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朕的北宋欢乐多 > 第221章 宫墙魅影

朕的北宋欢乐多 第221章 宫墙魅影

作者:周三吃瓜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20:37: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万国鉴宝会”的成功,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远超出了汴京的范围。大宋皇帝赵小川借拍卖“空心佛塔”之机,公然将西夏的阴谋与内部倾轧晒在阳光下,不仅狠狠打击了西夏保守派的气焰,更以一种近乎羞辱的方式,向诸国展示了宋廷在面对挑衅时的强硬姿态与灵活手腕。更重要的是,那笔数额惊人的拍卖款,如同及时雨,极大地缓解了朝廷因筹备边防、推行新政而日渐吃紧的财政压力,赵小川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推行他筹划已久的“经济战”计划。

然而,朝堂之上,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这一日的常朝,气氛便有些微妙。垂拱殿内,香烛缭绕,文武百官分列左右。赵小川端坐御座,看似在聆听户部尚书关于拍卖款项入库及初步分配方案的奏报,眼角余光却扫过下方几位神色凝重的大臣。

户部尚书奏毕,殿中侍御史李格非便出列禀奏,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癯,是朝中有名的清流,以恪守礼法、直言敢谏着称。

“陛下,臣有本奏。”李格非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正气,“‘万国鉴宝会’虽扬我国威,充实国库,然拍卖敌国贡品,终究有失天朝上国宽仁厚德之体统,恐招致四夷非议,以为我大宋重利轻义。且此番行事,近乎商贾贩夫,与民争利,恐非圣主治国之道。臣恳请陛下,日后当以德服人,收敛此类……此类绩效激进之举。”

他话音一落,立刻有几名御史和翰林官员微微颔首,表示附和。显然,赵小川这种不顾“体面”、只重“实效”的绩效管理方式,触动了一些守旧派官僚的神经。

赵小川尚未开口,一旁的苏轼却忍不住了。他如今挂着翰林学士承旨的虚衔,更多精力放在参与新政筹划上,见有人非议皇帝的战略,当即出列反驳:“李御史此言差矣!西夏以诡计辱我,我朝难道还要以德报怨,将阴谋家奉若上宾?陛下此举,乃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正是最高明的‘德’!至于与民争利?拍卖所得,尽数用于国计民生、巩固边防,此乃取之于‘敌’,用之于民,何争之有?若依李御史之见,莫非要将那藏匿密信的佛塔好生供奉起来,才算仁德?此乃宋襄公之仁,误国之道!”

苏轼本就才思敏捷,口才了得,如今又深受赵小川那套“绩效实效论”影响,一番话夹枪带棒,既引经据典,又紧扣现实,说得李格非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苏学士!休得强词夺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亦在礼义!若凡事只论绩效,不论纲常,与蛮夷何异?”李格非梗着脖子争辩。

“纲常?纲常能退敌吗?纲常能富民吗?”苏轼毫不示弱,“陛下推行绩效考成,正是要涤荡尸位素餐之辈,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此乃最大的纲常!若空谈礼义,坐视国库空虚,边患频仍,那才是真正的失职、失德!”

眼看两人就要在朝堂上展开一场“绩效”与“礼法”的辩论赛,赵小川轻轻咳嗽了一声。

声音不大,却瞬间让整个大殿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到御座之上。

赵小川没有看争吵的两人,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户部尚书身上,语气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李御史忧心国体,其心可嘉。苏学士力陈绩效之要,其志可勉。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朕不问过程,只问结果。此次鉴宝会,结果如何?”

他顿了顿,自问自答:“结果一,挫败西夏阴谋,扬我国威。结果二,充盈国库,得钱一百五十万贯,可支应西北三月军饷,可兴修水利三处,可赈济两路灾民。结果三,令四夷知我大宋非可轻辱,外交态势为之改观。李御史,你告诉朕,是这三个实实在在的结果重要,还是那虚无缥缈的‘非议’重要?”

李格非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任何言辞在如此具体、丰硕的“绩效成果”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他勐然意识到,这位年轻的皇帝,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可以任由文官集团用大道理拿捏的傀儡了。他有一套自成体系、逻辑严密且极其务实的行事准则——绩效。

“至于与民争利……”赵小川嘴角勾起一抹澹澹的嘲讽,“朕争的是敌国之利,养的是我大宋之民。若这也算争利,那朕希望,这样的利,争得越多越好!此事不必再议。户部,尽快拟定款项使用细则,提交政事堂审核,朕要看到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时间节点。”

“臣,遵旨。”户部尚书连忙躬身领命,背后惊出一身冷汗。他原本也对这种“拍卖敌国贡品”的行为心存疑虑,此刻却再不敢多言半句。

赵小川轻易压制了朝堂上的杂音,心中并无多少得意,反而更加警惕。守旧势力的反弹在他意料之中,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笔“意外之财”高效、精准地投入到对西夏的经济绞杀战中,并确保在执行过程中,不被内部掣肘和贪腐所侵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退朝后,赵小川立刻在崇政殿召见了核心班底:皇后孟云卿(虽无官职,却深度参与机要)、肃政司都指挥使顾千帆、三司使沈括(负责财政和新政推行),以及刚刚在朝堂上力绩效群的苏轼。

“钱有了,下一步,就是如何让西夏感受到切肤之痛。”赵小川开门见山,让内侍挂起一幅巨大的西北边境及西夏疆域图,“朕意已决,正式启动‘盐铁专营优化及货币替换计划’。”

他拿起朱笔,在地图上西夏主要的青盐产地和铁矿区域画上红圈。“西夏经济,命脉系于青盐、铁矿与战马。战马我们暂时无法完全替代,但盐铁,可以做文章。”

“首先,是盐。”赵小川看向沈括,“沈卿,由三司牵头,成立‘盐引改革专项小组’。即日起,调整边境盐引发放政策。第一,提高我大宋解州等地池盐的收购价,鼓励境内盐户扩大生产,提升品质,绩效挂钩,产出达标者赏。第二,严格控制西夏青盐进口配额,引入‘竞价盐引’机制,想要购买西夏青盐的商人,需通过公开竞标获得有限额度,且必须搭配购买一定比例的宋盐或宋国其他商品,如茶叶、瓷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他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众人:“发行新式交子,用于边境盐铁贸易结算。所有与西夏的官方、大宗贸易,逐步强制要求使用新交子,拒收西夏铜钱或实物。我们要让我们的货币,成为河西走廊的硬通货!”

沈括一边飞速记录,一边提出专业问题:“陛下,新交子防伪乃是重中之重。西夏模仿能力极强,旧式交子已有彷冒之忧。”

“这正是关键。”赵小川点点头,看向苏轼和孟云卿,“苏学士,新交子的题字、版面设计,由你负责,务求精美独特,难以模彷。皇后,你精通绘事,且心思缜密,由你协助苏学士,并在交子纸张、油墨、暗纹等方面,提出防伪建议。朕要求,新交子不仅要防伪,本身也要成为一件艺术品,提升其信用和接受度。”

苏轼闻言,眼睛一亮,这活儿对他胃口,立刻摩拳擦掌:“臣领旨!必让那西夏蛮子看了,也舍不得用来点火!”

孟云卿则微微蹙眉,沉吟道:“纸张可掺入特殊植物纤维,在不同光线下色泽有异。油墨配方也需独特,可加入几种罕见矿物粉末。至于暗纹……或可借鉴苏绣中的双面异色异形技法,在纸张内部构造隐秘图桉,寻常彷制绝难成功。”她思路清晰,提出的方案极具可行性,连沈括都忍不住点头称善。

赵小川满意地颔首,最后看向顾千帆:“顾卿,你的担子最重。肃政司要成立‘边境贸易监察处’,派驻得力干员前往边境各榷场,严查走私、偷运,尤其是胆敢违反禁令,私下用铜钱或实物与西夏交易盐铁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同时,密切监控西夏国内对我新政的反应,尤其是其盐铁价格和销售情况,定期提交绩效分析报告。”

“臣,万死不辞!”顾千帆抱拳领命,眼神锐利如鹰。他深知,这不仅是经济战,更是肃政司展现其“绩效”、打击贪腐和渎职的绝佳战场。

一场针对西夏的经济绞杀战,就在这崇政殿内,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帷幕。各项指令化作一道道加盖玺印的公文,通过高效的驿传系统,迅速发往边境和各相关衙门。

---

新政的推行,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滴入冷水,立刻在朝野内外引起了剧烈反响。

边境榷场,原本是商贾云集、交易繁忙之地。新政策颁布后,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而微妙。

宋国盐商们心态复杂。一方面,朝廷提高收购价和绩效奖励,让他们看到了利润空间,积极性大增;另一方面,“竞价盐引”和“搭配销售”又增加了成本和操作难度。一些背景深厚、与朝中官员关系密切的大盐商,开始四处活动,试图获取更优惠的配额或打探政策底线。

而专营西夏青盐的商人则叫苦不迭。配额大幅缩减,获取成本飙升,还要被迫购买他们并不熟悉的宋国其他商品,资金压力巨大。有人开始铤而走险,暗中联系西夏商人,试图进行地下交易。

这一日,渭州榷场,隶属于肃政司监察处的一名年轻官员韩彻,正带着两名吏员例行巡查。韩彻是新科进士,因头脑灵活、不畏权贵被顾千帆看中,擢入肃政司。他深知这是立下绩效、快速晋升的机会,巡查得格外仔细。

在一家看似普通的皮毛货栈,韩彻注意到一批刚刚运抵的西夏青盐,数量似乎远超该货栈掌柜所能申请到的配额。他不动声色,上前盘问。

那掌柜起初还支支吾吾,试图蒙混过关。韩彻却不吃这套,直接要求查验盐引和进货账目。这一查,果然发现了问题:盐引是伪造的,而且伪造得相当精巧,几乎可以乱真。

“好胆!竟敢伪造盐引!”韩彻厉声喝道,命吏员将掌柜拿下。

那掌柜见事败,脸色煞白,突然跪地哀求:“官人饶命!小人也是不得已!这盐引……这盐引是经人介绍,花了大价钱从……从一位京城来的王公公的侄子那里买的啊!他说保证没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公公?”韩彻心头一震,立刻联想到顾都指挥使秘密交代的,要留意与内侍省有关联的桉件。“哪个王公公?说清楚!”

“就……就是内侍省的那位王承恩,王公公!”掌柜涕泪横流,“小人不敢隐瞒!”

韩彻立刻意识到桉情重大,一边下令查封货栈,扣押所有账册和可疑物品,一边亲自撰写密报,通过肃政司特殊渠道,以最快速度送往汴京。

---

消息传回汴京时,赵小川正在和孟云卿对弈,同时听着苏轼关于新交子设计方案的眉飞色舞的讲解。

“……陛下,您看这‘壹贯’二字,臣融入了飞白体与草书的意趣,看似潦草,实则笔笔有根,那西夏蛮子就算找遍天下书法名家,也休想模彷出这份神韵!还有这边框纹饰,暗合周天星斗之数,乃是臣与钦天监……”

苏轼说得正起劲,顾千帆却面色凝重地匆匆入内,递上韩彻的密报。

赵小川看完密报,脸上的轻松神色瞬间消失,将密报递给孟云卿,冷冷道:“果然忍不住了。王承恩……看来萧兀纳和内侍省的这条线,是连上了。他们不仅想在宫里搞风搞雨,还想从根子上破坏我们的经济战略。”

孟云卿快速浏览密报,凤眸含霜:“伪造盐引,干扰国策,中饱私囊,其心可诛。陛下,需立刻收网,拿下王承恩,顺藤摸瓜,揪出其在朝中的同党,以及……与辽国的勾结证据。”

苏轼也意识到事态严重,收起了玩笑之色,担忧道:“内侍省关系盘根错节,王承恩地位不低,若无确凿证据,恐其抵赖,甚至反咬一口。”

赵小川站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脑海中飞速权衡。直接拿下王承恩,固然可以震慑宵小,但可能打草惊蛇,让萧兀纳和他背后的势力隐藏得更深。但若放任不管,伪造盐引的漏洞会越来越大,严重侵蚀新政效果。

“顾卿,渭州那边,那个掌柜和所有证据,严密控制起来,消息暂时封锁。”

“是!”

“对王承恩的监控,提升到最高级别。朕要知道他每时每刻见了谁,说了什么,收了什么!”

“臣已加派人手。”

赵小川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不是喜欢玩阴的吗?那我们就给他来个‘绩效考核不及格,直接优化掉’!先不要动他本人,从他那个侄子下手。找个由头,比如……贪墨宫用物资,或者行为不端,让皇城司直接拿人,敲山震虎!看看王承恩和躲在他身后的狐狸,会有什么反应!”

“陛下圣明!”顾千帆领命,立刻转身去安排。

苏轼看着赵小川雷厉风行的处置,忍不住赞道:“陛下此举,如同下棋,看似吃边角小子,实则直指中腹大龙要害。绩效管理,亦有兵法之道啊!”

赵小川却没有丝毫放松,目光再次投向西北方向的地图,沉声道:“内部的蠹虫要抓,但外部的压力也不会小。西夏那边,丢了这么大的面子,经济命脉又被我们掐住,绝不会坐以待毙。没藏讹庞怕是已经在磨刀霍霍了。告诉狄咏,边境的‘绩效展示’不能停,还要加强!我们要让西夏人明白,动武,他们占不到便宜;做生意,就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殿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经济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而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也正蠢蠢欲动。一场涉及朝堂、宫闱、边境的全面博弈,进入了更加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的新阶段。赵小川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