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孙二娘的包子铺 > 第250章 断箭射破陈年谜

孙二娘的包子铺 第250章 断箭射破陈年谜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9 12:51:35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郓城县的冬风像把钝刀,刮在人脸上生疼。孙二娘包子铺的炉火烧得正旺,蒸笼里的肉包“滋滋”冒热气,把满铺的白汽吹得打旋。张青蹲在门槛上擦弓,那是张牛角弓,弓梢缠着层旧布,布上沾着些暗红的渍痕,像极了干涸的血。他手里的布巾反复摩挲着弓身,忽然停在第三道弦槽——那里卡着半枚断箭,箭头锈成了铁红色,箭杆上刻着个模糊的“林”字。

“当家的,把那堆旧箭杆拾掇拾掇,”孙二娘用擀面杖捶着面团,面案被震得“咚咚”响,她嗓门亮得能压过风声,“昨儿个猎户老郑来说,他那小子想学射箭,缺些练手的箭杆,这断的修修还能用。”

张青应着,从墙角拖出个麻袋,里面装着些朽坏的箭杆,大多是早年在十字坡练箭时用废的。他把断箭从弓梢抠出来,指尖刚碰到箭杆,突然“咦”了一声——箭杆空心,里面塞着卷油纸,拆开一看,竟是半张绘制粗糙的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个三角,旁边写着“腊月十三,草料场”。

“草料场?”孙二娘凑过来看,指尖点着地图上的河流,“莫不是十年前被烧的草料场?听说那场火蹊跷得很,烧死了个看场的老兵,官府查了半年,只说是老兵自己抽烟引燃的,可街坊都说是人为的——那天夜里,有人听见草料场方向有弓弦响。”

张青捏着断箭,指腹蹭过“林”字:“这箭杆是梨花木的,十年前东京禁军的制式箭杆常用这木料。我记得那年冬天,林冲林教头发配沧州,路过郓城时,在咱铺子里吃过包子,他腰间的箭囊里,就插着几支梨花木箭。”

孙二娘往灶里添了块炭,火苗“腾”地窜起来:“你是说,这断箭跟林教头有关?可他当年在草料场杀了陆谦,不是早上梁山了吗?”

正说着,铺门被“哐当”撞开,寒风卷着雪沫子灌进来。一个穿破烂军袄的老汉踉跄着冲进来,手里攥着半截箭杆,箭杆上同样刻着“林”字,只是比张青手里的短了寸许。他看见张青手里的断箭,突然“扑通”跪下,军袄上的冰碴子掉在地上,碎成一片。

“这箭!是林教头的箭!”老汉的声音嘶哑得像破锣,胸口剧烈起伏,“俺找这对箭找了十年!俺是当年草料场的军卒,姓鲁,那场火……不是意外!”

孙二娘连忙把他扶到炉边,递过碗热汤:“鲁大哥,您慢慢说,那天到底发生了啥?”

鲁老汉捧着热汤,冻得发紫的嘴唇哆嗦着:“十年前腊月十三,俺跟老马头轮值看草料场。后半夜俺起夜,听见场外有动静,就往暗处躲了躲。只见三个黑衣人翻墙进来,领头的是个八字胡,手里拎着桶火油,嘴里念叨‘陆虞候说了,烧干净点,别留活口’……”

“陆虞候?陆谦?”张青的手猛地攥紧断箭,铁锈硌得掌心生疼,“林教头杀的不就是他吗?”

“不是!”鲁老汉突然拔高声音,汤碗在手里晃得厉害,“那八字胡不是陆谦!陆谦是第二天一早来的,带着两个公人,说是来查火情!俺当时躲在草垛后,看见他跟那八字胡偷偷递银子,还说‘林教头那边有高太尉盯着,这边的事你办干净’……”

孙二娘的心沉了下去。她想起小时候听娘说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只道是权臣构陷忠良,却不知这官场的阴私,竟能把一场人命案掩得密不透风。她看着鲁老汉军袄上的破洞,洞里露出道狰狞的伤疤,像条扭曲的蛇。

“后来呢?”张青追问。

“后来林教头杀了陆谦,俺以为这事结了,”鲁老汉的眼泪混着鼻涕往下淌,“可俺在火场里找到这半截箭时,发现箭头有缺口,像是射穿了啥硬物。俺偷偷去埋老马头的地方看,他胸口插着支断箭,就是这梨花木箭!箭头嵌在肋骨里,箭杆断成两截——林教头是想救他,不是想杀他!”

张青把两段箭杆拼在一起,果然严丝合缝。箭头的缺口处,沾着点暗红的漆皮,看着像是某种官靴的鞋底材质。“老马头是被这箭射死的?”

“是!可他手里攥着块碎布,”鲁老汉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块焦黑的绸布,上面绣着个“高”字,“这是从他手里抠出来的!高太尉的人!那八字胡穿的靴子,鞋帮上就绣着这字!”

孙二娘突然想起件事:“前阵子收废品的老赵说,他从城南乱葬岗捡到个铁皮盒,里面装着些旧文书,上面盖着‘禁军巡防营’的印,说不定跟这事有关。”

鲁老汉猛地站起来,军袄下摆扫倒了板凳:“俺知道那铁皮盒!当年八字胡就是巡防营的队正,姓王!俺后来去东京打听,听说他得了笔横财,辞了职在济州府开了家绸缎庄,改名换姓叫王富贵!”

张青往炉里添了块炭,火星子溅到地上:“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林教头虽上了梁山,可老马头死得不明不白,鲁大哥你背了十年‘失职’的罪名,被逐出军营,沿街乞讨,这公道得讨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正说着,街面上传来马蹄声。济州府的捕头带着两个衙役,骑着马在铺前停下,为首的捕头勒住缰绳,三角眼扫过铺内:“谁在议论十年前的草料场案?县太爷有令,此案早已定论,再敢妄议者,按通匪论处!”

鲁老汉攥着断箭,胸口起伏得更厉害:“你们是王富贵派来的?他怕了?”

捕头脸色骤变:“胡说八道!拿下!”

衙役刚要冲进来,被张青一弓拦住。张青的弓弦拉得笔直,箭头对着捕头的咽喉:“当年你们收了王富贵多少银子?老马头的命,鲁大哥的清白,就值那点钱?”

捕头的脸瞬间白了:“张青,你敢抗法?”

“俺只抗枉法!”张青的手稳如磐石,脸上的疤痕在火光里泛着冷光,“十年前你是郓城县的小牢子,跟着陆谦的人来查案,是不是你把老马头手里的碎布换了?”

捕头的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是……是王富贵逼俺的!他说不换就杀了俺全家!”

围观的街坊越聚越多,有人喊:“把王富贵抓来!”

“不能让好人白死!”

孙二娘把两段断箭和焦黑的绸布塞进怀里:“鲁大哥,张青,咱现在就去济州府!林教头在梁山有弟兄,朱仝都头也不是糊涂人,总有说理的地方!”

雪越下越大,三人踩着积雪往济州府赶。鲁老汉边走边说,当年他被逐出军营后,一路乞讨找证据,听说王富贵的绸缎庄里有个账本,记着当年给各级官员送礼的明细,就藏在库房的暗格里。

到了济州府,张青找了家客栈安顿好鲁老汉,自己则凭着当年在江湖上的门路,联系上了梁山在城里的眼线。眼线说,王富贵最近要把绸缎庄盘出去,像是要跑路。

“今夜就动手!”张青磨了磨断箭的箭头,“账本必须拿到!”

三更时分,张青和梁山眼线摸到绸缎庄后墙。墙头上的瓦片积着雪,踩上去“咯吱”响。张青用断箭撬开库房的锁,刚进门就听见里面有动静——王富贵正拿着个铁盒,往里面塞账本!

“果然在这!”张青一箭射落铁盒,铁盒“啪”地摔在地上,账本散了一地。王富贵想拔刀,被张青一脚踹翻在地,膝盖正磕在断箭上,疼得嗷嗷叫。

账本上的字迹密密麻麻,记着“送郓城县尉纹银五十两,草料场案”“送济州知府绸缎十匹,压下鲁某申诉”……最末一页画着幅图,正是草料场的布局,标着老马头常待的草垛位置。

“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啥说的?”张青用断箭指着王富贵的咽喉。

王富贵瘫在地上,终于招了——当年高太尉怕林冲不死,又派了他这队“后手”,烧草料场本是想嫁祸林冲,没想到被老马头撞见,只好杀人灭口。陆谦是来收尾的,却被林冲所杀,反倒让他这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

天亮时,朱仝都头带着衙役赶到,人赃并获。王富贵被押回郓城时,鲁老汉捧着断箭,在草料场旧址前烧了账本:“老马头,你看,凶手抓到了,你可以瞑目了。”

孙二娘看着燃尽的纸灰被风吹散,忽然觉得这断箭像把钥匙,不仅打开了陈年的谜案,更照出了人心的鬼蜮。张青把两段断箭合在一起,用红绳捆了,挂在包子铺的墙上。

“这箭得留着,”他说,“让后人看看,有些债,十年不晚;有些公道,血债必须血偿。”

开春后,梁山传来消息,林冲听说了这事,托人送了两坛好酒,说“多谢二位还老马头一个清白”。孙二娘和张青把鲁老汉留在铺里帮忙,他虽腿脚不便,却总爱擦那把牛角弓,说要等林教头回来,亲手把断箭还给他。

有天,个穿校服的少年来买包子,指着墙上的断箭问:“这箭断了还能用吗?”

鲁老汉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断了的箭射不出远门,可断了的理,只要有人捡起来,照样能射穿黑心肠。”

少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捧着包子跑了。孙二娘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包子铺里的烟火气,和墙上的断箭,其实是一回事——包子暖的是肚子,断箭照的是良心。就像那十年前的雪夜,林教头的箭射穿了黑暗,十年后的今天,这断箭同样射破了谎言,让那些被掩埋的真相,终究在阳光下露出了模样。

冬风渐渐歇了,檐角的冰棱化成水,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个个小水洼。张青取下断箭,对着太阳照,箭杆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像条通往远处的路。他说:“路再长,只要走得直,就不怕黑。”

孙二娘笑着往他手里塞了个热包子:“就像这包子,只要馅真,就不怕凉。”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断箭上,铁锈的红混着梨花木的黄,在墙上投下片斑驳的光。铺子里的蒸笼又“滋滋”响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往,终究成了街坊们口中的故事,而故事里的道理,却像这包子的香味,久久不散。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