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世子稳重点 > 第八百五十八章 赐名修政

世子稳重点 第八百五十八章 赐名修政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8 21:40:34 来源:抖音小说网

赵孝骞是个审美正常,三观也正常的人,说伟大当然谈不上,说卑鄙无耻也有失公允,人家偶尔还是有点小正义的。

只能说,当了皇帝的他,终究还是凡夫俗子。

看见钱财就生贪心,看见美色就鸡动,偶尔偷偷摸摸作点小恶,偶尔趾高气昂行点小善。

抛开身份不论的话,赵孝骞这样的人扔进人海里,浪花都不会冒一朵。

前世的他就是这样的。

这一世当了皇帝,赵孝骞的本色却很难改变。

毕竟这个职业刚上岗不久,身份和心态都在努力适应之中。

所以面对甲大这样的倾城姿色,尽管明知这女人性格有点变态,活爹那么好色的人,这些年居然都没敢碰她,说明这女人是有点东西的。

赵孝骞也不敢碰她。

他记得当初王府设下鸿门宴,斩杀殿前司都指挥使刘卯的那一晚,便是这个甲大亲自动的手。

赵孝骞亲眼见识过甲大杀人的样子,若不是赵颢及时阻止,刘卯估摸已经东一块,西一块,尸身都很难凑全了。

那一幕赵孝骞的印象很深刻,以至于此刻殿内只剩下他和甲大二人,赵孝骞都有点不自在。

这女人太沉默寡言,很难知道她的真实念头,也无法清晰地探知她的忠诚度。

万一在她的故事里,赵颢是她的杀父仇人,幼时为了招揽这个骨骼精奇的天才死士,阴谋杀害了她的父母。

成年后的她得知了真相,却不动声色,时刻计划着为父母报仇,就等着抽冷子给自己来一记要命的……

二人在殿内一句话都没说,赵孝骞却神奇地脑补出了一出狗血又中二的剧情。

对了,如此狗血的剧情里,怎能没有爱情。

所以再加一条爱情线,这女人爱上了赵孝骞,但为了父母的大仇,却不得不含泪抹了他的脖子,大仇得报,从此遁入空门,与青灯古佛为伴……

赵孝骞越想越觉得不值,所以,这特么是个大女主剧?我算什么?算被她抹脖子的工具?

皇帝哎,死得如此轻如鸿毛吗?

使劲甩了甩头,赵孝骞努力清除了此刻脑海里的胡思乱想,静静地看着甲大。

“甲大,这名字不好听,我爹那个没品味的乱取名,简直焚琴煮鹤……”

赵孝骞想了想,道:“朕给你换个名儿吧,先有个姓,就赐姓‘赵’吧。”

甲大一直没有表情的脸上终于动容,有些惊愕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很快垂下头,肩膀微微一颤,仍然用没有温度的语气道:“谢官家赐姓,以后我就姓赵了。”

赵孝骞沉吟道:“名字嘛……赵翠花?赵淑芬?赵招娣?你喜欢哪个?”

甲大的表情又变了,但很快恢复了淡然,道:“官家喜欢叫什么都行,就算是阿猫阿狗我也无异议。”

赵孝骞哈哈一笑:“好了,朕不开玩笑了……”

目光瞥处,赵孝骞看到桌案上有一本《道德经》,书上有许多朱笔批注,是赵煦经常看的书。

赵孝骞取来书,随手一翻,目光落定在某一页上。

“道德经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朕记得《淮南子》上也说,‘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

“‘歙’这个字,颇有深意,取内敛收缩之意,做人收敛低调,而做事却张扬霸道,故云‘欲歙固张’,比较符合你的性格。”

赵孝骞看着甲大,道:“以后你就叫‘赵歙’了。喜欢吗?”

甲大再次动容,眼神闪过一丝激动之色,旋即又很快恢复了冷漠,只是面朝赵孝骞双膝跪倒,道:“赵歙拜见官家,多谢官家赐名。”

赵孝骞点头:“你确实应该多谢朕,要知道朕的亲儿子都差点被叫‘丧彪’了,由此可见你是多么的幸运。”

赵歙垂头,嘴角不易察觉地一勾。

这次取名赵孝骞很满意,他觉得自己简直是取名的鬼才。

假以时日,定要活爹手下那些甲乙丙丁都站在自己面前,他一个个给取名,走出去不是“子轩”就是“明轩”,不是“子睿”就是“子墨”,雅人多了,再好听的名字都烂了大街。

不带个“子”啊,“轩”啊什么的,就不认字了。

赵孝骞前世的公司里,总共两百来号人,四个同名的,都叫“子轩”。

后来公司里的同事没办法,只好给子轩们编号,什么子轩一号,子轩二号……跟特么即将发射的运载火箭似的。

“赵歙,以后你便是皇城司的勾当公事了,甄庆在明,你在暗,……你是朕封的唯一一个女官,日后在朕面前可自称‘臣’。”

“臣赵歙,领旨。”赵孝骞盯着赵歙的眼睛,缓缓道:“朕要你和你的手下们做我的一柄利剑,一柄藏在怀中轻易不示人的利剑,无人察觉它的存在,可只要朕需要,它永远会及时准确地出现在朕希望它出现的任何地方。”

“赵歙,朕能相信你的忠诚吗?”

赵歙跪地伏首:“臣愿为官家效忠,至死不渝!”

“以后你们也不需要做什么死士,朕倒希望你们一个个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有喜怒哀乐,有生老病死,嫁娶离合,只凭本心,而不是一根根毫无感情的木头桩子。”

赵孝骞微笑道:“把朕的话转告你的手下们,愿意继续为朕做事的便留下,心生退意,只想平淡过一生的也不强求,发给他们安家的钱,送他们离去。”

赵歙今日的情绪波动比较大,此刻俏脸再次动容,抿了抿红艳的薄唇,最终还是垂头道:“臣遵旨。”

赵孝骞挥了挥手,道:“退下吧。”

赵歙缓缓退出殿外。

殿内只剩赵孝骞一人时,他长长呼出了一口气。

美色当前,诱惑实在太大,差点那啥上脑让她侍寝了。

不过想到当初诛杀刘卯的那晚,赵歙像一头发了疯雌虎,恶狠狠地扑向刘卯,那画面他一辈子都很难忘掉。

一想到那幅画面,赵孝骞和小赵孝骞都冷静了。

千金之子,万乘之躯,不立危墙之下,不睡疯批女人。

就算把她脱光了,也很难保证她从什么地方掏出一柄利器弄死他。

毕竟谦大爷接电话都是从屁股后面掏出来的,谁敢保证赵歙没有这种特异功能呢?

…………

接下来的几日,赵孝骞在繁忙中度过。

朝会每隔两日进行一次,除此之外,赵孝骞大部分时间耗在政事堂。

每日与章惇和其他的宰相们商议新政的修正条款,逐条逐条地分析利弊,每个字都锱铢必较。

修正新政只是表象,赵孝骞很清楚,这是一场利益的重新划分。

新政条款每改动一个字,民间或许便有百姓和士商的利益受到影响。

赵孝骞觉得自己像一个做精密手术的外科大夫,正在对一个名叫“新政”的人动手术,这台手术很复杂,难度更是登天,稍微弄破一根小血管,这个叫“新政”的病人就噶了。

修正新政的工作进展很缓慢。

政事堂里的宰相和副宰相们,新党旧党官员都有,这是为了维持朝局平衡,而赵孝骞的位子还没坐稳,暂时也不想变动人事。

最先讨论的是“青苗法”。

刚开了个头,政事堂内便起了争议,新党旧党各执一词,互不退让,新党要求一字不改,旧党要求全盘推翻。

最大的争议就是关于青苗法里的官府借贷部分。

王安石当年提出青苗法的本意是好的,民间的农户遇到灾荒之年,举家无米下锅,官府便可向农户借出粮食和粮种。

目的是帮助农户们度过这一道劫关,明年地里有了收成,农户再将借的粮食粮种归还,当然,归还的时候适当加点利益,利益不高也不低,本金的两成利。

中央朝廷提出的是善政,可落实到地方上,就成了剥削压榨农户的恶政。

地方官员在这条新政里赫然发现了生财之道,于是动起了歪心思。

管你是不是灾荒年,管你家有没有粮食,反正不管需不需要,治下的所有农户都必须向官府借粮食,第二年归还本息。

良心尚存的官员,只赚这点利息钱,中间做点假账,利息部分落入自己的口袋。

良心被狗吃了的官员,会逼迫农户大举借贷,同时利息也根本不是两成,很多地方官员擅自加码,利息涨到了五成,八成甚至是利滚利。

这样的新政落实下去,哪家农户受得了?然而不借还不行,官府会上门逼着你借。

当然,第二年本息也会逼着你还,有的地方甚至根本等不到第二年,这个月借的,下个月就还,还不起就等着卖房卖地,被官差赶出家园,全家从此沦为流民。

现在这条青苗法被提到政事堂讨论,对于它究竟是善政还是恶政,就连赵孝骞都有点难以定义,所以想要修正它,实在太难了。

此时的政事堂内,新党旧党官员已经开始撸起袖子,指着对方的鼻子骂街了。

嘈杂扰人的叫骂声,吵得赵孝骞头都大了。

看了看身侧坐着的章惇,赵孝骞叹道:“子厚先生,你怎么看?”

章惇捋须四平八稳地道:“青苗法之争,争的是地方上的落实,它本身是没问题的,只是地方上缺少了朝廷的监管,故而落实到民间才会失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