的泥腿子,但也是人。知道修河堤苦,他们也还是会去修,对帮助他们的父母官也会修祠立碑,一直感念。

他们知道是自己脚下的大地养活他们,是黄河滋润他们,他们也想看着自己生活的家园变得更好,河水清澈,满地绿色。

感叹后世农人的不易,也羡慕后世朝廷是真的在做实事,农人的经济民生都会被那些专家放在心上。

有过生活经验的,对自己地方的吏治情况一清二楚,每年差吏收东西的时候能瞎眼睛少盘剥点就很不容易了,哪里会有那种蹲下来给人普法的。以小见大,可想而知后世的官吏与他们现在定然大不相同。

而幸运的提问者朱厚熜,心情也挺沉重。

是知道多种树能固养水土,减少土地荒漠化了,但是边境的明军如果不就地屯田,靠粮食运输的话,运输的粮草和过程中消耗的粮草每年都不是小数目。

只能试试边种田边种树了,他是把天幕上出现的那些樟子松之类的植物全都记下来了,模样回头也能画,找人去寻,再想办法培育出来,能发现一些擅农事的苗子就更好了。

这个问题结束了,真的第一号萧何就要开始了。

虽然知道主播不是什么神女,只是个后世小姑娘,但是萧何和大部分人一样,对传授给他们知识的主播还是抱有敬意:“求问主播,三峡工程的其他两个工程,可否详细讲讲?”

【小小看了下,还是秦朝的萧何呢,有点稀罕。

“整个三峡工程挺大的,这样吧,明天我看看能不能给个相关纪录片。”】

萧何:“谢谢主播。”

主播放的视频一般干货都很多,从观感和内容上来说,还是纪录片更好更详细,没浪费机会,不错。

萧何结束,二号幸运观众曹参想了想,问:“黄河已经治理的很好了,为什么不把那些悬河的泥沙打捞出来呢?”

其他人也纷纷好奇,对啊,为什么不干脆挖河道里的泥沙呢?

放在他们这里,这肯定是劳民伤财的事,但后世河道上那一艘艘大船,捞个沙子应该不成问题吧。

【“就技术而言,把黄河的泥沙都挖走不是不能做到,但是耗费的成本太高了,需要的时间也很多。”这问题小小以前也想过,后来被她爸妈嘲笑果然是初中生。

“悬河已经很多年了,河道与河床是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是动态平衡的,外力的作用会影响河势稳定,恐怕会引起溃堤;要让河床下切,只能依靠自然的力量,束水冲沙,逐渐的下切才安全。

而且黄河的泥沙是淤积千百年的,现在每年还会携带16亿吨,这么多的泥沙怎么处理,放到哪里去,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从源头稳固水土,中间修筑水库电站来综合治理黄河。”】

这些古代王朝谁还没和黄河较过劲,最后不也只能是边上疏通河道,加高堤坝,最多想办法让黄河改道。一听主播的解释,他们就能明白了。

不过刘彻觉得,他这时候至少中间少了两千多年的沉积,能让后世过来他这里挖挖沙子疏通河床,应该问题不大。

曹参点头,觉得是这个道理,后世的悬河都高成那样了,一个溃堤不是开玩笑的。

“三号幸运观众是谁来着,吕雉?”

刘季:“新来沛县的县令好友也姓吕。”

萧何点头:“过几天吕公正式乔迁好了,应该要请县令和大户们吃酒。”

吕家,新来沛县的他们每天都很忙,吕雉和妹妹坐在房间里,一起透过窗子看着天幕,没想到自己也会幸运的被抽中。

吕媭也为姐姐开心,小姑娘高兴问自己姐姐想问什么。

同样也不大的吕雉想了想,对着天幕认真一拜:“看天幕的数字,黄河水仍然不够沿岸众多省份使用,这要如何解决呢?”

其实她还想问问那位治沙英雄牛玉琴的故事,但是想了想已经说的也很清楚了,后人也都以她为名建了栋治沙展览馆,对她所行之事的肯定,好像也不需要她再多问什么了。

她没有纸,可记录的笔墨和布帛也不多,天幕上贴出来的一张张图数据图都用力记在脑子里。以后世的人口,仅仅种粮都需要的水不少,种树也是需要浇灌的,还有他们说的工业用水。

和南边的长江比起来,黄河的水的确不算多,只靠调控分水,这也应该很难做到的吧。所以她想知道后世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解决用水问题。

【“除了高效利用黄河,我们还有一项工程,叫南水北调。”

小小记得收藏夹里应该也有相关视频,找出来给他们看。“稍等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汲黯沉默,对高皇后问这样的问题并不奇怪。抛开政治立场,没人能说她治国治的差。

[视频没有人说话,就是不同变化的地图和文字给出信息。

不同颜色把现在的国土划分为不同地区,每块地区上面的水资源数据差异明显,东北和北方地区占比最低。

“黄河、淮河、海河流域耕地占全国40%,水资源却只占8%,如何将南方多余的水调入北方?”]

大家也都记得对比黄河和长江时,两条河的巨大差异,能将长江过多的水调入北方,那的确是大大缓解北方的用水压力。

才经历隋末的初唐人具是一抖,不由想起了“挖运河”几个字。

看后世人治黄河,漫天黄沙里种树是很苦,但他们看见后来的遍地绿色也会为后人开心;但是如果要挖运河调水,那是真的被激起了痛苦回忆。

还在收拾杨广烂摊子的李世民安慰自己:“后世人应该不会是挖运河,南北地势不同,这河能挖通,得挖多深啊,流到北方来都要干不少呢。”

按照他们种个树还要帮百姓考虑怎么发展经济作物的情况,应该是干不出杨广的事。

[“1952年,伟人首先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思,经过数十年研究,2000年确定了中、东、西三条线路”

地图放大,不同颜色的线路开始往北移动。

“东线起点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终点天津;中线的起点汉江丹江口水库,终点北京;西线雅砻江,调入黄河上游。”

地图拉到汉江,开始从中线展示工程……]

“引江济汉,对,是要保证汉江下游用水不被困扰,才好把汉江水往北调……”

“把那个丹江口水库加高,让水增高后往北自流,北京的地很低吗?”

“人家都那么干了,肯定是很低的!”

李世民:“还是要挖河啊……”

关于调水工程,他们也跟着一起看到了不同地方的地形地势,看到了巨大的沙河漕渡,也看到了来了旱情时,这个调水工程也会紧急调水,为河南人缓解旱情。

朱厚熜算是知道主播为什么多讲洪水了,干旱这种从有水的地方调水来解决的方法,他们知道也做不到。

经常因为这里干旱、哪里大水,很想让老天爷好好匀一匀水的帝王们:我们虽然看着这个工程很眼馋,但也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就算主播把这个工程都找了这么详细的告诉他们,但谁要是真的有这个魄力修,那就等着民怨四起吧。

古代的水利专家们想了想,忽然反应过来:“一直到北京,这不是要穿黄河吗!”

苏轼一开始想,是不是也在黄河边上也建一个类似三峡那么大的蓄水大坝,再往北继续调水,后来一想不对,这个中线段,黄河地平的很,没这个落差建大坝。而且把黄河水和长江水混了,出个事情更不得了。

他琢磨着,是不是也像沙河漕渡一样,架起来让水通过。就算过程中会流失不少水,但是架桥也总归是轻松点的,就是桥梁建设难度也不小。

原本很多人还在纠结这种凿穿南北的运河到底有多耗费民力,看到沙河漕渡,发现都不只是面上挖水道那么简单,等到了黄河,还要从底下挖隧道穿黄。

古人们:……

你这还不如挖运河。

就算是已经对后世有很多滤镜的人,看到穿黄工程,都会觉得太过分了。

那可是黄河啊!

对黄河的敬畏已经是古人们刻在骨子里的了,这出个什么事,黄河倒灌淹了城市田地,或者负责工程的河工们有个意外,想想他们都头皮发麻。

看到塌方八次,三次护边形,最后花了六年多建好穿黄工程,感慨后人不会朝令夕改的同时,也在想他们怎么做到能让这些管道不漏水的。

真的很吓人啊,南边引来的水穿过黄河,这要是漏了,这个河段立刻河水暴涨,然后想都不用想又是长江水加黄河水一起发特大洪水。

好在穿过黄河后,水道就流经沿岸数十个城市、县城,一直到;涞水县,再用涵管输水到北京、天津,路上没什么其他更惊险的工程了。

视频结束,他们也跟着把提起来的心又放下。

黄河没出事,真好。

邓绥难得羡慕的看着这个工程,想想后面大汉接连不断的天灾她就想叹口气。

还没搞什么工程的宋初还好,哲宗朝的人一个个都沉默不想说话。因为他们也是搞过类似的南水北调工程的,只是没成功而已。

从南阳到方城的襄汉漕渠,不看宋史太宗本纪,都没人知道宋朝也搞过这么大的工程。

【小小补充了一下:“西线工程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横断山区,海拔在2500米到3000米,施工难度可很多,工程一直都在计划建设中。好了,四号观众请发言。”】

四号汲黯也是学习黄老,无为而治,他看着天幕上一桩桩后世的伟业工程,想的是他们后世的百姓会不会身上负担太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所以他也这么问了。

刘彻嘴角一抽,被汲黯直谏的那些记忆又涌上心头:“还真是汲黯能问出来的。”

【小小:“对我们普通人好像没什么影响吧,就是途经河道的地方,可能需要搬迁?”。

她就是南方人,调水去北方也不走她这边,有什么影响还真不知道,也都是地理做题提到南水北调会去查查资料。】

“怎么可能没有影响,那么长的河道,谁去挖?”

“看那些河道,也都不是主播家那边,他们后世人多,可能没有调很多人?”

“他们也挖了很多年,人又那么多,可能就像那个荆州泄洪区一样,不同时候很快就修完了。”

而之前也在猜测主播到底是什么身份的一些人,对她口中‘我们普通人’很是有待怀疑。

毕竟,就算她的身份在后世可能很普通,但是作为给他们直播的主播,一点也看不出来哪里就普通了。

【“等明天看三峡工程的时候应该会有施工建设的部分,你们就能看到是怎么建设工程的了。”

清楚还是需要让他们眼见为实,现在自己腿还包着,也不可能找个工地,就还是看纪录片吧。

“下一位,四号观众可以发言了。”】

四号谁来着,马臻。

东汉以后的绍兴人探出脑袋:是马公吗?

东汉时期,四号幸运观众,未来的会稽太守马臻这时候没做官,也没有修建绍兴平原上着名的鉴湖工程。

他去过洛阳,也见过黄河。这时的黄河和周围地区,水草丰茂,绿树如茵,远没有后世治理前的那般荒凉,水里的黄沙也没有那般恐怖,大旱的时候都没出现过断流情况。

年轻的马臻痛心于这条大河未来要遭受的一切,也为后人下定决心的治河行为及成果而欣慰。

“求问主播,这么多的工程,占据的田地和人家,你们怎么安排?”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