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470集:数字藏品

逸霄 第470集:数字藏品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9 11:46:56 来源:全本小说网

糖龙数字传奇

第一章:糖画传承的困境

成都宽窄巷子旁的支矶石街,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陈糖匠的糖画摊就支在老槐树底下,红木案子上摆着黄铜小锅,熬得琥珀色的糖稀在锅里泛着细密的泡,甜香能飘出半条街。

陈糖匠今年六十二,是陈氏糖画的第四代传人。他握勺的手布满老茧,却稳得像装了轴。只见他手腕一转,琥珀色的糖丝簌簌落下,不过十几秒,一条昂首摆尾的龙就出现在青石板上。龙鳞层层叠叠,龙须飘逸灵动,引得围在摊前的孩子发出阵阵惊呼。

“陈爷爷,您画的龙好像要飞起来啦!”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

陈糖匠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等会儿凉透了,就能拿在手里吃啦。”他用小铲轻轻挑起糖龙,递到女孩手里。

可这样的热闹,越来越少了。前些年,街上还有三四个糖画摊,如今只剩他这一家。年轻人嫌糖画甜腻,更愿意捧着奶茶刷手机;孩子们的玩具也从糖画变成了平板电脑,偶尔来几个,也多是家长带着怀旧。

这天收摊时,天已经黑了。陈糖匠推着旧自行车,车上绑着糖画摊的家当,慢慢走在空荡的街上。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看着手里磨得光滑的铜勺,心里一阵发酸。这勺子传了四代人,到他手里,难道就要断了?

回到家,老伴正在厨房做饭,见他回来,叹了口气:“今天又没卖几个吧?要不别去了,在家歇着多好。”

陈糖匠没说话,把铜勺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里。抽屉里还放着祖辈传下来的糖画图谱,泛黄的纸页上,龙、凤、花鸟栩栩如生。他摩挲着图谱,眼前浮现出小时候跟着父亲学糖画的场景。那时候,父亲告诉他,糖画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要好好传下去。可现在,他连个愿意学的人都找不到。

“万一……万一这手艺断在我手里,我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啊。”陈糖匠的声音带着哽咽,昏暗的灯光下,他的眼睛湿润了。

第二章:数字时代的契机

周末,孙子陈小乐回了家。小乐是成都一所大学数字媒体专业的大三学生,染着浅棕色的头发,背着双肩包,手里拿着最新款的手机,浑身上下都透着年轻人的活力。

“爷爷,我回来啦!”小乐一进门就喊,看到桌上摆着的糖画,眼睛一亮,“哇,爷爷,您又画糖画啦!”他拿起一个小蝴蝶形状的糖画,咬了一口,甜香瞬间在嘴里散开。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陈糖匠看着孙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吃完饭,小乐坐在沙发上刷手机,突然“呀”了一声。陈糖匠好奇地凑过去,只见手机屏幕上,一个看起来像虚拟卡片的东西正在被抢购,下面还有很多人评论。

“小乐,这是什么呀?怎么这么多人抢?”陈糖匠指着手机问。

小乐放下手机,耐心解释:“爷爷,这是数字藏品。就是用数字技术做出来的虚拟物品,每个都有唯一的编号,跟您的糖画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收藏这个,有的还能升值呢。”

“数字藏品?”陈糖匠皱着眉,不太明白,“看不见摸不着的,有什么好收藏的?”

“爷爷,这您就不懂了。”小乐坐直了身子,眼睛亮晶晶的,“现在是数字时代,年轻人都喜欢这种新鲜玩意儿。而且,数字藏品还能保存很久,不像您的糖画,放几天就坏了。”

小乐的话像一道光,突然照亮了陈糖匠的思绪。他猛地站起来,抓住小乐的手:“小乐,你说……能不能把我的糖画做成数字藏品?”

小乐愣了一下,随即眼睛瞪得溜圆:“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把您的糖画做成3D模型,再配上您创作的故事,做成数字藏品,肯定能火!这样不仅能让更多人知道糖画,说不定还能找到愿意学糖画的年轻人!”

陈糖匠的心跳加快了,他看着小乐,激动得手都在抖:“真……真能行?”

“肯定行!”小乐拍了拍胸脯,“爷爷,您放心,这事交给我!我明天就去找我们专业的老师和同学,肯定能把您的糖画做成最棒的数字藏品!”

那天晚上,陈糖匠失眠了。他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小乐说的数字藏品。他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他能感觉到,这或许是糖画传承的唯一希望。

第二天一早,小乐就回了学校。他第一时间找到了专业课老师李教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李教授听后,非常兴奋:“小乐,你的想法太有创意了!非遗传承需要这样的创新,把传统技艺和数字技术结合,既能保护非遗,又能让非遗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我支持你!”

在李教授的帮助下,小乐组建了一个团队。团队里有擅长3D建模的张明,有负责文案撰写的林晓,还有懂市场营销的王浩。四个年轻人,都对非遗文化充满热情,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帮陈糖匠把糖画做成数字藏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三章:糖龙数字藏品的诞生

周末,小乐带着团队成员来到了陈糖匠家。一进门,大家就被桌上的糖画吸引了。张明拿起一个糖龙,仔细观察着:“陈爷爷,您这糖龙画得也太精致了吧!龙鳞的纹理、龙须的弧度,都特别讲究。”

陈糖匠笑了:“做糖画讲究‘快、准、稳’,一勺糖稀下去,不能改,也不能断,全靠手上的功夫。”他拿起铜勺,又熬了一锅糖稀,当场给大家表演起了糖画。

只见他手腕轻转,糖丝如瀑布般落下,时而快,时而慢,时而粗,时而细。不过几分钟,一条威风凛凛的糖龙就完成了。团队成员都看呆了,林晓赶紧拿出手机,把整个过程拍了下来。

“太厉害了!陈爷爷,您这手艺简直是艺术!”林晓由衷地赞叹道。

接下来的日子,团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张明负责3D建模,他带着专业的扫描仪,把陈糖匠的每一件糖画作品都扫描进电脑里。为了精准还原糖画的细节,他经常趴在桌上,一点点调整模型的参数。糖龙的每一片鳞片、每一根龙须,他都反复修改,直到和实体糖画一模一样。

“你看,这片龙鳞的弧度,得再调整一下,要和陈爷爷画的一模一样。”张明对着电脑屏幕,跟小乐讨论着。电脑屏幕上,3D模型的糖龙已经初具雏形,在灯光的渲染下,仿佛和实体糖画一样散发着琥珀色的光泽。

林晓则负责收集糖画背后的故事。每天,她都会坐在陈糖匠的糖画摊旁,听他讲述每一件作品的创作灵感。

“这条‘祥云龙’,是我十年前画的。那天正好是端午节,街上到处挂着艾草和香囊,我看着天上的云彩,就想画一条在祥云里穿梭的龙,寓意着吉祥如意。”陈糖匠一边画着糖画,一边给林晓讲故事。

林晓认真地记着笔记,时不时还会提问:“陈爷爷,那您画这条龙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呀?”

“困难肯定有。”陈糖匠回忆道,“那时候糖稀熬得有点稠,差点断了丝。我当时心里特别慌,还好最后稳住了。做糖画就是这样,一点都不能分心,稍微有点差错,作品就毁了。”

林晓把这些故事整理成文字,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陈糖匠对糖画的热爱和坚守。她还在故事里加入了糖画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让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糖画这门传统技艺。

王浩则负责研究数字藏品的市场。他调研了国内各大数字藏品平台,分析了不同平台的用户群体和发行模式。“现在很多数字藏品平台都在关注非遗文化,我们可以找一个专注于非遗传承的平台合作,这样更容易获得用户的认可。”王浩把调研结果整理成报告,给团队成员做了详细的讲解。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糖龙数字藏品的雏形终于完成了。在电脑屏幕上,点击每一个糖龙数字藏品,不仅能看到精致的3D模型,还能听到陈糖匠亲自录制的创作故事。小乐把成果拿给陈糖匠看时,陈糖匠看着屏幕上栩栩如生的数字糖龙,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就是数字藏品?跟我的糖画一模一样啊!”陈糖匠伸出手,想要触摸屏幕上的糖龙,又怕碰坏了。

“爷爷,这还只是初步的成果,我们还要找平台发行,让更多人看到您的糖画!”小乐笑着说,他能感受到爷爷心里的激动和期待。

第四章:平台的选择与推广

接下来,团队开始寻找合适的数字藏品平台。王浩筛选出了五个专注于非遗文化的平台,团队成员一起对这些平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个‘非遗数字馆’平台,用户基数大,而且之前发行过剪纸、皮影戏等非遗数字藏品,反响都很好。”王浩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平台介绍,“不过他们对藏品的质量要求很高,审核也比较严格。”

“这个‘文化传承云’平台也不错,他们和很多非遗传承人都有合作,还会举办线下的推广活动。”林晓补充道。

团队成员讨论了一下午,最终决定先联系“非遗数字馆”平台。小乐整理了糖龙数字藏品的资料,包括3D模型、创作故事、糖画的历史背景等,发送给了平台的负责人。

三天后,平台的负责人联系了小乐,说对糖龙数字藏品非常感兴趣,想约他们面谈。小乐带着团队成员和陈糖匠,一起去了平台的办公地点。

平台负责人李总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当看到电脑屏幕上的糖龙3D模型时,李总眼睛一亮:“这个糖龙做得太精致了!细节还原得非常到位,而且还有创作故事,很有文化内涵。”

陈糖匠也现场表演了糖画制作,李总看着琥珀色的糖丝在陈糖匠手中变成栩栩如生的龙,不禁赞叹道:“陈师傅的手艺真是绝了!把这样的传统技艺做成数字藏品,既能保护技艺,又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这正是我们平台想做的事情。”

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签订了合作协议。平台决定为糖龙数字藏品举办一场专门的发行活动,还会利用平台的资源进行宣传推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