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507集:灾害档案

逸霄 第507集:灾害档案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9 11:32: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雨里糖香

暴雨连下了七天,双生谷外的河水漫过了堤岸,浑浊的泥水灌进低洼处的村落,电视新闻里滚动着救灾画面,温如霜坐在糖龙展馆的资料室里,手指划过泛黄的古籍,心里像压着块湿冷的棉絮。

“温老师,这册清代《双生谷风物志》里有提到‘河患’!”学生小林突然出声,打断了她的思绪。资料室的长桌上摊满了古籍、手稿和老照片,自从暴雨开始,温如霜就带着民俗学专业的几个学生扎在这里,想从“灾害中的糖龙”史料里,找出点能给灾区的慰藉——她总觉得,那些埋在纸页里的老故事,不该只躺在档案馆里。

温如霜凑过去,小林指着书页上的蝇头小楷:“‘雍正三年夏,河决,民皆惶惶。里正集匠人制糖龙,祭于河壖,龙首朝河,龙尾绕村,村民持香随,哭声渐止,共筑堤岸。’”

“糖龙祭河……”温如霜轻声重复,指尖抚过字迹,仿佛能摸到三百年前那场暴雨里的焦灼与暖意。她想起小时候听外婆说,双生谷的老辈人遇到灾年,会做糖龙祭拜河神,不是求神拜佛,是借着做糖龙、祭糖龙的事,让慌了神的乡亲们聚到一起,手里有事做,心里就有了底。

“还有这个!”另一个学生小周翻出一张民国时期的老照片,照片里几个穿着短打的人抬着一条半人高的糖龙,糖龙的龙身裹着油纸,背景是刚退去洪水的农田,“背面写着‘民国二十一年,涝后,糖龙游村,孩童逐之,民气渐复’。”

温如霜看着照片里模糊的糖龙轮廓,突然眼眶发热。这些记载里的糖龙,从来不是什么神奇的护身符,而是灾荒里的一根绳子——把散了的人心串起来,把冷了的日子焐热些。现在灾区的乡亲们,不也需要这样一根绳子吗?

她立刻让学生们分工:小林整理明清时期的糖龙祭河仪式细节,包括糖龙的尺寸、制作材料、祭拜流程;小周统计民国以来灾害后糖龙活动的记录,重点看这些活动如何带动村民互助;她自己则翻找老匠人留下的手稿,想看看灾时做糖龙有没有特别的讲究。

资料室的灯亮到后半夜,温如霜在一本1950年代的匠人日记里,发现了一段关键记录:“涝年做糖龙,料要粗,形要简,能快做快送,别让乡亲等。油纸裹龙身,防雨水打化,送到村里,大人小孩都能摸一摸,甜滋味能压惊。”

“料粗、形简、防水、快做”,这十二个字像一道光,照亮了温如霜的思路。她立刻掏出手机,想跟风痕说说这个发现,却想起风痕三天前就带着设备去了展馆的临时工坊——自从暴雨开始,风痕就没闲过,一会儿帮着往灾区运物资,一会儿琢磨怎么用他的技术帮上忙。

电话接通时,风痕的声音带着喘,背景里还有电锯的嗡嗡声:“如霜?我正琢磨呢,灾区现在缺能快速上手的东西,要是能做些糖龙,给孩子们当念想,也给大人们提提劲。”

温如霜心里一暖,两个人竟想到了一块儿。她把史料里的发现告诉风痕:“老辈人灾时做糖龙,讲究快做快送,还要防水,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做些方便在灾区用的模具?不用复杂,能快速做出糖龙就行,材料最好耐水,别被雨水泡坏了。”

“防水、快速、简易……”风痕重复着这几个词,电话那头的电锯声停了,“我有个想法!用ABS塑料做模具,这种材料耐水耐摔,还能批量打印,模具设计成可拆卸的,分成龙首、龙身、龙尾三部分,拼起来就能用,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挂了电话,温如霜继续和学生们整理史料,把糖龙祭河的流程、灾时糖龙的象征意义,还有老匠人留下的简易糖料配方,都整理成一本薄薄的《灾时糖龙实用手册》。她想着,等风痕的模具做好,把手册一起送到灾区,乡亲们既能用模具做糖龙,也能知道这些糖龙背后的故事,心里能更踏实些。

另一边,风痕在临时工坊里忙得脚不沾地。他先用3D建模软件设计模具,龙首不用太精细,只要能看出龙的轮廓,龙身刻上简单的鳞片纹路,龙尾做成流线型,方便脱模。为了让模具更耐用,他特意加厚了边缘,还在模具外侧加了防滑纹路,方便在潮湿的环境下握持。

第一天试打印时,模具的拼接处总合不拢,风痕调整了建模参数,把拼接缝改得更贴合;第二天发现模具内壁太光滑,糖稀冷却后容易粘在上面,他又在模具内壁做了细微的磨砂处理;第三天终于做出了合格的样品——一套三个的可拆卸模具,重量轻,单手就能拿,往模具里倒入熬好的糖稀,冷却五分钟就能脱模,做出的糖龙虽然简单,却透着一股憨实的劲儿。

风痕没停手,又联系了附近的3D打印工坊,让他们帮忙批量打印模具,自己则在模具上刻上“双生谷糖龙馆赠”的字样。他还特意找了食品级的塑料膜,把每套模具都包好,防止运输过程中受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五天后,温如霜整理好的《灾时糖龙实用手册》和风痕做的两百套应急糖龙模具,一起装上了开往灾区的货车。温如霜跟着车去了灾区,风痕因为要调试后续的模具,暂时留在展馆,但他特意在每套模具里放了一张纸条:“糖是甜的,日子会好的。”

灾区的临时安置点设在一个中学的操场上,蓝色的帐篷连成一片,孩子们坐在帐篷门口,手里捏着大人给的零食,眼神里满是茫然。温如霜跟着志愿者把模具和手册分给各个帐篷的乡亲,教他们怎么用模具做糖龙。

第一个尝试做糖龙的是张婶,她家里的房子被洪水冲了,一直没怎么说话。温如霜帮她熬好糖稀,看着她把糖稀倒进模具,等冷却后脱模,一条小小的糖龙落在手里,张婶的眼泪突然就掉了:“我闺女小时候,就爱跟我要糖龙,说甜丝丝的,能赶走噩梦。”

旁边的孩子们围了过来,眼睛盯着张婶手里的糖龙。温如霜赶紧拿出备用的糖料,教孩子们做迷你糖龙——不用熬糖稀,直接用现成的硬糖加热融化,倒进小模具里,很快就能做出掌心大的糖龙。孩子们拿着自己做的糖龙,互相炫耀,帐篷里终于有了笑声。

温如霜还带着乡亲们,按照史料里的记载,在安置点的空地上举行了简单的“糖龙祭河”仪式——大家把做好的糖龙摆在临时搭的台子上,龙首朝着河的方向,没有香烛,就一起唱村里的老歌谣。张婶抱着自己做的糖龙,声音哽咽却有力:“洪水会退,家会重建,咱们的心不能散。”

仪式结束后,乡亲们把糖龙分给孩子们,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一条甜丝丝的糖龙,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有个小男孩拉着温如霜的衣角,举着糖龙说:“老师,这条糖龙我要收好,等我家的房子修好了,我就把它放在新家里。”

温如霜把孩子们的笑脸拍下来,发给风痕。风痕很快回复,附带一张照片——他又改进了模具,在龙身刻上了“平安”两个字。“我再打印三百套,明天就送过去。”风痕的消息里,满是干劲。

接下来的几天,温如霜在安置点里教乡亲们做糖龙,学生们则拿着《灾时糖龙实用手册》,给大家讲老辈人灾时用糖龙凝聚民心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乡亲加入进来,有的负责熬糖,有的负责做模具,有的带着孩子们做迷你糖龙,安置点里飘着甜甜的糖香,那股子压抑的气氛,渐渐被驱散了。

一周后,洪水开始退去,乡亲们准备返乡重建。临走前,大家把做好的糖龙装在袋子里,小心翼翼地护着。张婶对温如霜说:“温老师,谢谢你的模具和手册,这条糖龙,我会带着它回家,等房子修好了,我还要教村里的人做,让大家都记得,再难的日子,也有甜的时候。”

温如霜看着乡亲们扛着行李、抱着糖龙,一步步走向返乡的路,心里满是感动。她想起资料室里那些泛黄的古籍,想起风痕在工坊里忙碌的身影,想起孩子们手里甜丝丝的糖龙——原来,那些老辈人留下的智慧,那些年轻人付出的努力,都能化作灾荒里的一缕糖香,温暖人心,照亮前路。

回到双生谷的那天,风痕在展馆门口等她。他手里拿着一条用新模具做的糖龙,龙身上的“平安”两个字格外清晰。“如霜,你看,我们的模具还能改进,下次可以做些带地名的,让每个灾区的乡亲,都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糖龙。”

温如霜接过糖龙,尝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她看着风痕眼里的光,又想起灾区乡亲们的笑脸,突然明白:糖龙从来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它是手艺,是故事,是人心。在灾害面前,它能把分散的人心聚起来,把绝望的日子焐热,就像三百年前那样,就像今天这样,一直一直,传递着甜与希望。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