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67章 大郑的举人和进士的人才含量高

第267章大郑的举人和进士的人才含量高啊!

“机械研制所这边,要将轮胎研制工作放到首位来待。根据目前的条件,我看要将杜仲胶、牛皮和羊皮胎结合起来,先用制皮筏子的技术,将羊皮制成细长的内胎,再用牛皮包一层外胎,而后将酸化和硫化了的杜仲胶以纱布为骨,粘裹在牛皮轮上!

先实验这玩意的承重性和耐用性,若是试验成功,再行考虑如何将车胎和车轮毂结合好,让其便于安装和替换。此乃军国重事,一定要认真待之,希望能早日用之!”

自行车的机械部分已基本成熟,与郭凯峰商议确定了促销方案后,宋应奎找来李国倩和机械研制所的主要工程师,让他们正式启动轮胎研制工作。

杜仲胶已经找到,并完成了初步橡胶化的实验,但是、技术离成熟还很远,目前根本提炼不出适合做内胎的胶,最多也就是加了石墨粉能当外胎原料来用。

眼看着短时间内没法弄出橡胶轮胎,宋应奎便准备土法上马,另辟蹊径。

他想的办法是借鉴羊皮筏子的制作经验,用羊皮来制作充气内胎。羊皮能做成充气内胎吗?宋应奎觉得可以一试。

羊皮筏子制作的时候,用的是整张皮,在刀口位置用扎绑的方式便能解决气密性的问题。要是用羊皮做内胎,首要问题就是需要解决在裁剪之后如何密封。

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线缝和胶粘相结合来解决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先将整张羊皮裁剪了,然后用线和胶将其缝沾成一个内胎。充上气后,再看看这玩意到底能不能承重。

可能将就着将其缝沾成内胎,勉强能实现充了气之后不漏,但是能不能承压就很难说了。

想要实现承压后不漏气,只能寄希望于缝制手法和是否找到合适的粘合剂了。

即使过了内胎制作的这一关,外胎的制作也有很多麻烦,再一个就是将制作好的轮胎与轮毂相结合也是个麻烦,总之别看做的是个小玩意,这其中的技术挑战难度相当大!能用两三年时间,将这玩意搞出来,都是烧了高香。

除了羊皮内胎这个技术方向外,到时候实在不行就弄点有弹性的东西当内胆,直接做实心轮胎,总比现在用钢轮强一些。

无论怎么样,轮胎这块的技术必须要有大的进步才行,没有好轮子就没有好车。

应该说、目前云谷的工业体系已经是快摸到这个时空生产力条件所能做到的极致边界了。要想再有大的突破,就得有更深厚的积累和理论与技术的革命性成果。往后任何大的进步,都需要耗费极长的时间,而宋应奎本人所能发挥的力量将越来越有限,将越来越依靠群体性的创造力,共同推进!

培养和招揽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到云谷体系中来,是接下来求生存和谋发展的关键性战略。

坦白说、目前云谷体系,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还是不足。体量小、地处边远、基础条件差、兴起时间短、前途不明等等原因致使优秀人才对来云谷谋生兴趣不大,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做出改变,提升云谷军政府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舅爷、以你对大郑读书人的了解,如何才能招揽真有本事的人来咱云谷就职?”说到人才,大郑的读书人应该是人才集中度最高的群体,多吸引些大郑的读书人过来,总能从中筛选出有用之才。二舅爷好歹也算是读书人,宋应奎想问问他,像他这样的群体对什么样的条件最感兴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管是啥人,终逃不了名利和高官厚禄,若要招揽读书人,能想的办法也就是这些而已!”二舅爷倒是不见外,说的很是直白。

“可是、咱即使开出与大郑相同的条件,人家肯定是会选大郑而不是我们。要想引他们来,咱得开出比大郑好数倍的条件才行。咱们所用之人,又与大郑的取材标准有出入,大郑所选之材未必可用,咱们还得再行筛选。如此一来,招揽人才的成本就太高了,咱没那个实力啊。”

给真正有能力和本事的人高待遇,这事宋应奎自然不含糊,但现在的问题是你不知道谁到底是可用之才,最好的办法就是广撒网后,再筛选一通。

那么问题来了,目前的云谷真没实力广撒网!人家大郑给举人和进士的基本待遇真就不低,云谷若是不锚定对象的话,确实支应不了招揽举人和进士成本。实话说、以云谷现在的情况,提供一百个以上符合举人和进士入职期望的岗位都很费劲。

为什么非要吸引举人和进士哪?就不能放低条件?这话怎么说哪!这就与后世的大型企业,招聘的时候非985、211不用是一个道理。

诚然、985、211出来的人,大多数也不过是一般人,但是哪、人家出正经人才的概率就是要比一般的学校高,毕竟高考的时候,已经做了基础性的筛选!普通大学,可能一百人里边能出一个,而985出来的,可能十个人里边就能找出一个来。从这个角度来说、用985、211出来的人,是一个更为节省成本的办法。

后世的大企业为何要在35岁左右集中的淘汰人,核心就是人已经选出了适合自己所用的人才,剩下的只不过是人力而已。既然是人力,二十五岁的人才铁定要比三十五岁的人力好用,使用成本还便宜!

大郑的进士和举人中,人才含量可能要比后世的985、211还要高的多。问题就是,你明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人才,但你就是给不起请人家过来的价格啊!

“可以适当放宽条件,大郑那边选材,还是有不少遗漏的明珠,未必非要用有功名之人!”二舅爷知道宋应奎打的什么主意,开玩笑哪,云谷现在连半省之地都没有,还想着抢大郑的举人和进士过来,这个要求太高了,还是现实点为好。

“若是一般之才,通过大学和中专招考,就能揽凑到足用之人。无需特意招揽,眼下的云谷、缺的是真正的人才。必须再想个确实可行的办法!对了舅爷、我听闻大郑那边,有不少举人和秀才,即使有了功名,也没法就任实职,洛阳那边不是有好多官员在守缺,有不少人生活甚至都过不下去吗?”大郑那边也不是所有的举人和秀才都有好待遇,当年的二舅爷跑到洛阳去,不就是混不下去,才跑到云谷来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