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八十四章 力劝不听弟离兄

宇文化及问道:“何策?”

“阿哥,‘集中兵力强攻黎阳,速战速决’此策,弟之愚见,可以用之。”宇文士及答道,顿了下,主动解释为何他认为此策可用的缘故,“阿哥,方下军中谣言四起,虽严令而不能禁止。弟之北营,只昨天,就杀了十余传播谣言的兵卒,可杀之不尽,反致其余将士沿道侧目,若只靠军法约束,弟深忧之,谣言未平,诸军已乱!故弟以为,当下之计,宜当集中兵力,强攻黎阳,一则转移注意力,二则胜之,黎阳仓粮秣到手,则可稳定军心,谣言或自息也。”

宇文化及摸着胡须,迟疑了会儿,说道:“强攻黎阳,倒也不是不行。但刚才说了,黎阳近日也许是因闻李善道亲率大军支援,城防较之此前,更为坚固。我纵集中兵力,短日内只怕也打不下此城!如果拖延时日,久攻不下,阿弟,军心岂不越加动摇,谣言岂不愈演愈烈?”

斜着眼,瞅着宇文士及,宇文智及冷笑说道:“老三,速战速决,你这是一厢情愿!一则,便是阿哥所言,黎阳城防近日越发坚固;二来,城中守将何人,你又不是不知!李善仁,李善道之兄长也;薛世雄,沙场之宿将也,有他两人亲在城中坐镇,欲破城池,谈何容易!……阿哥,老三此议,断不可用!”起身昂然,说道,“弟意方今上策,宜为干脆寻李善道决战!”

李善仁,是李善道兄长,李善道肯定不会不救他的兄长,既然肯定会救,有他在城中,守军的军心就能比较稳定。薛世雄,故隋之名将,数十万人的大仗都打过,现在守一座城,指挥能力上,他必然绰绰有余。确是有他俩在城中,加上外有汉军援兵,黎阳会很不好攻下。

——事实上,如果好攻,宇文化及部十余万众,早把黎阳攻下了,又何须等到如今尚未克之?

宇文士及吃了一惊,说道:“寻李善道决战?”

宇文智及却非是故意与宇文士及抬杠,他的确这么想的,便接着与宇文化及说道:“阿哥,今有一利在我,两不利在我。我军虽谣言四起,但兵多势盛,斥候侦知,李善道率来救援黎阳之部,不过两三万人,且是从河东刚打完一场大战,长途跋涉而还,疲惫不堪,两下相比,若正面决战,不论兵力、还是体力,我军占利,是我军之一利也。

“其二不利,一则我军内部不稳,谣言难止;二则黎阳城坚,强攻耗时,若是久攻之而竟不下,则以我军现下状况言之,恐生大变。故选择干脆与李善道决战,弟以为,才乃当下上策!”

宇文士及急视宇文化及,见宇文化及若有所思,好像有点被宇文智及的话说动了,赶紧说道:“阿哥!弟之愚见,与李善道决战此策,不可用也!表面看,李善道的确兵力不及我军,但李善道才在河东打了胜仗,其士气正盛,且闻之,其众从河内到河北,系乘船而至,体力并未大损,‘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云云,无从谈起!弟愚见,与其冒险决战,不如稳扎稳打。”

人的名,树的影。

不知不觉间,李善道现今已是名震海内的一方诸侯。

占取河北、攻略河东,屡战屡胜,他的用兵之能、帐下将士的敢战精锐,早是声名远扬。

宇文士及说实话,对李善道是甚为忌惮的!

也因此,他将宇文智及建议的“与李善道决战”,形容成了是“冒险决战”。

这话,就听得宇文智及不高兴了。

宇文智及扬着头、叉着腰,站在案后,脸色一沉,乜视宇文士及,说道:“老三,你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李善道在河东是打了胜仗,但其部众毕竟经历大战,损耗难免,况李善道何人哉?无非一田舍奴耳,论以声威,怎能与我宇文家相比?

“我军而下虽有小患,军中稍有谣言,然根基未损,只要调度得当,未必不能一战而定乾坤!阿哥,决战之机,稍纵即逝!现下李善道部刚到河北未久,休整未足,此际进兵,迫其决战,正是最佳时机!若错失良机,待其休整完备,再图进取,恐将难矣!阿哥,宜当速决。”

宇文化及兄弟其家,虽不是西魏时的“八柱国”家族之一,但他们的祖父宇文盛,在北周时亦官至上柱国;他们的父亲宇文述在北周时,从韦孝宽平尉迟迥,亦被擢拜为上柱国,入隋后,与杨素等合谋,助杨广夺下了太子之位,杨广继位,拜其为左卫大将军,深得杨广宠信,权势一时无两,大业十二年,宇文述一病不起,杨广甚至打算亲自去看望他,宇文述病故之后,杨广为之辍朝,并赠司徒、尚书令、十郡太守,宇文家在本朝,是当之无愧的一等显贵。

与宇文化及兄弟的显赫家世比较,李善道的这点家世门第,当真是掏不出手,微不足道。

宇文智及蔑称李善道是“田舍奴”,如只从两家的家世比较,还真是相当贴切。

宇文士及生怕宇文化及真的接受了宇文智及的建议,顾不上宇文智及的冷嘲热讽,往前又进了两步,急切地与宇文化及说道:“阿哥,决战非是儿戏,须当慎之又慎!李善道用兵如神,帐下勇将如云,兵卒精良,观其以往历战,几乎战无不胜,一战而歼窦建德,强如李密,亦望河内而兴叹;名如薛世雄、屈突通,亦为其手下败将!阿哥,切切不可轻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弟愚见,最好还是先集中兵力,将黎阳攻下,稳固根基之后,再图与李善道决战。”

宇文智及说道:“阿哥,弟建议选择与李善道决战,不仅是因为我军兵强马壮,势盛於他,也不仅是因为军中现稍有谣言,急需一场大胜以安定军心,更是出於另一个缘故!”

宇文化及问道:“阿奴,什么缘故?”

“哼!自传言李善道悬招揽书於帐中,欲以内史令、内史侍郎,虚位以待虞世基、虞世南兄弟后,阿哥没有发现么?虞世基、虞世南等,每晋见阿哥之时,常有异色!这些贼厮,对阿哥原本就无甚忠心,若李善道再以高位相诱,难保他们不生异心!一旦彼辈心生叛意,届时,阿哥,这可就更加棘手了!因弟以为,宜与李善道抓紧决战,以免局势变得不可收拾。”

宇文化及听罢,眉宇紧锁,琢磨了良久,点头说道:“不错!阿弟你说的对。虞世基、虞世南兄弟等,这些天,每见我时,眼神游移,言辞闪烁,确有异样。”

“所以说啊,阿哥,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何止军心涣散,朝堂也将不稳。与其坐待变生,何如趁李善道方还河北,迅速出兵,一举将其击溃?唯这样,方能震慑宵小,稳固阿哥权位。”

如前所述,虞世基等都是被迫跟着宇文化及来到东郡、来到河北的,首先,他们对宇文化及没有忠心,可能还有仇视;其次,宇文化及本身没有军政方面的能力,他们也轻视宇文化及,皆认为宇文化及终究成不了事。如此,在军心稳定的情况下,他们也许不敢生乱,但若内部动荡,李善道又以高位相候,谁也不能保证,时间一长,虞世基等会不会便与李善道暗通。

——话却说了,虞世基、虞世南兄弟等是文臣,他们就是与李善道暗通,似乎对军事也没影响?实则不然。不止是有文臣,对宇文化及没忠心,乃是被胁迫跟从的隋之朝臣中,亦有武将,此其一;文臣虽不直接掌兵,但能左右舆情,动摇人心,并且虞世基等各有大名於天下,他们若暗通李善道,宇文化及就会陷入“众叛亲离”之危,成为“孤家寡人”,此其二。

两者相合,虞世基、虞世南兄弟等隋之故臣,倘使倒戈,宇文化及势必就会内外交困,其势就会分崩离析,别说与李善道决战了,纵是黎阳,他也打不成了,或许只能落个兵败的下场。

宇文化及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掐着胡须,左思右想,做出了决定,说道:“阿奴,你所言甚是!既然如此,事不宜迟,等会儿就把唐奉义等召回来,咱们细细计议与李善道决战此事!”

“阿哥!”宇文士及又急又惊,做最后的努力,进劝宇文化及,说道,“决战事大,非同小可,当三思而行!一战若胜,固是最好;可若不胜,以现之军心,弟恐十余万众一朝而将尽散矣!”

宇文智及是弟弟、宇文士及也是弟弟。

两个弟弟中,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的关系更亲近。

宇文士及尚了杨广的长女南阳公主,不但轻忽宇文智及,面对他这个大哥时,以往也常有疏离之感,这是一个原因。宇文智及打小顽凶,好与人群斗,所共游处,皆不逞之徒,相聚斗鸡,习放鹰狗,初以其父之功,赐爵濮阳郡公。蒸淫丑秽,无所不为,其妻长孙氏,妒而告宇文述,宇文述顾及家门名誉,虽为隐匿,而大忿之,纤芥之愆,必加鞭箠,唯宇文化及每事营护,宇文述恼宇文智及的不争气,至再三欲杀,总是宇文化及辄救免之,由是,宇文化及与宇文士及的兄弟关系,也就因而越来越相亲昵。这是另一个原因。

——要说起来,用后世话说,宇文智及也算从小缺少父爱。宇文述痛恨他到什么程度?宇文智及曾经劝宇文化及遣人入蕃,私为交易,事发,当诛。却宇文述述独证宇文智及罪恶,而为宇文化及请命。最终杨广看在宇文述过往的功劳上,才两个都免死了。又宇文述将死时候,还说宇文智及凶勃,必破其家。对这个老二儿子,宇文述当真是到死,都一天好脸没给过。

且也不必多说。

只说既与宇文智及的感情更好,两个弟弟不同的建议,宇文化及自就更倾向宇文智及。

因而,面对宇文士及的再次进劝,宇文化及却主意已定,只是摆手,说道:“三郎,你的顾虑,我明白,但阿奴言之甚是。咱们招降窦建德等,未获成效,现如今,反被李善道散播谣言,乱我人心,若不果断反击,局势只会愈发不利。决战此议,我意已决!待与唐奉义等议过,便立刻调动兵马,南下进战,务必一战克胜,让李善道这田舍奴知知我等兄弟的厉害!”

宇文士及见状,知再劝无益,只得不再多言。

便宇文化及传下命令,召唐奉义等人回帐,商议底下的决战。

等唐奉义等回来的空儿,宇文士及犹豫片刻,问宇文化及说道:“阿哥,与李善道决战此事,关系重大,干系到了我一军之成败。弟之愚见,要不要先奏禀陛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陛下也者,杨坚之孙、杨广之侄杨浩。

杨浩在隋的宗室中,本就比较边缘。

其父杨俊是杨坚的第三个儿子,杨广的同母弟。开皇二十年,杨俊被其王妃、杨浩的生母崔氏毒杀了,群臣以为“《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贵既如此,罪则可知”,因杨坚降旨,将杨浩废黜,不让他继承秦王之位。直到杨广继位,杨浩才得以重新继承了秦王的王爵。可在杨玄感作乱时,杨浩时任河阳都尉,宇文述率兵讨伐杨玄感,到河阳时修书於杨浩,杨浩遂诣宇文述营,共相往复,结果,他又因此被有司劾浩以诸侯交通内臣,坐废免。

与隋室显贵的别的宗室相较,杨浩的遭遇可谓坎坷多舛,几番沉浮。

不过却也正是因为他与宇文家的关系比较好,江都之乱时,在江都的隋氏宗室、外戚,无少长皆被杀死,独他因宇文智及的力保而幸免於难,随后,又被宇文化及立为了新帝。

原非隋宗室中之显贵者,又是侥幸未死,宇文化及怎可能会将其看在眼中?

听得宇文士及此话,宇文化及尚未答复。

宇文智及抢着先做了回答,意味深长地看着宇文士及,嘲弄似地笑道:“倒是险些忘了,老三,你是本朝驸马!无怪时时刻刻记着陛下。难得你这腔忠心!也好,便劳你奏禀陛下罢!”

已召唐奉义等还帐,将要议论底下的决战事宜,宇文智及这话,却分明在打发宇文士及离去。

宇文士及面色微变,然知今日非比往昔,也只能将这口气咽下,兼及反正他不赞成与李善道决战,亦没兴趣听宇文化及与唐奉义等的商议,——有这空当,还不如赶紧筹划一下假如战败后的退路,索性顺水推舟,就与宇文化及说道:“阿哥,陛下毕竟是陛下,这等大事,不事先告知一声,不太妥当。弟要不便领二哥之令,代阿哥前往奏禀?阿哥意下何如?”

“好,好,你去吧,代我进禀。”

出了帐外,宇文士及回顾了下议事帐,手摸到了腰间一物之上。

他暗自忖思:“军心不安,人心惶惶,此际决战,必败无疑!与其从阿哥坐以待毙,不如俺及早另寻出路。”握住腰间此物,想起日前收到的一封密信,他心中已有计较。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