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247章 从礼义春秋到权谋战国: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变迁

话说春秋末年,鲁国曲阜的杏坛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对着弟子们长吁短叹。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他手里攥着竹简,望着天边南飞的大雁,嘴里念叨着"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啊!"

弟子子贡不解地问道:"夫子,这话您说了无数遍,到底啥叫礼崩乐坏啊?"

孔夫子捋了捋胡须,语重心长地说:"想当年,周公制礼作乐,天下诸侯都听周天子的号令。逢年过节,诸侯们都会带着贡品去朝见天子,有了矛盾也会请天子主持公道。那时候,大家都讲究'周礼',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多好啊!"

"可现在呢?"夫子越说越激动,"郑庄公敢射伤天子,齐桓公称霸还要挟天子,楚国居然敢问九鼎轻重!诸侯们不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都想着扩张地盘,发动战争。这世道,已经没了规矩!"

确实,在春秋早期,虽然诸侯们已经开始争霸,但表面上还维持着尊奉周天子的局面。打仗讲究师出有名,要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战争也有规矩,不抓老人,不俘虏伤员,甚至对方战败逃跑,追击不超过五十步。

就说宋襄公吧,泓水之战时,楚军渡河,有人劝他半渡而击,他却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结果错失战机,自己还受了伤。现代人可能觉得他迂腐,但在当时,这就是贵族精神,是对周礼的坚守。

可惜这样的时代正在远去。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情况更糟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些卿大夫居然敢瓜分诸侯的土地;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为了称霸,不择手段。孔夫子一生周游列国,就是想恢复周礼,可惜四处碰壁,只能在晚年编修《春秋》,希望用历史来褒贬善恶。

要是孔夫子能活到战国时代,估计得被活活气死。因为到了战国,那才叫真正的"礼崩乐坏"。东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诸侯们纷纷称王,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各国之间今天结盟,明天背盟,完全不讲信义。

最典型的就是"合纵连横"。苏秦搞合纵,联合六国抗秦;张仪搞连横,瓦解合纵联盟。这些纵横家们靠一张嘴就能搅动天下局势,什么承诺、盟约,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利益交换的筹码。楚怀王被张仪骗得团团转,不但丢了土地,还客死他乡。

战争也变得更加残酷。春秋时打仗,双方摆开阵势,堂堂正正地对决;战国时却讲究奇谋诡计,动不动就搞偷袭、设埋伏。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这种暴行在春秋时期简直不可想象。

难怪关羽关二爷只爱读《春秋》,不爱看《战国策》。《春秋》里记载的虽然也是乱世,但好歹还有礼义廉耻,还有对善恶的评判;而《战国策》里全是权谋诡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关二爷一生最重义气,自然看不上这些。

从春秋到战国,表面上看只是时代的更替,实际上却是一场文明的蜕变。春秋时期,虽然已经礼崩乐坏,但贵族精神、传统礼教还有遗存;到了战国,弱肉强食、利益至上成了唯一的法则。这中间的变化,就像从彬彬有礼的君子之争,变成了不择手段的丛林法则。

孔夫子当年的感叹,不仅仅是对现实的不满,更是对一个时代精神消亡的惋惜。他也许没有想到,自己一生坚守的理想,会在后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而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最终也孕育出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大概就是历史的奇妙之处吧。它既会无情地淘汰过时的东西,又会在废墟上培育出新的文明之花。春秋与战国,虽然都是乱世,却各有各的精彩,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篇章。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