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雪灾为奴,逆袭成王 > 第471章 科技应用的推广

少年手中的毛线滑落又捡起,重新开始。艾琳站在不远处看着,没有说话。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掌心的茧,转身走向文事堂。

桌上摊着一叠纸页,是《各地生活技艺初录》的最终整理稿。她翻到最后一页,停顿了一下,拿起炭笔写下三行字:储粮罐改良法、防寒劳作服制作流程、新式曲面犁图纸汇总。然后合上册子,走出门去。

广场上的展棚还没拆。几个村民正围着老工匠留下的榫卯模型比划。艾琳走到中间空地,拍了三下手。声音不大,但人群很快安静下来。

“从今天起,这三项技术要铺到所有村子。”她说,“不是试,是用。”

有人抬头问:“要是不会呢?”

“有人教。”艾琳说,“学者和发明者就在现场,每天两个时辰教学。学不会可以再学,做坏了不算你赔。”

又有声音传来:“那牛拉不动新犁怎么办?”

艾琳看向站在角落的一位学者。那人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张图。他把图贴在木板上,指着说:“这个犁头角度改过,入土深但省力。关键是牛套的位置要调前一点,不然容易翻车。”

“我们先在北屯、东村、西林三处试点。”艾琳补充,“每村给两套工具,五天内学会操作。做得好,下一批就轮到你们。”

当天下午,科技示范角立了起来。三块木牌分别写着三项技术名称,下面挂着实物样品和图文说明。学者们轮流站台讲解,村民围在外圈听着。

北屯的老农第一个动手。他照着图调整牛套,牵牛下田。第一趟走得很慢,犁沟直,翻土匀。围观的人点头。第二趟加快速度,牛突然侧身一扭,犁架卡进石缝,整套设备翻倒在田里。

人群一阵骚动。老农爬起来,脸上全是泥。他盯着翻倒的犁,一句话不说。

艾琳赶到时,学者正在检查损坏部位。木轴裂了一道缝,金属部件无损。她蹲下来看了一会儿,站起来说:“修好,换一头牛再来。”

老农摇头:“我不懂这些机关玩意儿,还是用老犁踏实。”

“这不是机关。”艾琳说,“是你没掌握方法。刚才牛套还是按旧位置绑的,力量不对。”

她转头对学者说:“明天开始,每个村派一个人来学,学会后再回去教别人。叫‘技术指导员’。”

当晚,议事厅点起油灯。艾琳召集各屯长和学者开会。她把白天的事说了,又拿出一份草稿。

“以后每项新技术推广前,必须配一本小册子。”她说,“画图为主,一行字配一幅图。比如‘牛套系这里’,就画个绳子绑在正确位置。”

玛蒂举手:“有些老人不识字,光看图能明白吗?”

“所以要有指导员当面教。”艾琳说,“而且第一天出问题,损失由公库补。不让大家担风险。”

会议决定:三天内选出九名青年担任首批指导员,接受集中培训;五天后完成三本操作手册刻印;所有试点农户首月使用期间免交工分押金。

第二天清晨,培训开始。九名年轻人聚在文事堂外。学者逐一演示三项技术的操作要点。他们反复强调关键步骤:陶罐封口要用湿布压边三次,劳作服内衬必须反穿七日定型,新犁每日收工后要清土上油。

第三天,手册初稿完成。艾琳亲自核对每一幅图。有一张画的是陶罐密封过程,最后一环少画了压实动作。她让书记员重刻。

第五天,第一批手册发到试点户手中。北屯那名老农也领了一份。他坐在门口,一页一页翻着,手指跟着图画移动。傍晚时,他找到指导员,问能不能再试一次新犁。

又过了两天,问题再次出现。东村一户人家用了改良储粮罐,却忘了在底部铺干燥草灰,结果半个月后打开,粮食受潮发霉。消息传开,不少人议论纷纷。

艾琳带人去查看情况。罐子完好,只是内部潮湿。她让人称了剩余粮食,记下损耗量。

回到议事厅,她下令:“从现在起,每个发放点都要有人现场监督首次使用。确保步骤完整。”

同时,她在广场公告栏贴出告示:凡因操作失误导致损失的,只要如实上报,仍可获得补偿;隐瞒不报者,取消后续领取资格。

一个月过去,三处试点陆续传来反馈。

北屯的新犁已连续使用二十天,翻地效率提升近四成,耕作时间缩短三分之一。老农主动提出想再多领一套。

东村的防寒服经过寒冬实测,破损率比往年降低一半以上。有家庭用旧料仿制,效果也不错。

西林的改良陶罐在十户中试用,仅有两户因操作不当造成轻微受潮,其余均保持良好。其中一家储存豆种三个月,开罐后发芽率高达九成。

艾琳把这些数据写在纸上,贴在科技示范角最显眼的位置。

这天上午,她站在高台上,面对一群前来参观的外村代表。这些人来自邻近三个友好村落,是被风声吸引来的。

“这不是什么秘术。”她说,“材料都是本地有的,做法也都公开。谁想学,我们现在就可以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雪灾为奴,逆袭成王请大家收藏:()雪灾为奴,逆袭成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让人抬出一套联动灌溉装置。水流从高处引入,带动木轮转动,通过连杆推动翻土铲自动作业。虽然还不能完全替代人力,但在坡地试验中已能减少三成劳力消耗。

围观者一片惊叹。有人伸手摸轮轴,感受转动的力度。

一位外村屯长问:“这么好的东西,你们不怕我们学会了抢你们的好处?”

“好处是大家一起变强。”艾琳说,“你们学会,也能帮我们改进。说不定哪天,你们还能做出更好的。”

当天下午,四个外村当场签下试点协议,要求派员学习三项技术。

夜里,文事堂前的空地上点了十几盏油灯。数十名村民围坐在一起,有人拿着操作手册逐页对照,有人练习组装零件,还有人在纸上临摹图纸。

艾琳站在高台边缘,看着下方忙碌的身影。远处田野寂静,近处人声不断。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

一名年轻女子举起手中的册子问:“这个部分画得不太清楚,能不能再讲一遍?”

指导员走过去,接过手册,翻开那一页。他指着图说:“你看这里,箭头指的是卡槽位置,必须对准才能锁紧。”

女子点点头,重新开始组装。

艾琳转身走进文事堂。桌上有份新送来的报告:周边已有五个未归附村落派人打听技术详情,两名南方商人请求购买操作手册副本。

她提笔写下一行字:扩大指导员培训规模,准备第二批推广清单。

放下笔时,她的手指轻轻敲了两下桌面。

窗外,一盏油灯忽地熄灭,余下一圈青烟缓缓升起。

喜欢雪灾为奴,逆袭成王请大家收藏:()雪灾为奴,逆袭成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