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36章 瓦剌大可汗也先谕大吴皇帝萧桓书

瓦剌大可汗也先谕大吴皇帝萧桓书

瓦剌大可汗也先,承长生天护佑,统漠北十七部,控弦之士五万,马踏阴山,气吞南荒。今遣使者持节,谕大吴皇帝萧桓:

昔土木之役,尔师大溃,先帝北狩(暗指类似明英宗北狩事),边卫尽丧;独石口烽燧不举,宣府城甲士无存。朕率草原健儿,踏霜雪、越长城,非欲屠灭尔国,实怜尔民困于兵戈,愿与尔分疆而治,共息烽烟。

尔若识时达变,奉玺献城:朕即封尔为江南顺义可汗,世掌江南十四州,岁赐尔漠北良马二百匹、狐貉毛皮千张,许尔仍用大吴正朔,以安宗族;尔部镇刑司石迁,忠直识变,朕将授其大吴摄政之职,总领江北庶政,仍用尔旧臣,不更赋税,以安民心。若尔国库有余粮,可献三万石赈我漠北饥民,朕即撤兵北还,永结盟好,不复南犯。

若尔执迷不悟,欲抗朕之锋:朕已命左贤王率骑万五千攻大同,断尔西援之路;知院率骑万五千攻宣府,阻尔东调之兵;朕自将中军三万,携攻城之具,直指居庸关,五日破关,十日围京师!届时焚昌平先帝陵寝,戮尔宗室于太庙,收尔百姓为牧奴,毁尔宫室为牧场 —— 此非朕之暴,乃尔拒天拒命、自招祸殃!

尔今边军缺粮三月,京营怯战者十之七八;玄夜卫虽有锐卒,难敌草原铁骑之冲;石迁已密遣心腹至朕帐下,愿为内应,待朕兵至德胜门,即焚尔火器库、绝尔粮道。尔孤立无援,徒守空城,岂能挡朕百万之师(虚张声势以慑敌)?

朕念尔曾为中原之主,不忍见尔身死国灭、社稷为墟,故先谕之,望尔三思!限尔三日内奉传国玺、开正阳门献城,遣亲王一人为质,随朕使者还漠北;若逾限不至,朕之先锋已抵独石口,旌旗映日,铁骑扬尘,尔再无转圜之机!

长生天不佑悖逆之君,草原风不护顽抗之师 —— 尔当自择祸福,毋贻后悔!

瓦剌大可汗也先 亲谕

漠北龙庭 夏月初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瓦剌也先蕞尔胡虏,敢犯边墙、递劝降书,以 “献城封王、分治江南北疆” 诱朕,其心叵测;镇刑司石迁通敌媚敌,谋焚火器库、胁朕降虏,罪不容诛!今奸佞伏诛,边尘暂息,然恤忠、固防、拒敌、传典之事,需立制以守;来岁国计,需六部协同以谋。特颁此诏,着各部院遵行:

一、通州卫小兵三人,因阻石迁逆谋遭诬陷致死,其忠可旌,其节可悯。朕特追赠三人为 “大吴忠卒”,敕礼部择吉日入祀京师 “忠勇祠”,四时致祭;其家属抚恤金,着户部按 “边军阵亡家属例” 加倍拨付,每月支米五石、银十两,直至亲属身故,该部需派员督办,不得推诿延误。

二、京师九门乃社稷藩篱,防务督查需专司专责。着兵部增设 “京师拒敌司”,秩从四品,专司九门防务巡查、火器库监管、守御章程核验,凡防务疏漏、器械缺损者,即时奏报;该司由都督同知岳谦兼领,择清正干练之吏辅之,每月朔日向朕呈递防务奏疏,详报守御情状。

三、边地乃国门之障,瓦剌动向、旧党余孽需实时侦缉。着玄夜卫设 “边地侦缉哨”,隶北司管辖,每边卫设哨长一人,秩从六品,专司瓦剌游骑动向侦缉、旧党残部清查、边卫防务暗察,凡遇敌踪、逆迹,需即刻传驿报京,不得隐匿延误;哨长由玄夜卫北司遴选得力暗探充任,每岁考绩,优者升阶,劣者罢黜。

四、德胜门乃拒敌守国之要地,忠勇事迹当勒石铭记。着工部拨银万两,于德胜门城楼西侧营建 “拒降亭”,亭内立碑,详刻也先劝降之狂、石迁通敌之逆、朕焚书拒降之志、百官百姓护京之忠,供军民瞻仰,使后世知守国之艰、忠义之重;工程需于德佑十六年夏前竣工,该部需遣侍郎督工,务使规制庄重、镌刻精工,不得敷衍。

五、“拒降守国” 乃大吴中兴之要绩,需载典传后,以励万世。着礼部将此事纳入《大吴祀典》,自明年始,每岁夏祭,朕亲率百官至天坛祭拜,宣读拒敌训辞,表彰忠勇之士;另着礼部明年将 “拒降守国” 之事详记入《大吴礼典》,载朕察奸、群臣护国、兵民守土之绩,传示后世,使君臣百姓皆知 “宁死不降、守土有责” 之理。

六、来岁国计,需六部协同,固长久之安。着吏部明年起,持续考核全国官员,以 “忠君守土、清正廉洁” 为要,擢升拒敌守国中表现突出及平日政绩优良者,罢免贪腐畏缩、与旧党有牵连者,考核结果抄送内阁备案;着户部明年秋收时,收购秋粮十万石,分储京师及边地粮仓,补充军储,确保粮饷无虞;着工部明年赶造火器二百门,修缮边军堡寨,加固箭楼、添设滚木,限明年秋前完工,该部需派员验收,确保坚固可用;着兵部明年再编练兵卒五千人,扩编边军,由太保谢渊统筹训练,务使兵卒精熟战法、能战能守;着刑部明年修订《边地防务律》,完善通敌、降敌、防务疏漏等罪名之量刑,凡私议降敌、破坏边防者,罪加一等;着礼部明年将历年忠勇之士名录,汇集成册,藏于礼部祠祭司,每岁核验增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朕再谕:瓦剌也先,尔恃一时之悍,敢以虚言诱朕!朕承大吴列祖基业,抚有万方兆民,守昌平陵寝,护京师黎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昔商纣亡于媚敌,周武兴于拒夷,朕虽不才,岂能效纣之昏?尔若再敢犯边,朕必命边军、乡勇合力击之,使尔虏骑无还!

各部院若有阳奉阴违、敷衍塞责者,玄夜卫可即时拘拿,下诏狱署勘问。钦此!

大吴皇帝萧桓讨瓦剌也先檄

朕承大吴列祖列宗之业,奉天命以抚万民,守昌平之陵寝,固华夏之金汤。今瓦剌也先蕞尔胡虏,犬羊之性,敢犯边墙,妄递劝降之书,以 “献城封王” 诱朕,以 “焚陵戮民” 胁朕 —— 此非劝降,实乃辱我宗社、欺我苍生!朕谨布告天下,声讨其罪,以励军民:

尔也先本漠北小部,赖我大吴往昔恩赏,得通互市,饱食粟帛;却忘恩负义,乘我边军偶有疏失,辄兴兵犯境,屠戮边民,掠我财货。昔年土木之役,尔拘我先帝(暗合前史脉络),已背盟约;今又虚张 “控弦五万” 之辞,妄言 “十日破京师”,何其狂悖!尔书言 “怜民困于兵戈”,却欲收我百姓为牧奴、毁我宫室为牧场 —— 此乃豺狼之语,何怜之有?尔言 “永结盟好”,却索粮三万石、质我亲王 —— 此乃掠夺之实,何盟之有?

更有甚者,尔勾结我大吴逆贼石迁,令其为内应,谋焚火器库、绝我粮道。石迁本为镇刑司提督,受朕厚恩,却怀奸背主,私通胡虏,欲借尔之力屠我宗室、夺我社稷 —— 此等国贼,天地不容!朕已命玄夜卫擒其党羽,明正典刑,曝首九门,以儆效尤。尔恃此逆竖为援,殊不知我大吴军民早已识破其奸,今石迁伏诛,尔之内应已除,徒留笑柄于天下!

朕今谕尔也先:我大吴非无兵无粮之邦!九门兵卒精练,火器齐备,德胜门、安定门守御如铁;边地宣府、大同卫将士枕戈待旦,烽燧相连,岂惧尔草原铁骑?户部已备粮十万石,输往边地,军卒无饥寒之虞;工部赶造火器二百门,加固堡寨,城防无疏漏之患。朕之臣民,忠勇尚义,去年瓦剌围京,乡勇皆愿执戈护城,今闻尔来犯,百姓争相输粮助战 —— 此乃民心所向,天意所归,尔岂能撼之?

昔商汤逐昆夷,周武驱玁狁,皆以少胜多,以义破暴,盖因天道佑忠、民心护义。尔也先恃力逞凶,逆天而行,必遭天谴!朕今昭告天下:凡能斩尔也先之首、破尔胡骑者,朕封其为 “镇北侯”,赏黄金千两、食邑千户;凡能擒获尔部将校者,皆论功升阶,厚赏不吝。若有敢私通胡虏、妄言降敌者,无论官民,皆诛九族,无赦!

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守社稷而死,不献京师而生!尔若敢犯居庸关、逼德胜门,朕必亲率六师,与尔决战于城下;朕之臣民,必与朕同心协力,将尔胡骑逐回漠北,使尔再也不敢南向而窥!

长生天若佑善,必诛尔此等悖逆之贼;草原风若有灵,当吹尔败亡之讯于漠北!尔其早悟,速速退兵,尚可保尔部落残喘;若执迷不悟,朕必令尔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钦此!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