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70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卷首语

《大吴会典?朝会仪轨》载:"

京官面圣,需备三证:一曰人证,二曰物证,三曰书证,缺一则不得言事。

"

永熙三年秋,谢渊集匠人骨血、藩王密约、先帝密旨为三证,踏丹墀而叩天听。

当王昌龄的"

黄沙百战"

化作殿角风铃,且看这十年夜访如何凝霜为刃,让北斗贪纹永刻罪碑,使匠人血泪终见天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永熙三年九月廿二,卯时初刻。

金銮殿的青铜龟鹤香炉吐着沉水香,谢渊的官靴踏过九级汉白玉阶,腰间寒梅玉佩与泰昌帝密旨的玉匣相碰,发出清越的响声。

他抬头望向殿中,永熙帝的冕旒在晨光中流转,恰与殿外数千匠人手中的砖模反光遥相辉映。

"

启禀陛下,"

谢渊的声音沉稳如钟,在蟠龙柱间回荡,"

二十年萧氏官窑贪腐案,今已水落石出。

"

他展开丈二长卷,匠人骸骨拓片上的三百二十道刻痕首先映入眼帘,"

这些掌心刻着砖模编号的白骨,正是元兴十七年海塘案的匠人遗骨。

"

殿中重臣皆倒吸冷气,泰昌帝的堂弟、刑部尚书萧睦之拍案而起:"

胡说!

海塘案记载匠人病故......病故?"

谢渊冷笑,捧出《襄王密约》,封口的蟠龙印缺睛处对着阳光,"

此约记载,元兴十七年冬,襄王萧漓令太府寺右曹王崇年,以泰昌帝密语为幌,强征匠人三百二十名,砖模铸箭毕,尽封于丙巳位砖窑。

"

他指向约中朱批,"

李邦彦的分赃竹筹、王崇年的铸造账,尾数皆为七,正是每七石粮换一具弩机的铁证。

"

永熙帝的手指在龙案上骤然收紧,目光落在谢渊手中的青铜钥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