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九十六章 智及指麾士先攻

却原来左路军先出,如张士贵所猜,确实是宇文智及的“诱敌之计”!

得了帐下吏回报,知汉军并无出兵,仍是驻守营中,宇文智及连道可惜,遗憾他的此计未能得成,心中诧异李善道的“稳当”,在已取得数次胜利的情况下,居然尚能这般稳住,没有骄傲大意,急於求胜,口中则与诸将说道:“我部突出於前,却李善道不敢来袭,由此足见我军十万步骑三路并进,声势浩大,我军之威已是令他胆寒!待我三路兵马齐汇汲县,必叫他李贼更加心惊肉跳,届时我军合围之势已成,他便有三头六臂,也难逃我天罗地网!”

诸将无不应是。

十万大军,加上民夫,分作三路行军,声势震天,尘土飞扬,的确是威风凛凛。

休说汉军了,就是身在行军队伍中的宇文化及部的将士,见到己军这样的声威,也都感觉场面雄壮,仿佛胜利即在眼前,——连日来低沉的士气,亦因此而得到了稍微地提振。

当晚休整一夜,剩下的路程,一日即到。

第二天傍晚时分,先是左路军开到了汲县的城东;继於入夜后,中路军、右路军的先锋部队相继开到。到第三天午后,宇文化及部此番出战的十万步骑,尽数抵至。

三军汇聚,人声马嘶,旌旗蔽日,矛戈如林。

前呼后拥之下,宇文化及立於高阜之上,俯瞰汲县城池,扬鞭指点:“休整两日,明日攻城!”

如前所述,汲县县城位处在永济渠、清水的岸边。汲县与河内的新乡两座县城之间,有清水相连,故永济渠通到汲县后,便与清水交汇,这一段是没有人工渠的。永济渠此段的南端,在汲县县城的城北;清水在汲县的西边,离县城很近,几里地远近。

整个汲县县城,只有城北、城西、城东三面可以屯驻大军。

宇文智及的左路军,屯驻在了城东;宇文化及亲率的中路军,屯驻在了城北;右路军的主将是宇文士及,屯驻在了城西。中路军、右路军皆在永济渠、清水的西岸;左路军在永济渠、清水的东侧。亦即,中路军、右路军与左路军隔渠、水相望,对汲县形成了钳形攻势。

宇文化及临高俯视,下达命令的时候,城中城楼上,李善道也在观望其军形势。

放眼望去,北、西、东,目之所见,兵马如潮,悉宇文化及部的步骑将士。往更远处后,犹有后续而来的一辆辆的粮车辎重,由衣衫褴褛的民夫推着,迤逦不绝,宛如长龙,直至天际。

“两年前起兵到今,我也打不过不少仗了,今日宇文军的这等盛壮,我还真是头次见到!”李善道面不改色,没有丝毫的畏惧之意,一手负在身后,一手摸着短髭,笑着说道。

屈突通在旁说道:“昔袁本初引兵十万,与曹操对峙官渡,论其势,何逊宇文化及当下?秦宣昭更曾挥师二十万,征伐江左,论其势,更盛於此!结果如何?袁本初大败,仅以身逃;秦宣昭亦终败於淝水,身死国灭。是故乃知,胜负不在兵多,而在谋略与士气。较与大王,宇文化及智不能谋,勇不能战,弑君之贼,人心离失!其势虽盛,臣观之,本初、宣昭耳!”

李善道点头赞同,意气自若,轻松笑道:“我军虽寡,但心齐志坚,定能破敌。”与众将下令:“城内、城外各营严阵以待,按既定部署,先做坚守,待其疲后,再寻机反击!”

众将齐声应诺,信心百倍。

……

河东不说,只说河北,李善道现已尽据河北之地,先后得了窦建德、魏刀儿、宋金刚、罗艺、高开道、王薄等部的降从,单论他帐下兵马之数,实际上,不逊於宇文化及。但一则,河北诸郡,都需要兵马驻守,在河东,他又留下了刘黑闼等部;二则,他向来是兵在精,不在多,故而,他投入此战的兵马,不算多,加上赵君德、李文相、王薄等部,亦不过四五万之众。

只是,话再说回来。

虽然兵力只有宇文化及投入此战的兵力的半数上下,到底也是四五万步骑。

这么多步骑,肯定不可能全驻在汲县城中。

是以,他的这四五万兵马,而下是少部分驻在城中,负责后勤、辎重等务,大部分则布置在城北、城西、城东的各营,依托地形,构筑防线,既彼此犄角呼应,又与城中内外响应。

这样布局,一方面,有汲县县城为凭借,城外各营后顾无忧;另一方面,宇文化及部十万之多的步骑兵力,可以料见得到,其在汲县城外的营地、防线,必然绵延广阔,一旦出现战机,可以迅速集结,形成合力,从多个方向对其夹击,进而取胜,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

察看过汉军的兵力部署,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等议过对策,两天后,迫不及待地开了攻势。

对李善道帐下各将、各营的情况,宇文化及等早已摸清。

谁是李善道得用的大将,谁有勇有谋,谁的部曲精锐,宇文化及等大致心中有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沙盘上,一座汲县县城矗立中间,永济渠止於城北,清水蜿蜒在西,北、西、东三面营垒星罗棋布,不论汉军各营、抑或己军各营,各营主将的姓氏均标於营上。敌我态势一目了然。

宇文智及点向城北汉营:“此数营,分是高延霸、高曦、焦彦郎、罗艺等营,彼等多李贼大将,将勇兵精,可先不攻。”再点向城东诸营,“此数营,分为李文相、王君廓、冯金刚、郑智果、高雅贤等营,亦不可轻视。”最后点向城西汉营:“此数营,各是赵君德、高开道、王薄、刘豹头等部之营,其虽亦颇有李贼麾下精兵,但相比之下,较为薄弱,可先攻之!”

城北,对着宇文化及的中路主力,所以李善道在城北布置的兵力最为雄厚;城东,与城北、城东的汉军驻兵,隔着永济渠、清水,若是遇到宇文化及的大举进攻,城北、城西汉军不好立即支援,是故城东的汉军驻兵也较为精锐;城西的驻兵,位置处於城北汉军的侧后,压力相对小一点,因此城西的汉军,比与城北、城东,将领方面、兵力方面,都有所逊色。

“先取其弱,用兵之上策!好!就按阿奴此议,先攻城西贼兵,试试其虚实!”

城西汉军主要迎对着的是宇文士及的右路军。

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宇文士及。

打仗,讲究的是个组织、配合。特别敌我十四五万兵马交战之时,更需各部协同。乃虽定下了先主攻城东汉军,出战的却不仅宇文士及部。同一日,宇文化及的三路兵马,同时发起了攻势。并且,最先发起攻势的,还不是右路军,是左路军。打到这天下午,中路军也都已经出战半晌了,右路军这才出击。右路军一出,便是近万步骑出动,直扑城西的汉军诸营!

……

汲县城楼。

李靖面若沉水,目光如炬,审视着城北、城西两面的激战,望了望城东刚刚出动的宇文士及部,说道:“大王,臣本疑惑,为何宇文士及部迟迟未动,现观其动向,方悟其意。之所以宇文智及、宇文化及两路先攻,眼下看来,分明其实是在为宇文士及部打掩护。”

魏征也在城楼上。

他於此战中的任务,是主掌安抚县内、粮草调度、后勤补给,应道:“李公所言甚是。大王,贼之左路、中路两军,当是佯攻,意在混淆我军视线,以图趁我城西驻兵懈备,突而袭之。却宇文化及不知,大王早有令下,赵柱国等岂敢有半分懈怠?宇文士及此袭,必碰壁而还。”

马周亦随从旁边,望着向城西赵君德等营逼近的宇文士及部近万步骑掀起的如雷声势,他再是年轻才俊,再是跟着李善道,经历过不少战阵了,不免紧张,咽了口唾沫,说道:“大王,出袭我城东诸营的贼兵为数众多,宇文士及将旗在内,显是他亲自督战,来势汹汹,赵柱国等虽然有备,不可轻忽。臣愚见,是不是先下军令,调后备兵马,做好援助赵柱国等的准备?”

屈突通等老将,看了看马周,因为他的这个建议,便有人不觉露出了点笑容。

李善道抚摸短髭,笑道:“宾王,怎么?被宇文士及部闹出的动静吓住了?”

马周脸一红,忙道:“大王误会了,臣只是觉得未雨绸缪,方能万无一失。”

李善道点了点头,笑道:“未雨绸缪是应该的,但也无须过於紧张。”

马周问道:“大王之意是,暂还不需令后备兵马备战?”

李善道伸出了两根手指,耐心回答他的疑问,为他解释说道:“宾王,赵君德等部养精蓄锐已久,宇文士及部的这点阵仗,他们定能应对自如,此其一;你看看现是什么时辰了?再有两个时辰,天就黑了,宇文化及部今日是与我军初战,主要目的是试探我军虚实,不用等到入夜,宇文士及部必会收兵回营,也就是说,其今日之攻势,无非虚张声势,此其二。再一个还有,我军早有预案,后备兵马随时待命,亦不用过早调动。因而宾王,你大可不必忧心。”

马周听罢,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大王虑事周详,料事神明,臣佩服。”

李靖接人待物,谦虚自抑,但也不是对所有人都敬而远之。

马周才华出众,很得李善道的赏识,故李靖亦对马周青眼有加,微笑说道:“大王,宾王年轻有为,多思善虑,正是大王所需之才。”

与马周说道,“宾王,大王不调后备兵马,除了大王说的这几个缘故外,还有一个缘故。即将为一军之胆,为主将者,临敌时,如大王所言,宜当‘静气’,沉着应对方可,不可因些许风吹草动,便轻举妄动,致令乱了军心。於下大战才起,若便急於调动后备兵马,难免会让将士们心生疑虑,影响士气,并且正合了宇文化及‘试我虚实’的企图!

“故而,宾王,你需明白,稳住阵脚,方能见敌制胜。大王之策,意在以静制动。”

这通话,既夸赞了马周,又不动声色地恭维了李善道,一举两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马周对李善道不下令调后备兵马的原因,理解地愈加深刻了,他心悦诚服,说道:“有劳李公指教!大王,是臣多虑了。”得了李善道叫他免礼的吩咐,他起身来,视线再度转向城西。

近万宇文士及部的步骑,分作前后两部,前部约三四千步卒,已近至到了城西汉营外数里处。

……

城北、城西、城东汉营,整体形状上说,都是连成了弧形。

内向汲县县城、永济渠、清水,外向宇文化及部的连营。

赵君德是城西汉军的主将,其营在城西诸营正中,左右两侧各是刘豹头、高开道、王薄等营。

城北、城东打的热火朝天,城西,敌军却一直未有来攻。

赵君德从早晨宇文化及部的中路、左路出营之后,就登上了营中望楼,一边眺望城北、城东的战况,一边令城西诸营做好迎击的战备,一边遣吏卒不断的去城中,向李善道禀报城西各营的情况,请示李善道的令旨。等到这时,终於宇文士及部杀将到来!

李善道派来传令的军吏,也在这时抵达。

“启禀柱国,大王军令:贼此攻城西我营,意图系在试探,入夜前,其众必退。且守营垒,勿轻出兵,候其退时,择骑一团,佯追之。贼若不迎,詈骂嘲之;贼若还迎战,便撤还营。”

赵君德领命,当即差人,将李善道的军令传达给了各营将领。

军令传罢,赵君德远眺杀来的敌军中的宇文士及的将旗,哎呦、哎呦的叫了两声。

“将军,怎么了?”

赵君德说道:“俺等了半天,攒足了劲,就等贼兵来攻!本想为大王一战擒获宇文士及,如今大王却令咱们守营即可,真是叫俺心痒难耐!也罢,权便忍上一忍,遵令行事。”

从将们闻言,皆笑了起来。

赵君德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各归其位,预备战斗。

营中顿时一片肃然,弓箭手张弓搭箭,步兵紧握刀枪,马匹亦被勒住,只待敌军杀到。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