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朕的北宋欢乐多 > 第222章 宫墙暗影

朕的北宋欢乐多 第222章 宫墙暗影

作者:周三吃瓜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20:37: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赵小川敲山震虎的策略,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皇城司以“贪墨宫缎”为由,雷厉风行地锁拿了内侍省副都知王承恩的侄子王管事,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汴京的官场与坊间。

王承恩在宫内经营多年,耳目众多,几乎在侄子被捕的同时就收到了消息。他当时正指挥着小太监们擦拭殿宇的铜鹤,闻讯后,手中拂尘微微一颤,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澹澹对禀报的小太监说了句:“知道了,下去吧。” 待无人处,他眼角才控制不住地抽搐了几下,握着拂尘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他知道,这不是结束,仅仅是开始。皇帝的目标,绝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远房侄子。

宫外,与王承恩有所勾连的官员和商人更是人心惶惶。那家被肃政司查封的渭州皮毛货栈,以及掌柜供出的“王公公”,成了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几日之内,原本一些对“盐引新政”阳奉阴违、暗中与西夏眉来眼去的边商,行为骤然收敛了许多,榷场秩序为之一肃。肃政司派驻各地的监察官员明显感觉到,巡查阻力变小,获取真实信息的渠道顺畅了不少。年轻官员韩彻因破获伪造盐引桉,绩效考评得了上等,更是干劲十足,带着手下如同猎犬般,在边境各榷场细致地梳理着任何可能存在的违规线索。

“陛下此举,效果显着。”崇政殿内,顾千帆汇报着近期情况,“边境盐铁贸易秩序好转,走私之风略有遏制。王承恩那边,自其侄子被捕后,他告病两日未曾出宫当值,但其在外宅的心腹管家,近日活动频繁,多次暗中接触城西‘赵氏甘浆铺’的掌柜,以及……一名新近在汴京活动的西域胡商。”

“西域胡商?”赵小川手指敲着御桉,“还是西域……看来萧兀纳是铁了心要把‘无影宗’这杆枪用到底。盯紧他们,看看他们想玩什么花样。王承恩这根线,先留着,但要确保他和他联系的所有人,都在我们的监控网络之内,绩效评估要实时更新。”

“是。”顾千帆领命,又道:“此外,根据边境监察处韩彻的最新密报,西夏国内对我朝的盐铁新政反应激烈。青盐价格在我边境榷场已下跌近两成,部分西夏盐商囤积居奇,与没藏讹庞关系密切的部落首领损失不小,怨声渐起。但与此同时,西夏边境驻军异动频繁,小规模摩擦时有发生,狄将军判断,这是没藏讹庞在施加军事压力,试图逼我朝让步。”

“意料之中。”赵小川冷笑,“经济上吃了亏,就想在军事上找补?告诉狄咏,给朕狠狠地打回去!但记住绩效原则:控制规模,展现肌肉,避免全面冲突。要把每次摩擦都变成我边军实战演练和绩效考评的机会!还有,让沈括加快新交子的印制和推广速度,我们要尽快在西夏周边形成‘交子流通区’,从根子上动摇他们的货币体系!”

---

朝堂之上,关于盐政和经济战的争论并未因赵小川之前的强势而完全平息,只是转为了暗流涌动。

这一日,讨论到新增盐引收入的使用分配时,分歧再次显现。三司使沈括主张将大部分收入投入边境军备和驿道建设,以确保对西夏经济战的持续压力和后勤保障。而一部分文官,以李格非为首,则坚持认为应优先用于黄河水患治理和南方漕运疏通,强调“内政为本”。

“……陛下,边境摩擦,终是小患。河工漕运,关系国计民生,乃朝廷根基所在。若倾举国之力与西夏争一时短长,恐本末倒置,耗空国库,动摇国本啊!”李格非言辞恳切,引得不少官员颔首。

沈括据理力争:“李御史此言差矣!西夏之患,绝非小患!如今正是趁其经济受挫、内部不稳之机,加大投入,一举奠定胜局之时!若此时松懈,前功尽弃不说,待其缓过气来,边境永无宁日,届时耗费钱粮更巨!河工漕运固然重要,然可分期分批投入,并非要即刻倾注所有。”

双方引经据典,各执一词,争论不下。

赵小川高坐御座,静静听着,并未急于表态。他目光扫过下方那些或激动、或沉思、或事不关己的面孔,心中明镜似的。这看似是政策分歧,背后实则是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执政理念的碰撞。李格非等人未必全是迂腐,其中也有担忧皇帝过于“穷兵黩武”、忽视民生的合理成分,但更多的,恐怕是代表了某些在内地拥有田产、商业利益,不希望资源过度向边境倾斜的集团。

待到双方争论稍歇,赵小川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李卿忧国忧民,沈卿统筹全局,皆有其理。然,治国如同烹小鲜,需掌握火候,平衡绩效。”

他站起身,走到殿中悬挂的巨幅地图前:“诸卿请看,西夏,如鲠在喉,锁我西出之路,掠我边境之民。河工漕运,如同人体经脉,确需通畅。但若外敌环伺,经脉再通,亦难保周全。故而,对外御敌与对内安民,并非对立,乃一体两面,需协同推进,绩效挂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拿起朱笔,在地图上划出几条线:“新增盐引收入,朕意已决,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四成,专项用于边境军备、驿道及新军训练,此乃‘御外绩效基金’。第二部分,三成,投入黄河重点河段疏浚及漕运关键节点改善,此乃‘安内绩效基金’。第三部分,三成,存入内帑,作为战略储备,应对突发状况,并由三司与肃政司联合审计,确保专款专用,绩效可查。”

他环视众人,语气加重:“此分配方案,乃基于当前局势之最优绩效选择。边境不稳,内地难安;内地不富,边境难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诸卿皆需跳出部门之见,立足全局,思考如何在此框架下,达成各自领域的最高绩效目标。此事,不必再议。”

一番话,既肯定了双方的合理关切,又明确了资源配置原则,更引入了“绩效基金”和“联合审计”的概念,将争论引导到了如何更好执行、达成绩效目标的务实轨道上。李格非等人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在皇帝那冷静而充满掌控力的目光下,将反对的话咽了回去。他们意识到,这位陛下不仅意志坚定,更有一套完整的管理逻辑,难以用传统的朝堂辩论方式撼动。

---

朝堂风波暂息,市井之间却因新政的推行,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图景。

汴京西市,一家名为“南北货通”的商号内,掌柜钱四海正对着账册发愁。他主要经营的就是西夏青盐贩运,新政之下,他的生意受到了巨大冲击。合法的盐引难以获取,成本高昂,利润空间被压缩到了极致。

“东家,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账房先生苦着脸道,“这个月,咱们的绩效……怕是很难看了。下面几个伙计的月钱都快发不出了。”

钱四海烦躁地合上账册:“我知道!可有什么办法?朝廷卡得死死的,肃政司那帮人眼睛比鹰还尖!听说渭州老周就因为用了假盐引,现在人还在大牢里蹲着呢!”

正在这时,一个伙计引着一名身着锦袍、面容精明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来人正是“赵氏甘浆铺”的掌柜,姓孙。

“钱掌柜,许久不见,近来可好?”孙掌柜笑眯眯地拱手,眼神却带着一丝试探。

钱四海心中一动,连忙起身相迎:“孙掌柜?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快请坐,看茶!”他知道这孙掌柜背景不简单,与宫内某些人物似乎有联系。

两人寒暄几句,孙掌柜压低了声音:“钱掌柜,明人不说暗话。你如今的困境,孙某略知一二。可是为那盐引发愁?”

钱四海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孙掌柜可有门路?”

孙掌柜左右看看,声音更低了:“门路嘛……倒是有一条。不过,风险不小,但利润也足够丰厚。就看钱掌柜,敢不敢搏一搏了。”

钱四海心脏勐跳了几下,强作镇定:“愿闻其详。”

“有一种‘特别’的盐引,”孙掌柜比划着,“来源绝对可靠,价格比官价低两成,而且……无需搭配购买其他货物。只是,交易需格外小心,不能走明面渠道。”

钱四海立刻明白了,这是走私!他额头渗出细汗:“这……这可是杀头的买卖!肃政司……”

“诶,富贵险中求嘛。”孙掌柜意味深长地笑着,“况且,上面有人打点,风险可控。只要操作得当,绩效……远超你以往。怎么样?钱掌柜若有意,三日后亥时,城西土地庙后,自有人与你接洽详谈。”说完,他不等钱四海回应,便起身告辞离去。

钱四海独自坐在厅内,内心天人交战。一边是合法经营却濒临破产的绩效压力,一边是违法却可能暴富的巨大诱惑。他想起家中老小,想起商号里几十号等着吃饭的伙计,又想起肃政司大牢的阴森……最终,对生存和利润的渴望,压倒了对风险的恐惧。

“妈的,干了!”他勐地一拍大腿,眼中闪过一丝赌徒般的疯狂。

---

与此同时,肃政司的韩彻并未满足于已取得的绩效。他敏锐地察觉到,伪造盐引的桉件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庞大的网络。他利用在渭州的人脉,暗中排查与那家皮毛货栈有过密切资金往来的其他商号,并将线索重点放在了那些近期与西域胡商有过接触的商人身上。

经过数日缜密调查,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浮现出来:一名叫做阿卜杜勒的西域香料商人,近半个月来,不仅与那皮毛货栈有过交易,还与包括“赵氏甘浆铺”在内的几家背景复杂的商铺资金往来频繁。更重要的是,这个阿卜杜勒,曾在辽国副使抵达汴京后不久,与其通译在潘楼“偶遇”过。

“阿卜杜勒……西域胡商……辽使……”韩彻看着手中汇集的情报,眉头紧锁。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个阿卜杜勒,就是顾都指挥使提到的,可能与“无影宗”有关联的关键人物,也是连接辽使、内侍省残余势力和边境走私网络的重要一环。

他立刻撰写密报,将这一发现连同阿卜杜勒的体貌特征、常活动区域、以及与其有牵连的商铺名单,一并急送汴京。他建议,对阿卜杜勒及其关联人员实施严密监控,寻找合适时机,一举捣毁这个潜藏在新政下的毒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皇宫,慈元殿(赵小川寝殿)。

夜色已深,赵小川仍在灯下批阅奏章,主要是关于盐政新政推行情况的各地汇报和绩效自评。孟云卿端着一碗参汤走进来,轻轻放在桉头。

“陛下,时辰不早了,该歇息了。”她看着赵小川眉宇间的倦色,轻声劝道。

赵小川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叹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内部刚按下葫芦,外部的瓢又浮了起来。西夏在边境蠢蠢欲动,萧兀纳和‘无影宗’在暗处窥伺,这汴京城内,也不知还藏着多少魑魅魍魉。”

孟云卿走到他身后,伸出手指,力道适中地为他按压着太阳穴,清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陛下已做得足够好。新政初见成效,朝局大体稳定,边境亦有狄将军坐镇。剩下的,无非是见招拆招,绩效管理,逐步优化便是。”

感受着额角传来的舒适力道和孟云卿身上澹雅的香气,赵小川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他向后靠了靠,握住孟云卿的一只手:“幸好有皇后在身边。否则,这皇帝当得,真比九九六还累。”

孟云卿虽不懂“九九六”何意,但也能猜出大概,唇角微弯:“陛下当初在青墨斋,不是还嫌潜伏监视的活儿绩效难量化吗?如今看来,还是批阅奏章、平衡朝局更费心神。”

赵小川苦笑道:“可不是嘛!哪个都不轻松。只希望这新交子能尽快推行开,给西夏的经济再狠狠来上一下……”

他的话戛然而止。

殿外值守的侍卫突然传来一声低喝:“什么人?!”紧接着便是几声短促的兵刃交击之声和闷哼!

“有刺客!”孟云卿反应极快,瞬间将赵小川拉至身后,另一只手已抽出藏在袖中的短刃,眼神锐利如冰,扫视着门窗方向。

殿内烛火被劲风带得一阵摇曳,映得两人脸色明暗不定。宫墙的暗影,终于不再满足于潜伏,化作了冰冷的刀锋,直刺帝国的心脏。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