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孙二娘的包子铺 > 第249章 旧蓑衣裹着新债

孙二娘的包子铺 第249章 旧蓑衣裹着新债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9 11:58:10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郓城县的秋雨连下了半月,青石板路上的水洼映着灰蒙蒙的天,像打翻了的砚台。孙二娘包子铺的屋檐下,挂着串刚腌好的辣椒,红得透亮,倒成了这湿冷天气里唯一的亮色。张青蹲在门槛上编草绳,枯黄的稻草在他手里绕来绕去,指尖的老茧磨得草茎“沙沙”响,他时不时抬头望一眼街角——那里堆着些从旧货摊收来的杂物,其中一件蓑衣,在雨里泡得发黑,像团蜷缩的老兽。

“当家的,把那蓑衣翻过来晾晾,别霉透了。”孙二娘端着刚出锅的热粥,白汽模糊了她的眉眼,嗓门却亮得穿透雨幕,“昨儿个李老爹说,他那孙子进山砍柴缺件蓑衣,这旧的修修还能用。”

张青应了声,起身踩着水洼过去。那蓑衣是棕麻编的,领边缝着块补丁,针脚歪歪扭扭,倒像是女人的手艺。他拎着蓑衣往台阶上拖,忽然“哎哟”一声——蓑衣下摆勾住了块石头,扯开道口子,里面掉出个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落水后沉得像块铁。

“这是啥?”孙二娘凑过来,用剪刀挑开油布,里面竟是个瓦罐,罐口封着黄泥,敲开一看,装着半罐碎银,还有张叠成方块的麻纸,纸角都泡烂了。

麻纸上的字是用炭笔写的,墨迹晕得厉害,勉强能认出“周阿桂”“欠粟三石”“来年麦收即还”几个字,末尾画着件蓑衣,旁边写着“债可赖,天难欺”。

“周阿桂?”张青把瓦罐倒过来,罐底刻着个“陈”字,“是不是十年前在北关种菜园的陈老实家?听说他家婆娘就叫周阿桂,后来陈老实病死了,周阿桂带着儿子走了,欠了一屁股债,有人说他们躲去了邻县,也有人说死在了逃难的路上。”

孙二娘用布擦干麻纸:“这碎银看着像佃户交租的散银,怕是周阿桂当年藏的。可既有钱,为啥要欠三石粟?”

正说着,雨幕里走来个挑着菜担的老妇人,裤脚卷到膝盖,沾着泥点,肩上搭着块破布,不住地擦脸上的雨水。她在铺子前站定,目光直勾勾盯着张青手里的蓑衣,突然放下菜担,一把抓住蓑衣的补丁,指腹在针脚上摩挲,眼泪“啪嗒”掉在湿漉漉的棕麻上。

“这补丁……是俺绣的!”老妇人的声音哑得像被水泡过的木头,“这是俺家的蓑衣!是陈老实的蓑衣!”

孙二娘连忙把她往铺子里让,炉上的水壶“呜呜”冒着热气,烘得人身上的潮气渐渐散了。“老嫂子,您是……”

“俺就是周阿桂。”老妇人捧着那半块补丁,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十年了,俺找这蓑衣找了十年啊!当年俺男人病重,欠了地主刘老财三石粟,他说‘用蓑衣抵账’,可俺知道,他是把攒的银子藏在了里面,想留着给儿子看病……”

张青把瓦罐递过去:“这里有碎银,是不是你们藏的?”

周阿桂打开瓦罐,手一抖,碎银撒了一地。“是!是俺男人藏的!”她捡起块银角子,上面有道牙印,“这是俺儿子咬的!他说要给爹‘盖个银房子’,就在银子上留了记号……”

孙二娘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往灶里添了块炭:“陈大哥是咋死的?你们为啥要走?”

“还不是被刘老财逼的!”周阿桂的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淌,“俺男人得了肺痨,刘老财带着家丁来要债,说还不上就把俺儿子拉去当长工。俺男人气不过,咳着血跟他们拼命,被打了一顿,当天晚上就没了……俺抱着儿子连夜跑的,啥都没带,就想着等攒够了钱,回来把债还了,把俺男人的骨头迁到正经地方……”

张青编草绳的手猛地顿住,草茎在他掌心勒出红痕:“刘老财现在还在北关?”

“在!”周阿桂的声音带着恨,“他把俺家的菜园改成了赌场,天天逼着佃户去赌,输了就用田地抵,这十年,被他坑了的人家没有十户也有八户!”

孙二娘忽然想起小时候听娘说的“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总以为是古人的夸张,如今见了周阿桂,才知这“猛于虎”的,从来都是那些盘剥百姓的黑心人。她看着周阿桂手上的裂口,那是常年挑担磨的,纵横交错,像老树皮。

“老嫂子,您儿子呢?”

“在城外破庙里等着呢,”周阿桂抹了把脸,“他叫陈石头,从小就病弱,这趟回来就是想看看他爹的坟……”

话没说完,街面上传来马蹄声。刘老财穿着件绸缎褂子,骑着匹黑马,带着两个家丁,耀武扬威地从对面经过。他一眼瞥见周阿桂,突然勒住马,三角眼眯成条缝:“哟,这不是周阿桂吗?跑了十年,终于敢回来了?欠我的三石粟,连本带利该还十石了吧?”

周阿桂往张青身后缩了缩:“俺……俺有钱还!”

“有钱?”刘老财冷笑一声,马鞭指着地上的碎银,“就这点?够给我塞牙缝的?要么把你那病秧子儿子留下抵债,要么……”他眼珠一转,盯上了孙二娘的铺子,“把这包子铺抵给我,这事就算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做梦!”张青攥着草绳站起来,绳头在他掌心拧成了麻花,“陈老实欠你的三石粟,十年利滚利也到不了十石,你这是明抢!”

刘老财的马鞭“啪”地抽在地上,溅起泥水:“张青,别以为你跟梁山那伙贼寇有交情我就怕你!这是郓城县,轮得到你说话?”

“轮得到!”孙二娘端着热粥挡在周阿桂身前,粥碗里的热气直扑刘老财的脸,“当年陈老实的地,你用五两银子就强占了,现在值五十两都不止!你欠陈家的,比这三石粟多得多!”

围观的街坊渐渐多了,有人喊:“刘老财,你别太过分!周阿桂当年多不容易,你还逼她!”

“就是!陈老实的坟被你圈进赌场,连烧纸的地方都没有!”

刘老财见众怒难犯,狠狠瞪了周阿桂一眼:“三天!三天内不把十石粟送来,我拆了你的骨头!”说着打马而去。

周阿桂瘫坐在地上,眼泪掉得更凶:“俺哪有十石粟啊……”

张青把她扶起来:“别怕。他强占你家地的事,当年不少人看着,咱去找朱仝都头,让他评评理。”

孙二娘从柜里取出些碎银:“这银子你先拿着,去给陈大哥买些祭品。欠刘老财的债,咱帮你还,但他占的地,必须还回来。”

当天下午,张青带着周阿桂和几个当年的老街坊去了县衙。朱仝都头听了前因后果,又验了那麻纸和碎银,当即拍了惊堂木:“传刘老财!”

刘老财到了大堂,起初还抵赖,说周阿桂自愿以地抵债。直到老街坊们拿出当年的地契副本,上面明明写着“租种五年,租金每年两石粟”,他才慌了神。

“还有你开赌场坑害百姓的事,”朱仝把一叠状纸摔在他面前,“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啥话说?”

刘老财瘫在地上,终于招了——他当年不仅强占了陈家的地,还伪造了借据,把三石粟改成了十石,就是想逼死周阿桂母子,好让这事死无对证。

案子结了那天,周阿桂带着儿子陈石头,捧着从赌场角落里挖出来的陈老实的骨头,在新坟前烧了那半罐碎银。“当家的,债清了,地也回来了,你可以瞑目了。”

孙二娘和张青站在远处看着,张青忽然说:“你说这蓑衣,裹着的到底是银子,还是良心?”

孙二娘往炉里添了把柴:“都是。银子能还债,良心能安身。就像咱这包子,面得发得实,馅得剁得细,才能让人吃得踏实。”

雨停时,周阿桂把那旧蓑衣送给了李老爹的孙子。孩子穿着蓑衣进山砍柴,回来时说:“这蓑衣比新的还暖和,下雨都淋不透。”

孙二娘笑着说:“老物件经了风雨,反倒结实。就像人,受过苦,心才更亮堂。”

张青把那道扯破的蓑衣口子补好,用的还是周阿桂留下的棕麻。他说:“这口子补好了,就像债还了,心里的疙瘩也没了。”

秋末的太阳终于露了脸,晒得铺子前的辣椒串越发红艳。周阿桂在自家菜园里种上了冬麦,陈石头帮着浇水,远远看去,母子俩的身影在田埂上拉得很长。孙二娘看着那片绿油油的麦苗,忽然觉得,这旧蓑衣裹着的,从来都不是债,而是盼头——就像陈老实藏银子时的念想,周阿桂十年寻蓑衣的执着,终究都在这雨过天晴的日子里,长出了新的希望。

有天,李老爹的孙子穿着那蓑衣来买包子,说:“阿桂婶说,这蓑衣上的补丁,是她当年一针一线缝的,想着等陈叔病好了,一起进山采蘑菇。”

孙二娘接过湿漉漉的蓑衣,往灶边烤了烤,棕麻的清香混着肉香在铺子里弥漫。她忽然明白,有些债,不在银钱,而在人心;有些物件,不在新旧,而在它裹着的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就像这旧蓑衣,淋过十年的雨,裹过藏银的秘密,最终却成了孩子身上的暖意,把那些苦涩的过往,都酿成了过日子的甜。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