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622章 建业城前迎远客,赤乌殿内议姻缘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众人在夷陵故地,听杨再兴详述了夷陵之战的始末。关羽、张飞因战事缘由心生愧疚,经杨再兴与诸葛亮劝慰方解心结。随后楼船启航,继续顺流东向。前路漫漫,建业城已不远,一场关乎孙吴王室姻缘与各方情谊的故事,即将在江东热土上徐徐展开。

自夷陵启航后,楼船便驶入了开阔的江汉平原。出了三峡的束缚,江面骤然变宽,原先湍急的水流也变得平稳许多,船行其上如履平地。

两岸的风光也渐渐换了模样,陡峭的山崖隐去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绿野,田埂上偶有农夫劳作的身影,透着几分安宁祥和。

诸葛瞻每日伏在窗边绘制舆图,笔下的线条日渐流畅。他依着杨再兴的指点,仔细标注着江面的宽窄变化、两岸渡口的位置,甚至连水流的缓急都用不同的符号区分开来。

每每遇到不明之处,他便捧着图册跑去向杨再兴请教,两人凑在一处讨论地形,倒也成了船上一景。

张飞最是闲不住,平日里不是缠着李彦切磋武艺,便是拉着杨再兴闲聊军中趣闻,偶尔还会跑到船头,对着宽阔的江面放声吆喝,引得随行士卒们阵阵发笑。

关羽则多半时候静立船头,望着江水东去,若有所思,只是眉宇间的沉郁早已散去,添了几分平和。

至于诸葛亮夫妇二人则常对坐舱中,时而谈论沿途见闻,时而探讨机关巧术,偶尔也会指点诸葛瞻绘制舆图,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这般行船五日,武昌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远方的水天相接处。

作为江东重镇,武昌码头停泊着各式船只,桅杆林立如林,岸边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众人在此稍作停留,补充了些淡水与食物,便又匆匆启航,继续顺流东下。

过了武昌,江面愈发宽阔,宽处竟望不到对岸,只隐约可见远处的帆影如米粒般大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风光更为旖旎,两岸稻田连绵,村落星罗棋布,偶有城镇依水而建,码头边商贩的吆喝声顺着江风飘来,热闹非凡。

这一路顺风顺水,船速比先前快了不少。士卒们升起满帆,楼船如离弦之箭般破浪前行,两岸的景物飞速后退,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

与此同时,诸葛瞻的舆图也日渐丰满,从夷陵到武昌,再到东进的沿途地形,都被他细细勾勒在锦帛上,虽略显稚嫩,却已初具雏形。

七日后,船头的了望手忽然高声喊道:“快看!前面便是建业城了!”

众人闻声纷纷涌上甲板,只见远方的江面上出现了连绵的城郭,高大的城墙临江而立,气势恢宏。

码头更是热闹非凡,大小船只往来穿梭,岸边彩旗飘扬,隐约可见“吴”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杨再兴望着那熟悉的场景,不禁感叹道:“终于到了。从夷陵到这,竟走了半月有余。”

张飞咧嘴笑道:“这水路虽远,却比陆路舒坦多了!俺看这建业城,倒比成都还要热闹些!”

关羽望着岸边连绵的城郭,亦颔首道:“江东富庶,果然名不虚传。只是不知公礼近来如何,许久未见,倒有些想念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落在建业城头,缓缓道:“公礼既已重掌江东,行事定愈发沉稳,想来一切安好。我等此来是为随振武探望家眷,顺带与公礼叙叙旧,都是自家人,不必多思。”

说话间,楼船已缓缓驶入建业码头。岸边早有东吴官员等候,为首一人身着朝服,神态庄重,正是东吴国相步骘。

步骘见楼船靠岸,忙上前几步,拱手笑道:“诸位大人,别来无恙?我王已在宫中备下薄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杨再兴领着众人下船,拱手还礼:“子山先生客气了。劳烦先生亲自等候,我等愧不敢当啊。”

步骘笑着摆手:“大将军说笑了。我王常念及将军恩情,得知诸位前来,本想亲自来迎,只因怕人多眼杂泄露行踪,才托老夫代劳。”

寒暄之间,一行人随着步骘往城内走去。建业城街道宽阔,商铺林立,行人往来络绎不绝,叫卖声、谈笑声此起彼伏,果然一派繁华景象。

诸葛瞻好奇地打量着周遭,时不时在心中记下街道的布局,想着或许能补入舆图之中。

不多时,众人来到昭明宫前。宫墙巍峨,朱门敞开,孙绍早已屏退左右,只留几名心腹等候在宫门之内。

此时,黄月英想起自己终究是女子之身,实在不便与众人当殿同饮,且吴王孙绍与杨再兴等人怕是还有要事相商,便带着诸葛瞻在偏殿歇息,让他们先行入内。

片刻后,孙绍见杨再兴等人进来,忙快步迎上前去,对着杨再兴深深一揖,声音带着真切的亲近:“义父!您可算来了!孩儿盼这一天可是许久了!”

杨再兴伸手扶起他,笑道:“绍儿,许久不见,你越发有吴王气度了。这昭明宫打理得不错,看来你是用了心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家收藏:()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绍眼眶微红,握着他的手臂不肯松开:“在义父面前,哪有什么吴王。您能来,孩儿高兴得紧。快请进,孩儿特意让人备了您最爱吃的醉蟹与炙鸭,还是当年成都府里的做法。”

说着,他又转向诸葛亮等人行礼:“二叔祖,三叔祖,诸葛司徒,一路辛苦,快里边请。”

关羽闻言上前半步,拍了拍他的肩膀,朗声笑道:“好小子,数年未见变得越发稳重了!走,进去说话。”

众人一同步入宫中,庭院深深,花木扶疏,流水潺潺,却仍保留着当年的格局,只是添了几分新气象。

待入了赤乌殿,分宾主落座,孙绍亲自为杨再兴斟上茶,又招呼内侍宫女布酒上菜,忙得不亦乐乎。

张飞性子急,端起茶盏一饮而尽,粗声嚷道:“公礼,俺们此番来,主要是陪振武来探望雯儿那丫头。你快与我等说说,雯丫头身子如何了?”

孙绍忙回道:“雯儿义母一切安好,只是孕期嗜睡,昨日我去探望时,还念叨着义父呢。”

杨再兴闻言放心不少,笑道:“这段时日,有劳绍儿照拂了。我本想给她们一个惊喜,便尚未提前告知。你可没露出马脚来吧?”

正说着,屏风后忽然转出一个女子,身着素雅衣裙,眉眼间带着几分英气,手中端着一碟刚切好的鲜果,款款走到席间。

看她那一身打扮,料子虽不张扬却质地上乘,发髻也梳得简洁大气,明显不是宫女。众人皆是一怔,不知这是谁家女眷。

孙绍见状,脸颊腾地红了,忙起身道:“义父,司徒,二叔祖,三叔祖,容孩儿介绍——这位乃是念武姑娘。”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她……是孩儿心中早已内定的王后,只是……碍于身份,尚未对外公布,今日特意让她来见见诸位长辈。”

杨再兴闻言,细细打量起那女子,越看越觉着眼熟,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恍然道:“你是……太后身边的贴身女官?当年……我你曾有过数面之缘,你还帮太后递过话给我。”

念武屈膝行礼,声音清脆:“正是奴婢。未曾想大将军还记得。”

诸葛亮抚须笑道:“原来如此!公礼眼光不错,念武姑娘看着端庄得体,眉宇间还有几分英气,只是这身份……虽说是宫中女官,终究与王室婚配的规制有些出入。公礼既已认定,想必是已有周全打算吧?”

孙绍脸上红意更甚,忙解释道:“司徒明鉴。念武虽是女官,却聪慧通透,熟知宫廷事务。我已决意日后为她正名,只是眼下时机未到,这才先让她在宫中照拂起居。”

张飞咧嘴笑道:“管什么身份规制!俺看这姑娘不错,配公礼正好!啥时候办喜事?俺定要喝上三大碗喜酒!少一口都不行!”

念武闻言,抬头看向张飞,虽仍是屈膝姿态,语气却坦然:“多谢将军成全。奴婢自知身份微薄,不敢奢求名分,只愿能陪在大王身侧,略尽绵薄之力。”

杨再兴看着她从容不迫的模样,又瞧了瞧孙绍眼中的恳切,笑道:“绍儿既已认定,必有你的道理。身份规矩皆是人定的,只要你二人心意相通,日后好好待百姓,谁也挑不出错来。有什么需要打点的,尽管与义父说。”

孙绍重重点头,眼中满是感激:“多谢义父体谅。此事确实有些棘手,姑母那边倒还好说,得知此事后,不过嘱咐了几句,便应允了下来。只是母后那里,却总觉得念武出身低微,配不上王室,连日来为此烦忧不已,孩儿正不知该如何劝慰才好。”

说着,他目光恳切地望向杨再兴,声音里带着几分期盼:“义父,您与我母子二人有活命之恩,母后向来敬重于您。不知……可否替孩儿前去说项一番?想来有义父出面,母后也不好拂了您的面子,到时我在旁再细细劝说,或许母后便能答应下来。”

杨再兴闻言,摩挲着下巴沉吟片刻,随即点头道:“也好!此番我等正欲在江东住些时日,待得了空闲,我便随你走一趟,见见王太后,好好说说这事。”

念武闻言,垂眸低低道:“此事皆因奴婢而起,若劳动大将军与太后费心,便是奴婢的不是了。大王,您是知道的,王后之位,奴婢从未有过半分奢想,念武只求能留在大王身侧,便已足够。”

她话音刚落,一旁的诸葛亮已捋须浅笑,接过话头道:“王太后的心思,无非是盼着公礼能得一位门当户对的王后,以固国本。你既认定念武姑娘,不妨多让她在王太后面前尽孝,所谓日久见人心,王太后终究会明白你的心意。”

“再者说,你如今已是一国之主,婚事自当由你做主,只要念武姑娘品行端正,日后能辅佐你打理后宫、安定内外,何愁朝臣与宗室不服?”

杨再兴亦点头道:“司徒说得极是。当年先帝在时,娶甘夫人、糜夫人,也从不论什么门第,只看品性。你既心意已决,便拿出吴王的担当来,慢慢说服王太后便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家收藏:()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绍听着两人的话,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笑道:“多谢义父与司徒指点,孩儿明白了。有义父相助,孩儿心里便踏实多了。”

念武也抬眸看向众人,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微微屈膝福了一福,轻声道:“能得诸位大人体谅,奴婢感激不尽。”

杨再兴见状,忙起身上前虚扶一把,朗声笑道:“绍儿既已认定你为王后,你便无需这般拘谨,一口一个‘奴婢’的自谦了。此处皆是绍儿长辈,你便随着绍儿一同称呼吧。”

话音未落,张飞已捋着络腮胡凑了上去,粗声大嗓地跟着起哄:“对对对!振武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念武丫头啊……你这身份早晚是定了的,趁早将王后的架子拾掇起来,别总这么怯生生的!”

念武被张飞这番直白的话说得脸颊微红,忙垂下眼帘,指尖轻轻绞着衣袖,方才屈膝的姿势还未完全舒展,又浅浅福了一福,声音细若蚊蚋:“三叔祖说笑了……念武、念武不敢当。”话虽如此说,却已悄悄换了称谓。

此时,久未出声的关羽眉头微蹙,丹凤眼半眯着扫了张飞一眼,唇边抿出几分严肃,沉声道:“翼德——休得胡闹!当着小辈的面,怎可如此没个长辈模样。”

说罢,他神色稍缓,目光转向诸葛亮与杨再兴,先点头认可道:“孔明与振武先前所言确有几分道理。”

随即话锋一转,视线落在念武身上,语气添了几分凝重:“可念武如今毕竟还只是女官身份,若要正位王后,终究难免引人非议。这恐怕也并非公礼所愿见的。”

他顿了顿,视线重新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诸葛亮身上:“此处皆是公礼亲长,唯有孔明身份最是妥当。依吾看,不如你便将念武认作义女,如此一来,她便是我大汉司徒之女,身份上也足以配得上公礼的吴王之位。”

诸葛亮闻言,先是看向孙绍,见他眼中满是按耐不住的期盼,又转眸望向念武,见她虽垂着眼帘,指尖却已不再绞着衣袖,便抚着羽扇笑道:“云长此言在理。念武姑娘品性纯良,与公礼更是情投意合,若能得此名分,吾倒也算是促成了一段良缘。”

说罢,他对念武温和颔首:“姑娘若不嫌弃,吾便僭越认下你这义女如何?”

念武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浓浓的感激,忙敛衽深深一拜,声音带着些微哽咽:“义父在上,请受女儿一拜!”这声“义父”唤得又快又急,倒比先前叫“三叔祖”时坦然了许多。

孙绍见状,脸上的笑意更深,忙上前一步扶住念武,对诸葛亮深深一揖:“多谢司徒成全!”

杨再兴朗声大笑:“如此一来,皆大欢喜!日后再向王太后禀明,想必她也再难有异议了。绍儿,适才怎如此生分口呼司徒,还不快改口重新叫人?”

孙绍脸上的笑意几乎要溢了出来,忙又向诸葛亮深深一揖,恭恭敬敬地重新唤道:“多谢岳丈成全!”

张飞也凑过来,拍了拍孙绍的肩膀,粗声笑道:“瞧瞧,这才像话嘛!待过些时日办了喜事,可得多敬你义父与岳丈几杯!”

关羽见事已妥当,紧绷的嘴角也柔和了许多:“此事既已定下,便早些告知王太后,免得夜长梦多。”

“二叔说得是。”杨再兴端着酒盏上前,与诸葛亮轻轻一碰,笑着道,“司徒,眼下你我这称呼也该改改了。说实话,先前总觉着唤您‘司徒’少了几分亲近,可想学二叔那般直呼表字,却又怕失了敬意。如今可好了——亲家公,哈哈哈!”

众人听了这话,纷纷点头应和,殿内气氛霎时热闹起来。念武站在孙绍身侧,望着眼前几位长辈,只觉心头暖意融融,先前的忐忑早已烟消云散。

席间愈发融洽,众人不再纠结于身份之事,转而闲谈起江东风土与蜀地近况。孙绍说起治理江东的心得来,条理分明,足见平日里用了不少心思,杨再兴与诸葛亮听着,皆是暗暗点头。

酒过三巡,杨再兴想起家中的吕雯,忙起身道:“绍儿,我先回府看看你雯儿义母,晚些再过来陪你。对了,你岳母与瞻弟尚在偏殿,也该请他们过来坐坐了。”

孙绍忙道:“义父稍等,我已命人备好了车驾,且让元复引您过去吧。至于偏殿那边,我也已差人去请,想必岳母大人与瞻弟也快到了。”

杨再兴点头应下,与众人告辞后,带着几名侍卫随太史亨往自家府邸而去。诸葛亮等人则留在赤乌殿内,继续与孙绍闲聊,笑声不时从殿中传出,伴着窗外的蝉鸣,格外惬意。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建业城中迎远客,赤乌殿内议姻缘。亲缘既定人心暖,且待后续续新篇。

喜欢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家收藏:()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