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522集:应急培训

逸霄 第522集:应急培训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9 11:32: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糖龙之下,余温未凉

暴雨红色预警在城市上空盘旋的第三夜,温如霜裹着浸透潮气的外套,踩着没过脚踝的积水往社区服务中心跑。沿途的商铺卷闸门都贴着泛黄的“暂停营业”,只有服务中心二楼还亮着灯,玻璃上凝着的水雾里,隐约能看见攒动的人影。

推开门时,消毒水的味道混着孩子的哭声扑面而来。临时安置点里,折叠床挨得密不透风,几位老人坐在床沿,盯着窗外被雨水冲垮的广告牌发呆,一个穿粉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攥着湿透的布娃娃,肩膀一抽一抽地哭,她妈妈蹲在旁边,嘴唇嗫嚅着却没说出一句安慰的话——这位母亲的眼眶也是红的,自家的房子在昨天的内涝里塌了半边,此刻连悲伤都显得手足无措。

温如霜是市里心理援助中心的咨询师,接到紧急通知时刚结束一场线上疏导。她快步走过去,从包里掏出颗水果糖,剥糖纸的声音轻轻脆脆。“小朋友,你看这颗糖像不像小太阳呀?”她把糖递到女孩面前,指尖带着刚捂热的温度。女孩抽噎着抬头,泪眼蒙眬地盯着糖,迟疑着接过,含进嘴里的瞬间,眼睛亮了亮。

就是这个瞬间,让温如霜心里揪了一下。这些天她在安置点见了太多人,有失去亲人的中年人坐在角落一言不发,有被困两天的居民夜里总惊醒,他们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但她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更别说远在山区的受灾点,连基本的物资都难运进去,心理援助更是空白。

“温老师,又来帮忙啦?”社区工作人员递过来一瓶水,“刚才还有个大爷说睡不着,总想起家里的老房子。”温如霜接过水,指尖碰到瓶身的凉意,忽然想起上周在灾后心理研讨会上遇见的男人——风痕。

风痕是做应急物资设计的,那天他在会上拿出的便携急救包,折叠起来只有巴掌大,展开却能装下绷带、消毒棉片,甚至还有一小包压缩饼干。他说:“灾后最缺的不是复杂的设备,是能马上用、人人会用的东西。”当时温如霜没太在意,可现在看着安置点里杂乱的物资,听着此起彼伏的叹息,她忽然觉得,心理疏导或许也该这样——不用复杂的理论,不用专业的设备,能让普通人学了就会,拿起来就能用。

她掏出手机,翻出风痕的联系方式。电话接通时,那边传来电锯的嗡嗡声,风痕的声音裹着电流:“温老师?”“风痕,我有个想法。”温如霜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现在灾后心理援助的人手太少了,我们能不能做一套简单的培训,让志愿者快速上手?比如……用一些小工具辅助疏导?”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电锯声停了。“我正琢磨这事呢。”风痕的声音突然清晰起来,“昨天去郊区受灾点,看见有志愿者想安慰老人,可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站在旁边递水。要是有个能帮他们打开话匣子的东西就好了。”

两人一拍即合,第二天一早在风痕的工作室见了面。工作室里堆着各种零件,桌上摊着几张设计图,风痕指着其中一张:“你说的‘小工具’,我想了个方向——糖和手作。”他拿起桌上的一个透明盒子,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糖,还有几卷彩色毛线,“糖能快速缓解焦虑,手作能让人专注,比如编个小挂件,过程中就能跟人聊天。”

温如霜眼睛亮了:“这个好!我之前给孩子做疏导时,糖特别管用。而且手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心理放松的过程。”她拿起一团毛线,试着编了个简单的结,“我们可以把心理疏导的技巧,融到手作步骤里。比如编第一圈时,引导对方说‘我现在的感受’,编第二圈时说‘我想做的小事’,这样既不刻意,又能帮他们梳理情绪。”

两人花了一周时间,把培训内容定了下来。温如霜负责梳理心理疏导技巧,她把复杂的共情、倾听理论,简化成“三句话原则”:先点头回应,再重复对方的感受,最后问一句“我能帮你做点什么”。风痕则负责设计工具包,他把毛线换成更结实的彩色绳,糖选了独立包装的水果糖和薄荷糖(薄荷糖能提神,适合情绪激动的人),还在工具包里加了一本巴掌大的“操作手册”,上面印着简单的手作步骤,每一步都配着对应的疏导话术。

工具包做好的那天,他们带着样品去了郊区的受灾点。第一个试用的是刚高中毕业的志愿者小林,她之前因为不知道怎么跟受灾群众交流,躲在帐篷里哭了好几次。温如霜教她先递一颗糖,再拿出彩绳:“阿姨,我们一起编个小挂件吧?编这个能让人心里静下来。”

小林照着做了,她对面的阿姨刚失去丈夫,这几天一直不说话。接过糖时,阿姨的手指顿了顿,编彩绳的时候,小林按照手册上的话问:“阿姨,您编的时候,有没有想起什么开心的事呀?”阿姨沉默了好久,忽然说:“我家老陈以前也喜欢编东西,给孙子编过小篮子。”话匣子一打开,阿姨就停不下来了,从老陈的趣事说到家里的琐事,说着说着,眼泪掉了下来,但眼神却比之前亮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比我干坐着强多了!”小林激动地对温如霜说,“刚才阿姨还跟我说明天要教我编篮子呢。”

这次试用让两人更有信心,他们给这个培训起了个名字——“糖龙疗愈师应急培训”。“糖”是核心工具,“龙”象征着灾后重生的力量,“疗愈师”则是对志愿者的定位,不用他们成为专业咨询师,只要能成为灾后传递温暖的人。

培训的第一期在市里的志愿者服务中心开课,来了三十多个人,有大学生,有退休教师,还有企业职员。温如霜负责讲心理疏导技巧,她没讲太多理论,而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大家模拟灾后可能遇到的场景:有人情绪激动大喊,有人沉默不说话,有人反复说同一件事。她教大家怎么应对——遇到激动的人,先递颗薄荷糖,等对方冷静下来再说话;遇到沉默的人,不用逼他们开口,陪着一起编彩绳就好。

风痕则负责教大家使用工具包,他把编挂件的步骤拆成三步,每一步都演示得很慢:“第一步,打个结,就像把心里的乱麻理出个头;第二步,绕两圈,想想今天有没有一件小事让你觉得舒服;第三步,收尾,告诉自己,难关总会过去的。”他还在工具包里加了个小设计——彩绳的末端有个小铃铛,编好的挂件一摇就响,“这个铃铛是提醒,不管多难,都要记得给自己一点声音,别把自己闷着。”

培训结束后,不少人都拿着工具包去了安置点。退休教师张阿姨之前总觉得自己帮不上忙,学了之后,每天都去跟几位老人编挂件,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有位老人之前总说“活着没意思”,跟张阿姨编了三天挂件后,主动说:“明天我想跟你学编小篮子,给我孙女寄过去。”

第一期培训的效果超出预期,温如霜和风痕又接连开了五期。他们还根据不同的受灾场景调整工具包——针对地震后的受灾点,加了防震的小蜡烛,夜里编挂件时能点亮,给人安全感;针对洪水后的受灾点,加了防水的笔记本,方便大家记录想说的话。

三个月后,南方又遭遇台风,这次“糖龙疗愈师”派上了大用场。一百多位经过培训的志愿者,跟着救援队伍一起出发,他们带着工具包,在临时安置点、在救援帐篷里,给受灾群众递糖、编挂件、听他们说话。

温如霜跟着一支志愿者队伍去了台风最严重的小镇,刚到的时候,镇里的小学改成了安置点,里面挤满了人。一个小男孩抱着膝盖坐在角落,不管谁跟他说话都不回应。志愿者小周走过去,掏出工具包里的彩绳和糖:“我教你编个小恐龙好不好?这个恐龙会保护你哦。”

小男孩抬头看了看小周,又看了看彩绳,慢慢伸出了手。编恐龙的时候,小周按照培训时学的,跟他聊学校的事:“你平时最喜欢上什么课呀?”小男孩小声说:“美术课。”“那你编的恐龙,想给它涂什么颜色?”小周接着问。小男孩眼睛亮了,开始跟小周说他喜欢的颜色,喜欢的恐龙种类,说着说着,脸上露出了笑容。

那天晚上,安置点里亮起了很多小蜡烛,大家围坐在一起编挂件,铃铛声、说话声、笑声混在一起,冲淡了灾后的压抑。温如霜坐在角落,看着这一幕,风痕走过来,递给她一颗糖:“你看,我们做到了。”

温如霜接过糖,含进嘴里,甜味在舌尖散开。她想起三个月前那个暴雨夜,想起那个攥着布娃娃的小女孩,想起那些沉默的老人。现在,这些“糖龙疗愈师”就像一束束小光,散在受灾的土地上,用一颗糖、一根彩绳、一句话,把温暖传递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不止做到了,”温如霜看着远处正在教老人编挂件的志愿者,“我们还让更多人知道,灾后的帮助,不只是送物资,还有倾听和陪伴。”风痕点点头,拿出手机,拍下了眼前的画面——烛光下,大家手里的彩绳在灯光下闪着光,编好的挂件挂在帐篷上,风一吹,铃铛声清脆悦耳。

后来,“糖龙疗愈师应急培训”被更多地方知道,温如霜和风痕又培训了几百位志愿者,工具包也更新了好几代,加了更多适合不同人群的小物件。但不管怎么变,核心始终没变——一颗能带来甜味的糖,一根能让人专注的彩绳,还有一份愿意倾听的耐心。

就像有位“糖龙疗愈师”在日记里写的:“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给需要的人递了一颗糖,陪他们编了一个挂件,听他们说了一段话。但我知道,这些小事,能让他们觉得,再难的日子,也有甜的味道。”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