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563集:乡村振兴

逸霄 第563集:乡村振兴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23 10:38: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糖龙绕村:双生谷畔的非遗振兴记:雨丝斜斜掠过双生谷的竹林时,温如霜正蹲在糖龙民俗村的晒谷场边,手把手教村民阿桂整理展板上的老照片。照片里的阿桂还是去年模样,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攥着熬糖的铜锅铲,眼神里满是对“糖龙能当饭吃”的怀疑。而此刻,阿桂指尖划过照片里自己粗糙的手掌,再低头看看展板旁游客刚签下的“体验预约单”,眼角的笑纹里都浸着暖意。

“温博士,您看这张‘祈雨糖龙’的解说词,我再背一遍您听听?”阿桂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初次试讲时稳了不少,“民国二十年双生谷大旱,老辈人用麦芽糖熬了丈二长的糖龙,绕着村口老槐树摆三圈,村民们捧着糖龙碎片祈雨,三日后竟真来了甘霖……”温如霜笑着点头,指尖点在展板角落的小字注释上:“这里补充一句‘糖龙碎片后来分给了村里孩童,象征把希望传给下一代’,更能体现民俗里的温度。”

不远处的民宿工地上,风痕正踩着梯子调试屋檐下的投影设备。他穿着沾满灰的工装裤,手里攥着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动着“糖龙主题智能导览系统”的调试界面。见温如霜望过来,他抬手比了个“OK”的手势,按下了启动键——暮色渐浓的屋檐下,突然映出一条金灿灿的糖龙虚影,龙身顺着木梁蜿蜒,鳞片上还缀着细碎的“糖霜”光点,引得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惊叹。

“风工程师,这龙晚上真能跟着客人走?”村民老周凑过来,指着风痕腰间挂着的蓝牙信标,眼里满是好奇。风痕解下信标递给他:“您拿着走两步试试。”老周半信半疑地迈步,屋檐下的糖龙果然慢悠悠跟了上来,龙首还时不时朝他“点头”。“神了!”老周笑得合不拢嘴,“以后客人住进来,走哪儿都有龙跟着,咱这民宿可太不一样了!”

这一切,要从一年前说起。那时双生谷深处的清溪村还是个藏在山坳里的穷村子,年轻人多半外出打工,留下的老人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温如霜和风痕第一次来调研时,村里唯一的“特产”,是老人们过年时才会熬的糖龙——用麦芽糖熬到琥珀色,捏成巴掌大的龙形,给孩子当零食。可就算是这样的糖龙,也快没人会做了。

“不能让这手艺断了。”温如霜拿着从村民家翻出的残破糖龙模具,对风痕说。模具是陶制的,龙纹已经模糊,却还能看出当年的精致。风痕摩挲着模具边缘,突然有了主意:“光靠老人们做不行,得让糖龙变成能养活村子的产业。”

两人说干就干。温如霜先在村里办起了“民俗讲堂”,把老匠人请来讲课,教村民熬糖、塑形,更重要的是讲糖龙背后的故事——哪道工序对应着古代的祭祀仪式,哪种花纹藏着祈福的寓意。一开始,没多少村民愿意来,觉得“说故事不能当饭吃”。直到温如霜带着第一批学完的村民,去县城的非遗展上演示,游客围着他们买糖龙、听故事,一天就赚了平时半个月的收入,村里人才动了心。

风痕则把更多心思花在了“科技赋能”上。他知道村民们没多少文化,设计的“数字糖艺工具”都尽量简化——熬糖的铜锅加装了温度传感器,屏幕上用红、黄、绿三色提示火候;塑形用的3D打印模具,只需要按下对应的龙形按钮,就能自动吐出半成品。更贴心的是,他还在工具上贴了手写的方言标签,“火候到”“该翻面”,老人们一看就懂。

可光有手艺还不够,怎么让外人知道清溪村的糖龙?两人又盯上了村里闲置的老房子。清溪村的房子都是黑瓦木梁的老建筑,闲置久了快塌了,风痕请人加固修缮,保留了老房子的韵味,又在里面装了智能设备;温如霜则牵头办起了“糖龙体验工坊”,游客来了能跟着村民学熬糖、做糖龙,累了就住民宿,吃的是用糖料副产品做的菜——糖渍山药、陈皮糖粥,连喝的茶里都加了熬糖剩下的麦芽浆。

“刚开始办体验课的时候,我紧张得手都抖。”村民阿桂想起第一次当讲解员的样子,忍不住笑,“客人问我‘这糖龙为什么要捏九个鳞片’,我半天答不上来,还是温博士帮我圆的场。”现在的阿桂,不仅能把糖龙的历史讲得头头是道,还能根据客人的年龄调整讲解方式——给孩子讲“糖龙爷爷的故事”,给年轻人讲“非遗创新”,给老人讲“老手艺里的旧时光”。

风痕设计的智能导览系统,更是成了民宿的“招牌”。客人一进民宿,就能领到一个小巧的糖龙造型手环,走到哪儿,对应的讲解就会自动播放——在院子里,能听到“糖龙与清溪村的传说”;在厨房,能听到“糖龙食材的挑选秘诀”;就连在客房里,睡前还能听到温如霜录制的“糖龙民俗小故事”。有次一个上海来的游客,带着手环在村里转了一整天,临走时说:“我走了这么多民宿,第一次觉得自己不是来‘住店’,是来‘听故事’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变化一点点在清溪村发生。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开始回来——阿桂的儿子阿明,以前在城里开网约车,去年回村开起了“糖龙主题餐厅”;老周的女儿周晓,学设计的,回来帮着风痕优化智能导览系统的界面。村里的路修宽了,路灯换成了糖龙造型的,就连村口的小卖部,也卖起了糖龙形状的钥匙扣、冰箱贴。

今年秋收后,清溪村改名叫“糖龙民俗村”,还办了第一届“糖龙文化节”。那天,村里挤满了从四面八方来的游客,老匠人们现场熬制了一条三丈长的糖龙,风痕用投影技术让糖龙“活”了过来,在夜空下盘旋飞舞;温如霜则带着村民们,跳起了根据古代“糖龙祭”改编的舞蹈。文化节结束后,村支书拿着账本,在村民大会上念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激动的数字:“今年全村增收一百二十万,平均每户多赚了三万多!”

散会时,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温如霜和风痕并肩走在村里的小路上,脚下的青石板路被路灯照得泛着暖光,远处传来村民家里的笑声,还有熬糖时麦芽糖的甜香。

“你说,咱们一开始要是知道这么难,还会做吗?”温如霜突然问。

风痕看向不远处民宿屋檐下的糖龙投影,虚影正温柔地绕着木梁转着圈。他笑了笑:“你还记得老周第一次用智能导览系统时,说的那句话吗?”

温如霜想了想,笑了——老周当时说:“这龙啊,不仅能跟着人走,还能带着咱们村子往前走。”

风痕握住她的手,掌心暖暖的:“是啊,只要这龙还在走,咱们就接着往下做。”

月光下,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和屋檐下的糖龙虚影叠在一起,像是一条从过去蜿蜒向未来的路。路的两旁,是渐渐热闹起来的村庄,是重新焕发生机的老手艺,还有村民们眼里,越来越亮的希望。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