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114章 筑城能稳人心?

第114章筑城能稳人心?

“守备、拿咱们五营的粮食养外人,这怕是不妥吧?”

决定要在沿川筑城后,宋应奎找来汉俞洪,让他从官仓里拨些粮食,给逃往五营得难民每天管三顿饭,然后以难民为劳动力筑城。结果汉俞洪听了这样的安排后,有些不理解了。官仓的粮食是准备做供应把守五营军卒的军粮的,让难民们用了之后将来五营守军缺粮怎么办?

“这不算以五营之粮养外人,而是雇外人为咱五营百姓筑城。记住了,凡是参与筑城的才管饭,不劳动者一粒粮食不给。另外每日供应餐食要分成三个档次,出力最多的青壮一档,出力一般的妇女和半大孩童一档,老弱一档!出力越多吃的越好。城筑好之后,一半地方归难民暂住,另外一半地方供附近几庄百姓遇敌之时入城避难。百丈大堡,规划合理的话,够安置数千百姓暂居了。”

话随这么说,但凭心而论,宋应奎确实有以五营之粮养外人的嫌疑。不养他们不行啊!暂时来说这些人多多少少还带着点口粮,能够支撑一段时间。但时日一长,他们带的粮食没了之后怎么办?很可能会变成不稳定因素。闲闲的待在这里当难民,人心很容易乱的。给他们找点活干,让他们通过干活的来混饭,最起码不是坐吃山空,能省下自带口粮,会让人心里有点底。

沿川城的筑法与石坪关的筑法差不多,先用生土筑一个城廓,然后再慢慢包石。凡是愿意来干活的男女老少都能用的上,壮劳力负责夯土筑城,其他能干动活的人用架子车运送填筑土石,实在不经用的老人和小孩就去河道石滩里拣石头,为城筑好之后包石墙储备材料。

在沿川城启动建设后不久,狼关那边的筑关工程已到了尾声,宋应奎正安排人给最后要筑的炮台收尾。

“杨副官,狼关起好后,你这边就不用再操心任何工程上的事了,咱得将主要精力放到军事上。西蕃兵占了瓦州城已过了十日之久,他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咱得基本了解清楚。再一个,听说河州、狄道那边已被半蕃子重新进入了,他们的动向咱也得摸一摸,他们和西蕃主力现在是个什么关系,咱也得掌握一二。

刺探这两个方向军情的工作,由你来负责,我这边这几天也要把精力放在练兵上。近几日,过我五营逃难之民开始减少,我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咱这边就会遭遇敌情。”

西蕃兵们很可能是忙着在瓦州城附近劫掠,暂时顾不上五营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但这些种现象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等他们将大城掌握的差不多了以后,定然会将目光放到五营等地。即使西蕃主力对乡下地方不动心思,河州一带的半蕃子难免不会动心思。好地方应该是轮不到他们抢的。

石坪关和狼娃关都需要守,沿川峡口方向也得防着,七百兵力用起来还是捉襟见肘。但是没办法,以五营镇的规模来说,不能再扩军了,只能用现有的这点人来解决问题。

宋应奎将主力驻兵点移到了五营镇,石坪关和狼关各派一百名刀枪步兵和二十五名炮手守关。那个地方遇敌,驻在五营的主力就支援那个地方。总得来说,其实他对守住这两个关卡还是有信心的,最让人担忧的是沿川峡口方向。

“秦叔、陶叔,眼下工坊区的生产和沿川城的筑建关乎到我五营城的坚守大计,而我这边又没多少精力来操心这事,所以还得两位多费些心,替我盯着这两个摊子。”混乱的局势也是带来了一点好处,之前与宋应亏有些交情的秦木匠和陶铁匠等人带着家人到五营来避难,正好解决了技术工匠急缺的局面。

见到这两人后,宋应奎赶紧抓了壮丁,让秦木匠作为沿川城建的总工程师,陶铁匠负责工坊区的军械生产。最近这些日子,除了筑几门铁炮外,工坊区打造的其它兵械都是传统兵器,由陶铁匠来操心这些活没问题。

除了将这两个技术人才抓了壮丁外,逃到五营的郭凯峰、曾经给自己当过一段时间徒弟的姜小虎,也被抓过来当差。郭凯峰是郭家的大掌柜,宋应奎就让他负责石坪守备军后勤处的工作,姜小虎读过几年书,干点写写画画的工作没问题,暂时委任他负责军令处兼职给自己当秘书。老房的几个堂兄弟和叔伯,这都被抓到了军中效力,甚至都没征求他们的意见

目前搭的这个班子,可谓是任人唯亲的巅峰了,所用之人基本上都是沾亲带故的。没办法,除了这些沾亲带故的人外,再好像没其他人可用啊!

“小虎、最近你在外边听没听到什么风声?咱五营的人心稳不稳?”人心安稳是宋应奎认为五营能否坚守的最关键因素,自己忙的没时间顾及,这个身份也没法直接打听。所以他开口问姜小虎,看从他的角度是否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奎哥,咱五营的人心还能不稳?狼关已经修好了,沿川滩上还在修那么大的城,现在四里八乡的人羡慕咱五营都来不及哪。”

“是吗?此事不可盲目乐观,伱完了还得留意一下这方面的消息,若是有传关于咱守备所不好之言的,你要第一时间将内容说于我听。这对我判断形势,至关重要。现下咱们可以说是孤军困守,任何方面的风声都要重视,一个疏忽,很可能会将所有事都葬送了。”

“奎娃哥,我知晓轻重了,一定给你将各方面得风声都要收集到。”

“对了、这几天有没有我大舅爷和二舅爷的消息?他们是否安全到了秦州?”

二舅爷回到小官庄后第二天,便带着家人往秦州方向跑了。大舅爷的行动也是迅速,两天之后带着姜家主要的人员开始东逃。不是说好的要等二舅爷那边安顿好之后,姜家其他人再跑吗?他们看来是等不及。

姜家主房嫡系中,唯有姜小虎一家没往外跑,原因可能是身份太尴尬吧。

“他们东逃之后就再无音讯了,谁知道是个啥情况。”

见姜小虎说话的语气不顺,宋应奎不再多问,反正二舅爷他们是否平安逃到秦州,和自己的关系不大。

对人心放心不下的宋应奎,除了找姜小虎打探外,又找了几个人从不同方向套话。套了一圈话后,觉得人心好像是稳的,五营百姓并没有因为成为孤地而人心惶惶。这其中,筑沿川城好像起到了很重要的安抚人心的作用。人人都说,沿川城修的好,有了这么大的城,蕃子还敢来五营找麻烦?

筑城居然还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这一点倒真出乎了宋应奎的意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