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九十五章 李公讲兵窦心虚

说话此人,自称“小奴”,可不就是向来自诩李善道帐下第一爱将的高延霸。

“哦?延霸,你有何计?”

高延霸智珠在握,说道:“前闻李公讲兵法,说‘士马虽多而众心不一,锋甲虽广而众力不坚……’”说到这里,底下的内容忘记了,赶忙向在他边上坐的高曦求救,“怎么?怎么?”

高曦起身,代他说道:“李公前日讲说兵法,讲过这么一段,‘士马虽多而众心不一,锋甲虽广而众力不坚,居地无固而粮运不继。卒无攻战之志,旁无车马之援,此可袭而取之。’”

高延霸连连点头,说道:“对,对!‘此可袭而取之’!大王,宇文化及部现在不就正是李公所说的这种情形么?小奴记得,李公还曾说过,‘敌势若众,可分而击之’。则两下结合,当下宇文化及部的左路军行速最快,突出於中路、右路之前,小奴以为,何不就先给其左路军一个迎头痛击?不求大胜,只要能将其败上一阵,宇文化及部三军的士气不就愈加低落了?”

李靖的军事才能,还是前文所述,当世之人中,估计没人能比李善道更清楚,——包括夸赞李靖,说只有李靖可以谈论兵法的其舅父韩擒虎,只是看出了李靖在军事上的天赋,李靖真正的能力,韩擒虎也未必如李善道了解。故而,既已知李靖千古罕有人匹的兵略,李善道当然就不会只用他做自己在军事上的助手,浪费他的才华,专门为此,李善道在军中办了个“高级将领培训班”,又给了李靖“军师”之任,请他得空给众将授课,以提高诸将的军事素养。

高延霸、高曦所说的“李公讲兵”,指的就是这件事。

自在河内,李靖预料对了雨停的时辰,高延霸对李靖一改旧观之后,现早是对他心悦诚服,因不仅偷偷找他,为自己算命,李靖每开课授学时,他亦必到场聆听,不懂就问。

真别说,李靖的兵法讲解深入浅出,结合实战,他几堂课下来,李善道明显地感觉到,何止高延霸,就是高曦、萧裕、王须达、王君廓、薛万彻、苏定方、张士贵等等诸将,不论是对军事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对战局的分析,在军事上的见解,都已是有了不小的提升。

也是故,高延霸这时才会如此自信满满,有根有据地提出“先挫其锋,振我军心”的此策。

李善道不觉哈哈大笑,却未先言其策,而是问在帐中的高曦、王君廓、张士贵等将:“卿等以为如何?”

高曦只是抚摸着胡须微笑,没有发表意见。

王君廓尽管也听李靖的兵法课了,毕竟自恃才能,没高延霸信服,因亦未有开口。

张士贵迟疑了下,说道:“大王,臣记得李公亦曾讲过,‘必须料敌致胜,戒於小利,然后可立大功矣’。臣之愚见,宇文化及部的左路今虽孤出在前,然一则,其与中路、右路两军相距未远,相差的路程只多半日而已,是我军若袭之,恐难全歼,反易遭其援军夹击;二则,

其左路军行速虽快,宇文智及为将,智及小有谋略,未必无备,我军亦须当防其有诈,故臣愚见,高柱国言固有理,却最好还是我军暂不进袭,仍按先前已定之部署应对为宜。”

高延霸皱着眉头,仗着身高,居高临下,瞧了张士贵几眼,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张将军,‘戒於小利,然后可立大功矣’,你的意思是说,俺向大王提的建议是‘逐小利’了?‘我军亦须当防其有诈’,你给俺说说,宇文智及会有什么诈?俺洗耳恭听,敬闻你的高论。”

张士贵在汉军中的资历比较浅,至今也没有被外放过,不曾独领一军打过仗,现仍是李善道亲兵营的营将,并且他不是山东人,是弘农人,这军中素来凭军功比高下、地域论亲疏的,因高延霸不免就轻视他几分,——这还是看在他是李善道亲兵营将的份上,说话才没更过分。

感受到了李善道鼓励的眼神,张士贵心中一暖,从容答道:“高柱国,俺不敢说柱国此议是‘逐小利’,然宇文智及会不会有诈,却须细思。为何宇文化及三路兵马,独其左路兵速快?且此路兵,还是宇文智及亲率?俺以为,不排除其有诱我之意!”

高延霸不是不讲理的人,他眉头微动,眨了眨眼,寻思稍顷,说道:“你是说?”

“宇文智及是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化及作乱的谋主,是宇文化及的左膀右臂,在宇文化及军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仅次宇文化及。其所率之左路军出前於中路、右路两支兵马之前,会不会宇文智及为的正是引诱我军出兵袭之?他只要坚守最多一日,宇文化及所统的中路军就能赶到其处;又至多两日,其右路军也能赶到。则到斯时,我出袭之军岂不就反陷包围?”

却宇文化及中路军、右路军比左路军晚了多半日的路程,说的是距离汲县的远近。如果是援助左路军的话,会多些路程,因而张士贵估言“最多一日”、“又至多两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高延霸挠了挠头,说道:“要这么说,……张将军,你的顾虑也不能说全无道理。”

张士贵转向李善道说道:“大王,故臣愚见,稳妥起见,仍宜坚守原策。”

“药师,你是何意?”

某种程度上,高延霸、高曦、张士贵都算李靖的弟子了。

适才听高延霸、张士贵争论时候,李靖抚须不语。

此际闻得李善道问话,他乃答道:“大王,高柱国与张将军所言皆有理。不过,臣闻之,‘若敌人在死地,无可依固,粮食已尽,救兵不至,谓之穷寇’。宇文化及部,现就堪谓‘穷寇’。穷寇也者,通常要么束手就擒,要么拼死一搏。宇文化及犹有兵马十余万众,众多於我,肯定不会束手就擒,兼如张将军所言,宇文智及确小有狡谋,乃臣料之,宇文智及这一路兵马之所以孤军出之在前,确乎是有‘诱我袭之’的可能。张将军的建议颇是,坚守原策为宜。”

李善道摸着短髭,笑吟吟地与高延霸说道:“延霸,药师说到了‘穷寇’。怎么对付‘穷寇’,药师也在课上给你们讲过。你还记得,药师是怎么讲的么?”

高延霸应道:“大王,小奴记得。李公说,‘击此之法,必开、开’……”又向高曦求救看去。

高曦便又代他说道:“李公讲说,对付穷寇,‘击此之法,必开其去道,勿使有斗心,虽众可破。当以精骑分塞要道,轻兵进而诱之,阵而勿战,败谋之法也’。”

“败谋之法”,意为打击敌军谋划的方法。

高延霸接口说道:“对,对!李公就是这么说的!大王,意思小奴都记得,原话说不出来。”

却这高延霸识字还没识全,文绉绉的话,他说不利索,情理之事。

李善道笑道:“无妨,能领会其意便好。延霸,怎么对付穷寇,药师已是讲得清清楚楚。要点在‘勿使有斗心’五字。故‘开其去道’,为其留出逃生之路,故‘阵而勿战’,消耗其残存之斗志,待其气竭,然后战之。药师此法,实为良法。你所建议的‘先挫其左路军’,比之药师此法,就求胜心切,急躁些了!士贵认为你‘逐小利’,照我看,一点不错!”

高延霸心服口服,再又瞅了张士贵眼,眼里透出点异色,没想到这厮在李靖课上时,常在后头坐,不声不响,却对李靖讲授的内容理解得好像比他还深刻,恭恭敬敬地与李善道说道:“是,是!大王教训的是!小奴谨记大王教诲,日后定当深思熟虑,不再贪图一时之利。”

“延霸,送你一句话。‘每逢大事要静气’。大事如此,大战也是如此。每当大战之际,随你有多大的把握,也须冷静筹谋,步步为营,决不可因为求胜心急,而轻率冒进。一旦你轻率冒进,就有可能中敌之计,不仅你会功亏一篑,还可能陷入险境。记住,为将之道,在一个‘稳’,不可因怒兴兵,亦不可因急兴兵,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冒险,稳扎稳打,方能立於不败之地。药师之法,正是此理。你若能领会其精髓,日后可成大器。”李善道敦敦教诲。

高延霸伏拜在地,说道:“大王教诲,小奴铭记在心。”

窦建德在旁插口,也拜倒在了地上,由衷赞道:“大王用兵之能,真乃天授!虽汉高、萧王,何能与大王比也?闻得大王此番教诲,臣亦受益匪浅!”

“延霸,你起来吧。”李善道说着,下到帐中,亲手把窦建德扶起,笑道,“公过誉了。自古帝王能用兵者,无过汉高。用兵之能,我不敢与汉高相比,唯求贤如渴、推心置腹,以诚待士,与功臣共始终,不负忠义之士,我愿效仿萧王,一学其仁,此我志也!”

——用兵无过汉高,这话才是过誉。不过诸人都能听懂,李善道这番话的重点是后半段。

窦建德心里有鬼,赶忙挣开李善道的手,再次下拜,说道:“大王胸怀宽广,今之萧王!臣曾闻之,乱世之中,唯仁者能得人心。观今海内,仁如大王者,无矣!臣能得从大王,三生幸事!大王恩德,无以为报,臣肝脑涂地,捐此贱躯,尽忠效死,亦不足报万一也!”

“窦公,我不需要你效死!待来日若能成事,公不负我,我不负公,足矣!”

窦建德不知为何,越听心里越突突,顿时后悔方才为何多言,强自镇定,连连应道:“是。”

——也不怪他刚才见缝插针,顺着高延霸的话奉承李善道,却是宇文化及的主力兵马,总算尽数离了黎阳,将进至汲县,眼看着两边的这场鏖战即将打响,也就是说,他“待汉军与宇文化及部两败俱伤,以从中牟取最大利益”的盘算,或许过不了多久就能得以着手,饶以他有些枭雄心性,当此关头,亦不禁紧张不安,因是他这才试图以奉承李善道来安自己的心。

李善道将他再度扶起,请他落座。

等窦建德落座,李善道回到案边,喝了口水,话头转回,目光扫过帐中诸将,说道:“延霸此策,虽显急躁,但勇气可嘉。公等就我军已定之策,还有什么别的建议或补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帐中安静。

无人再有建议。

李善道说道:“既如此,便仍依既定之策,我军就在这汲县城外,静候宇文化及的兵马到来。”

说是“静候”,十余万的敌军将至,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军议散后,一边高延霸、高曦、王君廓等将各自检查本营负责的防务,一边李善道在李靖、屈突通、窦建德的随从下,巡视各营,也亲自检查防御工事,确保军械、粮秣等准备充足,并令当晚犒赏三军。三军数万将士已知宇文化及部将到,这数万将士悉是李善道麾下的精锐,到底常胜之军,敌众我寡,却无一人畏惧,反皆士气高涨,一个个摩拳擦掌,只待一战。

夜幕降临,李善道登上望楼,顾盼远近十余座己军营中,营火点点,旌旗飒飒,隐约杀气冲上霄汉,豪情涌上,与左右说道:“此战若胜,指而向东,山东将尽为我军所有!挥军南下,李密不足定也!洛阳不足取也!”抽剑在手,斫於扶栏,“天下大业,在此一战!”

宇文化及部十余万众,财货山积,此战若能将其歼灭,即便其众不好全部收编,但得了其军的甲械、战马、财货,亦足以很大地壮大汉军实力,——更重要的是,还能由此得到隋之国玺等重宝、隋之一干重臣,得到隋三分王统之一,李善道的确就能以此真正建立他的王业了。

明月藏在了云中。

黑影里,没人注意的角落,看着雄心勃勃、英气风发的李善道,窦建德脸上阴晴不定。

……

“何如?李贼出兵了没有?”停下前进,休整后,宇文智及第一件事,问的便是此话。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