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六十二章 失公起折肱之叹

“阿奴,你阿哥岂是反复小人?我既已允从附汉王,自是真心所意,非虚言以欺也。至若汉王其人……”李靖顿了下,回想与李世民初见时的场景。

首先,接人待物这块儿,李善道与李世民相比,两人尽管年龄相当,然不如李世民有年轻人的冲劲,也不像李世民豪情满怀,言谈时常常英气毕露,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总能令人热血澎湃,但李善道亦有他的长处,便是沉稳从容,与人交谈,使人如坐春风,——李客师写给他的信中,将李善道比作刘秀,却这与人相接方面,李善道还真是与刘秀有些相似。

李靖这是与李善道才第一次见,但昨晚的彻夜畅谈,使他对李善道多了些了解,其次,就是通过昨晚了解到的,李善道对兵法军略、天下大势的分析和看法,仍与李世民比较,很多地方上,他的见解和李世民一般无二,不过也有不同的地方,细品咂之,这些不同的地方,却也不能说是与李世民孰优孰劣,只能说是春花秋月,各擅专场,出发点不同,是以见解有异。

尤其对一些古代帝王的评价,比如纣王、秦始皇、汉武帝等等,李善道偶有提及,说的不多,而所作之评论,往往与公论存在差别,却令人耳目一新,可谓别开蹊径,由此足能看出李善道的独到眼光,往大里说,乃至能够由此看出他所怀着的雄心壮志,以及他为何起兵的原因,——如他自述,是真的为解民倒悬,为了给遭受隋朝暴政的百姓们,再开一个盛世。

忽然记起了李善道昨晚说过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我之平生志也。”这句话说时,直如黄吕大钟,震得李靖心神激荡。

即使现在回忆起来,李靖依然是心神不能自已。

这何止是帝王的气概,简直是圣贤之志!

他接着回答李客师,说道:“汉王胸怀天下,如潜龙之在渊,虽尚未升腾,但风雷已动於天际,其志向之高远,格局之宏大,非寻常人所能测度。孔子云,老子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汉王,其人也哉?前我初见秦公,以为秦公已是海内之杰,然较与志愿,汉王犹有过之!”

没有想到李靖对李善道的评价这么高,李客师惊讶之余,担着的心放下了,笑道:“汉王起兵以今,未及两载,已雄踞河北,入河东方才旬月,并已得河东半壁,其势如破竹,用兵诚如神也。窦建德、屈突通,降将之属,汉王用之不疑,其之宽容,……阿哥,别的不比,就与李渊比之,弟之愚见,真天壤之别。得河北后,汉王数开仓赈民,减免赋税,分田与贫户,重用贤才,不仅名族子弟,就是寒门俊秀,亦不吝擢用,种种举为,弟之所见,真明主也!”

李客师对李善道的评价,与李靖对李善道的评价,其实说的是两回事。

一个是志愿,一个是现实的军政举措。

但志愿不能是无根之木,不能只空话、大话,故他补充的这番评价,正与李靖所评相得益彰。

李靖点了点头,望向帐外,叹了口气,说道:“我被秦公救下后,原先已无复它志,只求能保全性命,为秦公效命,便就罢了。然而天意弄人,今我上被唐王猜疑,下为长孙无忌所不容,兵败在此,身为汉王擒获,秦公待我之厚情,我却是报之不得矣!”

“此非阿哥之过,阿哥不必自责。”

李靖说道:“秦公之情,我虽不能再报之,然改从汉王之缘故,我却须得报与秦公。”

李客师呆了呆,说道:“阿哥,什么意思?”

“我要给秦公写封信,将我被汉王擒获、不得已从附汉王的来由,细述一遍,并将我对秦公厚情的感激,亦向秦公表露尽显。如此,算是对秦公有个交代,稍能减我心中愧疚。”

李客师吓了一跳,说道:“阿哥!你才从附汉王,就给秦公写信,这事要被汉王知晓?”

“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这封信,我是一定要写,即使汉王会因此猜忌於我!我也不能不写!”李靖主意已定,深知此举风险,却亦无悔,掷地有声,坚决地说道。

李客师知道劝不住他,只好说道:“阿哥此举,固然义举。只是此信务必谨慎,莫让他人知!”

“阿奴,这封信,我不但要写,我还要奏禀汉王。”

李客师闻言大惊,再次被吓了一跳,说道:“阿哥!你这不是自寻猜忌?”

“男儿处事,光明磊落,无有不可对人言,况乎我今既已为汉王臣,更不该隐瞒。”

正说话间,张士贵从帐外进来。

兄弟两人便止下了话声。

张士贵笑道:“李公、参军,大王已传下令去,搭建拜将台,令俺请李公前往一观。”

却原来李善道一大早出帐,不是像李客师猜的,巡营去了,而是亲自落实搭建拜将台此事了。

李靖听得,神色微动,心中泛起涟漪。

两方面的缘故。

一则,李善道待他的用心程度,真是使他感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二则,也是更重要的,李客师信中的“拜将”云云,李靖收到信的当时,还只当是一句空泛之词,昨晚李善道又当面说要搭拜将台,他还是以为可能是客套话,未曾料到,李善道言出必践,居然不是虚话!要知,即使李世民救下了他,厚待他,可也没从没有说搭拜将台,仿韩信故事,拜他为上将!起先李世民只用他为卫士,前不久才任他为领兵的骠骑将军。

“我与汉王素不相识,他对我竟真这等器重?”李靖感慨万千,莫看他四十来岁的人了,经过的事情很多,这个时候,不自禁的亦又是感动,又是激动,感动汉王之诚厚,激动他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抑住起伏的心绪,暗自心道:“士为知己者死,唯竭全力,辅佐汉王!”

直到此际,对李世民虽然尚有愧疚,却效忠李善道之意,则已明确。

……

李世民目瞪口呆,不可置信地将军报又看了遍。

霍邑失陷、宇文歆兵败被擒、刘黑闼进攻灵石?

李善道设拜将台,大张旗鼓,拜李靖为上柱国、京兆公、左翊卫大将军、行军元帅府副元帅?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李世民饶以英杰,亦感措手不及,既惊且疑。

霍邑陷落等是军事,李靖投降李善道、被李善道拜将是人事。如果说军事上的这两个失利消息、一个紧急消息,令李世民只是客观上的震惊的话,人事上的李靖投降、被拜将,则是主观上的打击与震动,直击心扉。——李世民知道李靖的才略,他已有意,等寻到合适的机会后,向李渊请求,给李靖以重用,可他尚未来得及行动,李靖就投降了李善道,且被重用了!

李靖呀李靖!我此等厚待於你,你怎却降从了李善道?

可再看看李善道任给李靖的官爵、职位,李世民亦不得不承认,太大方了!换作自己是李靖,一边是在李世民幕府,於今仅是个得能领一府府兵的骠骑将军,一边是李善道给予的几乎已是最顶格的重用,并且视李善道往昔之举为,亦雄主,只怕自己也会选择降从李善道了吧?

上柱国,是勋爵的第一级;京兆公,——李靖的家乡三原,隶属京兆郡,此系郡公,是爵位上仅次国公、王的高位;左翊卫大将军,掌禁军,权重位尊,乃隋名将、权臣杨素任过的职务;行军元帅府副元帅,李善道是元帅,李靖被任为副元帅,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世民吃惊、惋惜,而又无奈。

却旁边转出一人,怒颜说道:“二郎,我就知道李靖心怀异志!果不其然!只其何德何能,李善道如此看重於他?二郎,李善道此怕是千金市马骨,欲以李靖,动摇我军军心!”

说话之人,可不即是长孙无忌。

“阿兄,李靖有大才,李善道这般重用他,不足为奇。我只疑惑,李善道与李靖并不相识,宇文歆兵败,被李善道擒获到的我军将领不少,宇文歆、杜君绰,军报中言,都被李善道擒到了,可怎么李善道独独看重李靖?竟设拜将台,授以此等高位?”李世民心中作痛,说道。

长孙无忌和李靖有接触,但李靖此前仅是李世民的一个卫士,地位低,他与李靖没甚交往,故对李靖的才干并不甚知,颇不以为然李世民之语,不好反驳,遂简单说道:“二郎,李靖就算有才,不忠之徒,今他能叛二郎,日后他就也能叛李善道,是李善道无识人之明,终将自食其果。我之愚见,李靖此事,无须多说了。”将李靖这茬带过,“当下关键是须急援灵石!”

这话没错。

霍邑已经失陷,灵石如果再失陷,汉军北进晋阳的通道就畅通无阻。

李世民忍住李靖之失的心痛,稳住心神,步到沙盘前,细细察看了会儿,说道:“阿兄言之极是。刘黑闼有用兵之能,张纶不见得能抵挡其锋芒。我军是宜当立即遣派援兵,赶去灵石。”

话到此处,李世民转作迟疑。

长孙无忌说道:“二郎,可是在考虑谁为援军主将?”

“非只为此,还需考虑接下来追击刘武周部的战事,不能影响了我等既定的决策。”

长孙无忌颔首,说道:“二郎,我有一人推荐。”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