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二十章 便引诗情到碧霄

王世充再也按捺不住,跨前一步,不顾礼仪,声音因愤怒而微微变调:“陛下!招降李密此等大事,臣为何全然不知?臣在城头为陛下效死守城,却元令诸公,居然私通叛贼李密,臣、臣……!”他胸膛剧烈起伏,后面的话都被噎住了。

殿中值班御史,板着脸,咳嗽了声,说道:“切慎,不得君前失礼!”

王世充被这声断喝惊醒,退还半步,整理了下甲胄,先是行了个军礼,自请失礼之罪,得到杨侗抬手免罪的示意之后,他接着说道:“陛下!臣心神激荡,故而失礼,罪该万死,万谢陛下不罪之恩。可是陛下,臣、臣想不通!元令诸公,私与叛贼李密勾结,已是大失朝廷体统,论罪当诛,暂且不论。单就李密乞降此举。陛下,臣斗胆,有肺腑忠言不得不进!”

杨侗说道:“爱卿有何进言?请说吧。”

“陛下,李密狡诈反复,怎可轻信?此臣言其一。臣昼夜临前线,深知近日战况,李密攻城本极凶悍,这几天更日夜兼攻不息,却昨午后突然提前撤兵,入夜亦吴无动静,没再攻城。事出反常,臣已疑其军中生变。今乃而闻他献表求降,臣已可断知,李密必是军中生了变故,方有此乞降之举!则若如此,即便朝廷不允其降,其亦无力再围洛阳,唯有撤兵自保!朝廷又何必值此际,允其非分之请,伤将士之心,堕我三军之气,更徒损陛下天威?此臣言其二。”

王世充平时说话,常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几句话,情急之下,分析得倒条理清晰,很明显,他这是在竭力挽回局面,试图说服杨侗不要听元文都的,接受李密之降。

顿了下,他又说道:“陛下,且犹别说,李密还胆敢向陛下提要求,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再退一步说,就算他的要求,陛下宽仁,愿意考虑,他遣贼入朝,或可允之,然请朝廷出兵陕虢,如何可行?洛阳鏖战经年,将士伤亡惨重,早疲惫不堪!守城时,因惧城破身死,尚能拼死力战。城围若解,再驱之远征陕虢,军心必溃,恐生大乱!此乃取祸之道,万万不可!”

杨侗有点被他急切,逼问似地神情、言语吓住了,——元文都等本就是洛阳的留守官员,杨侗和他们很熟,王世充是去年才来的洛阳,而且大部分时间在城外与李密作战,他与王世充之前其实没见过几面,对王世充是比较陌生的,又王世充当下甲胄在身,是才从前线来到,杀气尚存,毕竟杨侗是个少年,不免就会有所触动。却杨侗尽量保持镇定,然而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王世充,就转望丹墀下的群臣:“王公所言,诸卿以为何如?”

段达、郭文懿、赵长文等人面面相顾。

招降李密此事,事实上杨侗是知道的。他是皇帝,元文都瞒谁,也不敢瞒他。但段达等人,却与王世充相同,除皇甫无逸外,早前也俱不知。段达亦是来觐见杨侗前,才刚从元文都、卢楚处得知。他们的目光在王世充与元文都之间逡巡,无人开口,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皇甫无逸沉稳出列,进奏说道:“陛下,王公所忧军心,不无道理。然出兵陕虢,不需全军开拔。遣一部精锐,做出西进姿态,向李密示以朝廷诚意,应便足够。至於李密……。”

他顿了顿,余光扫过王世充,说道,“王公言其后方不稳,或为实情。可是,李密拥众数十万,纵使主力暂退,焉知其不会留下偏师,继续困我?城内粮秣已罄,易子而食,析骸而爨!若再迁延日久,毋须李密来攻,自将溃矣!臣因以为,当此存亡绝续之秋,李密既肯乞降,无论真伪,皆宜把握此机,先解燃眉倒悬!受其归顺,允其所请,然后从长计议,方为上策。”

皇甫无逸的话,直指洛阳当下最残酷的现实,粮尽,人相食,真的守不住了!

王世充额角青筋突突直跳,他听出来了,皇甫无逸这鸟厮,肯定是也已早知元文都谋划。

尽管皇甫无逸所言之“粮尽,人相食”是实情,王世充也明白洛阳确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他不甘心!他拼死守城一年多,在将士中建立的威望,在朝中获取到的权力,难道就要因为元文都这伙人的一纸密谋而付诸东流?他张口欲再争辩。

“皇甫卿所言甚是。”御座上的杨侗却已开口,少年天子适才被王世充惊出的惶色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洛阳困守年余,生灵涂炭,朕殊不忍。李密既愿归顺,无论其心如何,皆可暂解倒悬之急。准其所请!着即择使者,出城抚慰李密,宣示朝廷恩典,并允其遣使入朝,及、及筹备出兵陕虢事宜!”元文都此谋,他既早知,於今事成,他当然不会反对。

“陛下圣明!”元文都、皇甫无逸、卢楚等人,激动地躬身领命。

王世充喉头一甜,险些喷出血来。他大胆地看了眼御座上明显也是先已知情的少年天子,又入目元文都等人如释重负的表情,一股滔天的愤恨与不甘在胸中翻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却也知自己在朝中根基浅薄,再争无益,他僵硬地随着众人躬身:“臣遵旨。”

退朝的钟磬声响起。

群臣步出大殿,冰冷的雨丝扑面而来。

王世充停在阶前,举脸望向灰蒙蒙的天空,深深地、贪婪地吸了口带着湿冷雨气的空气。一股淡淡的、被雨水冲淡却依旧顽固萦绕的血腥味,钻入他的鼻腔。是来自北城墙、东城墙下,在秋雨浸泡中腐烂的魏军与守军尸山散发出的死亡气息。一年多来,他为了这座城,流了太多的血,也见证了太多的死亡。难道,这一切,最终就换来这样一个结局?

李密,竟然成了“归顺”的功臣?

而他王世充,这奋战守城的统帅,在这个时刻,竟像个局外人!

他的双拳在袖中紧握,指节捏得发白,指甲再次深深嵌入掌心。

一名内侍小心翼翼地靠近提醒:“王公,雨凉,请勿久留。”

王世充胡乱地点点头,目光片刻不移地盯着前方低声交谈着、并肩步入雨帘中的元文都、皇甫无逸、卢楚等人的背影。眼神深处,翻腾着被出卖的恼恨与恐将失去洛阳权柄的不甘。

细雨潇潇。

……

一个接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乘着深秋凛冽的寒风,裹挟在未干的雨水气息,传遍了烽烟四起的华夏大地。

雍丘。

李公逸正检视行装,准备动身前往白马,谒见声势如日中天的李善道。

亲信疾步闯入,带来了最新的急报。

李公逸听完,充满了只疑听错的惊愕:“魏公降隋?元文都亲自出城,到其军中宣旨,拜魏公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

他目瞪口呆,这转折太过突兀,简直匪夷所思

一旁的李善行也是惊诧莫名,好半晌缓过神来,问道:“阿哥,白马之行,还去么?”

长安,宫中。

李渊放下急报,手指在光滑的紫檀木案上敲了几下,露出玩味的诧异,说道:“李密降了洛阳,解了洛阳之围,大军撤回洛口休整?罗士信领万余兵,进驻荥阳;单雄信引兵万余,逼向河内?”他起身,到巨大的舆图前,拈起直鞭,找到了河东的位置,点了一点,若有所思。

河北,黎阳仓城外。

李善道收回了望向工地的视线,——由何稠主持的黎阳仓城的修缮工程正紧张忙碌地进行着,仔细审阅杨粉堆呈上的洛阳探报。

当看到“元文都持节,赴李密军中宣旨,拜其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李密撤围,主力还洛口,罗士信引兵向荥阳,单雄信部趋河内”等字句时,他的反应与李公逸的惊诧、李渊的玩味不同,一抹洞悉世事的,好像早有预料的了然在他眼中掠过。

侍立在侧的王宣德察觉到了他神色的细微变化,问道:“大王,洛阳,可是出了新变故?”

李善道放下军报,再度望向了黎阳仓城下的喧哗工地。

持续多日的秋雨,无声无息中停了。

天空依旧阴沉,云层堆积不散。

地面上,一洼洼积水,映着灰暗的天光。潮湿的枯叶如似黄蝶,在寒风中打着旋儿,纷纷飘落。一场秋雨一场寒。雨后的风愈加凛冽,卷起他宽大的袍袖,已带来了初冬的凛然之意。

而就在这片秋意的深处,黎阳仓城下的工地,却是一片截然相反的热闹景象。

数千民夫与士卒在工部吏员的指挥下,喊着整齐的号子,奋力夯筑着新的城墙地基;巨大的原木被吆喝着抬上城头;烧制砖瓦的窑口冒着滚滚浓烟;铁匠铺里叮当作响,火星四溅。

这热火朝天的生机,与洛阳传来的李密降隋、已开始针对河北调署兵马的消息,以及眼前这无边落木、寒风凛冽的深秋萧瑟景象,形成了无比强烈的对比。

李善道将探报卷起,递给王宣德,摸着短髭,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笑道:“宣德,自古逢秋,多悲寂寥,我却以为,秋日胜过春朝。”曼吟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