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孙二娘的包子铺 > 第262章 窑瓷染血惹官非

孙二娘的包子铺 第262章 窑瓷染血惹官非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30 06:59:0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郓城县的春风裹着沙尘,刮得人睁不开眼。陈阿狗的瓷窑却比往日更热闹,新出的“桃花红”冰裂纹瓷刚摆上货架,就被东京来的客商围住,银钱叮当落进木匣,声儿脆得像窑工敲瓷片。孙二娘提着半笼热包子往窑上走,围裙上沾着面粉,远远就喊:“阿狗,尝尝新出的荠菜馅,就着你这新瓷碗吃才香!”

陈阿狗正给客商打包瓷盘,听见声音回头,脸上沾着点釉料,像抹了胭脂:“孙婶快进来,刚烧好的新茶,用‘并蒂莲’盏泡的!”他身后的小徒弟捧着只锦盒,里面是只巴掌大的瓷瓶,瓶身画着黑风岭的景致,正是上次从旧窑暗格里找到的瓷谱所载“墨影青”技法。

“这瓶真俊,”孙二娘把包子放在案上,指尖划过瓶身的纹路,“比柳贼画的多了点活气。”话音未落,窑门外突然传来马蹄声,三匹快马踏起的沙尘遮了日头,骑手穿着州府衙役的服色,为首的勒住马,腰间令牌晃得人眼晕:“陈阿狗在哪?”

陈阿狗手里的锦盒“啪”地掉在案上,瓷瓶滚出来,在青砖上磕出个豁口。他慌忙作揖:“小人在此,官爷有何吩咐?”

衙役翻身下马,一脚踹翻堆瓷片的木架,碎片溅了满地:“济州府来的刘通判丢了只‘墨影青’瓶,说是你这窑里烧的,有人看见你昨晚往通判府后墙抛东西!”

孙二娘把陈阿狗往身后拽了拽:“官爷说笑,阿狗昨晚在窑上守着烧窑,十几个窑工都能作证,怎会去通判府?”

“作证?”衙役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张纸,上面画着只瓷瓶,与锦盒里的豁口瓶一模一样,“这是通判府的失单,瓶底有个‘刘’字,你敢说不是你烧的?”

陈阿狗脸都白了:“小人的瓷从不敢刻官爷的姓,这定是有人仿造!”他抓起案上的瓷盘,“官爷看,小人的‘桃花红’釉里掺了朱砂,仿造的绝没有这股子暖劲!”

衙役却不看瓷盘,径直往窑里闯,手指戳着正在上釉的坯子:“搜!仔细搜!通判说了,找不着赃物,就把这窑给封了!”

窑工们想拦,被衙役推得趔趄,有个老窑工被推倒在釉料缸里,靛青色的釉浆溅了衙役一靴子。“反了!”为首的衙役拔刀就砍,刀风扫过晾坯架,刚上好釉的瓷碗碎了一地,釉浆混着瓷片,像摊开的血。

孙二娘突然想起今早张青说的话——济州府新来的刘通判是前知府的表亲,专爱搜刮古玩,柳画师的徒弟冯某虽被关在大牢,他那当州府文书的哥哥冯成却还在府里当差。她悄悄往窑后缩了缩,给小徒弟使了个眼色,小徒弟机灵,抱着豁口瓷瓶就往包子铺跑。

“官爷别动火,”孙二娘往衙役手里塞了个热包子,“阿狗是实诚人,许是有人借他的名号作祟。您看这窑里的釉料配方,都是他阿姐传下来的老方子,记在那本蓝布册子里呢,绝做不了假。”

衙役咬着包子,眼睛却瞟着窑角的木箱,那里锁着陈阿狗珍藏的旧瓷片。他一脚踹开箱子,从里面翻出块烧焦的瓷板,上面竟刻着半个“刘”字——正是十年前从旧窑里捡的,陈阿狗一直留着当念想。

“人赃并获,你还敢抵赖?”衙役把瓷板往陈阿狗脸上拍,“这不是你仿造官瓷的证据?”

陈阿狗急得浑身发抖:“这是俺阿姐当年试刻的,早就烧裂了!”他想去抢瓷板,却被衙役反剪了胳膊,铁链“哗啦”锁上,磨得皮肉生疼。

“带走!”衙役拖着陈阿狗往外走,路过案上的包子笼,故意一脚踩扁,荠菜馅混着面粉,糊了满地。孙二娘看着满地狼藉,突然抓起那只豁口瓷瓶——瓶身上黑风岭的山石纹路里,竟嵌着点金粉,是冯氏兄弟常用的“泥金”技法,柳画师的画稿里提过,这金粉掺了铜屑,在火里会泛绿光。

一、泥金里的铜屑

回到包子铺时,张青正蹲在门槛上磨砍柴刀,见孙二娘脸色不对,刀刃在青石上顿了顿:“出事了?”

“刘通判丢了瓷瓶,赖上阿狗了,”孙二娘把豁口瓶往案上一放,指尖刮下点金粉,“你看这金粉,不是纯金,是冯成那厮常用的铜屑混金,定是他仿了阿狗的瓷,偷了通判的瓶,再栽赃给阿狗!”

张青往灶里添了块柴,火苗舔着锅底:“冯成是刘通判的文书,最清楚通判的喜好,他哥冯某在牢里喊冤,说要揭发通判私藏官窑瓷,莫不是冯成想灭口?”

正说着,小徒弟哭着跑进来,手里攥着片撕碎的纸:“孙叔,这是从冯文书家门口捡的,上面有窑的记号!”纸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窑门,旁边写着“三更,西窑”。

孙二娘眼睛一亮:“西窑是柳家旧窑,早塌了半截,他们定是想今晚在那伪造证据!”她往面盆里舀了瓢水,“你去告诉朱都头,就说冯成要毁赃灭迹,让他带衙役去西窑等着;我去大牢看看冯某,探探他的口风。”

大牢的木栅栏透着股霉味,冯某穿着囚服,胳膊上还留着旧窑火灾时的疤,见了孙二娘,突然在草堆里摸出块瓷片:“是孙头领?俺知道是谁偷了通判的瓶——是冯成!他前几天找俺要过柳师父的‘泥金’方子,说要仿‘墨影青’瓶送通判,俺没给,他就打晕俺翻了画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二娘把豁口瓶的碎片递给他看:“他用了铜屑金?”

“正是!”冯某的指甲抠着瓷片,“那金粉见火会变绿,通判府的库房昨晚走水,定是他放火想烧了仿品,没成想把真瓶也烧了,就反咬陈阿狗一口!”

二、西窑的火光

三更的梆子敲得人心慌,西窑的残垣在月光下像只蹲伏的野兽。孙二娘和张青躲在窑外的酸枣丛里,张青手里攥着根扁担,杆上缠着浸了油的布条——是给朱都头的信号。远处传来脚步声,冯成带着两个汉子,提着只木箱,鬼鬼祟祟往窑里钻。

“动作快点,”冯成的声音压得很低,“把这仿品往窑灰里埋半截,再泼点陈阿狗的釉料,明早官差一搜,保管他百口莫辩!”汉子们打开箱子,里面果然是几只“墨影青”瓶,瓶底刻着“刘”字,金粉在月光下泛着贼光。

孙二娘给张青使个眼色,张青摸出火折子,点燃扁担上的布条,火光“腾”地窜起来。朱都头带着衙役从暗处冲出来,喊杀声惊飞了窑顶的夜鸟。

“冯成,你可知罪?”朱都头的刀架在他脖子上,冯成手里的瓷瓶摔在地上,金粉在月光下泛出诡异的绿光。

“不是俺!”冯成挣扎着,“是刘通判让俺仿的!他想把真瓶送给他老丈人,就故意丢了栽赃陈阿狗,好吞并他的瓷窑秘方!”

汉子们吓得跪倒在地,其中一个正是给冯成画瓷样的画匠:“大人,小人作证,冯文书还让俺仿了通判的印,盖在失单上!”

孙二娘突然想起陈阿狗说过,他阿姐的瓷谱里记着“泥金辨伪法”——用窑里的硫磺水一泡,铜屑金会变黑。她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罐,里面是早上从窑上带来的硫磺水,往摔碎的瓷片上一泼,果然,那“刘”字上的金粉黑得像墨。

三、瓷窑的新火

天亮时,刘通判被朱都头“请”到了瓷窑。他穿着件锦袍,看见满地的仿品瓷片,脸白得像刚出窑的素坯:“朱都头,这是何意?”

孙二娘指着案上的硫磺水罐:“通判大人,您的真瓶用的是纯金粉,泡了硫磺水也不会变黑,可冯成仿的瓶却黑了,您说这是为啥?”她又从怀里掏出冯某的画稿,“冯成还招了,您让他仿瓶送岳父,怕被人发现,就想毁了陈阿狗的窑,夺他的秘方。”

刘通判还想狡辩,老窑工突然站出来,手里举着块窑砖:“大人,这砖上有通判府的印记!前几日冯文书来窑上,说通判要修花园,买了咱们的窑砖,其实是想趁机偷釉料配方!”

人证物证俱在,刘通判瘫在椅子上,朱都头挥挥手,衙役们上前就捆。陈阿狗看着被押走的刘通判,突然往窑里添了把柴,新火“腾”地窜起来,映得“桃花红”瓷瓶格外艳:“孙婶,俺想烧一窑‘清白瓷’,瓶身上不画别的,就写‘公道’二字。”

孙二娘笑着往他手里塞了个热包子:“好主意,就着这窑火蒸包子,定能蒸出个清明世道。”

几日后,陈阿狗的“清白瓷”出窑了,东京的客商闻讯赶来,说要把这瓷送进皇宫,让官家也看看郓城的公道。孙二娘的包子铺里,也摆上了新的“公道瓶”,里面插着从窑边采的野花,风一吹,花香混着肉香,飘得满街都是。

张青蹲在门槛上,看着远处窑顶的青烟,对孙二娘说:“你说这瓷和人,是不是一个理?得经得住火炼,才见真成色。”

孙二娘掀开蒸笼,白汽裹着肉香漫出来:“可不是嘛,就像这包子,得用真材实料,才蒸得出好味道。”

(全文约字)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