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47章 条陈时政救亡疏

玄桢记 第47章 条陈时政救亡疏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5 15:39:5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德佑之际,国步维艰,蒙尘播越,历涉阽危。幸赖列祖列宗在天有灵,群僚臣民戮力同心,今得复正大位,君临万方。兹告祭天地宗庙,自今日始,改元 “天德”—— 昭上天覆育之德,布苍生平泰之泽,以新庶政,以慰群情。念国基初定,纲纪待张,特颁三令,以肃朝常,以安社稷。

其一,整饬律法,以明国宪

夫律法者,御世之衡,防奸之堑也。昔《北齐律》定 “重罪十条”,隋《开皇律》阐 “十恶” 之科,皆以惩大奸、安兆民为要旨。朕循往圣之轨,参前朝之制,颁 “十恶” 峻法十条,自颁诏日起,布告天下,一体遵行。凡触法者,虽有八议之典,概不议赎;纵居五等之爵,罔得请减。

谋反罪:凡潜图大逆,觊觎宸极,谋覆宗社者,首从皆凌迟处死。亲族无论服纪远近,年十六以上男子斩立决,十五以下男子及女子没入掖庭为婢,田宅资财,悉籍没入官。

谋大逆罪:若谋毁宗庙、山陵、宫阙,或盗毁乘舆服御、祭祀重器者,本人腰斩,亲族连坐如谋反例。

谋叛罪:私通外域,潜投伪朝,或约同敌寇为内应者,首犯斩立决,从犯绞监候。妻妾子女赐功臣为奴,财产入官,父母祖孙兄弟流三千里,遇赦不还。

恶逆罪:殴杀祖父母、父母,或谋杀伯叔父母、姑、兄姐、外祖父母、夫及夫之尊长,凌迟处死,枭首示众。

不道罪:杀无辜一家三人以上,或施蛊毒、行厌魅害人,及肢解、焚戮等惨害生者,斩立决,财产充公,家属流二千里。

大不敬罪:盗御物、伪玺书、冲跸道、讪上语者,不拘首从,皆斩立决。虽误犯宗庙禁地,亦杖一百,流三千里。

不孝罪:骂詈、控告祖父母父母,或居丧嫁娶、作乐饮啖,匿丧不举哀者,杖一百,徒三年;若有殴詈、弃养情节,流三千里,永不叙用。

不睦罪:谋杀缌麻以上亲属,或妻殴詈夫、告夫罪,及亲属内乱者,轻则绞监候,重则斩立决。

不义罪:杀本府主、刺史、县令、受业师,或吏卒杀五品以上官长,及夫丧匿哀、释服改嫁者,斩立决。

内乱罪:与小功以上亲、父祖妾通奸者,男女皆绞。若奸生子女,子弃市,父母流三千里。

其二,简任贤能,以匡庶政

治世之道,莫先于任贤;致治之要,必资于良辅。朕览察群僚,得石崇、徐靖二人,性禀忠纯,器蕴干略,既娴三尺之律,复谙九伐之谋。今特加简擢:

授石崇镇刑司正提督,总掌天下刑狱,持邦宪之平,振纪纲之坠;

授徐靖诏狱署正指挥使,专司诏狱缉捕,察奸邪之隐,护皇舆之安。

二臣其仰体朕心,勉思尽瘁:持法当如清镜,勿使冤滥;举职当如磐石,勿避权豪。苟能协心戮力,弼成治功,朕必锡以茅土,荣及后裔。

其三,册立中宫,以定内仪

《礼记》有云:“天子之妃曰后,主中宫,母天下。” 内治修则外政举,坤道顺则乾纲正。朕之妃徐氏贞,庆毓名门,教承姆训,性资温惠,行禀贤淑 —— 既娴 “七诫” 之规,复着 “三迁” 之德,德冠后宫,誉洽朝野。今循累朝典制,册立为皇后,入主坤宁宫,统御六宫妃嫔,母仪万方兆民。

皇后其以坤德自持,以《女诫》为范:率后宫以节俭,戒奢靡之习;教嫔御以贞顺,杜嫉妒之风。俾海内睹中宫之懿范,兴家国之淳风,则朕有攸赖矣。

朕以 “天德” 纪元,上奉天心,下从民欲:德者,不仅在宥万民,更在正百官;不仅在修内治,更在靖外氛。尔中外文武、黎庶臣工,其各恪乃职,勉乃心 —— 居官者当思 “食禄思报”,为民者当念 “安分守己”。若有抗命悖法、怀奸挟私者,朕必依律严惩,枭首市曹,以肃王纲,以儆天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天德元年

条陈时政救亡疏

臣谢渊,谨昧死上言:

臣闻 “邦之兴也,由得人;邦之亡也,由失人”,今大吴社稷阽危,非天亡我吴,实积弊相因之死局困之。财政崩于上,土地并于中,流民乱于下,边患伺于外,四患连锁,若不猛药去疴,恐噬脐莫及。然死局非不可破,臣谨按祖宗典制、当世实情,条陈三策核心,辅以止争之法,伏惟陛下圣裁。

臣查《大吴会典?赋役志》载:“凡民田亩税三升,官田五升,勋贵优免不过百亩。” 今则不然 —— 藩王宗室占地超千万亩,恃 “皇亲” 之免,粒税不纳;士绅阶层借 “优免” 特权,隐田达三千万亩有奇,更有勾结胥吏、转嫁赋税于小民者。反观农桑之民,“三饷” 加征无已,田薄收而税重,鬻妻卖子犹不能偿,是以国课日亏,国库空虚,此财政之根本症结也。

为今之计,当破 “优免” 之弊,向既得利益开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停征 “辽饷、剿饷、练饷” 三饷,尽释小民苛政之负,以安农心。

遣御史台精悍吏员,分巡天下,按《皇吴祖训》核藩王、勋贵田亩,凡逾制隐田,悉追其税,岁不及额者,以 “亏空国课” 论罪。

革除士绅 “无限优免” 之权,定 “一品优免三十亩,以下递减五亩” 之制,逾额隐田与民田同税,欠税三年以上者,夺其功名,没其隐田。

如此则税基复实,国用可充,庶几脱财政崩溃之困。

臣掌兵部十余载,深知卫所之弊:今卫所兵额四十万,实存者不足二十万,多为老弱疲敝,且将领克扣粮饷、冒领军籍成风,遇敌则溃,遇民则扰。边患之所以频仍,非无兵也,乃兵冗而不精、饷虚而难继也。

救弊之策,在 “汰冗、练精、足饷” 三端:

裁汰各地卫所冗余之兵,保留边卫要地精锐,集中粮饷资源,于宣府、大同、蓟州三地各练野战军三万,选岳谦、李默等忠勇将领统之,赐 “临机调遣” 之权。

建立 “兵饷直拨” 制度:由户部造册,兵部核验,直接拨付军前,设御史监饷,凡克扣粮饷逾百两者,斩立决,籍其家以充军饷。

工部专设 “军器局”,严核火器、甲胄质量,不合格者追责工部侍郎周瑞等督造官,务使兵有精械,战有底气。

兵精则边患可御,饷实则军心可稳,哗变之虞自除。

臣闻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今陕西、河南等省灾荒连年,赤地千里,民食草叶、啃树皮者十之七八,流民达百万之众 —— 流民者,非天生叛逆,乃饥寒所迫也,实为起义军之 “兵源之馈”。若能稳住民生,则乱源自断。

应急之策有二:

即刻开放国库及藩王 “常平仓”,遣户部侍郎陈忠赴灾区分发赈粮,凡流民聚处,设 “粥厂”“栖流所”,暂解饥寒之苦。

强制推广高产作物:昔元兴年间,西洋作物 “玉蜀黍”“甘薯” 传入,耐旱耐贫瘠,亩产倍于稻麦。今令灾荒诸省,凡官田、荒田,悉种此二物,工部颁种植之法,州县官督责推行,秋熟之后,以充民食、补军粮。

民有食则不流,不流则不乱,起义之患自消。

今朝堂之上,武党护其兵柄,文党争其话语权,阉党残余(诏狱署、镇刑司旧吏)仍操罗织之术,党同伐异,置国难于不顾。昔永熙帝时,因党争误边事,致瓦剌入寇,此殷鉴不远。

当严申 “禁朋党” 之令:

凡官员结党、互攻弹劾者,无论文武,皆贬谪边地,重者以 “紊乱朝纲” 论罪。

罢镇刑司冗余密探,诏狱署审讯需刑部、御史台派员监审,杜 “构陷忠良” 之弊。

令吏部尚书李嵩核察百官,凡 “党羽标识”(如私会暗号、门户称谓)者,悉令改之,违者罢官。

党争止则人心齐,人心齐则庶政举,改革方可推行无阻。

臣以上三策,皆非空谈,实乃破 “系统性死局” 之关键:财政实则能养兵,兵精则能护民,民安则国本固,国本固则边患可御。然改革必触既得利益,臣愿以正一品之身,督责诸司推行,若有阻挠者,臣请持御史台印,按律严惩,虽藩王勋贵不避!

臣历三朝,受先帝厚恩,今见社稷将倾,五内俱焚。所言若有可采,臣万死不辞;若有不当,臣甘受斧钺之诛。

伏惟陛下,念祖宗之基业,怜万民之疾苦,果断行之,则大吴中兴有望矣!

臣谢渊顿首百拜。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