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246章 风云乱世:一段你不知道的春秋战国史

咱们现在常说“春秋战国”,好像这就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但您要是细究起来,这里头的门道可多着呢!其实啊,“春秋战国”和“东周”压根就不是一回事儿,就像橘子和橙子,看着像,其实各有各的脾气。这故事,还得从西周那会儿说起。

话说当年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一带),周幽王当政的时候,干了件荒唐事儿——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居然在烽火台上乱点烽火,把诸侯们当猴耍。结果犬戎真打过来的时候,诸侯们还以为又是幽王在闹着玩,没人来救。就这么着,镐京被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亡了。

国不可一日无主啊!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在一堆大臣和诸侯的拥护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平王东迁”,也标志着东周的开始。可这一迁都,问题就来了。原来西周那会儿,靠着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分给诸侯,诸侯们按时进贡、听天子号令,日子还算太平。但东迁之后,周天子的地盘变小了,实力也弱了,诸侯们心里的小算盘就开始噼里啪啦打起来了。

一开始,诸侯们还讲究个面子,表面上还尊周天子为老大。可慢慢地,大家发现周天子说话不好使了,就开始各玩各的。有野心的诸侯,想着扩张地盘;有点子的,琢磨着怎么把别的国家吞并了。这时候,就进入了咱们说的“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有个词儿特别流行,叫“争霸”。啥意思呢?就是诸侯们都想当老大,谁拳头硬、地盘大,谁就有话语权。这时候就冒出了好几位厉害角色,像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被后人称为“春秋五霸”。

齐桓公靠着管仲改革,把齐国治理得兵强马壮,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意思就是我尊重周天子,带着大家一起抵御外族入侵。这旗号一亮,齐国就成了诸侯中的带头大哥。晋文公也不示弱,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一跃成为中原霸主。楚庄王更是野心勃勃,一路向北,还跑去问周天子九鼎有多重,这就是“问鼎中原”的典故,明摆着想要取代周天子。

这春秋时期,虽说诸侯们打来打去,但多少还讲究点规矩。打仗之前,先下战书,约好时间地点;战场上也不搞偷袭,讲究个“堂堂之阵”。可到了后来,情况就变了,进入了更乱乎的“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为啥叫“战国”呢?因为这时候的战争,那叫一个残酷,就是奔着灭国去的。原来的几百个诸侯国,打来打去,最后剩下了七个实力最强的,也就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

这时候,周天子就更没存在感了。公元前25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儿。秦国越来越强大,秦军直接打到了东周的地盘上。末代周王周赧王,手里没兵没粮,根本没法抵抗,只能灰溜溜地向秦军投降。这一投降,东周王朝就算彻底完蛋了,在历史上画了个句号。

可您以为这乱世就结束了?并没有!虽然东周没了,但战国还在继续。七个大国之间,今天结盟,明天翻脸,打得是昏天黑地。各国都在搞变法图强,像秦国的商鞅变法,让秦国一下子成了“暴发户”,军事、经济实力蹭蹭往上涨。

秦国的野心越来越大,到了秦王嬴政这儿,更是想着一统天下。他重用李斯、王翦这些能人,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就是先把挨着自己的韩、赵、魏灭了,再收拾远处的齐、楚、燕。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军就像开了挂一样,一路横扫六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当齐国最后投降的消息传来,秦始皇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这时候,战国时代才算是真正画上了句号。从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时间,就是咱们说的“春秋战国”。

这五百多年,有诸侯争霸的热血,有变法图强的智慧,有纵横捭阖的谋略,也有黎民百姓的血泪。诞生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些思想家,留下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完璧归赵”这些精彩典故。有多少英雄豪杰在这乱世中崛起,又有多少国家在战火中消亡。

虽说东周王朝在公元前256年就没了,但春秋战国的故事还在继续。这段历史,就像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虽然充满了硝烟和血腥,但也闪耀着智慧和勇气的光芒,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成了咱们中华文明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