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409集:创新发展

逸霄 第409集:创新发展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5 23:30:02 来源:全本小说网

糖龙新韵

晨光透过双生谷的薄雾,洒在溪边的青石板路上。阿竹蹲在竹篮旁,指尖拂过刚做好的糖龙——鳞爪分明,龙身蜿蜒,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风痕将最后一块竹牌插进晾晒架,上面系着的糖龙在风里轻轻摇晃,折射出琥珀色的光。

"最近来学手艺的人越来越多了。"温如霜捧着古籍从山洞里出来,纸页间还夹着几片干枯的花瓣,"可总照着老样子做,年轻人怕是会觉得乏味。"

阿竹抬头时,正看见几个孩童举着糖龙跑过,竹篮里的传统样式糖龙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却没吸引孩子们回头。她忽然想起镇上布庄新到的印花布,上面绣着的蝴蝶翅膀镶着银线,姑娘们挤在柜台前抢着要。

"要不,咱们给糖龙添些新花样?"阿竹的指尖在糖龙的尾鳍上轻轻一点,"就像给老衣裳绣上新花边。"

风痕把竹牌摆得更整齐些:"册子上的图谱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改了会不会失了本分?"

"本分是魂,不是形。"温如霜翻开古籍,泛黄的纸页上画着的糖龙旁,有行小字"随世易形,方得久存"。三人对视一眼,溪水流过鹅卵石的声音里,仿佛藏着古老的应允。

一、鳞生新色

革新从最细微的鳞片开始。阿竹试着在熬糖时加入晒干的玫瑰花瓣,暗红色的糖液在铜板上铺开时,竟晕出晚霞般的渐变色。风痕用竹刀在龙脊处刻出更细密的纹路,温如霜则找来染布坊剩下的苏木、紫草,反复试验着糖液的染色比例。

第一只新糖龙出炉那天,整个山谷都飘着淡淡的花香。龙身是蜜色的底,鳞片边缘泛着胭脂红,龙须里掺了极细的金箔,在阳光下转动时,仿佛有流霞缠绕。来送米的货郎见了,非要用两袋新米换走,说要给他那快要出嫁的女儿当嫁妆。

消息很快传到镇上。绸缎庄的老板娘带着绣样找上门,想让糖龙的鳞片照着她新得的云锦花样做;教书先生则拿来画谱,希望糖龙能衔着书卷,取"龙跃龙门"的寓意。阿竹他们索性在课堂上摆了个"创意角",谁有新想法都能来试试。

最让人惊喜的是铁匠铺的儿子,那孩子总爱往课堂钻,却不做糖龙,只盯着铜板上的糖液发呆。某天他突然拿来个黄铜小模具,往热糖液上一按,龙爪处竟多出个小小的火焰纹。"我爹说,龙能喷火,该有这记号。"他挠着头笑,鼻尖还沾着点铜屑。

二、糕里藏龙

"要是糖龙能吃就好了。"这话是街口点心铺的张婶说的。她来学做糖龙时,总盯着那些晶莹的糖块咽口水,"我家小孙子天天吵着要,可那糖太硬,我不敢给。"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温如霜翻遍古籍,发现其中记载着一种"软糖法",用麦芽糖代替部分蔗糖,成品能保持形状又不易碎裂。三人立刻试验起来,失败了十七次后,终于做出能入口的软糖龙——龙身是葡萄味的紫,龙腹是蜜柚味的黄,牙齿用杏仁碎代替,咬下去既有果香又有脆感。

张婶抱着试做的软糖龙回去,第二天一早就来敲门,身后跟着七八个糕点铺的掌柜。"我那小孙子抱着龙尾巴啃了半宿,"她笑得眼角堆起皱纹,"街坊都来问,哪买的会发光的糖糕。"

合作就此展开。点心铺的师傅们带来各种馅料:豆沙的、莲蓉的、甚至还有咸蛋黄的。阿竹他们则教大家如何用糖皮塑形,如何在龙角处嵌上可食用的银珠。第一批糖龙糕点上架那天,铺子门前排起长队,有个穿长衫的先生买了三个,说要带回京城给同僚瞧瞧,"这才是真正的'龙凤呈祥'。"

三、赛场惊龙

秋分那天,镇上举办了首届糖龙大赛。起初只是想让学员们互相交流,没想到消息传开,连邻县的手艺人都背着工具箱来了。

赛场设在城隍庙前的空地上,三十张木桌排得整整齐齐,每张桌上都摆着熬糖的铜锅、塑形的竹刀,还有参赛者带来的各式"秘密武器"——有人带了从山里采的蜂蜡,说能让糖龙更有光泽;有人揣着祖传的锡模,刻着云纹和水浪;还有个梳双髻的姑娘,捧着个小陶罐,里面是她用花瓣酿的汁液。

比赛分三项:传统样式、创意造型、还有最让人期待的"神奇功效"。评委是三位老人:做了五十年糖人的李爷爷,曾在皇宫里当差的糕点师傅,还有一位懂些玄学的老道士。

传统组的比拼最见功力。有个满脸风霜的大叔,做出的糖龙与古籍上的图谱分毫不差,龙睛用的是黑色糖珠,转动时竟像活物般有神。创意组则百花齐放:有人做了蜷在荷叶上的睡龙,龙鳞是用糖丝编的;有人做了穿云的飞龙,龙爪里抓着个小小的糖月亮;那个梳双髻的姑娘,做出的糖龙浑身透着淡淡的粉,凑近了闻,竟有桃花的香气——原来她用了桃花酿的汁液。

最轰动的是"神奇功效"组。有个瘸腿的老木匠,他做的糖龙刚摆上桌,原本阴沉的天竟透出缕阳光,照在龙身上,折射出七彩虹光。"我在糖里掺了松脂,"他摸着自己的瘸腿笑,"当年在山里被蛇咬了,是松脂救了我。"老道士围着他的糖龙转了三圈,捋着胡须说:"龙属阳,松脂引阳,难怪能唤出日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终夺魁的是个年轻小伙,他做的糖龙并不起眼,却是用三种不同的糖液分层熬制,龙身里藏着细小的糖心。"我娘总咳嗽,"他声音有些发颤,"我在糖心里加了川贝粉,想着要是能做成糖龙,她或许会愿意吃。"

颁奖时,李爷爷把刻着"巧夺天工"的木牌递给他,眼眶有些发红:"手艺好不算真本事,心里装着人才是。"

四、新火相传

大赛过后,糖龙的名气越发响亮。有人骑着马从州府来,说要把糖龙技艺写进地方志;有戏班班主找上门,想合作编排一出《糖龙记》的新戏;甚至连海外来的商人都来了,比划着说要把糖龙卖到南洋去。

阿竹他们却没被这些热闹冲昏头。某天夜里,三人坐在溪边清点学员名册,发现光镇上就有两百多人在学做糖龙,更别说周边城镇的了。"光教手艺不够,"风痕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得让大家明白,糖龙不只是个玩意儿。"

他们开始在课堂上加了堂"文化课"。温如霜讲古籍里的龙文化,说龙如何行云布雨,如何象征祥瑞;阿竹讲制作时的忌讳,比如熬糖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风痕则教大家辨认那些有特殊功效的草药,哪些能安神,哪些能清热。

有个曾质疑过他们的老匠人,听完课后红着脸来道歉:"以前总觉得你们瞎折腾,现在才明白,你们是把老祖宗的东西盘活了。"他后来做的糖龙,龙腹里总藏着一颗枸杞糖心,说要让吃的人都健健康康。

这天傍晚,阿竹站在山坡上,看着夕阳下的双生谷。溪边的晒架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糖龙,有的衔着宝珠,有的缠着祥云,有的身上还趴着几只糖做的小鲤鱼。远处的镇上,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大概是又在抢着要糖龙吃。

风痕和温如霜走过来,手里拿着新画的图谱,上面的糖龙长着翅膀,正飞向月亮。"有个孩子说,龙应该能飞到天上去。"温如霜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星光。

阿竹忽然想起第一次做出糖龙的那天,也是这样的傍晚,糖龙在手里微微发烫,仿佛有心跳。原来有些东西从来不会老去,只要有人愿意为它添薪加火,就能在时光里,一直一直发光。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