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28章 先在战场上将道理讲清楚再说谈

第228章先在战场上将道理讲清楚再说谈判的事!

“报!良帅所部已攻进海西堡,现正追歼残敌,请司令定夺下一步我军如何行动。”

前不久刚给三叔说让他自己决断战事走向,结果一进西海堡城,他就派斥候来请示下一步的作战安排,真是让人无语。

“让前敌指挥部自己决断,本座身处后方,不断前敌之事。”既然要锻炼队伍,那就果决一些,宋应奎反正抱定了不干预此战指挥事宜的心态。三叔派人来问,也是白问。

从大军渡河到攻下海西堡城,只用了四日时间,从进度上来说是符合战前设想的。不过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能否实现战略意图,还得看后续的进展。

“杨参谋长,你们参谋部在拿下海西堡后的战事计划是什么?”战前,宋应奎已经安排杨顺安带着参谋部对整个战事的走向进行了一个大致的规划,并且早就发给了前敌指挥部。只是为了检验几个主要将领的能力,宋应奎并没有看他们的作战计划。所以三叔那边不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打,而是心里没谱不敢拿主意。

“司令、参谋部的计划是拿下海石堡后,暂做休整,待后勤物资到位后,以海西堡做支点,集兵会攻宁西卫城。”杨顺安一边介绍参谋部的作战计划,一边将详细的计划书递给了宋应奎。实话说、此时的他也有些忐忑。这是云谷军参谋部第一次在宋应奎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作战计划,也是前线的宋学良唯一可参考的作战指引,若是出了问题,参谋部是要承担大部分责任的。

“在达川河口的西藩兵如何处置?”拿起详细的作战计划书,宋应奎并没着急翻阅,而是问出了他比较关心的问题。

宁西卫城、海西堡、达川河口由湟水连成一线,现在云谷军插进了海西堡,相当于将西藩在湟水谷地的兵力切成了两段。杨顺安等人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先打宁西卫城,那么海西堡这个后勤支点就有被从达川河口回援的西藩兵切断的危险。

“达川河口之敌,由肃南诸部的藩兵配合我军一个营来完成阻击。据我们所知,达川河口只有一千多西藩兵,我们的布置应该足以应对。待速占了宁西卫城后,达川河口之兵就是瓮中之鳖,无路可逃。”

听完杨顺安的汇报,宋应奎便知道参谋部的这些人在想些什么,他们是既要夺地,还要歼敌。想着在湟水谷地,多歼灭西藩的有生力量,好为之后云谷军在湟水谷地彻底站住脚做铺垫。

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来说,这份作战计划是没问题的。一战将西藩兵打疼,往后数年云谷军就可用少量的兵马压住西藩,是个缩减作战成本的办法。

不过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云谷军要在宁西卫城之战中速胜,如果宁西卫城那边陷入苦战,海西堡一线可就腹背受敌了。

“如何在宁西卫城之战中速胜,按常规来说,我军起码得用十日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攻占宁西卫城的后勤准备,如此多的时间双线作战,军心未必能稳。”

“司令、我们计划良帅那边五日之内就要展开进攻宁西卫城的战事!后勤这块、大军进了海西堡之后只补充应急军粮,便直扑宁西城!其它的补充,边战边运,即可解决。”

仅靠士卒们随身携带的应急军粮来供应宁西卫城的战事?有点冒险了。

云谷军的应急军粮是宋应奎根据记忆中后世的随身战备粮袋配备的。一个圆桶式的布袋缠在身上,里边装的是炒面,油纸包的午餐肉、糖包、酥油包,够士兵吃七天左右。

不过这玩意,宋应奎是将其视为救急粮来对待的,不到万不得已,最好是不用里边粮食来当口粮。可杨顺安他们,却将其当主要的前线后勤保障手段来用。

沉思良久,宋应奎不在多言,选择放手让他们按作战计划去执行。

在临津渡口待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前线又送来了军情。西藩人派出了使者到海西堡交涉,想要通过谈判来平息双方的争端。

“让良帅给西藩信使传个话,就说本座准备在战场上将道理讲清楚了,再与他们谈战和之事。眼下战事才刚刚开始,他们还理不清道理,是谈不出成果的。”棍子才打出去,不多抡几下,西藩人是感受不到云谷军的大棒打人到底有多疼。这一次、要好好的给西藩人讲讲道理再收手。

……

海西堡通往宁西卫城的官道上,云谷军士卒正在行军。这个时节天气不太冷,晚上不搭帐篷,仅靠着随身背的军毯便能过夜。

伙夫班捡来柴火,靠着湟水河岸支起锅灶烧水,士兵们端着木碗排队取热水。取了热水后倒进炒面用筷子一搅合,就是行军途中的伙食。

“狗娃子们,带的肉和糖少往碗里放,正经打仗的时候再吃,这么早的吃光,打仗的时候哪来的力气?”一名基层小队长见有士兵拆开包午餐肉的油纸包,要往碗里和午餐肉,上去就是一脚。骂骂咧咧的制止了士兵愚蠢的行为。

宋学良此时也在队伍中同样是端着木碗吃饭,不过他有毡帐,不像普通士兵那般暴露在荒野之中。

剥了一颗皮蛋吃进嘴里,端起木碗一边喝炒面糊糊,宋学良一边想若是士兵们携带的碗是铁的,就不用专门支锅烧水了。士兵们可以自己垒灶直接用铁碗烧水,随身携带的应急粮还能多煮出一些花样来。

要是再有更便捷的行军水壶带水,行军效率说不准能达到一日八十里,不像现在这般,步兵一天才能走个六十多里。

一日行进六十里,四日之后大队主力才能压到宁西卫城之下。也不知、宁西卫城是否有海西堡这般好打不?

宋应奎不在身边,独立领兵的宋学良感觉是压力山大,一方大帅果然不是那么好做的。

“魏营长有无传回消息,今日他们在何处设营,是否遇到了大队的西藩骑兵。”吃完饭,宋学良回到中军帐中询问起今日军情。

“魏营长的营帐距我们有百里,中午时传来的军情是他们已与藩兵战过一场,溃敌千余!”前敌指挥部的小参谋闻言对军情进行了简单的通报。

“溃敌千余?魏营长的战报怎可如此粗疏,给前锋队传令,让他们往后传战报时要有详情,不然指挥部很难判断军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