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21章 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卷首语

《文心雕龙?风骨》云:"

情与气谐,辞共体并。

"

谢渊承父志而作策论,挟霜刃以剖沉疴,非为博虚名,实欲正纲纪。

当墨笔落绢之时,便已注定此身将蹈风波——太府寺的翡翠扳指、栖凤楼的拍案叫绝、街巷间的传抄身影,俱是大时代的惊鸿照影。

且看一篇策论如何搅动京华,让二十年沉冤得见天日,令三尺青锋重焕寒光。

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永熙二年九月既望,暑气未消。

谢渊于工部值房秉烛,案头罗列《大吴会典》《工部厂库须知》,及父亲谢承宗遗留的《漕运杂记》残卷。

狼毫在砚中旋转三匝,忽有夜风穿廊,携来远处工场的夯土声,恍若民工们无声的控诉。

他猛然提笔,素绢上墨色酣畅:"

今之工部,物料折耗竟达六成,工食银十扣其七,所谓例得扣除,实则中饱私囊......"

笔尖在"

激变商民案"

五字旁顿出墨团,谢渊闭目长叹。

父亲正是因查勘此事,被构陷"

苛待商民"

陷于诏狱。

此刻绢上字迹力透纸背:"

商民之变,变在官而非变在民;官逼民反,反在贪而非反在刁。

"

他想起狱中老卒转述的遗言:"

吾儿切记,墨笔可杀人,亦可活人。

"

子时初刻,《工部革新十策》成。

谢渊以《唐律疏议》为引,参照明初周忧治苏松之法,提出"

物料公示制工食三联单贪腐连坐法"

三策,末章直陈:"

当年谢承宗入狱,实为太府寺遮饰贪腐,嫁祸清流。

"

搁笔时,指节已因用力过度泛白,案头烛花爆响,照见窗外有人影闪过——是太府寺细作的衣角。

次日辰时,谢渊携策论至文墨轩。

掌柜陈德发展开读罢,手颤如筛:"

公子可知,此策论若流布,必触怒权臣?"

谢渊抚过案头《谢承宗奏议集》抄本,正色道:"

昔者家父以血书谏漕运,今渊以墨笔陈工弊,同为报国,何惧之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