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473集:残障人士培训

逸霄 第473集:残障人士培训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9 11:46:56 来源:全本小说网

糖色微光

双生谷的春日总裹着一层甜香,熬糖的热气从传承基地的木窗缝里钻出来,混着山风里的野樱气息,在青石板路上漫开。林砚推着轮椅停在院门外时,指节无意识地攥紧了扶手——轮椅侧面的金属支架还沾着泥点,是今早从邻县赶来时,车轮陷进山路坑洼里蹭上的。

“林老师,您可算到了!”院门口的竹编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阿棠系着沾了糖霜的围裙跑出来,她是糖龙传承人阿竹的徒孙,脸上总带着股没被岁月磨掉的鲜活气。看见林砚轮椅下的泥渍,她赶紧蹲下身想帮忙擦,却被林砚轻轻拦住。

“不用麻烦,”林砚笑了笑,抬手捋了捋耳边的碎发,露出耳后一道浅疤,“山路不好走,这点泥算不得什么。倒是我来晚了,让你们久等。”

“哪能啊!我们这刚把熬好的麦芽糖晾凉呢。”阿棠推着林砚的轮椅往院里走,目光不自觉地扫过林砚放在膝上的双手——那双手修长,指节分明,却只有右手能轻微活动,左手始终保持着半蜷的姿势,像被冻住的蝶翼。她想起出发前师父的叮嘱,林砚是市残联推荐来的特教老师,十年前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了左腿和左手的活动能力,却凭着一股韧劲考上了特教专业,这些年帮不少残障孩子找到了谋生手艺。

院子里,几个穿蓝色工装的师傅正围着一张木桌忙碌。桌上摆着刚熬好的麦芽糖,金黄的糖块像凝固的阳光,被师傅们用木槌敲成小块。看见林砚进来,众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也藏着几分不确定——糖龙制作讲究“捏、拉、剪、塑”,全靠一双手的力道和巧劲,残障人士真能学会?

阿棠看出了大家的心思,清了清嗓子说:“各位师傅,林老师这次来,是帮咱们设计适合残障学员的工具和课程。咱们之前总说想让更多人学糖龙,可残障朋友想学却没门路,这次说不定就是个好机会。”

林砚没有急着说话,而是转动轮椅,仔细观察桌上的工具:长约三十厘米的竹刀边缘锋利,捏糖用的木模需要双手用力才能扣合,就连熬糖的铁锅都没有扶手,单手根本没法搬动。她伸出右手,轻轻碰了碰一块麦芽糖,糖块温热,表面带着细腻的纹路。

“阿棠,能给我一块糖吗?”林砚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阿棠赶紧递过一块,林砚用右手托着,试着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糖块的两端——因为左手无法发力,糖块很快从指缝里滑了下去,落在铺着油纸的桌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你看,”林砚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师傅们,“咱们觉得简单的动作,对残障人士来说可能要难上十倍。比如捏糖,需要双手配合发力,可如果学员只有一只手能活动,或者手指灵活度不够,就根本没法完成。所以第一步,咱们得先改工具。”

接下来的半个月,双生谷的传承基地里总能看见林砚和师傅们忙碌的身影。林砚带着卷尺和速写本,每天坐在轮椅上,记录下师傅们制作糖龙的每一个动作:熬糖时手腕转动的角度、捏糖时手指按压的力度、用剪刀修剪糖龙鳞片时的姿势……晚上,她就在灯下画图,根据不同残障类型设计工具。

为了方便单手学员操作,林砚和师傅们把捏糖用的木模改成了可固定的款式——在木模底部加装吸盘,能牢牢吸在桌面上,学员只用一只手就能将糖块按进模子里;把竹刀的刀柄加粗,外面裹上防滑的硅胶套,即使是手指力量不足的学员,也能稳稳握住;就连熬糖的铁锅,也在两侧加了可拆卸的扶手,方便坐轮椅的学员推动。

工具改到第三版时,第一批残障学员来了。一共五个人,最大的四十岁,最小的刚满二十。李建国是个退伍军人,十年前在一次任务中失去了右臂,这些年靠打零工为生,听说双生谷招残障学员学糖龙,特意从老家赶来;方晓雨患有先天性脑瘫,左手和左腿的活动能力受限,说话有些吃力,却一直对着桌上的糖块笑;还有视力障碍的张婶,听力障碍的阿明,以及和林砚一样坐在轮椅上的少年陈阳。

开班第一天,林砚推着轮椅站在学员面前,手里拿着改良后的工具:“我知道大家心里可能在想,自己能不能学会。其实我刚受伤的时候,也觉得这辈子完了——我喜欢画画,可左手不能动了,连笔都握不住。但后来我发现,只要肯想办法,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比如这个木模,以前需要双手用力,现在咱们用吸盘固定,单手就能操作。大家别怕,咱们一步一步来。”

第一课教的是熬糖。林砚让师傅们把熬糖的步骤拆解开,先教大家辨认糖的颜色——当麦芽糖熬到浅金黄色时,是最适合塑形的状态。方晓雨坐在椅子上,右手握着加装了扶手的铁锅手柄,左手虽然不太灵活,却也试着搭在锅沿上,跟着林砚的指令慢慢转动铁锅。糖液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泡,金黄的液体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像一汪流动的阳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晓雨,慢点转,手腕再放松一点。”林砚推着轮椅来到她身边,用右手轻轻握住她的手腕,帮她调整姿势。方晓雨的手有些抖,却很用力地跟着转动,脸上满是专注。当她熬出第一锅合格的麦芽糖时,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对着林砚不停点头,眼里闪着光。

陈阳是个沉默的少年,因为小时候的一场疾病,他只能坐在轮椅上,双手的活动能力也受到影响。刚开始学捏糖时,他总是捏不好,糖块在手里要么碎掉,要么捏不成形。有一次,他不小心把刚捏好的糖龙头部捏碎了,忍不住红了眼眶,把糖块扔在桌上,低声说:“我怎么这么没用,连这么简单的都做不好。”

林砚没有说话,只是捡起桌上的糖块,用改良后的竹刀把碎掉的部分切掉,然后递到陈阳面前:“你看,糖块碎了可以再修,咱们做事情也是一样,遇到困难没关系,咱们慢慢改。你试着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竹刀,轻轻把糖块修成圆形,我帮你扶着糖块。”

陈阳抬起头,看见林砚眼里没有一丝嫌弃,只有鼓励。他吸了吸鼻子,接过竹刀,按照林砚说的方法,慢慢修剪糖块。林砚用自己能活动的右手,轻轻扶着糖块,帮他固定位置。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两人交叠的手上,金黄的糖块在指尖慢慢变成了圆形,像一颗小小的太阳。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员们的进步越来越明显。李建国用左手握住改良后的竹刀,能熟练地给糖龙刻出鳞片;张婶虽然视力不好,却能凭着触觉,准确地将糖块捏成想要的形状——她还发明了一种“盲捏”的方法,在糖块上刻上细小的纹路,通过触摸纹路来判断位置;阿明虽然听不见,却能通过林砚和师傅们的手势,精准地掌握熬糖的火候,他熬出的糖总是颜色最均匀,口感最好的。

三个月后,学员们迎来了第一次作品展。林砚和师傅们把他们的作品摆放在传承基地的展厅里:李建国做的“龙腾四海”糖龙,鳞片清晰,龙身蜿蜒,透着一股军人的英气;方晓雨的“樱花糖龙”,龙身上缀着粉色的糖樱,温柔又可爱;张婶的“福字糖龙”,龙嘴里衔着一个小小的糖制福字,摸起来纹路清晰;阿明的“海底糖龙”,用蓝色的糖液做龙身,搭配白色的糖浪,栩栩如生;陈阳的“星空糖龙”,在糖龙身上撒了细碎的银色糖粒,像缀满了星星。

开展那天,来了很多人。有双生谷的村民,有市里的媒体,还有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当大家看到这些出自残障学员之手的糖龙时,都忍不住赞叹。一家文创公司的老板当场找到林砚,想和学员们合作,定制糖龙文创产品;还有一家甜品店,提出要聘请李建国和阿明去店里做糖龙师傅,负责甜品的造型设计。

李建国拿着聘用合同,手有些抖。他看着合同上自己的名字,突然想起受伤后那段黑暗的日子——他曾觉得自己是个废人,连给家人添麻烦,可现在,他不仅学会了一门手艺,还能靠这门手艺养活自己。“林老师,谢谢您。”他对着林砚深深鞠了一躬,眼里满是感激。

方晓雨的妈妈也来了,她看着女儿做的“樱花糖龙”,忍不住哭了。“以前总担心她以后没法独立生活,现在看来,是我想多了。”她拉着林砚的手,不停地道谢。方晓雨坐在一旁,手里拿着刚做好的小糖龙,递给妈妈:“妈,甜……”

陈阳的作品“星空糖龙”被一家儿童福利院看中,对方希望他能定期去福利院教孩子们做小糖龙。陈阳抱着自己的作品,第一次主动和林砚说话:“林老师,我以后也能像您一样,帮别人吗?”林砚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你的糖龙里有光,能照亮别人。”

那天晚上,双生谷的夜空特别亮。学员们和师傅们围坐在院子里,分享着各自的喜悦。阿棠熬了一大锅麦芽糖,大家用改良后的工具,一起做了一条长长的“同心糖龙”——龙身上刻着每个人的名字,金黄的糖龙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一条连接着希望的纽带。

林砚坐在轮椅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嘴角露出了笑容。她想起自己刚到双生谷时的样子,想起那些改工具的日子,想起学员们第一次成功做出糖龙时的喜悦。她知道,这条糖龙之路还很长,但只要有人愿意走,就会有更多的微光汇聚起来,照亮更多残障人士的人生。

后来,双生谷的糖龙残障培训课程越办越好,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来到这里,学习制作糖龙。他们中有人开了自己的小店,有人成为了糖龙传承人,有人像林砚一样,开始帮助更多的残障朋友。而那条“同心糖龙”,被放在了双生谷的糖龙展馆里,旁边写着一行字:“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份努力都能开出花来。”

春日的风又吹过双生谷,熬糖的甜香里,多了几分希望的味道。那些握着改良工具的手,虽然不够完美,却能捏出最动人的糖龙;那些曾经迷茫的眼神,如今都闪着光,因为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那金黄的麦芽糖,经过高温熬煮,才能变成最美的形状,散发出最甜的香气。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