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六十一章 得君如鱼之得水

“汉王大名,仆久仰之。”李靖抽了抽手,手没能抽出来,只好任李善道握着,说道。

李善道握住他的手不放,——天气热,又是刚从战场下来,李靖的手心黏唧唧的,还脏,但李善道半点也不在乎,笑吟吟地说道:“药师,我对你才是仰慕已久。天教邂逅於此,我心情之喜悦,难以言表。愿以两句诗,表我心情,‘吾爱李药师,风流天下闻’。不过药师兄啊,仰慕归仰慕,我这人说话直爽,你说错的地方,我还是要指出来。你刚刚就说错话了。”

却这“吾爱李药师,风流天下闻”,自是化自“吾爱孟夫子”句,放到此处,听来颇是突兀,不过内里表达的仰慕、称赞之情,可称真挚。李靖呆了一呆,似没想到李善道会吟出这么句诗来,随即回过神来,说道:“敢问大王,仆说错什么话了?”

“药师兄,你刚说你是‘唐将’,这句话你就说错了。”

李靖说道:“大王,仆今虽兵败,为大王所擒,但仆本是唐将,此话有何之错?”

“‘唐’者,李渊也。李渊何人,是为隋臣。药师,你自称‘唐将’,岂不是错?”

李靖哑口无言,一时失言,忘了尽管隋室已等於亡国,却李渊尚未称帝,自己确是隋臣,而非唐将。他沉默片刻,拱手说道:“大王指教极是,靖一时疏忽,确是说错了话。”

“但话说回来,药师,你也不算说错话。隋暴虐无道,失天下民心,今其长安朝廷虽存,名存实亡,且我闻之,李渊已生篡逆之心。你自称‘唐将’,从这两方面讲,亦不为错。”李善道呵呵笑着,晃着他的手,不再说这个话题,细细打量於他,连声赞叹,顾与旁侧的屈突通等说道,“器宇轩昂,着实人杰之姿。想来古之贤将,不过如此了吧?”

李靖姿貌瑰伟,长须垂胸,状若恂恂,但目光如岩下电,露其其本非凡,屈突通等附和称是。

“药师兄!”李善道亲热地晃着他的手,接着说道,“方今隋失其鹿,群雄竞起,兄乃当世英豪,何不与我共图大业?善道不才,愿以诚心相邀,效汉高拜将韩信之故事,以尽兄才之施。”

李靖听了,默然无声。

李客师在边上,说道:“阿哥,弟信中与你已说,大王真仁义之主也,纵汉高、萧王,亦难及大王之爱才。正如大王所言,此时正英雄用武之际,兄固高才,然择主不可不慎,当以明主而从,方能立不世之功。大王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实为明主之范。兄若能辅佐,必能大展宏图,成就一番伟业,不负平生所学。阿哥,弟之所言皆出肺腑,大王之诚,天地可鉴。”

李靖闻言,目光微动,抚须稍顷,缓缓开口:“大王盛情,靖感铭肺腑。然忠臣不事二主,靖虽败将,不敢轻忘旧恩。大王的厚意与高谊,靖唯铭记在心。”

一人不觉而笑,说道:“李君此言,又错谬矣。”

李靖视之,见此人二十出头年岁,身材高大,六尺上下,面容英毅,眉宇间透出一股豪气,紫袍悬笔,另侧佩剑,立如松柏,端得非是凡品,便问道:“敢问足下何人?”

六尺上下,按后世计长单位,便是一米八了,此人正是薛收。

薛收虽以文采见长,毕竟是河东薛氏子弟,出身将门,身高、体态这块儿,有其家族遗传,故而身量魁伟,不逊武将,他朗声答道:“在下汾阴薛收。”

却薛收父亲薛道衡,是当代名人,薛收本人虽然年轻,亦早有声名,李靖知其人,改颜为礼,说道:“原来是薛君,失敬失敬。河东三凤之名,仆闻之已久。敢闻薛君,靖又何处错了?”

薛收笑道:“李君,仆且先问君,君之‘忠臣’,所忠何君?”说是问李靖,不等李靖回答,自往下言,说道,“若忠者隋主,隋室悖道,残暴不仁,民心已离,况昏主业已丧命江都,则君当今,譬如无枝之雀,却实是已无主可忠;若忠者唐主,李渊是否信任於君,君自当知,主既猜疑,甚至思欲杀之,敢问李君,你又如何忠之?是乃为隋、唐两主,君皆难以尽忠。

“且又,忠臣固当不二,然时势易变,天下为公。大王仁德昭着,志在安民,非为一己之私,较与群豪,为天下大公之主也!君若能顺应时势,辅佐大王,既可得遇明主,亦能施展抱负,成就千古美名。大王虚怀若谷,必能信君用君,岂不美哉?望君思之。”

不愧才学之士,一通话说的有理有据,而且深为李靖着想。

李靖抚须不语。

薛收接着又说道:“李君,这里有一封信,敢请君观之。”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李靖。

李靖打开来看,认得笔迹,是长孙无忌的字,信中内容言何?不必赘述,自就是长孙无忌提醒宇文歆,要小心李靖暗通李善道之语。这封信,倒不是从宇文歆处得来,攻入宇文歆营后,李善道专遣王宣德到宇文歆帅帐,搜拣有关唐军情报的文书,捎带搜到了此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靖阅毕,心中波澜起伏,——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妻兄,关键的是,对自己的猜疑,究竟只是长孙无忌的意思,还是包括李世民也这样想?他合上信纸,还回薛收,更是默然无语了。

李善道察其神情,握着他的手,笑问道:“药师,我是比不上李渊么?”

“大王英姿勃发,威震河北,雄才大略,世人尽知,仆岂敢以为大王不如唐王?”

李善道说道:“既非我不如李渊,药师兄,身为人臣,却被人主猜忌至此,岂不令忠臣寒心、义士齿冷?而我诚心相待,兄何故尚作犹豫?莫非兄犹存什么疑虑?尽请言之!”

李靖感受着李善道殷切的目光,边上李客师也急切地看着他,他终答道:“非疑大王之能,实虑自身之节。然薛君之言,亦令靖深思。若大王真心用仆,靖愿以微薄之力,尽效大王。”

李善道大喜,上下晃动李靖的手,说道:“药师此言,足见忠义之心!药师兄,智如子房,才如管仲,今得兄相助,好有一比,有道是,如鱼得水。明日我便设坛,拜兄为将!”

“如鱼得水”云云,是刘备形容得了诸葛亮后的喜悦之情。

这话用在此处,比“吾爱孟夫子”确乎是贴切得多了。

却是实话来讲,实际上,李靖在放下兵器,跟着李客师来谒见李善道的时候,已有几分归意。之所以见到李善道后,仍表对李渊的忠诚,无非出於对旧主的尊重与道义,——或者直白点说,如他自己所言,是出於对他自己名节、名声的考虑。毕竟,名节之於士人,是立身之本。他出自名门,亦有名於海内,总不能一见到李善道,立刻就放弃旧主,改投李善道。

这是情理中事。

就像宇文歆被高曦俘虏之后,所言之“只求速死”一样,宇文歆真的就这么想为李渊捐躯尽忠么?未必尽然。有些话,是不得不说。换而言之,即场面话罢了。

则话到此处,却又说了,李靖投李渊时,不是大呼“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以求投李渊,而怎今日面对李善道,反是推三阻四?原因也很简单,场景不同。他大呼“而以私怨斩壮士乎”时,他已经被押到了刑场,生死一线,转眼就要被砍头了,迫於无奈,只得高呼壮语以求生机。现在李善道这里,明显李善道是不会杀他的,所以他自然不必急与表态,该说的忠义之话、该有的忠义姿态,还是要做足才好。

不知不觉,时已入夜。

帐中点起烛火,是夜,李善道帐中设酒,召集群将,一为李靖洗尘,一为李靖之投庆贺。

烛光摇曳,酒香四溢,苦战多日,攻破了宇文歆营,诸将本就高兴,李善道因得李靖,喜上加喜,气氛十分热烈。唯因在军中,尚有军事明日要议,饮酒已破例,酒宴当然不会太晚。不到两更,就结束了饮酒。诸将辞去,李善道独留李靖,这天晚上,与他同塌而眠。——李客师也叫到了宿帐,从天下大势到兵法军略,相谈极投机,叙到天快亮,三人方才睡了会儿。

李善道习惯早起,睡没多大时,就醒了。

他的衣袖被李靖压在了身下,李善道取出拍髀,截断了衣袖,轻手轻脚的下了床榻,自出帐外。李靖很警醒,李善道刚一出去,他就亦醒了。看见李善道截断的衣袖,他心中一动,暗自感慨李善道的细心与体贴。身边鼾声停下,乃是他的弟弟李客师也醒来了。

“阿哥,你醒了?”李客师揉了揉眼,找不见李善道,问道,“大王呢?”

李靖坐起,答道:“大王刚出帐。”

李客师披衣而起,到帐门口,打开帐门,向外望之,晨曦微露,军营已开始忙碌。帐外的张士贵等宿卫赳然而立,然未寻到李善道的身影,便返身还帐,说道:“阿哥,大王可能巡营去了。自弟被大王用为幕僚,每天早上,只要在军中,不分寒暑,大王第一件事,就是巡营。”

李靖点了点头,下床来,穿好外袍,看了眼李客师,问道:“阿奴,你一直看我作甚?”

“有句话,弟昨晚就想问阿哥了,不得机会。帐中无人,弟斗胆敢问。”

李靖说道:“何话?”

“阿哥觉得汉王何如主也?今从汉王,阿哥是真心从附,抑权宜之计?”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