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27章 后勤与临阵脱节,胜不能全胜,

第227章后勤与临阵脱节,胜不能全胜,败则大溃!

靖历六年五月底,在结束了与北项的战事不久,云谷军主力开始向临津渡口一带集结。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一时间洮阳到河州的官道上人声马沸,全是带着兵械和辎重的武装人员。由洮阳一线步行赶到临津渡口,需要四五日时间,此次进取湟河谷地,共计要用正兵三千左右,加上负责后勤保障的民夫总数要七八千之多。

按这个时代兵力的算法,云谷军也算是有万余兵马要杀向湟水谷地了。

近万人员的动员,又是第一次对外用兵,涉及的问题非常多,整个系统忙忙乱乱。

临津渡口,宋学良作为前敌总指挥,已经提前抵达,在这里设渡河总指挥部,负责筹备和组织大军渡河事宜。

“总司令命我等务必要在六月十五前,搭好渡河浮桥,在西岸建好物资中转站,并将海西堡、宁西卫城和达川河口的敌军部署摸清楚,下边我做一个具体的分工,诸位听令。”点着油灯、宋学良身着军服,面带威色向前敌指挥部的众人分配起作战任务。

光复湟水谷地之战,首先迎来的考验是大军西渡黄河。

黄河是大河,没法泅渡、小规模的人员和物资过河是用羊皮筏子,但这次涉及的过千战马的渡河,用小羊皮筏子是过不去的,必须要在渡口搭浮桥。

搭浮桥的设备其实还是羊皮筏子,就是用粗绳将小羊皮筏子串在一起,然后在筏子上边铺木板,使其变成能通过人员和马匹的浮桥。

河宽三四十丈,桥桥面还得有两个筏子的宽度,一个筏子的长度大概在一丈左右。架一座浮桥得用两三百个筏子。

正常情况下,一个筏子是用十二张整羊皮吹的浮具组成,所以要在渡口搭一座浮桥,就得收凑三千多张整羊皮浮具。

临津渡口是个大渡口不假,但一下子收集这么多浮具还是有些困难的,宋学良的前敌指挥部,主要干的活就是想尽办法为大军渡河的浮桥收凑到足够多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是黄河上游渡河的主要工具,因其浮力大、载货量大、还轻便,使用了过千年之久。后世的黄河景区上,还有这玩意的身影。

黄河上游的百姓之所以用羊皮筏子而不是木筏,一方面是因为河浅有些河面木筏的浮力未必够。另一方面是因为上游的水急,很难逆行。一般都是用羊皮筏子将运的人员和物资渡过河后,筏客背着筏子回到出发地,轻便的羊皮筏子背起来轻松一些。

没乘坐过的人可能会觉得羊皮筏子很危险,实际上后世游客乘坐的哪种筏子,只要乘客的平衡配比没问题,安全性还是没问题的。

最危险的羊皮筏子叫独筏,就是一张羊皮做的,水手直接骑在一张充气羊皮上用近乎于泅渡的方式渡河,整个渡河过程惊险无比。比之稍微安全一点的一挑二,用两根棍子连两张羊皮浮具,便可渡河。三张以上的羊皮具城的筏子叫连筏,看着危险其实很安全。

制作一具连筏不易,要选上好的羊皮,并且要用很讲究的刀法将其剥下,操持好了才可使用。时间跨度很长,不能现做现用,所以云谷军架浮桥的筏子必须要从老渡客手中收集,而不是自己杀羊来做。

为了收凑够足够多的皮筏,宋学良甚至派人去瓦州附近找筏客来凑羊皮,足足用了十几日时间,才堪堪凑够搭浮桥所用的羊皮。

浮桥搭好后,大军和物资开始陆续过河,宋应奎这时才堪堪赶到渡口接手进一步军事行动的指挥权。

“三叔、待大军过河后,你便带着主力兵马去攻海西堡,而后筹备对宁西卫城的战事。此战、所有临阵之事由前敌指挥部全权负责,我不会轻易插手,只负责在后方给你们压阵。”百战名将都是打出来的,云谷军中需要能独立承担战事的指挥官站出来。西藩军相对弱一点,所以宋应奎准备趁这个机会锻炼锻炼三叔,好为自己分忧。

“奎娃、这么大的战事,我怕出了差错,还是你做定夺为好吧?”宋学良几乎经历了所有云谷军参与的战事,可他还是对自己的指挥能力不自信,很是为难的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放心大胆的去打!往后、伱将坐镇海西堡同时应对西藩和北项之兵,若是不锤练一二怎能令人放心哪?就从这场战事开始吧!

记住战事的关键既在前线临阵,亦在后勤保障。领兵主将,要站在临阵和后勤全局之上总揽战事。我军与西藩军临阵的优劣估计你是有思考的,但后勤的优劣你是否想过?坦率来说、要是比后勤的话,我军的劣势其实很大。

首先我们需要运输的物资要比西藩多数倍,我们的火器对后勤的倚重更是西藩难以想象的。在单兵素质上、西藩兵要比我们的兵更耐饥寒,更耐苦战!他们的战场控制范围也要比我们大一倍不止!就拿这此战事来说,我们打海西堡困难应该不大,可攻离海石堡有近三百里之遥的宁西卫城,麻烦就来了。往宁西卫城运粮,一个单趟就得五日,而西藩兵突袭海西堡用两日即可实现。怎么应对这个劣势,就是领兵指挥官需要慎重考虑之事。”

面对三叔,宋应奎不由的多讲了一些。往后云谷军势必会面临多线作战,三叔是目前唯一有可能为自己分忧之人,得让他多思考一些整个战略层面的问题,而不局限于带兵冲阵这一事上。

一名优秀的大兵团作战指挥官,必须具备优秀的后勤统筹能力。

对于这一点,大郑是反面典型。大郑的大兵团后勤统筹工作是由文官出身的督军来干的,无论多大的将军、在战场上的职能都是临阵指挥官。

简直就是在开玩笑,按大郑的布置,能在大战中取得胜利才怪。统筹后勤的不知前线的具体情况,临兵主将得不到高效率的后勤配合,没法依据后勤供给的实际情况布置战术和做战略规划。仅就反应速度上来说就比别人慢数拍,结果就是胜不能全胜,败则大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