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558章 六十忠魂堆作障,寸心孤勇贯重关

卷首语

《大吴史?岳峰传》载:"德佑十四年八月,大同卫内城陷,指挥岳峰率残卒七十三人守十字街钟楼。身被七创,刀痕深可见骨,左肋裂五寸,右腿箭透胫,犹倚柱督战,声嘶力竭。北元兵环攻者三,皆为其所部以血肉躯挡回,死者凡六十二人,尸积如垣,护峰于核心,垣隙犹见吴兵甲片,与砖缝血痕交结。"

《边镇志?忠烈篇》补:"峰重伤后,镇刑司前缇骑郑屠(原大同卫镇抚司吏,因贪墨粮饷遭峰弹劾,怀怨降敌)引北元左贤王至,指钟楼道 ' 擒岳峰者赏牛羊千头,隶大同万户府 '。时吴兵余三十人,皆面有菜色 —— 镇刑司自七月中旬始扣粮,初减日饷三成,至七月底竟断供,将士日食一餐,或煮弓弦为粥,犹裂衣为带,束峰伤口,曰 ' 将军不死,我等不散 '。峰知势不可支,取贴身麻衣,以指血书 ' 援军至否 ' 四字,投楼下,为小卒王二狗(年十五,阳和口守将遗孤,父为镇刑司扣粮饿死)藏于发髻,以汗渍封护,后献于宣府总兵谢渊,麻衣犹带血痂七处,与峰创痕合。"

残垣血溅夕阳殷,刀劈肌骨未肯还。

六十忠魂堆作障,寸心孤勇贯重关。

已无余力撑躯壳,犹抱孤忠照宇寰。

莫叹援兵消息杳,战袍裂处是河山。

八月十三,残阳把断墙染成块凝固的血,砖缝里的血珠被风一吹,凝成暗红的冰碴,顺着墙根往低洼处淌,在青石板上画出蜿蜒的痕,像条不肯断的血脉。周铁山靠在断裂的箭楼上,胸甲被劈开道尺长的口子,血浸透了里面的麻布,黏在肋骨上,每喘口气都像有把钝刀在腔子里搅。他看见自己的刀插在不远处的敌兵胸口,刀刃上的血珠正往下滴,砸在对方的毡靴上,溅起细小的红。

“将军!西墙快守不住了!” 十六岁的小兵狗剩拖着条伤腿爬过来,手里的断矛只剩半截,矛尖还挂着块敌军的皮肉。周铁山刚要起身,后腰突然传来钻心的疼 —— 是早上被弯刀划开的伤口,血把裤腿都浸透了,黏在地上的血痂被扯得生疼。他抓起身边的断箭,咬着牙往狗剩手里塞:“把那面旗竖起来!”

旗杆就斜插在残垣的豁口处,红绸旗面被箭射得像筛子,“忠勇” 二字被血渍晕成紫黑的团。狗剩刚把旗杆往石缝里插,就被支流矢穿透了咽喉,他倒下去时还死死攥着旗角,尸体顺着墙坡滚下去,旗面扫过断砖,带起的血珠在夕阳里划出道弧线。周铁山嘶吼着扑过去,用身体挡住旗杆,敌军的刀砍在他的背上,甲叶碎裂的脆响里,混着他闷雷似的骂:“狗娘养的!老子在这儿!”

六十个弟兄,现在还能站着的只剩七个。他们背靠背挤在残垣的死角里,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伤,有的断了胳膊,有的少了耳朵,还有的被箭钉在墙上,只能用牙齿咬着短刀往敌军身上捅。周铁山数着地上的尸体,自己的弟兄和敌军的叠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只有明军的铠甲在夕阳下泛着暗哑的光,像堆烧红后冷却的铁。

“堆起来!” 周铁山突然喊,声音劈得像破锣。他拖着伤腿往尸体堆爬,把弟兄们的尸体往缺口处挪,敌军的尸体也被拽过来,层层叠叠堆成道肉墙。老陈的尸体被压在最上面,他的左手还保持着握弓的姿势,手指关节因为僵硬而蜷曲,周铁山掰开他的手,里面掉出半块干粮 —— 是早上分的,他舍不得吃,想留着给伤员。

肉墙刚堆到半人高,敌军的箭雨就泼了过来。周铁山看见老马头的脑浆溅在旗面上,那面旗又晃了晃,却没倒。他突然想起出发前,都护岳峰拍着他的肩膀说:“守住这关,就守住了身后的千里地。” 当时岳将军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甲胄上的霜花落在周铁山手背上,凉得像冰。

“援兵…… 怕是不会来了。” 断了条腿的王武靠在砖堆上,声音里带着哭腔。他怀里的信鸽早就被流矢射死了,信还在,是给家里的,说 “打完这仗就回去娶翠儿”。周铁山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的水囊递过去,里面只剩最后口浑浊的水,混着点血沫。他看见王武喝了水,突然笑了,说:“俺爹说,当兵的死在战场上,是福气。”

暮色漫上来时,敌军开始撞门。木槌砸在残破的城门上,咚咚的声响像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周铁山数着剩下的弟兄,六个,五个…… 最后只剩他自己。后背的伤口已经麻木,血把他和身下的尸体黏在了一起,他试着动了动,却发现右手还死死攥着块城砖,砖面的凹痕里,是弟兄们昨天刻的 “守” 字。

敌军的刀劈开最后道缝隙时,周铁山突然笑了。他用尽全力把怀里的军旗往空中抛,旗面在风里展开,“忠勇” 二字虽然残破,却在暮色里格外醒目。他听见敌军的惊呼,看见他们的刀都往军旗的方向砍,却没注意自己正往炸药堆爬 —— 那是最后的保命符,本想等援兵来了再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子在这儿!” 他点燃导火索,火星滋滋地往上窜。敌军的刀刺穿他的胸膛时,他看见军旗被支箭钉在了对面的崖壁上,红绸在风里飘,像朵开在血里的花。爆炸的巨响吞没了所有声响,残垣的碎片在火光里飞,带着血肉和甲片,像场红色的雨。

不知过了多久,有只乌鸦落在断裂的旗杆上,啄食着上面的血痂。风卷着残破的战袍掠过残垣,那战袍的裂口处,露出里面绣的山河图 —— 是周铁山的娘绣的,说让他记着自己守的是啥。战袍被风吹着往关隘里飘,像只折了翅膀的鸟,最终落在堆还没冷透的尸体上,那尸体的手指还蜷着,像是在攥着什么。

黎明时,迷路的驿卒路过此地,看见崖壁上的军旗还在飘。他走近了才发现,旗杆下堆着六十具明军尸体,每个人的姿势都像是在往前冲,最底下的那具手里,攥着块城砖,砖上的 “守” 字被血浸得发亮,像是用生命刻上去的。驿卒突然跪下来,对着残垣磕了三个头,他知道,自己要送的急报里,又多了个该被记住的名字。

辰时。大同卫十字街的晨雾裹着血腥味,岳峰靠在钟楼的砖柱上,左肋的伤口又裂了,血顺着甲缝渗进砖缝,晕开朵暗红梅。昨夜巷战,他为护小卒王二狗,替挨了北元兵一劈山刀,此刻每喘口气,都像有把钝锯在膛里拉扯。

"将军,喝口米汤。" 王二狗捧着个豁口瓦碗,粥里飘着几粒米 —— 这是全城最后的存粮,昨夜从粮仓废墟里刨出来的,原本够三十人分两餐,却被镇刑司降卒偷偷倒了一半喂马,说 "北元王爷要吃新鲜的"。岳峰摆摆手,目光扫过周围的士兵:老张的左臂不自然地垂着,那是前日为夺箭杆打断的;小马的右腿缠着破布,血渍已发黑,却还拄着根断矛站着 —— 他们都是阳和口的旧部,跟着他守了三年边,镇刑司的账册里记着 "岳峰部粮款月亏三成",此刻终于见了真章。

巳时,北元兵又攻。郑屠的声音隔着尸堆传过来,尖利得像刮锅:"岳峰!你看看城头上的旗 —— 镇刑司的虎头旗都换北元狼旗了,还等什么援军?李缇骑早说了,你就是个弃子!"

岳峰突然笑了,笑声扯动伤口,疼得他额头冒汗。他想起三月里,镇刑司缇骑来查 "通敌案",把他的军粮账翻得稀烂,指着 "日食米一升" 的记录骂 "虚报冒领",其实那时将士已日食八合,多报的二合,是他偷偷典了妻舅送的银带换的。"郑屠," 他扬声喊道,声音嘶哑如破锣,"你去年给李谟送的那匹汗血马,账册上写着 ' 大同卫贡献 ',此刻是不是正驮着北元王爷耀武扬威?"

郑屠的骂声戛然而止。岳峰瞥见北元阵里有人扯了扯郑屠的衣袖,那是个穿镇刑司服饰的人 —— 李谟案里漏网的文书,账册残页记着 "刘文书送北元地图三幅,得银二十两"。

午时,日头正毒。北元兵用盾牌搭成个移动堡垒,一步步逼近钟楼。老张突然吼了声,举着断矛冲出去,扎进最前面那面盾牌的缝隙里,北元兵的刀立刻从侧面劈来,老张的头滚落在地,眼睛却还盯着钟楼,像在看岳峰是否安好。

岳峰的手摸到腰间的短刀 —— 那是神武爷年间的旧物,柄上刻着 "守土" 二字。他突然想起去年永熙帝南巡,在边镇看见士兵穿单衣,怒斥镇刑司掌印 "苛待将士",转头却给了岳峰一巴掌,说 "你为何不早奏"。那时他跪在地上,听着镇刑司缇骑在帐外偷笑,才明白:有些话,不是不想奏,是奏了也白奏。

未时,风卷着纸钱飞过断墙 —— 是北元兵在烧吴兵的尸体,说 "给你们送点盘缠"。岳峰的右腿又中了一箭,箭头穿透小腿,钉在砖柱上,把他钉成了个 "大" 字。小马扑过来要拔箭,被他按住:"别费力气,留着劲杀几个够本。"

他看见王二在哭,这孩子才十五,是阳和口守将的遗孤,爹就是因为镇刑司扣粮饿死的,临死前让他 "跟着岳将军,别学那些克扣军饷的"。岳峰摸出块碎银 —— 那是上个月谢渊偷偷塞给他的,说 "打点镇刑司的人",此刻塞进二狗手里:"等会儿打起来,你从钟楼后墙跳,往宣府跑,告诉谢总兵... 告诉谢总兵,别信镇刑司的人。"

申时,北元兵第三次进攻。这次他们学乖了,不砍人,专射钟楼的木梁。一根横梁砸下来,压断了小马的脊梁,他临死前还在喊 "将军快走"。岳峰突然觉得力气回来了,拔出短刀砍断腿上的箭杆,血喷出来的瞬间,他吼道:"把尸体堆起来!"

三十个残兵立刻明白了。他们拖着伤躯,把同伴的尸体搬到钟楼四周,叠成道半人高的肉墙。王二狗搬不动老张的尸体,趴在上面哭,岳峰走过去,帮他把尸体推到墙根,掌心沾了老张胸口的血,温热得像还活着。"记住," 岳峰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咱们是大吴的兵,死了也要朝着京师的方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