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553章 莫叹奸谋能肆暴,黎明自有捕逃兵

卷首语

《大吴史?刑法志》载:"德佑十四年八月初二,镇刑司缇骑李谟闻密信事泄,帝命玄夜卫指挥使赵承祖捕治其党,遂于酉时矫制,以 ' 镇刑司奉诏复审钦犯 ' 为名,率本司番役三百人,各持镔铁刀、钩镰枪,夜攻诏狱署。署丞王景率狱卒五十人凭墙拒守,身被七创,左臂为刀所断,犹倚门叱曰 ' 此乃伪诏 '。至三更,狱墙西南角崩二十有三丈,兵部侍郎张敬、镇刑司佥事王迁等十七人逾垣而遁,京师九门遂闭,玄夜卫缇骑分道搜捕,时人谓之 ' 德佑朝最烈狱变 '。"

《玄夜卫档?沈炼手记》补:"镇刑司番役选自亡命徒,隶 ' 镇抚司刑房 ',月支双饷外,每捕一人辄分其半产,故多悍勇无顾忌。李谟劫狱前一日,召番役头目十二人于私宅 ' 听竹轩 ',置酒高会,出北元所赠金元宝五十锭,指曰 ' 事成,此皆尔等之物,且封千户 '。有番役陈五泣曰 ' 家有老母,恐遭株连 ',谟即拔靴中匕首刺其喉,血溅酒器,曰 ' 敢怀二心者,视此 '。玄夜卫潜伏哨王瑾伪作番役,密报曰 ' 谟定三更举事,以三短一长为号 ',故赵承祖预伏甲士三百于狱外民舍,截获逃犯九人,仅八人得脱。"

黑风卷地掩残星,缇骑挥刀夜劫庭。

矫诏欺天开铁锁,私恩结党犯宫扃。

墙倾已见囚冠走,巷战犹闻甲叶鸣。

莫叹奸谋能肆暴,黎明自有捕逃兵。

德佑十四年八月初二,黑风像无数只黑手,从天际扯下最后几颗残星。镇刑司监狱的墙头上,枯草被风卷得乱舞,铁栅栏在风中发出咯吱的哀鸣,像头困在笼中的野兽。三更的梆子刚敲过,巷口突然窜出十几道黑影,玄色衣袍在风中鼓荡,腰间的环首刀闪着冷光 —— 是缇骑,他们靴底裹着麻布,脚步轻得像猫,刀刃划过栅栏的声响在寂静里格外刺耳。

“奉诏提审重犯!” 领头的千户举着黄绸卷轴,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狠劲。狱卒刚要辨看诏书,寒光已掠过脖颈,热血喷在冰冷的铁锁上,瞬间凝成细小的血珠。缇骑们挥刀劈开牢门的铁锁,锁链崩断的脆响里,混着囚犯们惊恐的喘息。

“李大人有令,‘叛党’尽数‘提走’。” 千户舔了舔刀上的血,眼神扫过牢房里缩成一团的人影。那些囚犯多是前几日被罗织罪名的边将家眷,有的还戴着镣铐,脚踝磨得血肉模糊。此刻见缇骑挥刀砍断镣铐,反而吓得往墙角缩,不知这 “提走” 是生是死。

最里面的牢房关着岳峰的老仆岳忠。老人被打得只剩半条命,肋骨断了三根,却仍死死护着怀里的包裹 —— 里面是岳峰的旧甲,甲片上还留着黑松林战役的箭痕。缇骑的刀挑开牢门时,他突然扑上去抱住对方的腿,牙齿咬进对方的靴筒:“岳将军是忠臣!你们这**贼不得好死!”

刀光闪过,老人的喊声戛然而止。千户一脚踹开他的尸体,踢翻那个包裹,旧甲上的箭痕在火把下泛着暗红的光,像只瞪圆的眼。“搜!看看有没有密信!” 他挥挥手,缇骑们立刻翻箱倒柜,木枷被劈碎的声响、囚犯的哭嚎、刀砍木板的脆响,在黑夜里搅成一团。

突然,西墙传来轰隆巨响。是几个囚犯趁乱推倒了朽坏的墙根,砖石滚落的烟尘里,十几道身影跌跌撞撞地往外冲。“追!” 千户嘶吼着,带人追了出去,刀光在黑巷里划出一道道冷弧。有个穿囚服的少年跑得慢,被缇骑的刀刺穿了后背,他怀里的血书掉在地上,墨迹被雨水泡得发涨,上面 “岳峰冤” 三个字在火光里格外刺眼。

巷战的甲叶声惊醒了附近的百姓。有胆大的从门缝里偷看,看见缇骑举着火把在巷子里追杀,跑不动的囚犯被一刀劈倒,血顺着青石板的缝隙往低洼处流,汇成小小的溪流。岳家的小孙子抱着块半截的砖,躲在垃圾桶后面,看见父亲被砍倒,突然冲出来咬缇骑的胳膊,却被一脚踹飞,撞在墙上晕了过去。

“快!天亮前清干净!” 千户看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焦躁地催促。他袖口的暗袋里藏着李嵩的密信,上面写着 “斩草除根,勿留活口”,墨迹还带着墨香,是昨夜亲手交给他的。可此刻,逃跑的囚犯已钻进错综复杂的胡同,像水滴进了沙堆。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巷子里渐渐安静下来。缇骑们拖着尸体往车上搬,血在地上拖出长长的痕,被晨露浸得发暗。千户检查着现场,看见墙根的草里藏着个衣角,猛地拔刀砍去,却只削下块破布 —— 是岳忠怀里的旧甲碎片,上面还沾着老人的血。

就在这时,街口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不是缇骑的轻步,而是带着重甲的沉稳步伐。千户心里一紧,抬头看见晨光里站着队禁军,领头的将军握着柄长剑,剑穗上的红绸在风里飘 —— 是沈炼,玄夜卫的新指挥使,昨夜刚从大同卫赶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奉陛下令,缉拿擅闯镇刑司、滥杀囚犯的乱党!” 沈炼的声音像块冰,掷在巷子里。缇骑们慌了神,有的想拔刀反抗,有的转身就跑,却被禁军的长矛拦住去路。千户刚要掏出李嵩的密信当挡箭牌,沈炼的剑已刺穿他的咽喉,密信飘落在地,被晨露浸开的墨迹里,“私恩结党” 四个字渐渐清晰。

阳光爬上墙头时,巷子里的血迹已被冲刷干净,却冲不掉石板缝里的暗红。沈炼蹲下身,捡起那块旧甲碎片,甲片上的箭痕还留着当年的豁口。不远处,几个禁军正扶起晕过去的岳家小孙子,孩子怀里还紧紧攥着半块砖,砖上沾着的血在阳光下泛着红。

“搜捕漏网的缇骑,一个都别放过。” 沈炼站起身,剑上的血滴在地上,很快被晨露冲淡。他望着天边的朝霞,想起昨夜陛下的旨意:“奸邪肆虐太久,该让他们看看,黎明总会来的。”

胡同深处传来几声短促的喝问,是禁军在盘查可疑人等。沈炼知道,这场追捕才刚刚开始,但他握着剑的手很稳 —— 那些藏在暗处的奸谋,那些沾满鲜血的私恩,终究会在阳光下无所遁形。就像此刻穿透云层的阳光,正一点点照亮镇刑司监狱的每个角落,包括那些被黑暗掩盖了太久的真相。

亥时。镇刑司后堂的灯油快燃尽了,李谟捏着密信的手在抖。信是心腹赵三从京师捎来的,墨迹洇着汗:"玄夜卫围张侍郎府,沈炼持陛下剑赴诏狱"。他突然将信塞进嘴里,齿间尝到血腥味 —— 那是三天前杀粮官时溅在纸上的。

"大人," 番役头目钱六推门进来,腰间的铁链哗啦作响,"诏狱署的弟兄回话,说王迁在牢里喊 ' 若能出去,必供出大人主使 '。"

李谟盯着他腰间的镣铐钥匙 —— 那是镇刑司特制的 "万字锁",只有他和钱六有。三个月前他让钱六给诏狱看守塞了三百两,此刻倒成了劫狱的关键。"你带多少人?" 他声音发哑,烛火照在他断指的伤疤上,那是去年岳峰血书里提到的 "李谟缇骑" 的印记。

子时,诏狱署外的胡同里飘着雨。钱六带着番役们蹲在墙根,每个人怀里揣着块浸了油的麻布。第三队的王小二总摸袖里的平安符,那是他娘求的,此刻被汗浸得发软。"头," 他凑到钱六耳边,"听说玄夜卫的沈炼在里面审张敬,那人是出了名的狠..."

钱六踹了他一脚,却没用力。他知道王小二的儿子刚满月,昨夜还求他 "若事败,照看下家小"。"闭嘴," 他低声道,"李大人说了,劫狱后去通州码头,有船送咱们去北元。" 这话他自己都不信 —— 李谟早上还在帐里算 "若献城,北元能封多大官"。

诏狱署内,沈炼正提着灯笼审张敬。牢门的铁锁上还挂着镇刑司的封条 —— 那是三天前李德全让人贴的,说 "待查清再移交"。张敬瘫在地上,看灯笼光在墙上晃,突然笑了:"沈百户,你可知李谟给狱卒的好处?每人每月两石米,够养全家..."

话没说完,院外突然传来铁链拖地声。沈炼猛地吹灭灯笼,摸出靴子里的短刀 —— 那刀是岳峰亲卫周显送的,刀鞘上还留着大同的沙痕。"通知玄夜卫," 他对身后的亲卫低语,"镇刑司的人来了,按预案行事。"

丑时一刻,"轰" 的一声巨响,诏狱西墙塌了半截。钱六带着番役们冲进去,火把照见牢门上的锁,手却顿了 —— 那锁是玄夜卫的 "子母锁",比镇刑司的万字锁多三道机关。"砸!" 他喊着,心里却发凉,李谟说 "狱卒会内应",此刻连个人影都没有。

王小二举着锤子发抖,他看见墙根有血迹,像人被拖过的痕迹。突然从房梁上落下网子,将前排番役罩住,玄夜卫的箭雨紧接着射来。他听见钱六喊 "快退",自己却被后面的人推着往前,平安符从袖里掉出来,被马蹄踩碎在泥里。

张敬在牢里听见外面的厮杀,突然站起来撞向木柱。沈炼一把按住他,见他眼里闪着光:"沈百户,我招!李谟与北元约定,劫狱后烧镇刑司档案库,嫁祸给玄夜卫..." 话音未落,牢门被撞开,李谟提着刀站在门口,身后跟着十几个浑身是血的番役。

"张侍郎倒是识时务," 李谟笑,刀尖滴着血,"可惜晚了。" 他挥刀砍向沈炼,却被对方侧身躲过,刀劈在牢门的铁条上,火星溅在张敬脸上。沈炼盯着他的刀 —— 那刀柄缠着金丝,是去年李德全赏的,此刻却沾着诏狱卒的血。

寅时,镇刑司档案库突然起火。守库的老吏刘福被捆在柱子上,看着李谟的心腹翻找 "扣粮十七万石" 的账册。"你们会遭报应的," 他咳着烟,"那账册我早抄了副本,藏在..." 话没说完就被堵住嘴,火舌舔着他的衣角,他想起十年前给岳忠泰送过粮,那时的镇刑司还不敢这么无法无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外面传来玄夜卫的呐喊,放火的番役们慌了神。有个年轻的想救火,被头目一刀砍倒:"李大人说了,烧干净才好赖给沈炼!" 火焰里飘出纸灰,其中有片沾着血 —— 是岳峰血书的抄件,李谟原想留着炫耀,此刻却成了引火的柴。

卯时,通州码头。李谟带着越狱的王迁等人跳上渔船,船老大哆嗦着解缆,却发现锚链被铁链锁死了。"怎么回事?" 王迁拔刀威胁,却见船老大指向水面 —— 玄夜卫的巡逻艇正从雾里冒出来,船头站着沈炼,手里举着李谟与北元的密信。

李谟突然笑起来,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半枚调兵铜符的仿制品 —— 他原想用来骗北元,此刻却狠狠砸在水里。"岳峰啊岳峰," 他对着大同方向磕头,"我输了,可你也死了..." 话音未落,箭穿透了他的喉咙,血溅在船板上,与之前抢来的盐引混在一起。

辰时,诏狱署的火灭了。沈炼站在废墟里,看着被抬出来的尸体,其中有钱六 —— 他怀里揣着封没写完的家信,说 "若能活,带儿子去种地"。玄夜卫指挥使赵承祖递来名册:"逃了三个,都是李谟的亲卫,往蓟州方向跑了。"

沈炼捡起块烧焦的账册残页,上面 "十七万石" 的字迹还能辨认。他突然想起周显说的,岳峰死前还在问 "援军至否",喉头发紧:"发海捕文书,就算追到北元,也要把人带回来 —— 让他们看看,岳将军的血没白流。"

巳时,朝堂上。萧桓看着沈炼呈上的劫狱供词,其中有李德全给李谟的回信:"事急可烧诏狱,我在宫中专等消息"。他将供词拍在案上,玉圭都震掉了:"把李德全押来,朕要亲自审!"

通政使刘矩突然出列,手里捧着个匣子:"陛下,这是从李谟宅里搜的,是他给各边镇缇骑的密令,让他们 ' 待大

午时,镇刑司的牌子被拆了。玄夜卫的士兵正在清洗大门上的血污,有个小吏蹲在墙角哭 —— 他是去年被李谟逼着做假账的,此刻手里捏着沈炼给的免罪牌。阳光照进空荡的大堂,梁上还留着番役们拴绳索的痕迹,像道永远抹不去的疤。

片尾

《大吴史?刑法志》载:"镇刑司之变后,帝诏废镇刑司缇骑,其职权归玄夜卫北镇抚司,诏狱由三法司会同看管。凡宦官不得干预刑狱,着为令。"

《玄夜卫档?沈炼传》记:"炼追逃犯至蓟州,遇杨洪总兵,合兵擒之。三犯皆招,供出李谟与魏王萧烈有私,欲借北元乱而夺位。帝始悟,削萧烈王爵,锢于凤阳高墙。"

《边镇殉节录》补:"大同光复后,谢渊于镇刑司旧仓掘出所扣军粮,仅余四万石,皆已霉变。遂奏请帝 ' 永禁内官监边务 ',帝从之,立碑于大同卫,文曰 ' 军粮乃将士命,敢私扣者斩 '。"

卷尾

卷尾

《大吴史?刑法志》续载:"李谟劫狱后,率余党窜至通州卫,欲投北元,为玄夜卫沈炼部追及。八月初五,炼设伏于潞河桥,谟众皆醉卧舟中,被擒者凡百廿人。搜其身,得李德全所赠 ' 北元枢密院印 ' 木刻一枚,始知其早与敌约,拟叛逃后借兵反攻京师。"

《玄夜卫档?狱案汇编》记:"张敬、王迁越狱后,匿于吏部郎中赵全私宅。赵全为李德全姻亲,竟以 ' 罪官家属 ' 名义供给衣食,至八月初七始被搜出。时张敬正誊抄 ' 九边布防图 ',欲托番役送北元营,图上朱笔标注 ' 宣府粮道薄弱 ' 处,与李谟密信所述吻合。三法司会审,以 ' 通敌叛国 ' 定罪,凌迟者十七人,牵连革职者逾百,史称 ' 镇刑司之狱 '。"

《吴伦汇编?职官考》载:"叛乱平后,帝诏废镇刑司 ' 自行鞫狱 ' 之权,其番役员额减十之七,悉归刑部管辖。又命玄夜卫设 ' 缇骑稽查科 ',专查特务机构不法事,科印由内阁掌印官兼管,谓 ' 以内制外,以防专擅 '。此制沿用至永熙朝,终大吴一代未再变。"

《罪惟录?轶事》录:"李谟伏诛之日,京师百姓聚观,有老妇持锥刺其尸,哭曰 ' 吾儿在大同饿毙,此獠之罪 '。后查抄其宅,得赃银三十万两,皆熔铸成 ' 镇刑司 ' 字号银锭,原拟 ' 献城后分赠党羽 '。帝命将银锭熔为军饷,押运大同,每锭刻 ' 岳峰 ' 二字,曰 ' 以奸佞之财,慰忠烈之魂 '。"

时人有《潞河叹》诗讽其事:"缇骑挥刀夜劫牢,潞河舟中醉魂骄。通敌印信藏怀袖,叛国图籍落市朝。百口同诛犹恨晚,九边重镇始得牢。莫嗔天道多反复,自有青锋斩恶苗。"

缇骑挥刀夜未央,诏狱墙倾血溅梁。假诏终难欺日月,真凶怎脱网罗张。焚书空费奸谋计,劫狱反成罪证章。莫道权阉能肆恶,天刑终到镇刑堂。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