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438章 莫道阴谋无人晓,天网恢恢终有知

卷首

《大吴会典?官制?勋贵礼制》 载:“凡勋贵入内官衙门,非奉旨不得擅入。若需探视,必持宗人府或兵部手谕,于门房登记事由、入署时辰及随员名姓,由门吏持帖通报,俟内官允准后方可入内。

至若镇刑司、诏狱署等特务衙门,职掌缉捕刑狱,门禁尤严。勋贵若需探视,必持帝亲书手谕,明注探视对象、议事缘由,由司礼监太监陪同入内,全程有门吏记录存档。违者以‘私结内侍、干预刑狱’论罪,轻则夺爵,重则下狱。”

朱门暗结宫廷事,锦衣悄入镇刑司。

密语轻言藏祸心,边尘欲起清异己。

寒鸦绕树窥阴计,暗哨提笔记奸词。

莫道阴谋无人晓,天网恢恢终有知。

德佑二十九年九月十八,午后的天色被铅灰色云层压得极低,一阵秋风卷着细雨,打在镇刑司的青灰瓦上,发出 “淅淅沥沥” 的声响。王林 “病重” 的消息虽已传遍京师,门前的守卫却比往日更森严 —— 两排校尉腰佩短刀,手按刀柄,靴底碾着湿漉漉的青石板,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往来行人,连卖药的货郎经过都要被盘问半晌。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味,是苦杏仁混着麻黄的气息,却盖不住墙角炭火盆飘来的烟味和暗处霉味,三者交织在一起,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未时三刻,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西而来,踏碎了门前的寂静。威远伯李穆身着石青织金锦衣,玉带扣上嵌着鸽血红宝石,骑着匹神骏的枣红马,马笼头挂着鎏金铃铛,此刻却被布团塞住,只发出沉闷的蹄声。他身后跟着两名随从,都穿着玄色劲装,腰间鼓鼓囊囊,显然藏着兵器。

李穆翻身下马时动作略显急促,锦袍的下摆扫过马腹,带起一串水珠,腰间的白玉佩碰撞着发出 “叮” 的轻响,与平日出入宫廷时从容不迫的模样截然不同。他抬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帽缨,目光飞快扫过镇刑司门楣上的 “肃政” 匾额,见无人注意,才对门吏扬了扬下巴。

门吏连忙躬身行礼,袍角沾着的泥水蹭在石阶上,声音带着犹豫:“伯爷驾到,王督主刚喝了药歇下,太医说需静养……”“本伯奉太后懿旨探病。” 李穆打断他,从袖中掏出张黄绸帖子,帖子边缘绣着缠枝莲纹,正是太后宫中样式。他递帖子时手指微颤,指尖沾着些微墨痕 —— 显然是匆忙写就的。

“快去通报,有要事与王督主商议。” 李穆的声音压得极低,眼神却如刀锋般锐利,扫过门吏欲言又止的脸,“耽误了太后的事,你担待得起?” 门吏不敢再多问,捧着帖子匆匆入内,靴底在雨湿的石板上留下串串脚印。李穆趁机对随从使了个眼色,两人立刻分站门前两侧,看似整理马鞍,实则眼角余光死死盯着街角茶寮的方向 —— 那里常有玄夜卫的暗哨活动。

片刻后,门吏引着李穆穿过三重院门。第一重院的守卫都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第二重院的廊下站着个挎刀太监,见李穆经过,手指在刀柄上轻轻敲击三下 —— 那是镇刑司 “安全” 的暗号;第三重院的墙角堆着刚倒的药渣,苦气味更浓,显然王林 “病重” 的戏码演得十足。

王林的值房在最深处,门帘是厚重的黑布,掀开时带起一阵药味。房内光线昏暗,只点着一盏豆油灯,灯芯爆出细碎的火星。王林斜躺在铺着狼皮褥的榻上,盖着绣金龙的锦被,面色蜡黄如纸,颧骨却泛着不正常的潮红。见李穆进来,他眼中的疲惫瞬间褪去,闪过一丝警惕,对伺候的四个小太监厉声道:“都出去!守在院门口,百步内不许任何人靠近,哪怕是飞虫也得拦下来!”

小太监们噤若寒蝉地退出去,关门的瞬间,王林猛地掀开锦被坐起,哪里有半分病容?他抓过榻边的茶碗猛灌一口,声音嘶哑却带着急切:“你怎么敢这时候来?谢渊的人昨天还在查汇通钱庄的账,玄夜卫的暗哨都摸到后墙根了!”

小太监们退出去后,王林立刻掀开被子坐起来,声音嘶哑却带着急切:“你怎么来了?现在风口浪尖,谢渊查得紧,玄夜卫的暗哨都盯到镇刑司门口了!” 李穆走到榻前,目光扫过房内,见墙角的香炉正燃着龙涎香,才稍稍放心 —— 这香能遮掩谈话声,是他们约定的暗号。

“再不来就晚了!” 李穆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贴在王林耳边,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白玉佩,玉佩上的云纹已被汗湿的手指磨得发亮,“汇通钱庄被抄的第二天,刘德海就招了!沈炼的人拿着账册去山西了,专查晋商给咱们分赃的银号,再拖下去,连平遥总号的老底都得被翻出来!” 他从袖中掏出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着歪歪扭扭的符号 —— 那是他们约定的暗号,翻译过来正是 “谢渊欲提审王顺”。

李穆将纸条拍在榻边的小几上,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周显在山西都司大牢里天天喊冤,王顺虽然嘴硬,但玄夜卫的刑具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俩只要有一个松口,供出改粮册、分赃银的事,咱们谁都跑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林的脸色 “唰” 地变得惨白,猛地剧烈咳嗽起来,咳得身子佝偻如虾,双手死死攥着锦被,指节泛白,好半天才用帕子捂住嘴,帕子上立刻染上暗红的血迹。“慌什么!” 他瞪着李穆,声音因咳嗽变得嘶哑,却带着狠厉,“镇刑司的牢头是我一手提拔的,给周显、王顺的牢饭里掺了安神药,他们就算想招,也得有气力开口!” 他从枕下摸出个青瓷小瓶,倒出粒黑褐色药丸吞下,药丸滚过喉咙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倒是你,京营的人到底安排好了没有?” 王林缓过气来,眼神如毒蛇般盯着李穆,“现在只有一个法子 —— 让北边乱起来!乱才能遮掩账目,乱才能清掉谢渊这些碍事的!”

李穆的眼神暗了暗,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声音冷得像冰:“早安排妥当了。三天前就让张通判在大同卫的阳和堡放了把火,说是北元游骑干的,还杀了两个哨兵抛尸荒野,造得跟真的一样。晋商那边也打点好了,让他们在张家口的商号散布‘边军缺粮、守不住城’的谣言,保准三天内传遍京师。”

他凑近王林,指尖在榻沿上轻轻敲击,发出 “笃笃” 的轻响,像是在盘算着什么:“本伯在朝堂上再联合几个御史,天天上奏说‘北元势大,需陛下亲征鼓舞士气’。只要陛下下旨亲征,粮草、军械、转运调度都得经兵部和咱们威远伯府的手,到时候……” 他做了个利落的 “清” 的手势,拇指朝下狠狠一按,“谢渊、沈炼这些盯着咱们的眼睛,随便安个‘通敌误军’的罪名,就能扔进诏狱署,永无翻身之日!”

王林听得眼中闪过兴奋的光,竟忘了咳嗽,冷笑一声:“这主意不错!借边乱清异己,神不知鬼不觉,连太后都挑不出错来!” 他忽然又皱起眉,手指点着几上的账册残页,“但谢渊手里有周毅的血书残页,沈炼握着汇通钱庄的账册,这些都是铁证,不毁掉始终是祸患。”

王林忽然压低声音,几乎贴在李穆耳边:“通政司的刘主事收了我三千两银子,所有涉及咱们的奏疏、密报,他都扣在‘待归档’的箱子里,绝不会送进御书房。你那边得加把劲,让京营的巡捕营盯紧谢渊,他只要敢去都察院递奏折,就说他‘私会朝臣、意图不轨’,先扣起来再说!”

“放心。” 李穆抬手拍了拍胸口,锦袍下的肌肉紧绷着,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眼神却瞟向窗外,确认雨声掩盖了谈话声,“本伯昨天让亲卫张彪去办的,在谢渊常坐的轿子轿帘夹缝里塞了封匿名信。信是找书生仿北元人的字迹写的,故意弄皱了沾些羊血 —— 用的是刚杀的活羊血,干了之后发黑,看着跟真的一样,上面就写‘与北元暗通款曲,待时机成熟献城’。”

他指尖在榻沿上轻轻一划,带着阴狠的笑意:“那轿子停在都察院后院,玄夜卫的暗哨天天盯着谢渊,迟早能搜出来。只要见了这信,不用咱们动手,镇刑司就能以‘通敌嫌疑’把他锁拿,到时候哪怕查不出实证,也能把他拖在诏狱里,让他再也没法盯着咱们的账!”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王林苍白如纸的脸上,眉头微蹙,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却又藏着一丝忌惮:“倒是你,得赶紧‘病愈’。镇刑司那些小太监个个是墙头草,你要是一直躺着,保不齐有人就会偷偷攀附谢渊,把咱们分赃的底细抖出去换前程。明天就让太医递个‘脉息渐稳、已能下床’的脉案,至少得能出来理事,镇刑司的印把子可不能落旁人手里。”

王林点点头,指节攥得发白,忽然又抓起帕子捂住嘴,剧烈地咳嗽起来,这次咳得比刚才更凶,帕子上很快洇开一片暗红的血迹,连鬓角的青筋都暴起了。他好不容易喘过气,用帕子擦去唇角的血沫,眼底却闪过一丝狠厉的光:“明天一早就让小太监去太医院传话,就说‘夜咳减轻,已能进流食’。倒是你,探病时间别太长,现在谢渊的人说不定就在外面盯着,免得引人怀疑。”

他顿了顿,凑近李穆,声音压得几乎听不见,带着湿冷的气息:“记住,让北边的‘动静’再大些。光放火杀人不够,最好能让张通判演场戏,丢个小堡子 —— 就阳和堡吧,那里离京师近,消息传得快。只有真丢了堡子,陛下才会信北元势大,亲征的旨意才下得顺理成章,到时候咱们才有机会把水彻底搅浑。”

李穆起身整理了下衣袍,锦带系得更紧了些,又压低声音叮嘱:“晋商的银子得尽快转移,让张万仓把平遥总号的银子换成金条,藏在药材商队的樟木箱里,下个月初一就动身,走密道送进威远伯府地窖,千万别走汇通钱庄的路子了。还有京营的校尉,我已让他们换上便服,在镇刑司周围布了暗哨,谢渊的人要是敢硬闯,就说是‘北元奸细’就地拿下。”

王林挥挥手,示意他快走:“知道了,你赶紧走,从后门走,别让人看见。” 李穆不再多言,理了理帽缨,脸上已恢复平日从容不迫的模样,推门而出时对守在门外的小太监笑道:“王督主身子还虚,你们好生伺候,汤药得趁热送,本伯改日再来看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不知道,对街茶寮的二楼,一个戴着斗笠的玄夜卫暗哨正死死盯着镇刑司的后门,斗笠的阴影遮住了他的脸,只露出握着炭笔的手。炭笔在油纸笔记上飞快游走,字迹因用力而微微发颤:“未时三刻,李穆入镇刑司,与王林密谈两刻钟。提及‘轿中藏通敌信陷害谢渊’‘王林需病愈掌印’‘阳和堡丢堡造边乱’‘晋商银子换金条转移’‘京营校尉布暗哨防谢渊’……”

暗哨的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砚台里的墨汁被手肘碰了一下,溅在纸上晕开一小片墨迹,像滴未干的血,在 “借边乱清异己” 几个字旁洇开,仿佛预示着这场阴谋终将败露在日光之下。窗外的雨渐渐停了,风卷着落叶打在茶寮的窗纸上,发出 “沙沙” 的声响,却盖不住暗哨急促的心跳 —— 他知道,手里的这张纸,藏着能掀翻朝堂的惊雷。

片尾

李穆从镇刑司后门出来时,天边已透出一丝微光,他翻身上马,枣红马似乎也察觉到主人的焦躁,打了个响鼻。他策马疾驰,锦衣在风中扬起,却没看到茶寮二楼那道冰冷的目光,正随着他的身影远去,将这场肮脏的密谋,一字一句地刻进史册的伏笔里。

李穆骑马离开镇刑司时,天边飘起了细雨,打湿了他的锦衣,却没浇灭他眼中的野心。他不知道,他与王林的每一句密谋,都已被玄夜卫记在纸上,即将送到谢渊手中。这场借边乱清除异己的阴谋,才刚刚拉开序幕,而他们的对手,早已布好了天罗地网。

卷尾

《大吴史?德佑实录》 载:“二十九年九月十八,威远伯李穆以‘探病’为名入镇刑司,与王林密谈两刻钟。玄夜卫暗哨录其言‘借边乱清异己’,报于谢渊。渊即携录文入宫,帝览后震怒,命玄夜卫加强监视,秘调京营忠勇营防备异动。

论曰:‘奸佞之谋,常借外事以乱内局。李穆、王林欲借北元之扰除异己,其心险毒。然玄夜卫暗哨机敏,录其密谋,使帝心早察,未致大错。可见明暗相制,自古皆然,非独恃明,亦需暗察。’

(德佑二十九年九月十八夜,谢渊携暗哨录文入宫,御书房灯火通明至丑时。)”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