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两千三四章 入宫觐见

天唐锦绣 第两千三四章 入宫觐见

作者:公子许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1 03:05:14 来源:抖音小说网

房俊回京,风雨之中民众夹道欢迎、声势无两。

自崛起以来,兵出白道、覆灭薛延陀,两次剿灭长安兵变、护卫皇权,两次远征西域、大破大食,更有组建水师、横行七海,制定战略、迫使吐蕃内斗……

时至今日,房俊的功勋已经完全超越一众贞观勋臣。

以往的“军方两座大山”到了现在再也无人提及,李靖、李积这两代军神,在这一刻都要退位让贤。

房俊已经毫无争议的晋位“军方第一人”,无人能出其右。

……

武德殿内。

李承乾穿着一身圆领常服、戴着幞头,负手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雨水之中青翠繁茂的花树,视线却似没有焦距。

刘洎躬身立于身后,轻声道:“陛下,太尉既无旨意、亦无通报,就这么轻车简从自西域前线返京,实在是不合规矩啊。”

将军出征,不是想走就走、想回就回的。

尤其是此等挟大胜之威、悄无声息的返回京师,往往有着深藏莫名的意味,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李承乾回过神,略显无奈:“这种话还是少说一些为好,太尉乃我大唐之柱石,此番大破大食、震慑域外,可谓功在社稷、冠盖天下,自然有着不守规矩的特权……况且你以为太尉会做出什么吗?起兵造反,还是带刀逼宫?你是中书令,还是关注你职权内之事吧。”

他对房俊有着无穷无尽的怨念,对其诸多举措也很是不满,但从始至终,他从来都不曾怀疑过房俊的忠诚,无论是对待他这个皇帝,还是对待这个帝国。

没有人比房俊更热爱这个帝国,为此甚至在当初不惜反对对他无比宠爱的太宗皇帝,更不惜与他这个并肩作战、合作无间的“战友”划清界限。

刘洎摇头,诤谏道:“可无论如何,有一些规矩还是要遵守的,今日太尉可以凭借功绩破坏规矩,他日旁人是否可以效仿?无规矩不成方圆,固然不至于因此降罪,却也要予以警告才行。”

李承乾转过身,缓步走回御案之后,摇头道:“朕了解太尉的性格,不过是不愿招摇过市、劳师动众而已,不必小题大做。”

顿了一顿,道:“既然太尉秘密回京,朕也就不大张旗鼓亲自出迎了,你代朕去太极宫外迎候。”

刘洎:“……”

我去迎他?

我不愿看他那副嚣张嘴脸!

“喏。”

不过陛下出宫亲自迎候要动用诸多依仗,摇车大辆、兴师动众,确实没必要。

那么他这个中书令、宰辅之首出迎,便是最为符合当下情况……

……

房俊本想着低调回京不惹注意,毕竟此番在西域大破大食二十万大军,实在是功勋赫赫、举世无双,颇有几分“功高震主”的意味,虽然李承乾未必对此生出忌惮、猜疑,可作为一个臣子应当考虑到君王所面临的局面,尽可能的将影响消弭一些。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这一战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从入城之时开始,越来越多百姓涌上街头、夹道欢呼,西市门前更是人潮汹涌。摩肩擦踵,等到了朱雀门下,城楼上的禁军更是高举横刀、纵声欢呼、声震四方。

由朱雀门而入,沿着长街抵达承天门,沿途左右两侧各处官署之中无数官员肃立路边,躬身作揖、以示尊敬。

好不容易到了承天门下,甩镫离鞍翻身下马,将斗笠、蓑衣脱掉丢给亲兵,看着已经等候在门口的刘洎无奈叹气道:“想着低调一些,奈何百姓、军卒、官员们实在太过热情,不得不放缓一些速度打个招呼,累中书令在此就等了,罪过罪过。”

刘洎眼角跳了一下,回礼道:“太尉战功赫赫、威震天下,受万民之爱戴自是应该,您对帝国之功勋无出其右,满朝文武谁人不是敬佩不已、甘拜下风?似您这等朝廷柱石、砥柱中流,实乃千古榜样。”

“咦?”

房俊惊诧:“中书令该不会是在捧杀我吧?这话传扬出去可大大不妥,搞不好会被外人以为您是在调拨我和陛下之间的关系。”

刘洎摇头:“太尉是这么觉得的?那可当真是误会了,本官绝无此意。”

“哈哈,那还真是我误会了!”房俊一脸笑容的拍拍刘洎肩膀,感慨道:“不过似您这样的陛下近臣、宰辅之首,说话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最好不要引起别人误会。毕竟,一个诤臣可以兴邦、一个佞臣可以误国,慎之慎之!”

一旁的宦官们见这两位俱是文武各方首屈一指的大臣,却这般毫无这样的唇枪舌剑、相互攻讦,吓得低眉垂眼、乖巧的躲在一边。

刘洎冷笑一声,转身便走:“莫让陛下久等,请太尉随我入宫。”

“陛下急着召见我吗?哎呀呀,见中书令在这里与我东拉西扯,我还以为陛下不急呢……”

“宫廷大内,禁止喧哗,你少说两句行不行?”

“大唐从无因言获罪之先例,中书令这是要阻塞言路、把持舆论吗?”

“……”

刘洎不理会这个棒槌,闭着嘴巴,脚步匆匆。

进了武德殿,房俊拜倒在地施礼,御案之后的李承乾起身走过来,俯身扶着房俊肩膀将其扶起,大笑道:“私下场合,二郎何须多礼?快快请起!”

起身之后,李承乾笑着狠狠拍了房俊肩头两下,赞道:“这一仗打得好!大食贼寇欺我大唐天威、犯我西域疆土,不仅威胁到边疆之安全更阻断丝路给帝国财政带来巨大损失,这一仗不仅扬我国威,更斩断大食人的爪子,打出数十年之和平,二郎居功至伟!”

房俊谦逊道:“臣虽然在前线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更有数万将士奋勇争先、死不旋踵,但更大的功劳在于陛下掌握乾坤、稳定大局,亦有中书令筹备粮秣辎重、无数官员运转后勤,臣不敢将如此功勋据为己有。”

刘洎在一旁捋着胡子,略显尴尬。

他在后方筹集辎重的确是呕心沥血、辛劳不已,但与此同时他也没少给房俊使绊子,几乎每一项辎重之数量都腰斩一下,运送日期更是能拖则拖……

所以此刻听闻房俊之言,他居然分辨不出这厮究竟是在夸他还是在骂他……

李承乾没在意这些,感慨着道:“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则国家兴旺!你们武将镇守疆域、殊死奋战,文官治理国家、征集赋税,咱们君臣一起努力打拼,将这煌煌盛世千秋万载的延续下去,让我汉家子民生活富足,使我大唐天威震慑四海!”

他是真的有感而发,觉得自己很是幸运。

文官方面,相比贞观之时的众正盈朝略有不足,但因为改革科举之缘故使得大量人才充入官府,再加上贞观学院培养出来的各式各样专业人才,治理天下绰绰有余。

而军队方面,堪称千古以降前所未有之强盛,自他登基以来,大唐对外战争百战百胜、未尝败绩,在海上,强大的水师碾压寰宇,几乎将东洋、南洋变成大唐之内海,战舰便即大洋,无以计数的百姓、商贾随着海路航线前往各地谋生,给大唐带回来满山满谷的财富。

陆地上亦是高歌猛进所向无敌,即便与大唐并称天下两大超级帝国的大食帝国都被两次击败,彻底建立“天下独尊”之地位。

无论文治武功,李承乾都自认不如太宗皇帝多矣,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论及帝国之强盛、版图之辽阔,他却极有可能超越太宗皇帝。

这让他如何不兴奋?

那可是太宗皇帝啊!

即便“千古一帝”之赞誉略有微词,但若加上“之一”却已是无可辩驳之事实。

将来自己若是能得到一个“千古第二”,岂不美哉……

君臣入座,内侍奉上香茗之后被李承乾斥退。

李承乾询问此战诸多细节,房俊无需文书战报,所有事项都藏于心中,面对质询信手拈来、无一错漏。

刘洎道:“如此说来,此战不仅阿史那贺鲁有功,那位波斯王子也功劳不小。”

房俊颔首,道:“波斯被大食灭国,两国之间仇深似海,可散城下我见他之时,答应他大唐会出兵助其复国。理由有两个,其一是酬功,若无他配合阿史那贺鲁,高德逸未必能够顺利掌控拓折城,更别说焚毁可散城外大食军队的粮秣辎重沉重打击其士气。其二则是波斯高远横亘于大马士革与河中地区之间,一旦波斯复国便可作为阻挡大食军队通往河中地区的道路,起到战略隔离之作用。”

此战之后,大唐是一定要对河中地区实施管辖的,羁縻州也好、自治区也罢,必然要约束河中诸国,确保丝路之畅通。

只要波斯复国,便可将大唐与大食隔离开来,使得大食难以如同以前那样直接影响河中诸国,更可避免两**队直接发生冲突。

无论如何,大食依旧是西亚乃至于西方的第一强国,万一两国之间再度发生军事冲突,大唐很难像这次一样再次发动一场数万人的讨伐战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