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胡虏终无百年运

水浒新秩序 第一百一十一章 胡虏终无百年运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2 07:01:20 来源:武林小说网

夏军主帅李察哥利用贺兰山和黄河相夹的有利地形围住了“轻敌冒进”

的同军木麻部,在战术上可以说相当成功。

可惜,面对大同的国力和战力碾压,一两次成功的战术根本无法挽救战略上的被动。

此战中,夏军凭借十倍于敌的雄厚兵力,向木麻部发起了多轮猛烈攻击,却受限于两军的巨大战力差距,迟迟都没能破开同军严密的阵型。

就在李察哥见势不妙急命麾下与敌人脱离接触时,同军的援军却赶了过来。

木麻趁机展开反攻,拖住了士气已竭的夏军。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知兵善战的夏国晋王李察哥果断放弃了与敌纠缠在一起的人马,只带部分精锐立即撤退。

这个决定为夏国保住了将近两万的精锐兵马,也将为国血战的忠勇将士推入了火坑。

先被同军内外夹击,再遭主帅出卖,夏军的殿后部队很快就地崩溃了。

顺州之战,同军歼灭及俘获夏军五万余人(包含守御顺州城的征召兵卒)。

而在此之前,宋军攻入西寿保泰军司的消息也传到了兴庆府,夏人终于尝到了背信弃义趁火打劫的恶果。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李乾顺步步防守以待形势变化的幻想彻底破灭。

而顺州大败,更让夏国失去了赖以与同军周旋的野战力量。

战报传至兴庆府,夏国小朝廷乱作一团。

有主张立即遣使入同割地乞和的,有主张远走大漠避敌锋锐待同军力竭后再卷土重来的,有主张孤注一掷集中所有兵马于静州城下迎头阻击同军的……

夏国主李乾顺一生经历了很多次的大风浪,深知临大事不能摇摆的道理。

其人很快做出了誓死不降的决定,让一众观望的臣子有了主心骨,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面对强敌来袭,存续了两百余年且亡而复生的李氏政权(从公元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两百四十七年)显然比赵宋王朝更有韧性。

李乾顺明知打不过同军也坚决不降,不仅源于党项李氏骨子里的桀骜难训,更在于“地方万里”

的夏国就是一块没什么肉的硬骨头。

辽阔的疆域、稀缺的人口、落后的生产方式、野蛮的文化等等,都使得外来征服者很难在夏地建立长期稳固的统治。

大同帝国可以打败夏国,却别想轻易收服夏人。

夏国只要不放弃,就有翻盘的机会。

不过,站在敌对一方,具体指挥此战的同军统帅牛皋则有不同见解:

夏国统治者多年来穷兵黩武,对内压榨、对外掠夺的凶残都远超同时代的其他政权。

其上层欠下的累累血债迟早要还,对他们来说,坚持下去也许还有活命的希望,一旦放弃,就可能遭到无情清算。

事实上,大同在新占领地区展开的社会改革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相比于宋、辽、高丽等国的百姓,夏人的“戾气”

更重,更难被“驯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