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何人不通同

水浒新秩序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何人不通同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2 07:01:20 来源:武林小说网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月初七,秦州治所成纪县城。

秦凤路新任经略使李彦仙带着几名属将立在城门楼上,脸色凝重地目视同军攻城兵卒缓缓撤回远方的营地中。

大同伐夏之战开始前,其人就从同夏两国国力和应对战争的准备等方面,做出了夏国肯定阻挡不住同军攻击的战略判断。

并建议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放弃联夏抗同计划,转而趁夏国灭亡之际占领更多军事要地,以尽量减少大宋在西北地带战略上的被动。

秦州远离夏国边境,又控扼同军入蜀的通道,不可能参与这场灭夏盛宴。

李彦仙便趁着同军伐夏之机调整秦州防务,以应对同军灭夏之后的进攻。

但大同这么快就灭掉了夏国,并立即重启讨宋之战,还是有些出乎其人的预料。

只是,此时再想这些有的没的已经没有意义了。

早在过年前,同军就越过大散关攻入秦州,并于四天前围住了成纪县城。

同军这次的动作很大,仅攻城部队就动用了两个半师万余人,期间还要跨越三百余里的敌战区攻打城池,根本不可能做到掩人耳目。

所以,主持此战的同军将领刘舜仁就没有想过要对秦州发起突袭。

大战开始前,其人便命斥候不断扩大情报遮蔽范围,在拔除沿途敌军据点进一步探清秦州宋军实情的同时,也将同军即将攻入秦州的意图明确告知了秦州守将。

李彦仙虽然还没有做好应战准备,可也不会坐等同军打上门来。

确认同军已经即将攻入秦州后,其人便利用途中的有利地形设下埋伏。

这次没有了胜仗一窝蜂败仗漫山跑的降军打头阵,宋军肯定不能指望再打出一个“大散关大捷”

李彦仙只希望一场小胜,哪怕歼敌数十也能鼓舞士气,有利于其后的守城战。

但刘舜仁却步步为营,三百余里路硬是走了整整六天时间。

同军将领用兵谨慎,李彦仙根本逮不到机会,只能放弃伏击计划,改为趁同军攻打陇城时内外夹击。

结果,其人左挑右选的三千精锐瞅准了时机入场,却冲不动只有千余人的同军阻援部队,还差点被随后赶来的同军包了圆。

仅此一战,便让秦州宋军知道了两军的实力差距究竟有多大。

此后,一直等到同军攻下陇城并继续西进围住成纪县城,李彦仙都没有再主动出击同军过——实在是打不过。

如其徒劳伤亡,还不如将有限的兵力用在防守城池上。

其实,早在去年的斥候战失利而被迫收缩防线时,李彦仙就已经看清了同军的强大,也明白很难守得住的残酷现实。

国势衰败至此,已非人力可以挽回,唯有尽人事听天命了。

为了激励士气,其人还是特意派人回巩州,将一家老小数十口全部接到成纪县定居,以示与城偕亡的决心。

不过,成纪县城能够抗住同军持续几天的炮火打击而不破,最大的原因却不是守军的士气有多高,而是同军根本没有尽全力。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同军攻城的动作确实很热闹,但李彦仙却是很清楚他们志不在成纪城。

其实,不仅李彦仙看出了同军的异常,其人麾下的战将也看到了。

“相公,同军兵力雄厚,围住成纪却不真打,莫非是想围城打援?”

说话之人姓吕名圆登,不用看兜鍪下的光头,只听名字就知道他曾落发为僧。

其人原籍陕州夏县,早年曾落发于凤翔府灵山净慧寺,圆登乃是其法号。

吕圆登的人生经历与王闻之、赵宗印等人有几分相似,都是曾为方外之人,也都是因道君抑释崇道而流落红尘,又因为不同的际遇走上不同的道路。

李孝忠易名募兵于镇戎军抗击夏人时,圆登就投入其人麾下,并在其后的多次大战中立下大功,乃是前者最为得力的爱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