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347章 南燕叛将高雅之:“作死大师”的逃亡地图与历史笑泪史

《七绝?咏南燕叛将高雅之》

金阶委地玉京遥,剑折南庭恨未消。

广固霜天孤雁唳,西风尽日葬旌旄。

话说东晋末年,那可真是一个比菜市场砍价还热闹的时代。皇帝轮流做(或者傀儡轮流立),将军遍地走,今天你唱罢,明天他登台,城头的大王旗换得比网红换装还勤快。在这片混乱的舞台上,有一位选手,出身顶配,开局王炸,却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把自己“作”成了历史教科书里的一个经典反面案例。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渤海高氏的“贵公子”,刘牢之的“好女婿”,慕容德的“心腹大患”(自封版),刘裕的“猪队友”(间接版),高雅之先生。

他的人生,堪称一部跌宕起伏、槽点满满的《乱世生存(作死)指南》,充满了黑色幽默和令人扶额的“神操作”。让我们摊开地图,跟随高先生的足迹,看看他是如何在历史的钢丝绳上反复横跳,最终成功把自己“跳”没了的。

一、开局即巅峰?士族联姻的“金汤匙”与“镀金”铠甲

高雅之先生的起点,搁在现代,那绝对是“出生在罗马”的典范。渤海高氏,根正苗红的世家大族,搁在魏晋南北朝,这就是一张镶钻的VIP通行证。爷爷高衡,魏郡太守;老爹高素,淮陵太守。这配置,妥妥的“官N代”,含着纯金的汤匙出生。在那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拼爹时代,高少爷凭借祖荫,轻轻松松就拿到了体制内的入场券,一路绿灯做到了东莞郡太守。这官位,放今天也是个地级市一把手,年纪轻轻,前途无量。

然而,高少爷显然不满足于按部就班。他深谙“婚姻是男人的第二次投胎”这个道理(虽然他第一次投胎已经很成功了)。于是,他精准地瞄准了当时东晋政坛和军界的超级顶流——北府兵大佬刘牢之。成功迎娶刘家千金,华丽转身成为刘牢之的女婿!这一招“攀龙附凤”,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操作。瞬间,他从一个地方实力派,跃升为掌控帝国最精锐部队的江州军事集团核心圈层成员。这感觉,好比一个地方企业小开,突然成了某互联网巨头的乘龙快婿,直接进入董事会核心,那叫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

很快,机会来了。野心勃勃的驸马爷王恭(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女婿)觉得朝廷(主要是司马道子父子)太不像话,于公元398年举兵叛乱,喊出了“清君侧”的口号。这可是在新丈人面前表现的大好时机!时任广陵相的高雅之,立刻和他的大舅哥、刘牢之的亲儿子刘敬宣组成“舅甥黄金搭档”,联手出击。这场仗,打得漂亮。王恭兵败身死,刘牢之集团的势力在江北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扩张。高雅之在这场“出道战”中表现可圈可点,俨然一颗冉冉升起的军界新星。此刻的高少爷,站在人生的小山包上,眺望远方,大概觉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不过如此吧?命运的剧本,似乎正朝着“人生赢家”的方向稳步推进。

二、战场“滑铁卢”:余姚之战与“金汤匙”的第一次摔裂

然而,命运这位编剧,最喜欢的就是给顺风顺水的主角安排点“惊喜”。公元400年,一场席卷东南沿海的超级风暴——孙恩起义爆发了。这位信奉五斗米道的“海贼王”(字面意义),带领着狂热的信徒,从海岛登陆,攻城略地,势头猛得让东晋朝廷肝儿颤。

朝廷急眼了,火速调兵遣将。高雅之这位新晋“名将”(自封或他封),自然被委以重任。他与桓不才、孙无终等将领合兵一处,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赴前线,在余姚(今浙江余姚)摆开阵势,准备给孙恩这个“泥腿子”一点世家大族的颜色看看。

理想是丰满的:官军甲胄鲜明,将领运筹帷幄,叛军乌合之众,一触即溃。

现实是骨感的:孙恩的起义军,信仰加持,悍不畏死,战术灵活(尤其擅长水战和山地游击)。而官军这边嘛…嗯…可能高少爷的实战经验和对底层士兵的掌控力,并没有他的家世和头衔那么光鲜。

战斗过程史书着墨不多,但结果极其惨烈——“士卒死伤殆尽”。翻译成大白话:部队基本被打光了!前一秒还指点江山的高太守,下一秒就体验到了什么叫“兵败如山倒”。在亲兵拼死护卫下,高雅之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地一路狂奔,逃到了山阴(今浙江绍兴)。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昔日鲜衣怒马、前呼后拥的世家公子、太守大人、大将爱婿,此刻蓬头垢面,满身血污泥泞,惊魂未定地躲在残破的城垣下。那把闪闪发光的“金汤匙”,第一次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磕出了难以修复的裂痕。余姚之战,不仅是他军事生涯的巨大污点,更像一盆刺骨的冰水,浇醒了他的“人生赢家”美梦,也为他后续一系列更加“放飞自我”的操作埋下了伏笔——挫折感有时会让人清醒,但有时,也会让人走向极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父仇家恨:反桓玄的“复仇者联盟”与“速败”闹剧

如果说余姚之战只是事业上的重大挫折,那么公元402年发生的一件事,则彻底点燃了高雅之心中的地狱之火,把他推向了彻底的反叛之路。这一年,一代枭雄桓玄,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政治军事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逼死司马道子、控制朝廷),成功攫取了东晋的最高权力。桓玄这人,手段狠辣,清除异己毫不手软。很不幸,高雅之的老爹,淮陵太守高素,因为站队问题(或仅仅是桓玄觉得碍眼),被列入了清洗名单,惨遭诛杀。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把火,把高雅之心中仅存的理智和对东晋朝廷的忠诚(如果还有的话)烧了个精光。复仇,成了他唯一的目标。他立刻找到了天然盟友——他的大舅哥刘敬宣。刘敬宣对桓玄也是恨之入骨,为啥?因为桓玄得势后,逼得他老爹刘牢之走投无路,最终自缢身亡!这对难兄难弟,一个死了爹,一个死了爹又死了岳父(刘牢之),简直是“复仇者联盟”天造地设的搭档。

两人一拍即合,迅速在山阳郡(今江苏淮安)割据起兵。他们的计划听起来很美:北边他们在山阳举起反旗,南边联络正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暗中积蓄力量、同样立志讨伐桓玄的狠人刘裕,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一举掀翻桓玄这个“大魔王”。

剧本写得很热血,很悲壮,很有“王子复仇记”的味道。可惜,现实导演不给面子。桓玄是什么人?那是当时顶尖的权谋家和军事家,手握重兵,掌控中枢。高雅之和刘敬宣这点仓促拉起来的队伍,在桓玄的铁拳面前,脆弱得像块豆腐。“复仇者联盟”的旗帜刚竖起来没多久,桓玄的大军就如疾风扫落叶般呼啸而至。山阳的抵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高、刘二人还没来得及上演什么感人戏码,就被揍得满地找牙,只能再次上演“胜利大逃亡”。

这场轰轰烈烈的复仇起义,从起兵到溃败,速度快得像一阵龙卷风,还没等吃瓜群众搬好小板凳,戏就散场了。留给高雅之的,除了满腔的愤恨和又一次惨痛的失败,就只剩下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往哪逃?东晋是待不下去了,桓玄正悬赏他俩的人头呢。环顾四周,目光投向了北方——那里,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南燕政权。

四、北漂求生记:从“座上宾”到“肉中刺”

公元402-403年间,高雅之和刘敬宣这对“逃亡二人组”,带着残兵败将和破碎的野心,狼狈地渡过淮河,一头扎进了南燕的怀抱。

此时南燕的皇帝是慕容德,一位在五胡十六国乱世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老狐狸。慕容德正定都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雄心勃勃地经营着他的小王国。对于高雅之、刘敬宣这些“高质量”流亡将领的到来,慕容德展现出了极高的“统战价值”意识,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人才难得: 高、刘出身名门,熟悉东晋内部情况,军事经验(虽然败多胜少)也是实打实的。

政治招牌: 收留东晋“忠臣”(反抗桓玄“逆贼”的),能彰显自己“正统”和“仁义”的形象,吸引更多流亡士人。

战略棋子: 未来对付南方的东晋(或桓楚政权),这些人就是现成的向导和先锋。

于是,慕容德大手一挥:收留!不仅给庇护,还给官做,待遇从优。一时间,高雅之、刘敬宣从东晋的通缉犯,摇身一变成了南燕的“座上宾”,享受到了“国际政治避难”的红利。广固城的酒宴上,似乎又响起了高少爷爽朗(或许带着点苦涩)的笑声?寄人篱下的日子,表面上风光,实则如履薄冰。慕容德这只老狐狸,深谙制衡之道。他需要利用这些“流亡贵族”,但内心深处对他们充满了警惕。

这些人是“晋臣”,根在南边,忠诚度存疑。

他们自带势力(残部)和影响力,可能搅动南燕本就复杂的朝局(鲜卑勋贵 vs 汉族士族,本地势力 vs 流亡集团)。

他们的野心,慕容德看得清清楚楚。

高雅之是何等敏感之人?他很快就感受到了慕容德那看似热情笑容下的冰冷提防,以及对他这类流亡将领有意无意的压制。权力欲未能满足的失落感,寄人篱下的屈辱感,加上对慕容德控制的不满,像毒蛇一样噬咬着他的心。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这位“作死大师”的南燕副本,即将开启一个更加疯狂、也更加致命的关卡。

五、致命“剧本杀”:密谋刺驾与“队友”的神助攻

时间来到公元404年,广固城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一个惊天动地的阴谋正在阴暗的角落里悄然滋生。总策划兼总导演:高雅之先生。

他的动机?复杂且危险,充满了典型的“高氏风格”。

权力饥渴症晚期: 在南燕混了段时间,发现给的官还不够大,权还不够重,离他梦想的“位极人臣”或“拥立之功”差太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被迫害妄想加剧: 总觉得慕容德在针对他,压制他,不信任他(部分可能是事实,部分是高少爷的“加戏”)。

赌徒心态发作: 乱世嘛,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慕容德年纪大了(时年已69岁),南燕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鲜卑贵族间、胡汉间有矛盾),正是火中取栗的好时机!

路径依赖: 上次反桓玄靠的是“拥立”(想呼应刘裕),这次干脆自己来“拥立”个更大的!

计划大胆(或者说疯狂)得令人窒息:联合一部分对慕容德统治不满的青州本地豪强,再拉拢一些在权力分配中失意的鲜卑将领,密谋在宫中刺杀皇帝慕容德!成功之后怎么办?高雅之连“新老板”都找好了:拥立另一位也在南燕避难的东晋宗室——司马休之(晋宗室,司马恬之子)做傀儡皇帝。司马休之:人在家中坐,皇冠天上来?这盘棋,下的可是弑君篡国、改朝换代的大棋!野心膨胀到了极点。

为了增加这个“高风险高回报”项目的成功率,高雅之觉得需要拉一个重量级人物入伙。他瞄上了慕容德身边的重臣——司空刘轨。刘轨位高权重,深得慕容德信任,如果他加入,计划成功率飙升!

这一步棋,堪称整个“作死”行动中最“点睛”的一笔,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猪队友”和“所托非人”。刘轨是什么人?那是官场沉浮几十年的老油条,政治嗅觉比狗还灵。面对高雅之抛来的“橄榄枝”(或者说“催命符”),刘轨心里恐怕瞬间刷过一万条弹幕:“这小子疯了?” 、“想拉我垫背?”、 “富贵险中求?不,这是送死路上插队!” 但老狐狸脸上波澜不惊,甚至可能露出“英雄所见略同”的激动表情,拍着胸脯表示:“高兄!此计大妙!吾早看那老儿(指慕容德)不顺眼了!算我一个!” 高雅之大概心中狂喜:大事可成矣!

然而,刘轨转身离开高雅之视线的下一秒,可能就一路小跑(或者至少是健步如飞)直奔皇宫而去:“陛下!不好了!高雅之那厮要造反啦!他还想拉臣下水,臣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啊!……” 这波操作,堪称“反水界”的教科书典范。

六、Game Over:广固城外的血色终章

刘轨的告密,如同在即将引爆的炸药桶上点了根火柴。更戏剧性的是,仿佛嫌高少爷死得不够快,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征南司马卜珍,几乎也在同一时间向慕容德举报了这起惊天阴谋!(史载:“高雅之谋反,征南司马卜珍告之”)。好嘛,双重告密,铁证如山!

慕容德闻讯,估计先是惊出一身冷汗,继而龙颜大怒:好你个高雅之!朕好心收留你,给你官做,你竟敢密谋弑君?!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老皇帝展现出了乱世枭雄的狠辣与效率,雷厉风行地下令:抓!给我狠狠地抓!一个都不许放过!

广固城内,瞬间腥风血雨。参与密谋的青州豪强、鲜卑将领,纷纷被如狼似虎的禁军从被窝里、酒桌上拖出来,砍头的砍头,下狱的下狱。清洗来得又快又狠。

高雅之和刘敬宣作为核心主谋,消息还算灵通(或者纯粹是运气好没在第一批抓捕名单里)。眼看事情彻底败露,广固城已成死地,两人当机立断(也可能是慌不择路):跑!赶紧往南跑!回东晋!只要过了边界线,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这对“患难与共”的舅哥(高雅之是刘敬宣的妹夫)兼“作死搭档”,带着少数几个心腹,趁着夜色或混乱,仓皇逃离了广固城,踏上了南逃之路。马蹄声碎,心胆俱裂。他们大概祈祷着能像上次投奔南燕一样,再次绝处逢生。

可惜,幸运女神这次彻底休假了。慕容德岂能放虎归山?南燕的追兵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猎犬,循着踪迹紧追不舍。很快,在广固城南下的某处荒野官道或山林之间,疾驰的逃亡者被如狼似虎的追兵截住了去路。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没有主角光环的高雅之,最终倒在了南燕追兵的刀锋之下,殒命于公元404年的逃亡途中。刘敬宣命大(或者说运气好到爆棚),史料记载他成功“单马走”,历经千辛万苦,竟然真的逃回了东晋,后来还跟着刘裕混得不错,这是后话。但我们的高少爷,他跌宕起伏、充满“作死”精神的一生,就在这异国的荒郊野岭,画上了一个仓促而血腥的句号。

从渤海高氏的贵公子,到东晋的太守、刘牢之的乘龙快婿;从余姚败将,到桓玄的死敌;从南燕的流亡“贵客”,到图谋弑君的逆贼;最终成为无人收殓的荒野枯骨。他的人生轨迹,像一条急速下坠的抛物线,充满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讽刺和深沉的悲凉。那把曾经闪亮的“金汤匙”,最终沾满了泥土和血污,遗落在历史的尘埃里。

七、历史的哈哈镜:一只“螳螂”的宿命与回响

高雅之嗝屁了,但他的故事还没完。他的“作死”生涯,就像一面充满黑色幽默的哈哈镜,映照出东晋末年那个特定群体——门阀武将的困境、挣扎与必然的悲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金汤匙”的脆响和士族光环的破产记: 高贵的渤海高氏门第,牛逼的刘牢之女婿身份,开局确实给了他顶配资源和人脉。这就像游戏开局送神装。但在皇权崩解、强人(桓玄、刘裕、慕容德等)凭实力说话的丛林时代,门第的光环和姻亲的关系网,在绝对的武力碾压和政治清算面前,脆弱得如同精致的玻璃器皿。当岳父刘牢之政治破产自杀,当亲爹高素被桓玄像捏死蚂蚁一样杀掉时,“士族”这块招牌,既不能保命,也不能报仇。它成了一种虚幻的安慰,甚至可能麻痹了他的判断,让他误以为自己的“身份”足以支撑其巨大的野心。

“双面胶”还是“墙头草”?乱世投机者的末路: 高雅之的行为轨迹,活脱脱一部《论如何在乱世中精准站错队》的教材。为报父仇反桓玄(动机合理),失败后立刻叛晋投燕(生存选择);在南燕稍感不如意,又立刻策划叛燕弑君(野心膨胀)。这种反复横跳、毫无底线的“双叛”(甚至“多叛”)行为,固然有他个人权力欲极度膨胀的内因,但更深层反映的,是东晋末年皇权彻底真空后,那些失去了传统效忠对象(皇帝和朝廷权威荡然无存)的门阀武将们的集体迷茫与困境。他们在各大割据枭雄(桓玄、刘裕、慕容德等)的夹缝中,试图用背叛和投机来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和权力位置。然而,他们往往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和利用价值,低估了枭雄们的警惕性和手段。高雅之就是典型:他以为自己是棋手,其实在慕容德等人眼中,他顶多是颗有点用但也随时可弃的棋子,甚至是不稳定因素需要清除的“癣疥之疾”。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的经典注脚。纵观高雅之的关键“作死”节点——反抗手握中枢重兵的桓玄,密谋刺杀根基深厚的老狐狸慕容德——他的力量与他要挑战的对象相比,悬殊得令人绝望。这就像一只挥舞着前肢的螳螂,非要冲向滚滚而来的历史车轮。他缺乏对自身实力和时局的清醒认知,被仇恨和野心蒙蔽了双眼。他的谋叛,非但没有成功,反而成了慕容德清洗内部、巩固权力的绝佳借口。慕容德借此机会,狠狠收拾了一批潜在的不安定分子(尤其是东晋流亡势力和部分本地豪强),虽然暂时加强了集权,但也确实消耗了南燕内部的力量,加剧了胡汉矛盾。这客观上,为日后刘裕北伐灭燕(410年)埋下了一颗种子(慕容德死于405年,继任者慕容超昏聩失政,如向姚兴割让太乐伎女、挑衅刘裕等,最终导致亡国)。高雅之这只“螳螂”用生命挥出的那一刀,没能挡住车,却可能意外地帮后面的“黄雀”(刘裕)松了松车轮上的螺丝钉。历史的反讽,莫过于此。

八、终章:乱世齿轮下的叹息与麻雀的争吵

当高雅之的头颅或许被悬挂在广固的城门上,或许无声地腐烂在逃亡的路旁,他短暂而喧嚣的一生终于落幕。渤海高氏的世家光环,刘牢之乘龙快婿的显赫标签,终究敌不过乱世权力绞肉机的无情碾压。

他的一生,是对东晋门阀政治一曲充满荒诞色彩的挽歌;士族的“金汤匙”,在真正的铁血强权面前,清脆易碎;攀附联姻的“捷径”,终点可能是万丈深渊;在权力的牌桌上反复“ALL IN”的赌徒,最终往往输得连底裤都不剩;个人的野心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渺小如尘埃,一个浪头就能拍得粉碎。

高雅之的“作死”地图,从余姚的泥泞开始,到广固城外的血色终结。每一次挣扎,每一次背叛,都像在命运的钢丝上跳着危险的探戈,最终都未能逃脱被更庞大、更冷酷力量吞噬的结局。他的故事,没有英雄史诗的悲壮,更像是一出充斥着算计、背叛、野心与幻灭的讽刺剧,是那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乱时代里,无数试图在夹缝中求存、却又被历史巨轮无情碾过的小人物命运的缩影。

他留下的,并非什么丰功伟绩,而是一面映照乱世生存逻辑的哈哈镜。镜子里,我们看到权力游戏的冰冷残酷,看到个体在时代狂澜前的无力挣扎,也看到野心如何一步步吞噬理智,最终导向自我毁灭的深渊。当尘埃落定,广固城墙上的血迹早已干涸,慕容德或许依旧在宫中运筹帷幄,枝头的麻雀还在为几粒粟米争吵不休。那位匆匆而来、又狼狈而去的渤海高公子,他的名字和故事,最终只是静静地躺在泛黄的史册角落里,无声地诉说着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没有掌舵本事却偏要猛打方向盘的小船,每一次急转弯,都可能成为它沉没前最后的水花。高雅之,这位“作死大师”,用他的一生,为我们生动地演示了这一点。他的故事,有笑,有泪,有唏嘘,更多的,是留给后人的一声悠长叹息和一份沉甸甸的警示。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