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535章 年旧部同生死,一夕惊变辨尔曹

卷首语

《大吴史?刑法志》载:"镇刑司番役隶北厂,掌缉捕、刑讯,其属有总旗、小旗,皆选自亡命,许持 ' 密杀令 ' 行事,不隶三法司辖制。德佑十四年六月,宣府卫总兵岳峰暂掌大同卫事,镇刑司总旗刘三率番役七人夜袭其营,为亲兵所杀,获 ' 密杀令 ' 一纸,钤 ' 镇刑司北厂 ' 印,令末注 ' 事泄则焚 '。谢渊审余党,供称 ' 家属为李嵩所质 ',帝萧桓命玄夜卫护番役家眷,然三法司勘令上笔迹,竟与李嵩幕僚王敬同。"

《镇刑司典》补记:"是月,北厂火焚档册百卷,称 ' 遭雨霉烂 ',时人疑为焚杀岳峰之佐证。"》

北厂番徒夜带刀,寒芒暗指节楼高。

年旧部同生死,一夕惊变辨尔曹。

密令焚时烟未冷,残尸语处血犹臊。

谁将朱笔瞒天算,不及亲兵寸铁牢。

德佑十四年六月初七,宣府卫总兵府的烛火亮至三更。岳峰正核大同卫战死将士名册,笔尖在 "周平" 二字上顿住 —— 这孩子是雁门关老兵的独子,上月在秘道为护账册被缇骑所杀。案头堆着谢渊派人送来的卷宗,最上面是 "镇刑司北厂番役名录",总旗刘三的名字旁画着红圈,注 "永乐二十二年魏王旧部,贬为番役"。

亲兵赵二郎推门进来,甲胄上还沾着晨露:"将军,西营的马夫说,这几日总见几个面生的挑夫在营外转悠,腰里鼓鼓囊囊的,像是带了家伙。" 岳峰抬眼,烛火映着他眼底的红血丝 —— 自大同解围后,他已三日未眠。"挑夫?" 他指尖敲着案角,"宣府卫的粮道归玄夜卫巡防,哪来的外乡挑夫?"

镇刑司北厂的暗室里,总旗刘三正摩挲着柄三寸匕首,刃上淬着乌光 —— 是镇刑司特制的 "断魂药",见血封喉。小旗张狗儿缩在角落,手里攥着张字条,是妻儿被押在北厂狱的画像。"总旗," 他声音发颤,"岳将军... 当年在雁门关救过俺哥,真要..."

刘三踹向他的膝弯,匕首抵在他咽喉:"李首辅说了,办了这事,你妻儿就放出来;办砸了,连你那瘸腿老娘都得填护城河。" 他从袖中摸出 "密杀令",黄麻纸在烛光下泛着冷光,"看看这印,是镇刑司北厂的,杀了岳峰,算他 ' 通敌拒捕 ',谁也查不到咱们头上。"

初更时分,宣府卫的更鼓声刚落,三个 "挑夫" 就借着月色摸向总兵府后墙。最矮的那个正是张狗儿,他背着的空柴捆里藏着两柄短刀,刀柄缠着防滑的麻绳 —— 那是他给儿子做木刀时剩下的。墙根的老槐树后,赵二郎正盯着他们,手里的弩箭搭着弦,箭杆刻着 "宣府卫左营",是周平生前磨利的。

"将军说,留活口。" 赵二郎对身后的亲兵低语,指尖按在弩机上。他看见 "挑夫" 腰间露出的铜牌,铸着半朵梅花 —— 那是镇刑司番役的标识,去年在大同卫搜粮时,他见过李谟的缇骑佩过。

岳峰的帐内还亮着灯,他故意将卷宗摊在案上,其中一卷翻到 "李嵩批调箭簇十万" 那页。窗纸上映出两个黑影,他缓缓起身,手按在腰间的短刀上 —— 这刀是元兴帝所赐,柄上缠的布条磨得发亮,浸过雁门关的血。

"咚" 的一声,后窗被撞开,匕首的寒光直刺面门。岳峰侧身避过,刀柄撞在对方肋下,听见一声闷哼。另一个黑影扑上来,他反手擒住对方手腕,却在触及对方掌心时一愣 —— 那是常年握锄头的老茧,不是缇骑的手。"你不是镇刑司的人。" 他低喝,将人按在案上,卷宗散落一地。

帐外突然响起兵器相撞声,赵二郎的吼声穿透夜色:"保护将军!" 岳峰瞥见被按之人的脖颈,有块月牙形的疤 ——《镇刑司名录》里记,张狗儿幼时被狼抓伤,正有此疤。"是谁逼你来的?" 他加重手上力道,对方却突然咬向舌尖,被他及时捏住下巴。

"刘三... 在西帐..." 张狗儿的眼泪混着汗流下,"俺妻儿... 在北厂..." 话音未落,帐帘被踹开,刘三举刀劈来,刃风扫过岳峰的鬓角,削落几缕发丝。

亲兵们已围了上来,七八个番役被砍倒在地,血腥味混着帐外的槐花香。刘三见势不妙,摸出火折子就要烧 "密杀令",赵二郎一箭射穿他的手腕,火折子落在柴草堆上,燃起一小簇火苗。"将军!这有个活的!" 亲兵拖着个断腿的番役过来,那人怀里掉出块木牌,刻着 "镇刑司小旗王六"。

岳峰捡起那纸 "密杀令",黄麻纸边缘已被火燎焦,"镇刑司北厂" 的印鉴却清晰可辨。他突然冷笑:"李嵩倒舍得下本,连 ' 密杀令 ' 都给你们了。"

三更天,宣府卫临时刑房里,张狗儿跪在地上,面前摆着两碗水 —— 一碗是他妻儿的救命符,一碗是断魂药。岳峰将木牌推到他面前:"王六招了,你们的家属都被关在北厂狱,可你知道李嵩怎么对他们?" 他从袖中掏出玄夜卫的密报,"上周有个番役的娘病了,北厂不给药,活活拖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狗儿的肩膀猛地垮了,像被抽走了骨头:"俺... 俺看见总旗刘三给李首辅的幕僚王敬递过信,那信上的字... 跟 ' 密杀令 ' 上的一样。"

次日清晨,谢渊在刑部值房收到岳峰派人送来的 "密杀令",墨迹已被血浸得发暗。他将令纸与李嵩往日的奏稿比对,笔画转折处都有个不易察觉的弯钩 —— 那是李嵩幼时练书法留下的习惯,连永熙帝都曾笑他 "字如毒蛇"。

玄夜卫指挥沈毅推门进来,手里捏着北厂的档册:"谢大人,刘三的籍贯写的是 ' 大同卫 ',可查户籍,根本没这人 —— 是假身份。" 谢渊指着令纸角落的墨渍:"这不是墨,是烟灰,北厂昨夜烧了档册,必是想毁他的底细。"

李嵩在府中听闻刺杀失败,将茶盏掼在地上,碎片溅到幕僚王敬的脚边。"废物!七个番役拿不下一个岳峰!" 他踱着步,孔雀翎官帽上的珠子晃得人眼晕,"密杀令呢?" 王敬脸色发白:"刘三没来得及烧... 怕是落到岳峰手里了。"

"去,告诉镇刑司掌印太监," 李嵩突然停步,眼底闪过狠厉,"就说 ' 番役谋逆,已就地正法 ',把刘三的家眷全杀了,一个活口不留。" 窗外的蝉鸣突然噤声,像被这话语掐住了喉咙。

六月初九,萧桓在紫宸殿见了岳峰派来的亲兵,那人捧着个锦盒,里面是烧焦的 "密杀令" 和张狗儿的供词。"岳将军说," 亲兵叩首,声音洪亮,"镇刑司若再掌生杀,边将人人自危,恐无人敢守疆土。"

萧桓的指尖抚过令纸上的印鉴,想起元兴帝曾说 "镇刑司如双刃剑,可防奸佞,亦可成奸佞"。李德全在旁轻咳:"李首辅称病,说 ' 镇刑司番役妄动,与他无关 '。"

"无关?" 萧桓突然将令纸拍在案上,案头的《元兴帝实录》震得翻开,正好是 "罢镇刑司干预军务" 那页,"传旨,玄夜卫接管北厂狱,提张狗儿妻儿至京,交三法司问话。" 他望着殿外的日头,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决绝,"朕倒要看看,这 ' 密杀令 ',到底是谁的意思。"

谢渊在刑部刑房审王敬时,案上并排放着三样东西:"密杀令"、李嵩上月的《边军调度疏》、王敬给刘三的私信。烛火在纸面投下晃动的阴影,谢渊的指尖划过 "密杀令" 上那个弯钩 —— 与李嵩奏疏里 "卫" 字的收笔、王敬私信中 "杀" 字的折角,如出一辙。

"王幕僚," 谢渊的声音比刑房的铁链还冷,"你师从李首辅二十年,他的笔迹,你该比谁都熟。" 王敬猛地抬头,额角的汗滴在供词上,晕开 "不知情" 三个字:"谢大人... 笔迹相似者多矣,怎能仅凭一笔弯钩定罪?"

谢渊突然将私信拍在他面前,信末 "事成后送你子入国子监" 的承诺墨迹未干:"你儿子今年七岁,在顺天府学读书,昨日玄夜卫去接他时,李府的人正想把他转移到城外别院 —— 这也是 ' 不知情 '?"

王敬的肩膀垮了,像被抽去了筋骨。窗外传来镇刑司缇骑的马蹄声,他突然拽住谢渊的衣袖,声音压得像蚊蚋:"谢大人!刘三的真实身份是... 是李嵩的远房表侄,当年魏王案后隐姓埋名入北厂,他手里有李嵩与襄王萧漓的往来密信!"

岳峰在宣府卫粮仓的夹层里找到了个积灰的木箱,里面是元兴年间的军器账册。最底下压着本油布裹着的册子,封面写 "镇刑司北厂借调记录",字迹是当年守仓老兵的 —— 他认得,那老兵去年冻死在大同卫的城楼上。

册子上记着 "德佑十三年冬,借调火药三千斤,领用人王敬",旁边画着个极小的 "漓" 字。岳峰的指尖在 "漓" 字上摩挲,想起襄王萧漓去年曾以 "巡查边防" 为名去过宣府,当时李嵩的亲信正好在北厂 "核查军械"。

赵二郎突然闯进来,手里举着块烧焦的木牌:"将军!从刘三尸身搜出来的,上面刻着 ' 襄府 ' 二字,被火燎了一半!" 岳峰合上账册,眼底的寒意比塞外的霜还重:"看来李嵩不仅想杀我,还想借我的人头,给襄王铺路。"

早朝,李嵩的党羽、吏部尚书张诚突然出列:"陛下,岳峰私藏魏王旧账,恐有勾结藩王之意,恳请罢其兵权,交镇刑司彻查!" 话音刚落,户科给事中刘台立刻附议:"臣闻宣府卫粮仓私藏火药,岳峰不奏不报,实乃欺君!"

萧桓坐在龙椅上,指尖在膝头轻叩 —— 那是元兴帝教他的 "辨伪令",节奏快时意为 "静观其变"。谢渊出列奏道:"陛下,玄夜卫已查明,宣府火药为镇刑司所借,有王敬领条为证;至于魏王旧账,实乃岳峰整理的 ' 防藩王乱政 ' 档案,臣已带回刑部存档。"

张诚的脸涨得通红:"谢渊与岳峰勾结,其言不可信!" 萧桓突然睁眼,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张卿去年嫁女,收李嵩贺礼白银千两,这事可信吗?" 张诚顿时哑火,冷汗浸透了官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